第12章:病号王爷,任我摆布!

    第12章:病号王爷,任我摆布! (第2/3页)

子。可见人之富。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以他迅速的集结了一直很像样的队伍,只在十天之内就攻占了两处州府,一时声势浩大起来,因为烧杀劫掠的得财甚多,他又善于用散官粮分金银等手段笼络老百姓,所以竟有点像顽疾一样在各地一步步扎根蔓延起来。

    等周将军和轩辕玦带着五千兵来到建州的时候,已经发现这里的局势远远不像报与朝廷的那样简单轻松,周将军便要上书文皇,将实况言明,请求再增加兵马。

    轩辕玦却阻止他,说:“我们初来,一功未立,就教增加兵马,圣上会觉得我们没有能力,我观这股匪盗,有一半都是虚张声势,貌合神离,只要将军和我对症下药,各个击破,破敌不过须臾之间,何用增兵?”

    周将军见他说的有理,只能怀着忐忑的心压下了奏表,决定先观局势再说。

    轩辕玦于是同周将军带兵悄悄的盘踞在建州,令各处贴出榜文,招降纳叛。

    榜文说,凡是被青莲教主胁迫或者利诱而成贼寇者,只要此时放下屠刀,退出青莲教,朝廷一概既往不咎。

    如果有人想投朝廷军队的,更是热烈欢迎,除饷银与青莲教一般无二之外,朝廷还保证,会竭力保证他们家小的安全。当然投诚朝廷军队并能提供一个青莲教的敌情的,另有重赏。

    另外,朝廷如今倾五万大军剿除青莲教,今日先锋部队先达,投诚者在十日内来建州城衙门报道,过时不候,到时候五万大军一到,全部剿杀。

    青莲教剿灭后,所有没收的财物,有功的将士可均分,同时根据建功的不同,三军将士另有奖赏,最高奖:拿到青莲教主赏黄金百两。

    逐条奖赏或者惩罚明细,条条清晰,字字惹眼,瞬时就贴满了匪患横行的大街小巷。

    五万大军……青莲教夺取的几个州县都震了几震,榜文贴出的同一日便有许多青莲教教众卷铺盖逃跑了。

    轩辕玦又另着人去匪窝里找一些头目,暗暗对他们挑明:如果肯离开青莲教主归顺朝廷,皇上将授以正职,当然如果能带着一部分教众一通归顺朝廷的,封官更大,皇上很看重这件事。同时又暗示他们,如果固执不化,将是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三族连诛,到时候后悔莫及。

    许多人听了这样恩威并施的说降之言,无不有些恐慌,又见朝廷里的人竟然打入了青莲教内部,可见是皇上真的下血本要剿灭青莲教了,除了那无亲无故了无挂碍的,一般首领的心里都摇动了三分。

    没过几日,那些凡是花钱雇来的教众偷偷跑了不少,青莲一怒,便将这些人的家小拿来杀以立威,众人果然被噤住了,但却都心里对青莲又怕又恨,已经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心盼着朝廷大军赶紧将青莲教灭了,他们好卷着银子逃跑。

    这期间五千骑兵按兵不动,看起来好整以暇,面对青莲的挑衅也不理不睬,一副后继有人,不急不躁的模样,看的青莲心里也急躁起来,便准备往西去会合他本家的另一个兄弟,兵合一处壮大了势力再做打算。

    只是他不知道,轩辕玦已经悄悄的派人将他这个堂弟胁持到了军中,将那股两三千人的队伍也用分崩离析的法子肢解了全部收归朝廷,另派了个心腹坐镇在那里,单等着青莲来投奔。

    青莲不知深浅,一来一往了两封书信,便决定带兵西下,万一抵不过朝廷的军队,也可以一路西逃,直接进那蛮夷之境,恶山恶水的,朝廷的手很难伸到这里来,他又可以做个小小的土皇帝。

    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他果然带兵往西而走,往西走,要经过骊阳湖,这里地广人稀,轩辕玦和周将军便是带人在这里等着呢。

    青莲西下,一路上不断的有人逃跑,到了骊阳湖边上的时候,原本浩浩荡荡的两万大众只剩下了一万出头,到了湖畔,青莲见后无追兵,前无强敌,又听说朝廷的先锋将军是个十二岁的小皇子,十分轻敌,以为他们已经被他巧妙的甩掉了,还在建州空城那里守着呢。

