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剧起源于何时?

    苏剧起源于何时? (第2/2页)

《三笑》等戏。

    关于苏剧的起源,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陈蝶仙的说法。他作有《安康雅集小序》,认为杭州的滩簧产生于宋朝末代文天祥时代,甚至远溯到晋代竹林七贤。第二种是徐傅霖的说法。徐傅霖在《中国民众文艺一斑——滩簧》上说:“清朝的全盛时代,盛行昆戏,不知哪个皇帝死了,必须在三年国丧期年,戏园一律停锣。于是昆戏的故乡苏州有一位姓钱的就想出一个办法来,将昆曲减去锣鼓与笛,全用丝弦乐器来和唱,把昆曲改成简单唱法,便叫做滩簧。”但在1951年民锋苏剧团演出《桃花扇》时,编者徐傅霖登台演说,却指出这一年是清咸丰元年(1851年),道光刚死,所以这次的苏剧演出恰好是百年纪念。有人又说这姓钱的就是苏州吴县的钱明树贡士。又有人以为钱滩指的是嘉庆道光年间的艺人钱坤元。(《新民报》报道说是咸丰皇帝晏驾,同治皇帝登基,宣布国丧三年,那该是1862—1864年,就更迟了。)

    第三种是李家瑞的说法。他认为:“乾隆寿曲桑农献瑞一种里面己用滩簧调,霓裳续谱里也选有滩簧调三种。”因此苏剧起源于乾隆年间。

    此外赵景深也找到了两个例证:其一是,乾隆间沈起凤的《文星榜传奇》第四出科诨道士云:“唱滩王是我起首。”又云:“卖橄榄粗话直喷,打斋饭嚼蛆一泡。”按,“卖橄榄”和“打斋饭”都是“后滩”出名的戏,想不到在乾隆年间就已经有这些戏了。其二是,乾隆三十九年《缀白裘》同集(即今本《缀白裘》十一集卷三)“算命”出中有云:“慢点、还要饶一只滩头来。”连道士和算命人也要唱滩簧,可见当时滩簧的普遍。滩头约等于弹词的开篇。据此赵景深先生认为,陈蝶仙的说法太远,而徐傅霖的说法太迟,而较为同意这第三种说法即起源于乾隆年间。

    苏剧在江南地区有较大影响,但其起源的确切时间至今仍为一个费解的谜。(傅丰渭)

    如果觉得《千古之谜》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