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盟国之间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十八章 盟国之间 (第1/3页)

    叱咤风云三巨头,联合抗敌费运筹;翩翩起舞比才华,苏联统帅最风流。

    斯大林处理盟国关系的原则是,既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联合则联合存,以退让求联合则联合亡。

    1943 年深秋,在德黑兰举行的“三巨头”会议,集中地表现了斯大林高超的外交艺术。

    如今,参加德黑兰会晤的三国首脑,已无一人在世。最后去世的是丘吉尔,他活到90 岁,1965 年隆重地安葬在英国他自己的庄园里,当时他离开政界已10 余年了。罗斯福死于1945 年4 月,正值希特勒德国投降前夕。斯大林比罗斯福多活了8 年不到一点。他们三人在德黑兰会晤时都是反希特勒同盟国的首脑。那时深受前所未见的战争折磨的世界,都密切注视着“三巨头”的每一个行动,倾听着他们的每一句话。因此,德黑兰会议的召开自然吸引了全人类的注意力。不仅受蹂躏的欧洲各国期待着“三巨头”首次会晤时要作出的决定,轴心国也惴惴不安地等待着该三国会议的结果。反希特勒同盟“三巨头”是否善于协同动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当时文明世界的命运和子孙后代的生活。

    三位领导人各有对人类历史和未来的看法,各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尽管如此,对共同敌人的斗争合乎逻辑地使他们在德黑兰聚到一起,并且通过了一致的决议。许多历史学家把德黑兰会议看成是反希特勒同盟的极盛阶段。但通向这一顶峰的道路却是不平坦的。为了开好这次会议,三方曾进行了长时间的书信来往。他们一致认为,三国领导人的会晤是必需的和重要的。

    当时,即1943 年秋,在抗击希特勒德国的战争进程中出现了有利于同盟国的明显转折,因此不仅出于军事上,而且也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迫切需要反希特勒同盟三国领导人会晤,需要讨论和协商如何进一步联合行动,以便更快地战胜共同的敌人。同时,还需要就战后的安排交换意见。但在什么地方举行会议,曾经成为一个难题。斯大林希望会议在离苏联较近的地方举行,理由是苏德战场上正进行着激烈的战争,他作为一个最高统帅不能长久离开莫斯科。而罗斯福却借口美国宪法不允许总统长期不在华盛顿。

    1943 年9 月6 日,罗斯福在给斯大林的信中表示他“可以到诸如北非那样远的地方进行会晤”。丘吉尔则希望会晤最好在塞浦路斯或喀土穆进行。

    斯大林却在9 月8 日提出伊朗作为“三巨头”会晤的最合适的地点。两天后丘吉尔答复说,他“同意去德黑兰”。然而,罗斯福仍坚持在别的地方会晤,并提出了各种方案。他这样做,看来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威望。10 月14 日,他在给斯大林的信中写道:“开罗在许多方面是吸引人的,据我所知,在那里的城郊,金字塔附近,有一家旅馆和几所别墅,这些场所都可以完全和外界隔绝起来。在前意属厄立特里亚首府阿斯马拉,据说有一些非常好的建筑物和一个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的飞机降落场。其次,也可以在东地中海的某一港口会晤,只要我们每人都备一条船,如果这个想法合您的意的话,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提供一艘很好的船,完全听您和您的随行人员支配,使您完全可以独立活动,同时可以同贵国舰队保持经常的联系。另一个建议是在巴格达附近会晤,在那里我们可以设三间舒适的营房,周围布置足够数量的俄国、英国和美国警卫人员。最后这个想法似乎是值得考虑的。”苏联政府仔细考虑了罗斯福的提议,还是认为不能采纳。10 月19 日斯大林在给美国总统的信中写道:“很遗憾,我不能认为以您所提议的那些地点来代替德黑兰作为会晤的地点是合适的。问题并不在于安全,因为安全问题并不使我担心。”接着斯大林作了说明,1943 年夏、秋两季苏军开展的攻势节节胜利,这表明苏军对德国的攻势能继续下去。夏季攻势可能发展成为冬季攻势。斯大林继续写道:“我的所有同事都认为,这些军事行动需要最高司令部每天的指导,并且要由我亲自同司令部联系。在德黑兰,和其它的地方不同,可以通过电报或电话与莫斯科直接联系而得到满足。因此我的同事们坚持以德黑兰作为会晤的地点。”一星期后,罗斯福回了信,他仍然拒绝去德黑兰,理由是通向伊朗首都的航线有高山阻隔,那儿经常一连好几天不通飞机,因此飞机从华盛顿运送急需总统批阅的文件,可能会耽误很长的时间。鉴于这种情况,斯大林考虑让苏联政府第一副主席莫洛托夫代替他参加首脑会议,这样选择会晤地点的困难就不再存在了。斯大林表示,希望他所提的建议将能使有关各方都满意。