    于是劳乏上来,准备在湖边歇息一晚再过湖,因为湖里一只船也没有(也是轩辕玦等人事先安排好的)。

    这一睡下,这一万多人就再也没起来。

    朝廷的五千军马早就分了三千人在此处,火烧连营,除了青莲等几个头目,大多数人直接在这湖岸化成了灰。

    轩辕玦说:“青莲得留着,不然父皇无以警醒世人。”于是青莲等人被押解回京,两万多人的匪患就这么除了,朝廷没有伤一兵一卒,还收了一批甘愿为朝廷效力的小兵。

    这件事使轩辕玦一举成名。

    回来后,周将军将这件事的经过详详细细的写了折子奏给文皇,折子是在朝堂上宣读的,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文皇既自豪,又后悔当日轻易的许口。

    但君无戏言,当朝封了轩辕玦南阳王,特设南阳王府,大力的嘉赏了一番。

    南阳王遂成为诸皇子中最早一个封王的。

    柳氏闻听后后悔万分,如鲠在喉,但也有些恐惧的知道,这个轩辕玦,从此不是她能制得了,他已经飞出了宫,飞出了她的手心。

    她如今所能做的,不过是逐日在文皇面前进谗罢了,让这个南阳王永世不得宠,只要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他早晚有一天还要回到她的手心!

    一段斗心斗智的角逐就暂时告一段落,这一步,十二岁的南阳王赢了所有的人。

    当他加冕完毕,乘着华车,带着浩浩荡荡的原怡和宫的随侍出城门奔南阳而去的时候,他微微眯眼望了一眼雍都那高大的朱红色城墙。

    本王还会回来的,他对自己说。到时候——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报怨……

    有恩的也要报恩,但凡是对他有恩的,基本上都已经死了……

    他的觉得自己的心硬邦邦的,他已经学会不疼痛了。

    他不再是个任人摆布的孩子。

    这么多年过去,经历了多少显赫荣华,经历了多少阴风浊浪,他竟然又在这个山洞里看到了试图保护他的人——

    一个瘦弱娇嫩,温柔善良的女人。

    那久违的,心里温暖又充盈的感觉几乎要让他怀疑他已经不是自己了……

    袁娇娇一夜没睡,他们第二日一早就被人发现了。

    首先找到他们是丘二等人,连丘二都来了,可见所有的人都出动来巡山了。

    他们搜到两人的时候,袁娇娇依然目光炯炯,布满红丝的蹲在洞口站岗,南阳王闭着眼气息微弱的躺在洞里。

    两下里相见,都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丘二拿出一个烟花状的东西点着放到天上,呼啸一声炸开,散了许多黑烟在空中,告诉众人找着人了,地点在何处。

    众人都好奇袁娇娇怎么走到了这里,但此时都无暇问,且都先问南阳王怎么样。

    袁娇娇将他的情况大体的说了下,便叫众人先将南阳王背出去,昨晚流了很多血,腿上伤的不知道怎么样,别落下什么病症。

    南阳王衣裳昨晚脱脱穿穿的,此时衣襟松散,丘二背他的时候,袁娇娇顺手又将他的领口理了理,掖掖紧,天还是挺冷的,又起了风,林海滔滔的,风直往肚子里灌。南阳王其实昨晚盯了半宿狼,天明时分才支撑不住又沉入了半昏迷半昏睡的状态,此时被人背起来,略略知觉,勉强睁开眼看到周围的人,知道是找来了,也就放了心,又闭目睡去,模模糊糊的感到有双温柔的手在整理自己的衣襟,便知道是袁娇娇。

    尽管虚弱已极,但还是忍不住将脸往下一滑,用脸颊在那手背上蹭了蹭。

    柔滑细腻……他眉头微动——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

    王爷被解救出了密林,捎带着袁娇娇也被救了,回到林外的时候已经是晌午时分,她此时才知道,她真的被野猪追得跑远了,那瀑布所在的地方,在他们围场的西南方向,在往前几步就是万年不到的深山了,平常打猎大家也从来不到那里去得,一则太远,打到猎物也难以带回来;二则地形复杂,多悬崖峭壁、深沟陡涧,容易出事。

    南阳王是被受惊的马带到了这里,袁娇娇则是被野猪追迷路之后又胡乱走,阴差阳错的走到了这里,众人找了一夜,晚上在密林内搜索一个活人,概率极小,反而很容易受伤,这次便伤了五六个侍卫。

