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回 英巡抚跌出损招,唐知铣卸任归隐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七十七回 英巡抚跌出损招,唐知铣卸任归隐 (第1/3页)

    风萧萧兮残叶飘,淮水翻滚涌浪涛;

    寒风凛冽残烛夜,浪头行船自飘摇。

    英桂本打算统领他的军兵直奔安徽阜阳,但是在突然接到了南阳传来的军情禀报之后,使他临时改变了主意。你猜英桂是如何考虑的吗?原来他是如此想的:南阳有一个智勇双全、对朝廷又无限忠心的总兵官宋庆宋祝三,前回书中咱们曾不止一次提到过此人的大名,他乃是原任南阳总兵邱联恩被张洛行、龚德设计诛杀之后,才被清廷擢拔起来的后起之秀。宋庆为人正直,治军严格,每逢战场厮杀,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先,因此大受部众的推崇与爱戴。与宋庆这样的人共事,英桂才觉得放心。这就是英桂首先选择来南阳的主要原因。

    英桂与他的随行军兵一到达南阳县城内,便受到了知县唐知铣与全县官吏人等的夹道欢迎。唐知铣年近花甲,他已是满头银发,老态龙钟,弯腰驼背,朽木一块。他是一个迂腐的既可怜又可爱的老学究,说起话来总喜欢絮烦唠叨,一句话在他的嘴里总是要重复三四遍,怎么会不使人感到厌烦?

    唐知铣此人生于乾隆甲寅五十九年,时年正好是活了一个甲子。他出生于素有湖南门户之称的东安县,字子寅,别号敬轩。唐知铣自小家境贫寒,靠了他的勤学苦读,不懈用功,才终于在道光戊子年(即公历1828年)在他三十四岁的时候,考中了一名科举人,并以大挑分发到河南担任了知县之职。他这一生可说是与知县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先后担任过商州、固始、偃师、虞城、登封、息县等县县令,最后又死在了宝丰知县的县任之上,在七十岁那一年,才终于走完了他县令的人生之路。

    据说唐知铣为人刚正廉明,一生不爱钱财,亦不沽名钓誉,他生性俭朴,恪尽职守,从不因攫取私利而去抗害别人。因而每到一任,总是受到当地官绅豪富们的挽留与爱戴。据说,他在郑州离任他任时,县民曾经拦路加以挽留,唐知铣所乘坐的车马都无法继续行进。后来人们知道挽留无望时,才不得不满含热泪,忍痛离去。一个封建王朝的县令,能留下如此政声,也真乃实属不易了。

    现在咱们说的是唐知铣在南阳任内的一段经历,由于历史的原因,他的对手又是那些胆敢与朝廷作对的穷苦农民,由于他的忠心是逆历史而动的倒行逆施行为,所以他的政声就要大打折扣了。

    英桂在酒足饭饱之后,他特意把唐知铣招到自己的临时住所,向他当面打听南阳县境内所谓“莠民”造反的事情。

    英桂坐在太师椅子上,用威严的声音问唐知铣道:“唐县令,我早已久闻你的大名,你不事钻营,恪尽职守,对贪官和造反的莠民都一视同仁,嫉恶如仇,真不愧为我大清朝的栋梁之才。如果我大清官吏都像你这样,何来农民反叛之忧?我来南阳之前,已经听说你剿匪著有成效,可否烦请唐知县给香岩述说一二?”

    唐知铣净了净喉咙,慢条斯理、咬文嚼字地说了起来:“近半年来,我派出多路暗探,深入乡间农村,细致查询,一一校核,已将反对我大清朝的莠民一一登录在册。他们的姓名如下:在裕州境内,有李太春、张五秃、金小毛、胡文休、管少堂、王四、刘宗林、边长太、宋五贼、张九千岁、王月、李土旺、张殿清、刘汉元、马祥、刘合、任队、郭二疯子、阴立子、李六麻、陈显明、张满囤、陈永亮、曹十一、罗秀、李二鱼、陈毛、丁射记、周大海、许治、王文行、张蛮子、王有合、葛才、王得成、夏振有、石顺、郭毛、钟穴子、鄂中献、关福林、石磨头、薛悬、李太生、李太祥、齐刚、胡康、刘桂、刘万和、万小四、胡堂、胡忠、刘拧巴、崔群忠、侯年秀、王喜、徐文德、杨顺、蔡四、李块、王四老虎,以上总计六十个人,这里备有花名册一份,望香岩大人笑纳细核!”

    英桂耐着性子听完唐知铣的禀报后,虽然他说起话来有些罗嗦,但其对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也着实难能可贵,因此就微启金口,对唐知铣夸赞道:“唐知县,鉴于你对大清朝的一片赤诚之心,工作细致入微,能认真到一丝不苟,而且将众反民的名字都一一登记在案,你真可谓煞费苦心矣。”

    唐知铣受到巡抚大人的当面表彰,自然是喜不自胜,一时竟被感动的感激涕零,抽噎不止,老泪纵横。

    英桂看着这个已到花甲之年的老县令,不免心中感到一阵酸楚。他好言安慰唐知铣道:“既然已经有了这许多反民的名单,这就为朝廷大兵下一步彻底的剿灭他们,提供了有力证据。下面的行动,就不劳唐县令亲自出马了。所有的一切,就由我来安排布置好了。”

    没想到英桂的这几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唐知铣的自尊心,他立即反驳道:“香岩大人,你可记得这句话:叫做强龙不压地头蛇。大人您远道而来,人生地疏,哪比得上我这个老地头蛇?我方才向您禀报的,才只是众多反民中的一小部分,老鼠拉木锨——大头还在后头哩!”

