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及格的学生

    第二章 不及格的学生 (第2/3页)

字,用括弧把它括起来,然后浓浓地涂上墨,再打上几个墨点。

    这就是他能够写出的一切。尽管数学考试不及格,拉丁文吃了零蛋,学校还是看他父亲的面子而录取了他。他被编在四年级学习成绩最差的一个班,最末的一个组。从此,温斯顿名声大振,成了全校被人耻笑的倒数第三名。

    哈罗学校点名的习惯与伊顿不同。在伊顿是所有的学生站在一起,教师叫到谁的名字,谁就把帽子举起。而哈罗则是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排成一列长队,一个一个应声从点名的教师身边走过。这样一来丘吉尔的地位就显得特别卑下。当时是1887   年。温斯顿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勋爵刚刚辞去丁院议长和财政大臣的职务。虽然如此,伦道夫仍然站在政治的最前列。一次,许多人前来参观哈罗学校,看到点名时温斯顿·丘吉尔最后走过老师身边,于是窃窃私语,冷嘲热讽:“瞧,这就是伦道夫勋爵的儿子,是全队最末的一个!”温斯顿在哈罗的学习成绩很差,经常考试不及格。他固执地不愿意学拉丁文,虽然经典语言在该校被看作是一门主课。由于丝毫没有愿望或者没有能力学好这门功课,温斯顿无法在学业上有所进步,也失去了以后进大学读书的可能。他是学校最差的劣等生。人们认为他迟钝、低能。但是,他的同代人和传记作者却一致认为,丘吉尔在学校成绩落后只是因为他非常固执。

    在哈罗时就已经看出,他继承了父亲的非凡记忆力。有一次他背诵麦考利关于古罗马的一本书,背了1200 行毫无差错,老师和同学们为之惊叹不已。他还能背出莎士比亚剧本中的大段台词,当老师援引《奥赛罗》或《哈姆雷特》出了差错时,他总是不放过机会去纠正老师。有一次校长对他提出警告说:

    “丘吉尔,我有很充分的理由对你表示不满。”温斯顿·丘吉尔回答说:“而我,先生,也有充分的理由对你表示不满。”温斯顿旧习不改,不仅学习成绩不好,而且纪律很差。不论是老师或是学生们自己定下的所有行为守则,温斯顿几乎都不执行,而且经常寻衅斗殴,自讨苦吃。哈罗校园内那个很大的游泳池犹如一条大河湾,池水清澈见底,有两座桥经过它的上边。丘吉尔经常来这里游泳,游累了就在桥边晒太阳,或买些点心在这里吃。在这里,一种恶作剧就是蹑手蹑脚地跑到赤身的朋友或仇人的后边,猛然将他推下水去。丘吉尔常常做这种讨人嫌的事情。

    一天,他做完作业之后,来到游泳池边,见到一个又矮又瘦的学生裹着毛巾立在池边沉思。丘吉尔心想,这个弱者可能是他最好的耍弄对象了,于是乘人不防,猛将他推下水去。只见这个落水者从水沫中露出一张愤怒的脸,并拼命地击水游向池畔。丘吉尔见事不妙,转身就跑。但已经来不及了,落水者上岸后,像老鹰抓小鸡一样,凶狠地抓住他的脖子拖进深水中,狠狠地让他喝了几口水,待丘吉尔狼狈地爬上池子对岸时,被一群激怒的孩子们团团围住。

    “你早就该受惩罚!”他们说,“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六班的,名叫艾墨瑞。他不仅是那个班的班长,而且还是键身房的冠军呢,这回你可算找错对象了。”丘吉尔像犯了渎圣罪一样而陷入痉挛状态,只好苦苦哀求,连声道歉。落水者仍想继续收拾他,丘吉尔连忙解嘲道:“我的父亲是一位大人物,他的身材也很小,今后你一定会成为大人物哩。”围观者都笑了。在丘吉尔作出不再欺负小同学的保证后,这场风波才算结束了。

    温斯顿·丘吉尔在学校的表现,使他的父母非常苦恼。他的父亲认为儿子既玩皮又愚蠢,看来搞法律是不行的。可是如果不搞政治又能干什么呢?

    传记作者说,一件偶然的事情帮他作出了决定。温斯顿喜欢同自己的小弟弟约翰玩打仗。他有1500 个锡兵,会独出心裁、花样翻新地指挥锡兵打仗。有一次父亲走进孩子们正在玩打仗的房间,看到这种情形就问温斯顿:“你想将来干什么?”儿子回答说:“当兵,那还有说的!”这就使父母下了决心,他们让温斯顿在哈罗的最后几年转到军校预备班里读书。

    温斯顿虽然有目的地作了准备,但他在报考英国有名的桑赫斯特军事学校时,还是两次名落孙山。第二次落榜之后,父母为了把他弄进桑赫斯特军校,决定采取断然措施。在他离开哈罗后,父母把他托付给当时主办一所特殊学校的詹姆士上尉。这是一所补习学校,是专门帮助那些才疏学浅的青年人能够凑凑合合考取军校的临阵磨枪的地方。丘吉尔曾经回忆说:“听说只要不是十足的白痴,就准保能从那里考入军校。”詹姆士的学校能准确了解军校对考生可能提出的所有问题,于是填鸭式地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塞进学生的脑袋里。

    但是,正当丘吉尔积极准备第三次考试时,一个意外的事件发生了。这年秋后,温斯顿的姑母维伯恩夫人,把她在伯恩莫斯的宽大别墅借给丘吉尔家过冬用。在这里,四五十英亩的大松林一直延伸在山崖上,下边就是英国海峡的平坦沙滩。这是一块荒野地带中的深洼,经过这个深洼有一座长约50英尺的简易桥梁。那年丘吉尔刚交18 岁,正在这里度寒假。一天,他同12岁的弟弟和14 岁的表弟做追逐游戏。他被追赶了20 分钟之后,累得气喘吁吁地喘不过气来。这时他决意穿过那座桥梁。但是,他刚走到桥梁中间,就惊恐地发现两个弟弟已经悄悄地分别站在桥头的两端,丘吉尔无路可逃,无疑要做他们的俘虏了。在那一瞬间,他忽然心生一计。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