    不过总算找到了,所有的人都长舒一口气,一出林子到了空地里即召唤御医诊治,打猎随行的两个御医,一个目前还在林子里,另一个在外面的空地上等候。众人围随着,场面十分忙乱。

    袁娇娇见没自己什么事,便自走到小帐篷后面的溪流边洗了洗手脸,从水里看,自己头发蓬蓬的,脸上灰一道黄一道的,都是柴灰泥土,十分狼狈。

    已经有人回河滩边的营地叫马车了,南阳王伤了腿,这猎看来是打不成了,袁娇娇虽然经历了一番险情,但此时安全了,却觉得不枉来此一趟——被野猪追这样的事儿人生中还能遇到几次呢。

    她且将小帐篷里的蘑菇等物收拾了,坐着歇息,等着随大伙儿一起回营。

    又看到小帐篷之侧散乱的堆着些雉鸡狐狸之属,看起来这趟打猎所得的猎物多半被扔了,南阳王一丢人仰马翻的,谁还顾得上这些。

    这样想着耳中便听那大夫说:伤了筋脉,流血过多等语。正应了她的猜测,便不由得望向这边,想听听是不是还有更严重的。但大夫下面却又只是吩咐人找木棍,似乎要绑伤处用,难道还伤到了骨头?难怪在山里的时候南阳王那般虚弱。

    想到这里,又觉得南阳王是该吃点教训,三天两头的打猎,劳师动众的,这下以后怕是都不敢这样恣意了。

    不过年纪轻轻的,若从此落个残疾也着实可怜。

    想到“残疾。”二字,她不由得又想到云泽,他初到她家之时,咳血吐血是经常的事,面白气弱,病得何其的重,老王大夫说他是五脏六腑均受损伤,这样严重的病症,即使是袁娇娇这样不懂医道的人,也可以感受到其严重的程度,他并未彻底痊愈便回了梁国,一路车马颠簸,回去之后还要使心使力,不知道身体能不能承受?

    想到云泽那单薄瘦削的身形,温和但是消瘦的容颜,她便一时失神,扶着树干愣愣的站了半晌。

    林子里找南阳王的人陆陆续续的回来,直到下半晌才都会齐,这个时候,南阳王已经被送回河滩处的营帐了,他是坐车走的,车上有御医,杨将军和袁娇娇三人相陪。

    是侍卫首领点名叫袁娇娇上车伺候王爷的,她想大概看这里只有她一个女婢可以担当照顾之职吧。

    因为南阳王伤到了骨头,所以马车不敢快走,缓缓而行,山林慢慢退去,眼前的视野越来越宽敞,浩浩荡荡的风扫过平原,吹得车帘子嚯嚯作响,袁娇娇坐在南阳王之侧,御医给南阳王进了些药,他此刻昏昏沉沉的睡着,平躺在软榻上,头便枕在袁娇娇的怀里,这也是她一上车便被安排的工作,说这样王爷会躺的舒坦一点。

    南阳王左侧的小腿绑着一块临时做的木板,已经上了药,缠的紧紧的,依稀还能看到一些血迹,伤筋动骨一百天,他如今还在前线陈着兵,这下连上阵指挥也不能了,不晓得他知道这个结果之后会不会又发什么歪脾气。

    平日南阳王多是霸王似的一个人,又阴郁又邪恶,但此时他苍白着脸儿睡着,眉目舒展,那双慑人的妖娆双目闭上了,显出浓密安静的长睫毛,鼻梁挺秀,富有肉感十分魅惑的唇吻平静的合着,唇角天生自然的微微上翘,长得的确是端正漂亮的惊人,那困倦的面容则更像一个玩累了的,嗜睡的孩子。

    袁娇娇三人对坐,基本上都在观察南阳王,御医便说:“王爷伤势虽然不是最糟的,但要痊愈要悉心照料百日才可,前十五日因王爷受伤之处淤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可能会引发低热,继而不思饮食,口渴心烦等。因此,此时在饮食上应以活血化淤、行气消散为主。多吃清淡、易化之物,例如菜蔬、鸡子、黄豆、鲜果、鲜鱼、去肥的瘦肉之属;切忌酸辣、燥热和油腻之物……尤其不能过早吃肥腻滋补之品,例如骨头汤、炖鸡等物……”

    御医自然是这方面的专家,袁娇娇悉心聆听,不时的点一点头,有疑惑处也问御医,比如:伤者能否沐浴,鱼类是发物,其有外伤果然能用吗等等。

    御医很细致的一一解说清楚,所以车子走的慢,到后来众人也就不觉得了,一路说着话,不知不觉的就到了河滩。

    临下车的时候,袁娇娇忽然恍悟过一件事来,御医如此细致的向她讲解饮食注意事项,也许是知道她是南阳王的专属厨娘之一?