    因此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如果罗斯福继续拒绝去德黑兰,那未斯大林就可能根本不参加拟定举行的会晤。罗斯福看到了这一点,他不愿失掉与苏联首脑亲自接触的机会,最后终于改变了自己的观点。11 月8 日他写信通知斯大林,同意在11 月28 日至12 月1 日,在德黑兰举行三国首脑会议。

    1943 年11 月25 日,斯大林在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以及内务部人民委员部的警卫人员的陪同下,在孔策沃附近登上了火车。到斯大林格勒和巴库这段路程,他坐的是火车,然后从巴库换乘飞机去德黑兰。随同最高统帅的总参作战部长什捷缅科随身携带着所有战区的地图。在旅途的间隙,他便同莫斯科的总参谋部通话,并把获悉的最新情况标入地图中。他的责任就是每天早晨和晚上向斯大林汇报前线的重要情况。

    在德黑兰,斯大林住的那座小别墅,就在过去曾是沙俄使馆而现在已是苏联大使馆的院子里。什捷缅科将军和他的密码人员住的房间紧挨着通信中心室。抵达后的当天昨上,斯大林视察了这一房间,觉得太小太黑,就指令换了一个大一些的房间。斯大林就在什捷缅科的房间里同前线的瓦杜丁、罗科索夫斯基以及莫斯科的安东诺夫直接通话。什捷缅科在这里用电话或电报接收安东诺夫起草的命令,让斯大林签署。然后再把批件用电报发给莫斯科。

    在德黑兰期间,斯大林还照常保持着对苏联所有战场上的行动的直接指挥。

    “三巨头”会议于11 月28 日在苏联大使馆开幕。这是一片寂静、幽雅的庄园。这里没有任何干扰,也听不到东方城市的喧嚣声。宽敞的庭院,四周都是石头砌的围墙。几幢浅色砖房稀稀疏疏地坐落在庭院的绿荫深处。这里就是苏联代表团的住所。那座通常作使馆办公厅用的主楼,现在改作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官邪。关于让美国总统在会议期间下榻苏联使馆的问题,德黑兰会议的参加者之间事先已经讨论过了。最后定下来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

    美国驻德黑兰使馆地处城郊,而苏联和英国的使馆却紧挨在一起。只要用几块高高的挡板截断两个使馆间的街道,再在中间开辟一个通道,就能把两个使馆连成一个整体。这样苏英两国代表的安全就有了保证,因为这一片领土都警卫森严。如果罗斯福呆在美国使馆的驻地,那未他本人和其他的与会者就只好每天几次经由德黑兰城里狭窄的街道,去参加会谈。而街上的人群里很容易隐藏“第三帝国”的间谍分子。