    英桂惊讶地问道:“唐知县,你这是与老夫开的什么玩笑?难道有了六十名反民,还不够你我心烦的吗?难道你还有什么军情对老夫隐瞒不报不成?”

    唐知铣喘息了一阵后,这才又继续说道:“这南阳地域辽阔,县治也不少,我方才说的只是裕州境内的事情,其他县份的事情,我还未来得及向您说呢!”

    英桂不耐烦地说道:“你的肚子里有多少话,你就不妨一口气把他都说完,不要总是这样吞吞吐吐的,把我的思绪都给搅乱了!”

    唐知铣又重启金口,慢条斯理的又说出一大串名单来:“在我南阳县境内,也有不少莠民乘机作乱。他们是:张五秃的伙捻陈太安、宋老五、王东、王宝、张海云、钟文祥、萧大汉、何鳌、赵国秀、胡旺、张天成、马文祥、何喜、任治礼、王得西、张十、赵国、王老九、杜德林、陈月林、张义奎、陈瑸、李俊、黄二、袁科、崔六、崔林、崔毛、崔中、王瘸子、胡玉秀、王亮、王安、杨心田、徐旺、王选、孙骡子、曹聚宝、余和尚、李永清、李福、石振宇、王小羊、马友、柯唯、张燧、王双明、温德、金小挠、单得、舒青山、李道、史洪庆、徐各地、王进潮等人,总计五十六人。”

    英桂耐着性子听完唐知铣的又一次禀报之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问道:“唐知县,你左一个名单,右一个名单,你一口说出了一百多人的姓名,不要讲你这说的,就连我这个听的都要昏昏欲睡了,你的名单到底还有多少,什么时候才能说完?”

    唐知铣不温不火的说道:“大人,你着什么急呀!欲要剿捻,必须先要知捻,常言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么。您只管稳坐在太师椅上,听我慢慢向你禀报就是了!”

    唐知铣早已经说得口干舌燥了,他端起茶杯,将一杯茶水一饮而尽,也不问英桂的感受,仍然继续说下去:“在泌阳县境内,亦先后滋生出一伙捻贼,他们是:以王四老虎为首领,下属有王充、李中玉、王四麻子、李歪嘴、李二胆大、傅小麻子、傅大、李进才、买汉林、杜大进、高平安、赵伦、陈坤、陈七、许连荣、马柱、张骡子、赵士禄、岳朝明、李广聚、杨铁锤、聂马娃、王鸟、彭之得、李群、李中和、李魔头、贾万祥、刘林、许毛、陈迷、杨松、苗兴、马广顺、祝成章、袁明刚、何第四、郭金玉、婉闹、崔大稳、傅来、关小娃、李八千岁、李啻、李莼、邓林、杨清元、张二疯子、张中和、卢振法、郭万兴、王文富、张万吉、李狗、李玄、屈文智、步第四、徐老五、徐老七、程帼秃子、王太平等人,总计六十一人。其中王四老虎、王四麻子、李歪嘴、李二胆大、傅小麻子、张骡子、杨铁锤、婉闹、李八千岁、步第四、徐老五、徐老七、程帼秃子等十三人已于咸丰八年一同投奔到张洛行营中去了,现在已不知了他们的去向。”

    英桂耐着性子,忍了又忍,好不容易才听完唐知铣的叙述,他本想唐知铣就此罢休,谁知唐知铣又连饮两杯茶水,清了清嘶哑的喉咙,还想接着说下去。英桂不禁心中一惊,赶忙制止道:“唐县令,我只用耳朵听,都已感到疲累了,你一连说了这么多的话,肯定也是疲累已极,本巡抚肚子已经饥饿了,我看咱们今天的对话就先到此告一个段落吧!”

    明白人一听便可知道,这明明是英桂在下逐客令了,可是迂腐的唐知铣对此却还浑然不知,他极力争辩道:“巡抚大人,您来一次敝县很是不容易,下官见您一次,更是机会难得,我还有满肚子的话没向您讲完呢,请大人再给下官一点时间,让在下把话讲完不成吗?”

    此时,护卫阎二怒冲冲地走到唐知铣身边,一拎他的衣领子,说道:“唐知铣,你这个人怎么这样不知好歹?英大人明明在告诉你,他身体已经疲累,不想继续听你罗嗦下去了,你就暂且告一段落,改日再说行不行?”

    唐知铣这时才心灵开窍,他十分不情愿的喃喃说道:“长官大人身体疲累,可是下官也是肉身凡胎,知冷知热知道乏累的朝廷命官,我已年逾花甲的人了,哪一天不是拖着疲累多病的身体在为朝廷效力?好,好,既然巡抚大人今日身体欠安,那唐知铣就明日再来接着向大人回报就是了!”

    说完,唐知铣怀着一颗对朝廷无限忠诚的赤诚之心,步履蹒跚地走出了英桂的临时居所,回自己的县衙去了。

    望着唐知铣消失的身影,英桂深深叹息一声道:“这唐老县令,可说是殚精竭虑,兢兢业业,对我大清朝是一片赤诚,他的衷心使我感动,可是他的迂腐又使我十分担心,我好端端的一代大清王朝,可能就要毁在他这样的人的手里了!”

    唐知铣好不容易才离去,接着门丁又来禀报道:“老爷,南阳镇总兵官宋庆大人又来求见,他现在就骑马等在门外,是否宣他进来?”

    此时的英桂,早已经被唐知铣折腾得精疲力尽了,他本想将宋庆先拒之门外外,隔日再接见。可是马上又想到,宋庆此人是山东人,他的脾气一向倔强,而眼下他又是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接下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