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深陷龙虎潭(上)

    第二十八章 深陷龙虎潭(上) (第3/3页)

打开了。但是,这个大门并没有开上几天。克莱施特和伦斯德都认识到,罗斯托夫是守不住的。五天以后,苏联红军光复了这个城市。德**队在南北两翼受到夹攻,狼狈后撤50英里到米乌斯河一线。

    罗斯托夫的撤退,是希特勒侵苏史上一个小小的转折点。在这里,纳粹军队头一回遭受重大的挫折。古德里安后来评论说,"我们的灾难是在罗斯托夫开始的,那是危机迫近的预兆。"德国陆军的高级将领伦斯德陆军元帅因此丢了官职。在伦斯德撤退到米乌斯河的时候,希特勒突然下了一道命令:"留驻原地,勿再后撤。"伦斯德立即复电:"要想坚守,简直是发疯。首先,部队固守不住;其次,若不撤退,将被歼灭。我再次请求撤销这项命令,否则请另派别人接替。"当晚,希特勒的复电就来了:"同意所请,望即交出指挥权。"伦斯德就这样被革职回家了。

    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在11月30日的日记中记述了伦斯德被希特勒免职的情况。"元首大发雷霆   ,他把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叫进来,把他辱骂了一顿。"哈尔德这天的日记,一开始就记载了截止11月26日的德军伤亡数字。东线共计损失官兵743112人,相当于全部兵力320万人的23%。

    12月1日,哈尔德记载说,莱希瑙陆军元帅接替了伦斯德,同时仍兼任他在法国时便担任的第六军团司令一职。第六军团在克莱施特的装甲部队之北,由于克莱施特的装甲部队正从罗斯托夫后撤,处境甚为险恶。

    "莱希瑙给元首打了电话,"哈尔德写道,"请求批准他今晚撤退到米乌斯河一线。结果同   意。这样我们就恰好回到昨天所在的地方。但是时间和兵力白白浪费了,还丢了一个伦斯德。"

    "勃劳希契由于接二连三的受到刺激,"他又写道,"健康状况颇令人担心。"这位陆军总司令还发了一次严重的心脏病。

    1941年冬天,苏联很早就大雪纷飞,气温降到零下。据古德里安记载,初雪是在10月6日的夜间下的,正是对莫斯科重新发动进攻的日子。这样的天气提醒他再一次要求大本营发来冬衣,尤其是厚靴和厚毛袜。10月12日,他记载说,雪还在下个不停。11月3日,第一次寒潮到来,气温降到零度以下,而且还在继续下降。到11月7日,古德里安报告说,部队开始发现"严重冻伤病员"。13日,气温降到零下8度,"越来越觉得"缺少冬衣了。枪炮和人一样受到了严寒的影响。他警告说,"我们步兵的战斗力已经到了尽头了"。

    而且,还不止步兵如此。11月21日,哈尔德在日记上草草地写道,古德里安打电话来说,他的装甲部队"已经无能为力了"。这位素来悍善战的坦克兵司令明白表示,他决定当天去见中央集团军司令包克,请求收回发给他的命令,因为他"实在无法执行"。他的情绪消沉到了极点,那天,他写道,"冰天雪地,无处避寒,无衣御寒,人员装备受到严重损失,燃料供应也糟糕透顶--所有这一切使我难以履行司令官的职责,长此以往,我的重大责任要把我压垮了。"

    在希特勒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攻下莫斯科的指令下,德军虽然遭受了巨大牺牲,但仍取得了一些进展。到了风雪交加、气温持续在零下的11月底,德军在首都北、南、西三面,已到达距离目标二三十英里的地方。在希特勒看来,到莫斯科这最后一程,根本算不了什么。他的军队已前进了500英里;他们只要再走二三十英里便行了。他在11月中旬对约德尔说,"我们最后再用点力,就要胜利啦。"陆军元帅冯·包克负责指挥中央集团军向莫斯科作最后攻击。希特勒集中了最强大的坦克部队向首都发起猛攻,到12月2日,第二五八步兵师的一个侦察营突入莫斯科城郊的希姆基,克里姆林宫的尖顶已经在望,但是第二天早晨就为苏军的几辆坦克和市区组织的工人队伍所击退。这是德**队到达莫斯科最近的地方;这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克里姆林宫。

    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作出在莫斯科近郊歼灭敌寇的决定,采取攻势防御的果断措施,以削弱和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赢得时间,准备集中后备力量,在一定时机,转入反攻,给予德军以歼灭性打击。根据斯大林的命令,10月17日建立了加里宁方面军,从莫斯科西北面阻击敌人。

    10月19日,国防委员会号召首都人民,不惜一切代价,配合红军,誓死保卫莫斯科。22日,《真理报》发表《阻止敌人向莫斯科前进》的社论,动员全市人民在敌人到达首都之前,用自己的鲜血把他们埋葬。莫斯科市党委召开全市积极分子大会,号召全市人民把首都变成攻不破的堡垒。

    三天之内,全市人民动员起来了,组织了25个工人营,12万人的民兵师,169个巷战小组和数百个摧毁坦克班。全市约有45万人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其中有3/4是妇女。   首都人民不畏严寒,日夜奋战,准备同德寇作殊死的斗争。11月,在莫斯科附近,修筑了320多公里长的防坦克障碍物,设置了250多公里长的防步兵障碍物,构筑了3800个发射点,安放了37500个金属菱形拒马。此外,还到处放满了炸药和木质障碍器材   。

    在保卫莫斯科的战斗中,首都人民临危不惧,气壮山河,誓死与德寇决一死战。他们豪迈地说,我们要在红场为列宁而战斗,决不让纳粹血手玷污列宁的陵墓。

    1941年11月6日,在兵临城下、炮声隆隆、敌军围困万千重的莫斯科,苏联首都人民在地下铁道的马雅可夫斯基车站,隆重举行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庆祝大会。斯大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伟气魄,以藐视和压倒一切敌人的大无畏精神,以新的无产阶级军队一定要战胜法西斯的必胜信心,威严地屹立在列宁陵墓上,检阅了红军队伍,并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说。他对苏军全体指战员说:"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战争,正义战争。""让伟大的列宁的胜利旗帜引导你们!彻底粉碎德国侵略者!消灭德国法西斯强盗!"这一空前壮举,大长了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志气,增强了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战胜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的胜利信心,大灭了法西斯的威风。

    在英雄的苏联军民的抗击下,希特勒向莫斯科发动的"台风"攻击遭到了可耻的失败。随着严冬的到来,12月初,莫斯科的气温已下降到零下30多度,这给德国法西斯军队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困难。12月1日晚上,正害着胃痉挛的包克打电话给哈尔德说,他的部队力量大为削弱,他再也不能用他们来"作战"了。总参谋长给他打气说,"应该不惜使出最后一把劲打倒敌人。如果办不到,我们再另作决定。"包克要求转攻为守。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呀!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斯大林领导下的英勇红军和那样的天气。12月4日,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军团从南面攻占莫斯科的企图已被制止;古德里安报告说,气温已下降到零下31   度。第二天温度下降到零下36度。他说,他的坦克"差不多动弹不得了"。同时,他的侧翼和在土拉北面的后卫,都受到苏军致命的威胁。

    如果觉得《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希特勒》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