    多方情报证实,希特勒特务机关准备谋害德黑兰会晤的参加者。1966年,那个臭名昭著的杀人犯奥托·斯特尔兹内证实,他曾受命在德黑兰劫走罗斯福。希特勒匪徒极其秘密地策划了这一行动。早在1943 年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在卡萨布兰卡会晤后,希特勒就开始谋害反法西斯同盟三国首脑。这个被称为“远跃”的行动计划是由希特勒委托谍报局头目卡纳里斯和帝国保安处长卡尔登勃鲁纳两人制定的。为了更能掩人耳目,谋害“三巨头”的行动计划用的密码代号是“大象”。准备工作是在谍报局和党卫军保安处所属的特别训练班里进行的。德黑兰是三大国首脑会晤可能选择的会址之一,这一点希特勒的侦察机构早在1943 年9 月中旬在破译了美国海军电码后就知道了。

    为了便于执行这一谋杀任务,早在会议开始之前,法西斯特务罗马·加莫特就已空降到离德黑兰不远的地方。他在当地一些纳粹同情分子中间找到了隐身之地,并与柏林建立了无线电联系。此后不久,几组党卫军密谋分子与加莫特结成了一伙。这些密谋分子中有盖世太保的奸细文费列得·奥伯格和乌尔里希·冯·奥尔特尔。这些人乘坐德国飞机空降到德黑兰。飞机是从当时已被希特勒侵占了的克里米亚起飞的。加莫特及其同伙后来被一名在德黑兰的英国秘密间谍头目瑞士人恩斯特·梅尔泽尔所破获。战前梅尔泽尔就是英国谍报机关的情报人员,后来经他的英国主子同意,受聘于希特勒德国谍报局。卡纳里斯对这位新来的特工人员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分析,但始终也未能发现他的“双重”身份。1940 年底,梅尔泽尔受德国谍报局的委派,作为几个西欧商行的代办驻在德黑兰。1941 年夏,德国人被迫离开伊朗,恩斯特·梅尔泽尔就成了秘密间谍的主要头目,希特勒侦察机构在德黑兰的联络员。柏林除了与空降在伊朗的密谋分子进行秘密无线电联络外,还通过藏在梅尔泽尔家的无线电发报机与谍报机构就策划谋害反希特勒同盟三国首脑的问题保持联系。自然,梅尔泽尔就把全部情况统统报告给他的老主顾英国人了。

    与此同时,潜伏在敌人内部的苏联谍报人员也获取了这一重要情报。那是由两名有经验的苏联契卡人员季米特里·麦德韦杰夫和亚历山大·卢金所领导的特别小组。传奇式的侦察员尼古拉·库兹涅佐夫就是这个小组的成员。

    他在被纳粹分子所占领的罗夫诺地区有过不少英勇事迹。他德语说得很好,巧妙地伪装成德军中尉鲍乌尔·吉别尔特。希特勒党徒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怀疑过这位打扮得漂漂亮亮、身材修长、衣冠楚楚的前线军官,竟是一名苏联侦察员。最后他还是被法西斯分子发现了,而于1944 年4 月1 日英勇地牺牲了。

    有一次,尼古拉·库兹涅佐夫请新来的党卫军冲锋队长乌尔里希·冯·奥尔特尔到一所军官餐厅喝酒,结果奥尔特尔喝得烂醉如泥,把他要去德黑兰执行秘密任务的老底全兜出来了。“我马上要去伊朗,我的朋友,”他低声说道,“11 月底‘三巨头’将在那里聚会。我们要搞一次空降阿布鲁齐行动。

