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惊梦寄书

    第十六章 惊梦寄书 (第2/3页)

着新愁。塞满了肺腑的离愁别恨如何去宣泄呢?即使拿纸笔来代替嘴巴,这千万种相思又去对谁诉说呢?全都是为了那一官半职,把一对好夫妻阻隔开万水千山。



    张生在忧闷之中,到了长安,落寓在慈恩寺内。原来,古时的通都大邑,都有不少建筑雄伟、规模宏大的寺庙,寺内设有客房,接待十方香客,也接待游客,房钱比较低廉,很受读书人的欢迎。所以那些进京赶考的举子们,大都喜欢住到寺庙中,一来省些钱,二来幽静,可以专心读书。



    这慈恩寺,在长安城内赫赫有名。乃唐高宗李治在当太子时,替他的母亲文德皇后所建立的,故名慈恩。全寺规模宏大,有苍松翠柏,修竹奇花,环境幽雅清静。寺内有一座七级宝塔,是在高宗永徽三年(652)由唐三藏所建造,就是有名的大雁塔。



    张生住进了寺内,为了不辜负小姐的一片深情,为了洗雪在老夫人那里蒙受的耻辱,安下心来,埋头苦读,准备参加明年的春闱考试。



    光阴荏苒,一霎时已是开春二月,春闹期到。众举子皆入场文战,张生凭借自己胸中锦绣才华,托赖列祖列宗的阴德庇佑,皇天不负苦心人,一举及第,并得中头名状元,终于夙愿得偿。那时,金銮殿上传胪官点名,皇帝赐赏琼林宴,在京师御街上骑马夸官三日,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接着又拜谒房师,同年相贺,着实忙乎了一阵子。



    张生得中状元以后,从慈恩寺寓所搬到了朝廷设置的客馆里,听候皇帝圣旨,御笔钦点官职,正式踏上仕途。



    现在闲居客馆,张生的情绪安定了下来,就有足够的时间去想小姐了。



    一想起小姐,必然想起了那痛苦的一幕,崔家老夫人枉为一品相国夫人,言而无信,恩将仇报,赖婚赖不掉,就强迫我出来赶考,说什么崔家世代不招白衣女婿,把我张珙看得一文不值。现在总算祖宗积德,也凭了自己的才学,独占鳌头,这一下子老夫人总无话可说了吧。我没有辜负小姐的一片真情。如今高中状元,小姐还不知道,知道后不知该有多高兴哩。恐怕小姐在家挂念,让我写封信派琴童送去,以安其心。叫道:“琴童,琴童!”



    琴童道:“相公,有什么事?”



    张生道:“把文房四宝拿来,我要写封书信。”



    琴童一边去拿文房四宝,一边问道:“相公,是不是写给我家主母?”



    张生道:“正是。”他拿起笔来,一挥而就,一边用火漆封口,一边说道:“琴童,把这封书信,与我连夜送到河中府普救寺里,见了小姐,就说官人怕娘子担忧,特地派小人先送这封书信来,别忘了要带复信回来。不得有误!”



    琴童道:“相公你放心好了,琴童一定会办妥的。现在我马上就动身。”张生道:“千万不要忘了我嘱咐你的话,是特地送书信来的。”



    琴童道:“相公,忘不了,你就安心等着我家主母的回信吧!”说罢,往客馆后槽牵了马,星夜赶往河中府而去。



    张生见琴童己走,自言自语道:“这日子过得太快了!记得和小姐相见时是在红雨纷纷点绿苔的春天,分别则是在黄叶萧萧凝暮蔼的秋日,现在是又见梅花开,别离以来倏忽半载,这半年的青春白白虚度了也!”心中涌起了无限的伤感。



    却说莺莺小姐,自从去年秋天在长亭送别张生,至今不觉己过半载,一点音信也没有,心中十分烦恼。张生虽然离开了她的眼前,却深印在她心上,好不容易离开了心上,却又上到了眉头。总共只有一寸来宽的眉峰,怎么能容纳这许多颦皱?要想忘了他,依旧还是有他。近来新愁又接着旧愁,混和在一起也分不出哪是]新的哪是旧的,旧愁好像大行山那般隐隐的高,新愁又似天堑水那么悠悠的长。这刻骨相思,没完没了,害得小姐神恩恍惚,懒照妆台镜,瘦损小腰肢,宽褪了茜纱裙,不是长叹,就是流泪。



    红娘对小姐的情绪变化,一一看在眼里。小姐在往常刺绣非常勤快,从来不把绣床空置。如今样样都提不起劲来,什么都懒得动。往常也有不愉快的时候,只要过一会子就会恢复过来,没有像这一番清减得那么厉害。红娘很为小姐担忧,说道:“小姐,你心儿里闷,我们找一个好玩的地方去散散心好吗?”



