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学与坎贝尔

    第三章 大学与坎贝尔 (第2/3页)

第二天杂志就到了。

    回首往事,阿西莫夫觉得这件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实际上是他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正是这件事促使他走上了创作科幻故事的道路。当时他心目中的英雄,就是那些在每期《惊奇》与《惊诧》上发表文章的作者。当某期杂志未能按时收到时,他发现自己对这些杂志的依赖已经很深:如果没有这些杂志,唯一的弥补方式只能是自己动手写故事了。

    对斯特瑞特与史密斯出版社的拜访,还使阿西莫夫意识到杂志上的那些作家并非高不可攀。他可以轻而易举地就走进了出版社,走进了那个收集故事,并对它们进行甄选、发表的地方。为什么就不能作为一名作家而迈人那个世界呢?这时,他想到了《宇宙之钻》。这部作品尚未完成,还躺在家中的抽屉里。几分钟内,他乘地铁由出版社返回到家中,将自己第一次认真创作的作品拿在手中。看到稿纸已略微有点卷角,他当时便下定决心,要改写这部作品,并将他投给《惊奇》杂志。

    阿西莫夫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他的《宇宙之钻》及写小说的想法。在对故事做了满意的修改以后,他还得决定怎样才能以最好的方式将它投递到《惊奇》杂志社。他去和父亲商量,父亲建议他亲自把稿子交给坎贝尔。他吃了一惊,但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他得到的最好建议。

    阿西莫夫与坎贝尔初次见面是在1938年6月21日。当时,阿西莫夫还是个年仅18岁的大学生,而坎贝尔比他年长10岁,已是位功成名就、经验丰富的杂志编辑。坎贝尔收下了阿西莫夫的稿子,说一定看,几天后就能还给他,同时做出答复。对于坐在大编辑对面的阿西莫夫而言,坎贝尔同意见他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自然,坎贝尔没有发表《宇宙之钻》,而是如约在两日内将稿件还给了阿西莫夫。他的批评不带任何感**彩,从文章的开头到人物性格塑造、单薄的故事情节乃至结尾,将故事批得几乎毫无是处;但尽管是全篇否定,坎贝尔在信的结尾还是写了几句鼓励的话,使阿西莫夫保留了一丝希望,让他觉得尚未彻底失败,应该继续努力,再进行尝试。作为一名编辑,坎贝尔拥有高超而又少见的技巧——毫不留情地指出作品的弱点,必要时甚至完全摧毁,但仍为作者保留一丁点希望。对任何编辑来说,这都是很重要的一项技巧。

    阿西莫夫很快便开始投入了新的创作。这次退稿令他受益匪浅,并由此与坎贝尔建立了联系。他认为自己已经弄清楚了一篇“惊奇”故事应有的文体与要素,于是便开始写一篇6000字的新篇《偷乘者》。

    《偷乘者》讲述的是一些人前往木星的一颗卫星加里斯托,结果发现这个星球上住着一群对磁场有反应的奇怪动物。

    与此同时,阿西莫夫每月继续在《惊奇》杂志上发表评论文章,甚至还收到了一些作家的回信。这些作家定期在杂志上发表作品,有的对他的评论提出了疑问,有的则感谢他的指正。阿西莫大无意之中展开了自己的联网活动。正是这些信件,促使他在6月的一个下午首次进入了坎贝尔的办公室,与众多的作家、读者建立了联系;而正是这些作家和读者,引发了科幻小说的革命,使得《惊奇》与《惊诧》这两份杂志能正常运作。

    阿西莫夫又开始了孜孜不倦地创作,直到6个月后的1939年1月1日,坎贝尔终于看中了他的一篇作品《艾德·阿斯特拉》,将它登在了《惊奇》上。在此之前阿西莫夫共计拜访坎贝尔7次,收到退稿9次。