    罢了,只能说这是个和善、尽责的御医罢了,管其他的呢。

    留守营地的人已经开出了一条宽阔的大道,车子直通王爷的大帐之前,昨晚侍奉的那几个女子都站在营帐之前迎接,想来这里早就严阵以待了,袁娇娇将南阳王送到了其中一个女子手里,觉得没有自己的活了,便退出了。

    往下走几步就到了厨娘们的小帐篷,一进去,果然看到巧儿她们都在,都在扇炉点火,给王爷炖红枣糯米奶汤呢。众人一见,都问王爷怎么样了,到底是怎么回事之类的。都知道她在前线,应该听到的实情多一些。

    袁娇娇被南阳王枕了一路子,腰和大腿都怪难受的,一边揉着一边将前后的经过讲了一遍,众人倒不关心南阳王怎么样了,纷纷问她:“果然看到野猪了吗?”“野猪的牙有这么长?!”“它跑的快不快?”“你在林子里过了一夜不害怕?”“狼的眼睛真的绿油油吗?”

    袁娇娇越发的觉得,自己那惊魂一夜真的也值了,看她们兴奋的。

    大家最后才问到,王爷掉下来的那个瀑布有多高啊?……

    答疑解惑了半晌之后,牛奶开了,上面已经有人来取,又安排了几件活计,大家又忙碌起来。

    碧玉便说:“巴巴的带了这么些米啊面的来,第一天就磕了腿,又要带着这些回去……王爷可真是能折腾。”

    可不是,左右的帐篷里还有小山高的辎重呢……

    不过,她们显然低估了这位王爷的兴致。

    当晚的晚饭,王爷只吃了些水果便睡了,同时吩咐小厨房:袁姑娘看护了本王一夜,身体劳乏,晚上你们便早些睡吧。

    众厨娘欢呼雀跃,袁娇娇一人出力,大家共同沾光,这日晚上便再也不用烧茶弄水的伺候人,大家自己做了些热饭吃了便都坐在帐篷里取暖玩耍。

    袁娇娇却是真的又累又困了,草草的洗刷之后,湿着头发就钻进被窝里睡了,巧儿等只点着一只蜡烛,远远的坐在另一角嗑瓜子玩纸牌。

    这一夜真的是黑甜无梦,被困乏深深的拉进了睡眠之中,仿佛回到了卖豆腐的那段日子,每日晚上也是这般,全身像被抽了筋一样,筋酸骨软的倒下就睡死过去,第二日醒来的时候,恍惚觉得的就是,才刚躺下怎么就起来了?

    不过将到天明的时候,她倒是还梦见了被野猪追,又梦见了绿油油的狼眼睛。

    不过还没来及跑人就醒了,醒来一看,小帐篷里已经没人了,帐篷壁上一片金光,太阳都升了老高了。

    她一向没有睡懒觉的习惯,连忙起床,头发已经干了,纠结成团,换了件干净的衣服,梳头洗脸毕,发现巧儿她们并不在外面,外面的空地上烧着简易的炉灶,炉灶上架着壶,正开了,咕嘟嘟的冒着泡。

    人都到哪里去了?她四下里寻找,忽然听见河边传来一阵笑声。走到高处往下一张望,便见河边围了一圈的人,几个高大的侍卫将裤腿挽到腿弯处,撩着袍子,正在水里摸鱼呢。

    岸上许多站着看的,那花红柳绿的一小簇就是巧儿她们了,这么早就捉鱼。

    袁娇娇便将水提下来,看到南阳王专用的茶壶就在一侧放着,便冲了茶,又添上一壶坐上,记得昨日大夫说南阳王要卧床养伤,最好少喝水,减少动伤腿的次数,不过南阳王早上喝茶是惯例,这群丫头丢下茶就去看热闹,南阳王万一等茶不来闹了,岂不是又都要吃亏。

    想着便端起茶盘上去送茶,门口的侍卫接下了茶盘,大帐还紧紧的闭着,看起来南阳王还没起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