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累积阅读时间

    265 累积阅读时间 (第3/3页)

一行为呢?

    如果仅仅是通过“已阅”这个简单的数据来捕获弃坑数据,显然有点太过于简单粗糙了,想要提高推荐系统的质量,仅仅依靠这么一个个小小的改变显然并不能做出太大的提高,想要让程序对作品好坏的评判更加精准,更加细致,还需要一个多维度的视角才能得到更精准的判断。

    弃坑数据的这个想法只是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想到了越来越多的点子来完善这一套推荐机制。

    最后弄出来的成果是一套叫做【累积阅读时间】的东西。注意重点是一套,而不是单纯的给作品添加这么一个时间维度的数据。

    只要给作品的单章添加一个计时器,就能开始采集这项数据。要是担心读者在这个页面上逗留的时间过长而采集到虚假数据,还要根据单章字数设立一个最大可采集的时间值。这样读者想帮作者作弊也就不行了。

    所有访问过这个单章的用户,停留在这个页面的时间总和,是这个单章赚取的累积阅读时间,而整部小说的累积阅读时间是所有单章累积阅读时间的总和。

    最终作品的累积时间很有可能会变成这样的数据,某某某作品累积阅读时间已经达到了三千年之类的。

    什么?觉得三千年夸张了?一点都不夸张好么。

    假设一单章平均阅读时间是3分钟,那么100章节就需要5小时时间,读完一部1000章的作品需要的时间就需要两天时间,1万人读完这部作品,就是两万小时,除以365天就是...50多年了好么。三千年只需要六十万人读完这部作品,作品累积的阅读时间就到达三千年了。

    不要纠结这种小事情了,我要跟你们说的是,当作品拥有了累积阅读时间后,可以做到的事情就非常有趣了。”

    这还真是意外的干货呀!

    晓奇顺着带头人的思路同样在思考如何让程序判定一部作品好坏的事情,发现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头绪,而当他提出捕获弃坑数据,从作品的弃坑率来评判作品好坏的时候,晓奇就感觉这确实是一个十分可行的思路,原本以为弃坑数据应该是个不错的方案了,谁知道弃坑数据之后又牵引出了一个累积阅读时间,还说能够做到很多有趣的事情,究竟是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晓奇感觉自己的胃口被这位带头人吊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