    1939年初,是阿西莫夫写作生涯中一个硕果累累的时期。在坎贝尔将他介绍给《惊奇》的读者之前,他已卖出了一部作品《被放逐的背心》。他的这篇最早的作品,曾被坎贝尔拒收,但《惊诧》杂志在1938年10月21日收下了它,并将它刊登在1939年1月的《惊诧》上。今天,它已成为阿西莫夫最著名的一篇故事。1939年2月,阿西莫夫与小杂志《科学故事》达成了第三笔买卖。《科学故事》与《奇异故事》是姐妹杂志,至此他算是真正入了行。

    坎贝尔收下《艾德·阿斯特拉》,并不是受了阿西莫夫在《惊诧》获得成功的影响。他是看中了这篇故事本身的优点才接受的。《被放逐的背心》受到了《惊诧》杂志读者的热烈欢迎,阿西莫夫收到了读者的一些卡片与便条,他们认为这是一月号上最棒的故事。

    阿西莫夫自然从自己的第一笔交易中赚到了钱。那时候从事写作不是非常有利可图,给他的酬金是按每个字半美分到一美分计算的。这意味着6900字的《艾德·阿斯拉特》为他挣了69美元。杂志不同,酬金也不同。大杂志的发行量大,当然给的就多,而《科学故事》给的就少点。

    科幻流行杂志的书迷与读者们开始注意到阿西莫夫。他的故事也越写越多,越写越快。阿西莫夫的一位朋友及科幻小说写作同行弗雷德·波尔提出做阿西莫夫的代理,并帮他改写被退回的作品。开始时,阿西莫夫对这个提议不是很热心,因为他自知是个很难与人合作的人,但过了没多久,他答应试试看。两人的伙伴关系在1939年没持续几个月,只取得了一点点成功:波尔帮他在几家小杂志上发表了几篇故事。

    波尔作为评论家比做代理更合适。阿西莫夫一直铭记着自己在事业上遇到困难时波尔给予的帮助与鼓励。那时的阿西莫夫刚人行,还很稚嫩,他常常答应写心中没数的东西,结果只能自食其果。

    这次短暂的合作使波尔与阿西莫夫成了了好朋友,但两人均认为,他们还是保持私交为好,这要比他们成为正式的商业伙伴强得多。

    取得这些早期的成功后,阿西莫夫正式成为一名流行杂志作家,他忙碌了起来。除1942年中某一短暂时期因家务与战争的影响他曾暂时搁笔外,他几乎每月都在科幻小说杂志上发表作品。这时的阿西莫夫还只是个大学生,一边得争取学位,一边为家里分忧解难,同时还得为实现自己的写作梦而努力。

    30年代末40年代初,新兴的科幻小说俱乐部犹如雨后春笋,遍布美国各地,其中以纽约尤甚,因为主要的几份科幻杂志都是在这里出版。通过写作及参加一些科幻小说俱乐部,阿西莫夫终于交上了几个朋友。

    阿西莫夫参加的第一家俱乐部是“大纽约科幻小说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名字毫无特色,会员主要是来自纽约5个区的一群少年流行科幻小说迷,定期在昆斯区聚会。

    聚会时,会员们探讨各种杂志上刊登的科幻小说,朗读自己的作品,或就某篇故事的一个小细节给杂志写信,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攻击别的俱乐部。孤僻的阿西莫夫被这种少年的狂热深深吸引了。完成大学功课,做完店里的活,傍晚时分穿过纽约,对他来说简直就像是冒险。尽管他已满18岁,但晚上很少出门,参加俱乐部给他单调的生活增添了新花样。

    当时的科幻小说俱乐部寿命都不长,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员们常常因对科幻小说的持的一些小分歧发生争吵,这些争吵往往升级为两败俱伤的混战,最终导致俱乐部的解体。然后,经过合并、重组,成立了新的、同样短命的俱乐部,而会员与原来的那班人并没什么区别。