    小姐忧郁地说道:“哪有能散心解闷的地方呵!红娘,你看我这一身衣裳,这些日子来,好像不是我穿的一样,榴花红的裙子,揉得那么皱,丁香蕾的钮头,掩过了芙蓉花的扣儿,为什么那般肥大?”



    红娘道:“小姐,这是你愁出来的,你每天的眼泪好似脱了线的珍珠,湿透了香罗袖,柳叶眉儿紧蹩着,弄得人比黄花瘦,腰细不胜衣啊!小姐,你要想开些。”



    小姐默默不语,她走近窗口,把珠帘卷起,挂在玉钩上,她凝立在那里远眺。外面是山明水秀,在如画的美景中不见伊人,只见莽莽苍苍的烟霭,迷迷蒙蒙的远树,寂寞凄凉的古渡头,无人理睬而随水飘荡的小舟。正在伤感的时候,忽听得花园里桃树上有两只喜鹊在喳喳叫。



    红娘忙道:“小姐,小姐,树上喜鹊喳喳叫,昨夜晚又是灯花爆,想必有喜事到了!”



    小姐道:“唉!鹊噪非为喜,鸦呜未必凶,人间祸福事,不在鸟音中。



    哪有什么喜事来?”



    红娘道:“小姐,老古人传下来的,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这两天来你不是说眼皮跳个不停?小姐,说不定张相公有信了。”



    小姐道:“但愿如此。”心里也希望有佳音传来。



    红娘道:“小姐,让红娘到前边内堂去看看,得一个好消息来。”说罢,转身下楼。却说琴童,奉了主人之命,前来河中府送信。路上起早贪黑,不敢有丝毫耽搁,下一日,已到了普救寺。这里已是熟地方了,不用问讯,径直到了崔府,在院门口碰上了崔禄。



    崔禄道:“那不是琴童兄弟吗?张相公呢?”



    琴童道:“禄哥,好久不见了。我家相公没有来。”



    崔禄道:“张相公好吗?”



    琴童道:“我家相公很好,考中了头名状元,特地命我送信来,我要见老夫人和小姐。”



    崔禄道:“让我去禀报。”



    崔禄飞跑着先去向老总管报告,老总管急匆匆到内堂见了老夫人说道:“老夫人,老奴拜见。”



    老夫人道:“罢了,有什么事吗?”



    老总管道:“禀老夫人,外面张相公派琴童送信来了。”



    老夫人道:“命他来前堂见我。”



    老总管即刻返身把琴童带了进来。



    琴童见了老夫人,忙上前跪下叩头,说道:“老夫人在上,琴童给老夫人叩头了。”



    老夫人一见琴童,就想到张主,一去半年多,音信全无,看来情况不妙。科举考试不是件轻易的事,光靠才学也不行,还要靠祖宗的阴德,个人的品行。张生这小畜生跟我女儿干出伤风败俗的丑事,已是伤了阴骘,今年的春闱不见得能考中。不过琴童来,总是有点名堂的,且了解一下再说。说道:“免礼,起来吧。”



    琴童道:“谢老夫人。”



    老夫人问道:“琴童,来此何事?”



    琴童想,问我来这里干什么,哼,不比前半年了,我家相公给你欺侮也够苦了,这次考中状元,看你还有什么话说。说道:“老夫人,琴童是奉了我家相公之命,特地前来送信的。”



    老夫人道:“你家相公为何不来?”



    琴童道:“我家相公考中了,很忙,暂时不能前来。”



    老夫人道:“你何时离开京师的?”



    琴童道:“小的高京师一个多月了,我离开的时候,我家相公去吃游街棍子去了。”



    老夫人一听笑了,说道:“你这狗才,胡言乱言,你家相公非盗非贼,为何要吃游街棍子!小孩子一点都不懂,那是考中了状元游街三日,叫做夸官,懂吗?你家相公中了状元,是也不是?”老夫人推想到张生已中了状元,心里顿时涌出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赖婚计划,中表联姻全都破产了。不过回过头来替女儿想想,倒也可以告慰。



    琴童道:“我家相公没有中状元。”



    老夫人不明白了,怎么张生还是没考中,说道。“那么你家相公落第的了。”



    琴童道:“也没有落第,说是中了第一名。”



    老夫人想,这孩子六颠八倒,怎么那样笨,好在是送信来的,看看信上是怎样说的。说道:“你家相公的书信呢?”琴童想,我就不给你。说道:“回享老夫人,我家相公嘱咐了,书信是特地送给小姐的,要小姐亲收。”老夫人想,书信要女儿亲收,可见他们有些儿女私情话,不便去看。说道:“既然如此,你就去见小姐吧!秋菊,带琴童去见小姐。”



    秋菊道:“遵命。琴童兄弟,跟我来。”



    琴童跟着秋菊,出了内堂,往妆楼而去,走到半路上,恰巧碰到红娘到内堂来探听消息。



    秋菊先看见红娘,忙打招呼,叫道:“红娘姐姐。”



    红娘道:“秋菊妹妹。”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