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一个渐渐消隐的岬角

    第二十六章 一个渐渐消隐的岬角 (第2/3页)

的时候,他不得不赶回业已垂危的父亲的病榻前;他回到南特时正好赶上跟父亲诀别。1871年11月3日,他在给赫泽尔的信中称他父亲是个“真正的圣徒”。

    他在南特让-雅克-卢梭街6号父亲的住家里呆了1个星期。

    按照赫泽尔的要求,《盛产皮毛之邦》必须加大篇幅,但不是按他提出的与原书相悻的方式进行加工;赫泽尔竟忘记了在雷利昂斯据点与新据点之间不可能存在来往,因为新设营地正在漂移哩!这部小说直至1873年才发表。这年夏初,他带着全家到了南特,直至8月初才返回巴黎。这部作品就是在南特完成的。春季的时候,他一直密切注视执行死刑的每一个细节,因而情绪显得“十分激动”,他发誓今后“再也不作这样的尝试”。

    因此,作品完成后,他答应休息几天,带儿子到海上散一散心。

    我们不禁要问,《盛产皮毛之邦》的作者怎么会想象出,由负责在北纬70°靠近北冰洋的美洲海岸建立一个站的赫德森公司的代理人组成的一支远征队,突然遭遇这次奇异的冒险呢?1870年,当他想到要写这部书,尤其是想到将先锋号带到北极去的冰凉漂移这个主意时,他对哈特拉斯船长所作的那次旅行的记忆肯定没有完全消失;在《伟大的旅行家和伟大的旅行史》的“发现地球”1章中,他有机会再次提到皮里所遭受的那次漂移:皮里在一块大浮冰上渐渐向北走,但这大块浮冰却向南漂移,从而使他迷失了路径。

    冰块发生瓦解时,会与滨海地带脱离,但根据每年的寒冷程度不同,脱离的时间极不规则。天长日久,冰块上可能逐渐积集灰尘和碎屑以形成一个覆盖面,从这种假设出发,可作这样的推想,在晴和的日子里,某个漂浮着的半岛随时会发生移动。但为什么会想到巴瑟斯特角呢?长期以来,他一直在研究极带地区的地图,因此,他对这些地图是熟悉的,这很可能激发他更认真地注意像插入北冰洋的1只手指似地指向北方的这个呷角的形状,并为他的想象提供某种因素,促使他设想出如1座土石山似的1座冰山来。

    赫德森海湾公司组织的这支远征队由霍布森指挥。他手下有1位英勇的女探察队员波莉娜-巴尼特夫人和1位天文学家托马斯-布莱克。这位天文学家担负观察1860年7月18日发生的日食这项任务。

    巴尼特夫人是个伟大的旅行家。她认为“必须看看一切,或至少应力图看看一切”;她守寡15年,个子高大,有点男人风度;她的外表固然体现出女性的风韵,但更主要的是体现出精神的力量。她带着1位随从女伴玛迪埃;玛迪埃“心地诚实、英勇无畏,远非女仆所能相比;她是个世系久远的苏格兰人,要是卡列布1娶她为妻,大概也不会降低身份。”在1860年,1位妇人不带侍女,似乎是难以想像的;当然,直至今天,带有女伴的女人也还显得更加自信。

    1据(圣经》所载,卡列市乃希伯来的1位英雄。他排除万难,终于得以进入上帝赐给亚伯拉罕的希望之乡。

    天文学家托马斯-布莱克的“聪颖和洞察力远远超过1位理论家。在私生活方面,他是个绝对一无所求的人……他生活在他的望远镜里”。他是个不爱表现自己的角色,很少出头露面,只是需要确定经、纬位置时才显示一下自己的本领,然而,找到拯救同伴的最后办法的恰好是他!

    霍布森在1个半岛上的巴瑟斯特角的远端建立1个希望据点。这个半岛以1条7.4米宽的海峡与大陆相连。入冬以前,他们跟过往的爱斯基摩人建立了友好关系。在这些爱斯基摩人当中,有一位名叫卡露玛的更为开化的姑娘,她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