    阿西莫夫是个不善与人合作的人,但在两派相争的斗争中,他却令人诧异地扮演了中间人的角色,出现分裂后,他总是两边讨好。阿西莫夫并未将俱乐部内不同阵营间的小打小闹当回事,也无意在这个拥挤的科幻小说迷的小圈子内成为某种形式的“领袖人物”或得到什么荣誉。他只是对阅读、写作科幻小说感兴趣,并没有成为小圈子内大人物的野心。

    阿西莫夫年轻时期,科幻小说俱乐部的成员几乎都是男性。三四十年代,除了仅有的几个例外,科幻小说几乎是男性的特权。这种风气在近代改变了许多,可能是因为好莱坞影片的影响。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俱乐部结识了许多男友,其中一些人,如山姆·莫斯何维茨、弗雷德·波尔、斯普雷格·德·坎普等,还成了他的终生好朋友。当时,最有名气的俱乐部是“未来者”俱乐部,后来的一些文坛名人,如弗雷德·波尔、詹姆士·布利斯、丹蒙·耐特、罗伯特·亨纳恩,当然,还有艾萨克·阿酉莫夫,都曾在不同时期成为其成员。这个阶段对阿西莫夫成长为一名科幻小说作家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使阿西莫夫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自己的思想,探索在科幻小说创作领域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科幻小说,尤其是当时的科幻小说,是科幻迷自娱自乐的作品。任何一位作者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注重了解自己的行业情况,“未来者”俱乐部中的思想交流为阿西莫夫的早期作品提供了创作素材,亨纳恩、波尔及其他一些作家也从中汲取了最初的创作能量。

    艾萨克的少年时代几乎没交过女朋友,因为他的时间大多用于在科幻小说俱乐部讨论宇宙飞船与时空旅行了。直到20岁,他才开始与女孩约会。他的第一任女友,是大学化学系一位名叫艾琳的女生。虽然他们之间的关系没维持多久,并且也没撞出什么火花,但从1939年冬到1940年初这段时间里,他们还是断断续续约会了几次,使得艾萨克首次有了与女孩子交往的经验。尽管艾萨克当时已是个小有名气的短篇小说作家,并在自己的银行帐户中存了几百美元,但他却不知潇洒为何物,对**一窍不通,遑论扮演一名绅士了。对第一位女友多少有些吝啬,他总是请她到便宜的小饭馆吃饭:他心痛钱,不愿将前花在戏票或吃顿豪华大餐上。

    与艾琳刚开始约会,就发生了一件事,几乎断送了他们刚起步的关系。1940年,艾萨克带艾琳去参观世界博览会。艾萨克觉得,经过6个月的接触,他们的关系应由纯精神阶段跃进到实质性阶段。他认为带艾琳去博览会坐穿山车,将为实现这一飞跃起到推动作用。按他的设想,当车转到可怖的高度时,艾琳肯定将吓得直往他怀里钻,这时他就可以乘机吻她一下了。但事与愿违,艾萨克自已被可怖的高度吓傻了。当车跃上第一个顶峰时,他吓得紧紧抓住艾琳,甚至尖叫了起来。车停下时,他已抖若筛糠,整个晚上都不得不忍受着艾琳的冷嘲热讽。

    和艾琳的关系很快就结束了,他又恢复了旧日的生活——与男友们来往、上学、帮父亲料理糖果店并继续他的科幻小说写作(这是最重要的)。几个月后,他又遇到了一位年轻女士杰特鲁德。

    1942年初,艾萨克通过一位朋友吉·哥尔德伯格认识了杰特鲁德。艾萨克在“未来者”俱乐部呆了一段时间后,转到了布鲁克林作家俱乐部,在那儿结识了吉·哥尔德伯格。吉的女友丽想让自己的一位朋友见见吉,评判一下他作为托付终身的对象是否合适。显然,如果能组成两对是最好不过了,于是吉找到了艾萨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