    只是这次搞的是远距离的空降。我们要消灭‘三巨头’,扭转战争的进程。

    我们要劫走罗斯福,使元首更容易和美国商谈……我们分成几个小组去。人员的训练工作正在哥本哈根的特别训练班里进行。”冯·奥尔特尔提到的“空降阿布鲁齐行动”指的是奥托·斯科尔兹内奉希特勒之命为营救墨索里尼所采取的行动。1943 年7 月,法西斯统治在意大利遭到失败后,墨索里尼被捕。在严加戒备下他被押送到阿布鲁齐地区附近的一所山顶旅馆。这里是一片人迹罕见的荒凉地带。新任意大利总理巴多格里奥元帅,表示愿意就意大利退出战争的问题同英美进行谈判。希特勒对此气急败坏,决定无论如何也得抢出墨索里尼,以便借他的力量迫使意大利即使是在北部地区也要继续打下去。要从下面到这所山顶旅馆只有一条架空索道,索道进口警备森严。另一条路,那就是空降了。希特勒密谋机关选择了后一条路。纳粹头子把这一行动委托给党卫军冲锋队长奥托·斯科尔兹内去完成。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已干过多次阴谋破坏活动和谋杀勾当。1934年谋杀奥国首相陶尔菲斯,在并吞奥地利时逮捕奥总统米克拉斯和首相许士尼格,对南斯拉夫和苏联和平居民进行残酷迫害等等,一桩桩的罪行都是斯科尔兹内和他的党羽们干的。斯科尔兹内颇得希特勒的青眯,因此在策划代号为“远跃”的谋害德黑兰会议参加者的计划时,毫不奇怪他又被选中了,但这一次这位希特勒的宠儿可没有得逞。

    鉴于德黑兰的复杂情况,美国总统接受了住进苏联使馆的建议。他住的房间正对着举行全体会议的大厅,这一点对于下肢麻痹、行动不便的罗斯福来说,也是极其方便的。苏联方面尽了一切可能使美国总统在苏联使馆里住得舒适满意。在罗斯福的住所内,美国人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总统的膳食仍和往常一样由他个人的厨师和服务人员负责。美国代表团和其他成员以及技术人员仍住在美国使馆,他们每天从住地前来开会。

    “三巨头会议”正式举行之前,苏美两国首脑进行了友好会见。美国总统事先提出,只他一人参加,不带美方翻译查尔斯·波伦。罗斯福决定不带任何人,是为了使会谈有一种相互信赖的气氛。因此全部会谈由苏方外交官员别列日柯夫一个人翻译。

    这天,斯大林身着元帅眼,神采奕奕,提前来到客厅迎候美国总统。他指着旁边的沙发对翻译说:“这里靠边上是我坐的。罗斯福一会儿坐着轮椅来,让他坐在圈椅的左边,你就坐在圈椅上。”说完,斯大林又开始在屋里踱来踱去,思忖着什么。几分钟后,门打开了。一个菲律宾仆役推着轮椅进来,罗斯福笑容满面坐在轮椅里。双手紧紧撑住轮椅上的扶手。

    “哈啰,斯大林元帅!”罗斯福精神抖擞地招呼着,伸出了手。“我好像来晚了点,请原谅。”“不,您来得很准时,”斯大林说,“是我来得早一点,我作为主人应该这样。不管怎样,您是到我们这儿来,可以说是到苏联领土上来作客的。”“我表示抗议,”罗斯福大笑起来,“我们不是规定得很明确,在中立国会见吗?况且这里是我的官邪,您才是我的客人呢。”“咱们别争了,总统先生,您最好还是谈谈,给您安排得还好吗?您是否还需要什么?”“不,谢谢,一切都很好,我觉得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这就是说,您喜欢这里?”“非常感谢您给我提供了这所房子。”“请您坐得更靠近桌子点。”菲律宾仆役把轮椅推到指定的位置,把椅子转了过来,拉紧了轮椅上的闸,退了出去。斯大林请罗斯福吸烟,罗斯福谢绝了。

    然后掏出自己的烟盒,用他那细长的手指把一支香烟插在一个精制的烟嘴上,抽了起来。

    “抽惯了自己的,”罗斯福笑了笑,耸耸肩,像是表示歉意似的,“您那个赫赫有名的烟斗哪里去了?斯大林元帅,据说您就是靠这个烟斗来熏跑自己的敌人的?”斯大林狡黠地笑了笑,眯缝着眼。

    “看来,我几乎把他们全都熏跑了。不过严格说起来医生是要我尽量少抽烟斗的。可我还是把它带来了。为了使您愉快,我下次一定带着它。”“应该听医生的,”罗斯福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