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何时产生的?

    古琴是何时产生的? (第2/3页)

    那末,古琴是何时产生的呢?于民在《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一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思路:“在独立的琴瑟产生之前,它同样存在一个从工具向琴乐器的演化阶段。这种工具是武器的弓,还是生产工具,人们的估计不甚一致。和钟、鼓等乐器一样,琴瑟的发明也是与生产实践直接相关的。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一定的工具(丝弦一类)的制作和使用中,对丝弦的质地、长短、粗细、松紧、间距等不同的变化,与声音的高低、尖圆、刚柔、清浊等的不同变化之间的关系,逐渐有所体验和认识。在长期的生产实践的音声感受中,不断地滋长起对其音声的审美感受。琴瑟的出现也和鼓、钟一样,经历了一个既为工具又为乐器的一体两用的过渡阶段,直到最后,才产生了独立的琴瑟乐器。这种最初的琴瑟很可能只有一根或很少的几根弦,只能表现一两个或两三个音的高低变化,以后随着审美实践的发展,它才由两三弦到五、七弦直至二十五弦,成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乐器。“有的学者认为,这个从生产工具向琴乐器转化,直至形成的时间,当在奴隶社会时期。如《中国文化史三百题》一书即认为:”奴隶制时期……首次出现了弹弦乐琴瑟,它给乐坛注入了新的声源。“然而,问题在于:我国的奴隶制社会共包括夏、商、周三朝,琴的产生究竟是哪一个朝代呢?夏朝,虽然有古书的文字记录其存在,但至今没有在考古实物上得到印证;而商朝也没有时人抚琴吟唱流行的文字记载。据此,不少学者指出:中国古琴出现的时间,应定在西周一春秋这一段时间内。其理由在于:(1 )据史书记载,琴在西周时期,曾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当时它经常与瑟一起演奏,《诗经》中所谓“家弦户诵”、“琴瑟友之”的话,就是指此而言的,《书经》中也有“搏拊琴瑟以咏”之说。这时候的琴,据说有五根弦,按五声音阶的宫、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