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儿曹乃有大意哉

    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儿曹乃有大意哉 (第3/3页)

所取,乃是他少时夜读史书,仰慕匈奴人金日磾品行遂自行更改,甚至连其字翁叔也和金日磾一模一样。换句话说,其之志向少时便已明了,故适才有此言语。

    “陛下驾到!”

    “拜!”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

    “起!”

    随着一阵宦官尖细的高喊声响起,几人面色一凛,快速回到本位,于此同时,朝堂众臣亦各就各位坐定。赵苞此时亦快速走来,伏泉这才注意到他,适才与卢植等人聊天,却是忘了其人,想来是与朝堂旧友攀谈去了。

    崇德殿内,赵苞、伏泉立于当庭,刘宏高踞座位,许是今日乃是庆贺功绩,心情颇佳,没了往日朝会时的无精打采。

    “赵卿壮哉!伏卿壮哉!国朝自窦伯度后,再无这般良将扫荡诸胡大功,卿二人真是朕的……”刘宏说着说着笑容猛然僵住,不再言语。

    大殿内百官顿时陷入死一般的寂静,气氛诡异。

    窦伯度谁人也?

    东汉开国名臣窦融曾孙,窦宪也,其妹为汉章帝刘炟的皇后,其北伐北匈奴,“燕然勒石”,于燕然山刻石记功,汉朝可比及者寥寥无几。

    刘宏若是以此来比喻伏泉、赵苞倒也妥当,只是窦太后给已死的章帝戴了绿帽子,和帝时候,窦宪又有谋反嫌疑被逼自杀,刘宏如此比喻太不妥帖,要知道现在场内可还有一个外戚在呢!

    怎么会把自己说成窦宪呢?

    伏泉也知道刘宏语病,低头苦笑,刘宏把自己绕进去了,他若不提窦宪反而好了。

    刘宏假作咳嗽一声,揭过尴尬,问道:“特赐羽林郎何在?”

    伏泉回道:“回禀陛下,正于殿外等候。”

    “宣!”

    未几,伏泉麾下羽林郎整齐入殿,刘宏扫过关羽、黄忠、公孙瓒等人,连连点头,更是对史阿微笑连连。伏泉诧异,随后释然,史阿乃王越弟子,刘宏认识也属应当,只是在苏不韦、田猛几人身上有些皱眉,特别是徐晃,毕竟与关羽等人相比他们无疑又瘦又小。

    “果真皆乃吾大汉壮士,朕心甚慰!朕心甚慰!”不过,刘宏虽然对苏不韦几人不喜,但场面话还是要说的。

    “臣等谢陛下厚赞!”关羽等人齐齐拜道。

    “恩!”刘宏又对身边袁赦道:“袁常侍,宣旨!”

    “诺!”

    袁赦不情不愿的应道,随即将早已准备好的旨意念完,无外乎便是因破鲜卑,斩檀石槐首级之功,迁赵苞为五官中郎将,陟伏泉为羽林中郎将,以及赐关羽等人为羽林郎而已,这是此番朝会应有之意,不必表述。

    “臣等谢陛下厚恩!”

    一番受赏,众人拜谢,如此之后,两人才正式就职完毕。

    “卿等入列。”

    “诺。”

    众人又拜,赵苞、伏泉继而走到光禄勋袁滂身后坐下,关羽等人则出了殿外,受赏才算结束。

    ——————————————————————————————————————————

    少与郑玄俱事马融,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融外戚豪家,多列女倡歌舞于前。植侍讲积年,未尝转眄,融以是敬之。

    会南夷反叛,以植尝在九江有恩信,拜为庐江太守。植深达政宜,务存清静,弘大体而已。

    征岁余,复征拜议郎,与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蔡邕、杨彪、韩说等并在东观,校中书《五经》记传,补续《汉记》。帝以非急务,转为侍中,迁尚书。

    摘选自《后汉书·卷六十四·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

    时弇年二十一,乃辞况奉奏诣更始,因赍贡献,以求自固之宜。弇道闻光武在卢奴,乃驰北上谒,光武留署门下吏。因说护军朱祜,求归发兵,以定邯郸。光武笑曰:“小儿曹乃有大意哉!”因数召见加恩慰。

    摘选自《后汉书·耿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