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新疆还有“胡笳”乐器吗?

    现代新疆还有“胡笳”乐器吗? (第2/2页)

胡笳十八拍》中所指的“绿琴”。

    古琴都是五弦五音,就是宫、商、角、徵、羽,依次排列定弦,宫即黄钟宫,相当于今天的C 音(钢琴中的中央C ),蔡文姬听到胡笳吹奏的音律与古琴相同,可见它也用五音吹奏,因此可以“翻过来”,笳和琴的曲调可以同奏,这大概是我国古代的管弦合奏。

    胡笳发声法,有学者考证说是“喉啭引声,与笳回音”。意思是胡笳可以吹奏出两种声音,一是用喉音轻而流转发低音,而用吹奏的回声发高音,但两者音色都是所谓“哀音”。音量“大不抗越,细不幽散”,就是音域跨度不大,旋律多,曲折沉厚。因而胡笳之声多“哀感顽艳”,蔡文姬从胡笳吹奏引起身世凄凉之情,就不难理解了。同样的道理,胡笳可以吹奏出相对复杂的曲调,那它的形状就不会仅仅只是“卷芦叶吹之以作乐”、类似小孩玩具般的简单乐器。对胡笳这种乐器究竟是否失传?至今仍然存在着两种观点。不少学者坚持认为,由于年代久远,已经失传。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胡笳并没有消亡,在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消化、兼容的过程中,胡笳这种乐器很可能以新的形式继续在人们中流传、使用。新疆一些音乐工作者近来研究发现,作为用气流振动管体而发声的乐器——目前新疆哈萨克族使用的吹管乐器斯布顿额在制作方法、形状、音律和音量上与古代胡笳十分相象。而且吹奏方法也是由喉音和管音相继发声,与胡笳的发声方法也相合。这种至今还在我国新疆哈萨克族使用的管乐器斯布斯额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它至少说明了古代胡笳至今还没有彻底失传。但是随着这一研究成果的发表公开,人们又发现

    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它为什么只存在于以游牧为主的哈萨克族中,而在中原地区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却不见踪迹,这恐怕又是一个难解之谜,有待人们去考证、去发现了。

    (蒋建平)

    如果觉得《千古之谜》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