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洞察世界风云

    第十二章 洞察世界风云 (第2/3页)

在日本,特别在全世界进步人士的眼里,深深感到英国已经萎靡不振了。

    “我们读到了德国超乎寻常地大量输入废铁、镍和军用金属的消息,我们读到了关于这个国家盛行全国的军国主义精神的一切消息;我们还看到他们正以一种嗜血的哲学来向青年灌输,这是自野蛮时代以来所未有的。”丘吉尔在下院辩论时说,“看到这些正在活跃起来的力量,我们不要忘记,这就是曾经同整个世界作战并且几乎把世界击败的那一个强大的德国,在那次战争中,它以一个人的生命换取对方两个半人的生命。如果你知道了这些准备、这些理论和这些公开提出的主张,就难怪德国周围各国都感到惊慌失措了。”丘吉尔进一步指出:“我们现在的外交政策的最可怕的危险,就是我们不仅不加强自己的国防,而且还不断要求法国裁减他们的实力,我们怎样去劝他们的呢?我们说,‘你们把实力裁减吧’。我们总是给他们这样的希望:

    如果他们在裁减实力之后,又遇到什么灾难,那我们就会设法援助他们,虽然我们也是两手空空,爱莫能助。我不能设想比这更危险的政策了。……罗马人有一句格言:‘握紧你的武器,延长你的疆界’。但我们的格言似乎是:

    ‘裁减你的武器,增加你的义务。’还有,你朋友的武器也得裁减哩!”虽然下院各位议员都极端注意倾听丘吉尔的发言,但丘吉尔却有一种绝望的感觉。他深信英国面临一场即将爆发的严重的战争的考验,但又不能使议会和政府重视这种警告。丘吉尔提出的证据不能使他们信服并从而采取行动,这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事情。但是,丘吉尔还是鼓足勇气,冒着被称为“战争贩子”的罪名,大声疾呼,要求政府面对当前的风暴,建立各种防卫力量,加强与盟邦合作,共同行动,制止法西斯侵略,“使我们从可悲的错误估计中醒悟过来。我们现在就是这些错误估计的受骗者,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这个警告,也许有一天会成为它的牺牲品!”这时在丘吉尔的记忆中,记起一位不知名的作家为火车失事而写的几句诗。这是他从前在漫画杂志《笨拙》上读到的,丘吉尔走下讲台后,又默默地背诵这首诗:

    是谁掌管这轰隆隆的火车?

    转轴嘎嘎地响,挂钩拉得紧紧,以疯狂的速度,逼近了道口的转辙;但困倦已使司机的耳朵失灵,信号的闪耀只徒然地穿过夜色,因为是死神啊,它在掌管这轰隆隆的列车。

    “多好的诗啊!”丘吉尔反复地朗诵着,这不正是对当前形势的生动写照吗?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一些讲话,以《英国仍在沉睡》为题汇集成册发表了。这个集子出版后,在英国人民中间产生了巨大反响。美国驻伦敦大使肯尼迪让他23 岁的儿子约翰以《慕尼黑及其后果》为题撰写毕业论文。约翰欣然同意这个选题,着手根据父亲的建议和美国驻伦敦大使馆提供的材料撰写论文。他采用丘吉尔的论题,并力求展开论述。文章写成后,父亲很满意,并决定把这篇论文发表出去。约翰·肯尼迪的《为什么英国沉睡不醒》一书在《纽约时报》评论员克罗克的协助下出版,并且很快销售一空。

    丘吉尔一再强调德国空军的严重威胁。他说,过去“海军是英国可靠的后盾……现在我们不能这样说了。可恶的空战方法的发明和改进,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地位。我们已经不是20 多年前那样的国家了。”1934 年英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本国的空军。下院在讨论这些措施的时候,给了丘吉尔重新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他说道:“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易受攻击,也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善于回敬掠夺者……我们的宏伟首都,世界最大的攻击目标,就像一头捆缚着的肥大而珍贵的母牛引诱着猛兽。我们现在的处境是过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也是现在其他国家没有遇到过的……我首先要指出,德国违背和约,建立空军,其实力已达到英国空军的2/3   ……到1935 年底,即便政府的这些提案付诸实施,德国空军也将在数量上和战斗力上和我们的空军几乎相等。”1934 年11 月,丘吉尔对国王的答辩词作了一些修正,指出“我们的国防实力,尤其是空军实力不够充实,不足以保证陛下忠实臣民的和平、安全和自由。”丘吉尔说,德国现在已有了一支空军,如果照目前的速度发展下去,再过一年或两年,德国空军的实力将超过我们50%,到1937 年就会比我们几乎强一倍。

    但是,鲍尔温首相不同意丘吉尔的这些预测。他断言:“德国空军的实力决不会像丘吉尔断定的那样和我们相等,或比我们更强,而是相反。照我们的估计,我们两年后仍将有50%的优势。”只过了半年,鲍尔温不得不公开承认丘吉尔的预测是正确的,被迫做了“有名的自我检讨”。他说:“我错误地估计了未来,在这一点上,我是完全错了。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完全受骗了。”鲍尔温承认,这一错误要由政府、首先是由他自己负责。他说:“这不是某一位大臣个人的责任。从总的方面说是政府的责任,我们所有的人都有责任,都有该受责备的地方。”但是,英国政府并未改弦更张,而是继续坚持错误的外交政策。

    如今,丘吉尔同从前一样,在下院只能扮演“后座议员”的角色。他痛苦地忍受这种处境,每当政府内部出现微小变化时,他总是希望能为自己在政府中找个位置。1936 年春天,政府打算组建一个新的部来协调各军事部门的活动。当提到是否委任丘吉尔领导这个部的工作时,丘吉尔很想在这个舞台上显示一下自己的才能,但是却遭到鲍尔温和张怕伦等人的强烈反对。大多数保守党党员也不大信任他。凯斯·法伊林就此写道:“一些自由党人和中间派人士认为,把丘吉尔排除在政府之外方能实行反军国主义政策,如果把新组建的国防协调部交给丘吉尔领导,会使这些人士感到恐慌。吸收丘吉尔参加政府同党的负责人的意见背道而驰。此外,一旦鲍尔温隐退,这样岂不又将引起一场由谁继任首相的争执吗?”丘吉尔又重新在写作中寻求安慰。他把从凡尔赛和约起到30 年代中期止发生的全部历史写成一部书。丘吉尔已写出第一章。这一章后来未经任何修改就纳入了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的第一卷。不过,他不久又放弃了这部历史书的写作,专心写《英语民族史》。丘吉尔迅速完成了这部内容充实的巨著,但是这部著作的出版却拖了好几年。

    丘吉尔在回忆自己为重返政府所遇到的种种挫折时写道:“鲍尔温和我一样,想不到他当时帮了我一个大忙。他使我没有卷人其后三年政府的不明智政策当中去;假使我当了大臣,那么打起仗来,就得对毫无战争准备的国防工作负直接的责任了。”丘吉尔对形势的分析基本上是正确的。丘吉尔没有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英国政府的工作,这对他是有利的。

    1936 年3   月底,丘吉尔在保守党外交委员会阐述了他多年来,实际上一直到他生命最后一息所遵循的英国欧洲政策的原则。丘吉尔说:“英国400   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强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特别是防止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落入这个国家的手中。从历史上看,在这四个世纪中,人和事,环境和情况已发生了变化,而这个目的却始终如一,这是世界一切种族、民族、国家或人民的历史记载中最突出的事情之一。”“还有,不论在任何情况下,英国总是走较艰难的道路。”丘吉尔说,“与西班牙的菲利普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