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永远活在人们记忆中

    第十二章 永远活在人们记忆中 (第3/3页)

小时,况且这不是草图,而是工厂应当按它来建筑的详细设计图。他预见到了连续不断的工艺过程所必需的一切东西:从原料的运送和粉碎机到成品包装车间。在一昼夜内就制定出了工厂的设计图,工厂要安装的设备约长达半英里,其日夜产量要大大超过其他水泥厂。根据这份设计图建成了工厂,并投入了生产。爱迪生在体力上很有耐性,所以他要求他的助手们也要有这种耐性。在必要时,他就要迫使他们连续不断地工作许多小时,因此也只能抽点工夫睡觉。长期坚持这种制度很难的,所以为了保持住这种“飞快的”工作速度,就不得不全力以赴。有一些助手离开了爱迪生,但不是因为有时出现这种忙碌,而是因为独立工作对他们有更大的吸引力。但爱迪生的大多数助手却持另外一些观点。由于他们了解到爱迪生对每一问题的看法总是思路很宽广,搞清楚了他实现某一原理的想法总是多么适宜,以及他分配工作又总是如何合理,所以他们就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劳动基本上只是实现爱迪生所提出的任务。所以爱迪生的绝大部分助手在几十年期间都能不断地与他一起工作,并经过了卓越的实际锻炼,从中就形成了一批“爱迪生式的发明家”,是友谊和劳动、快乐和失望使他们与托·阿·爱迪生联系在一起。不同时期在爱迪生实验室工作过的人中有苏格兰人查理·巴切勒,爱尔兰人詹·亚当斯,德国电工学家济·伯格曼、济·舒克尔特、尔·贝姆,塞尔维亚人尼·特斯拉,瑞士人约翰·克留济,美国人弗兰克·斯普拉格、威廉·哈默、约翰·利布、爱德华·艾奇逊、阿·肯内利、爱德华·尼科尔斯,丹麦人列·费森登等等。

    七

    爱迪生认为正确地选择助手是非常重要的。就他的想法来说,要想在技术方面有所创造的工作人员应精通自己的本职工作,应当具有学校所授予的一定的知识修养,而且还应当有由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产经验所形成起来的广阔的视野,应当具有求知欲和自觉的上进心。他认为,当时所采取的教育制度完全不能令人满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既往制度的残余。爱迪生认为,正式教育常常不能使人提高全面的知识修养和广阔的视野。相反,它破坏了求知欲,把许多事物的概念弄得模糊不清,与人们的正当的理智是大相径庭的。最迫切的任务是教会人们思考。新的时代已经来到,新的条件已经展现出来,而知识传授还像一个世纪以前那样。爱迪生在其日记中抱怨说,他的同时代的学校“把人的脑子装入了模型砂箱”,不仅不使思维和推理有独创性,反而力求表明思维和推理的独创性是没有必要的。他认为,必须把意识与现实的事物结合起来。爱迪生写道:如果您没有见过东西的本身,那您就把各方面都能仔仔细细见的东西看上一眼,这要比您去按照书本的描述研究两个小时好得多。小孩的思想是很活跃的。为什么要通过耳朵,而不是通过眼睛使孩子对东西产生印象呢?

    爱迪生当时录用的助手,正是从那些用不好的(按他的说法)教育手段培养出来的人中进行挑选的。所以当时在这些条件下就需要详细研究自己的挑选方法,规定自己的选拔标准。未来的助手的最重要的特点是有好的记忆力,因此应当测试所有候选人的记忆力。但这还不够。还应当注意那个要求工作的人的身体状况。有材料说,著名的美国电工学家查理·普罗蒂尤斯·施泰因梅茨,是在1889年移住到美国,他首先到“电工技术的麦加”①的爱迪生公司去找工作。但由于他身材不高和气色不好而未被录用。3年后,施泰因梅茨这位卓越的研究家和设计家的名声轰动了整个美国,又过了二三年,他成了电工学家中最卓越的人物之一。爱迪生向愿意到他这里来工作的人作了填表调查工作。显然,这些调查表从来没有公布过。其中某些问题已被原谋求工作的人作了整理,而且甚至在报纸上登载出来了。我们看到,列入这样调查表中的一部分问题是用来测试被考者的智力发展情况及其视野的,而其他一部分问题

    ①电工技术的麦加——麦加是伊斯兰教徒的朝圣地,在沙特阿拉伯西部。这里把在电工技术方面成绩卓著,居于领先地位的爱迪生公司喻为麦加,是表示人们对爱迪生公司的崇敬和爱戴。——译者注是用来测验记忆力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问题,如果没有补充说明是很难理解其测试的目的和作用的。爱迪生从来没有过副手,没有为自己培养过继任者。只是在去世前不久,他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挑选一名最有天赋的美国青年,在经过相应的培养造就之后,能胜任爱迪生所组织和巩固起来的发明创造系统的接班人的职务。在一次除了爱迪生之外,还有福特、费尔斯通和博物学家布拉弗斯参加在汽车旅行中就教育问题进行了交谈。他们中有人提出要在整个美国国内进行挑选天资最聪慧的青年。这个想法正合爱迪生的心愿,而且他答应向这次中选人支付一笔够大专学校学习用的奖学金。除了爱迪生之外,参加评判委员会的有工厂主乔治·伊斯门、马萨诸塞理工学院院长塞缪埃尔·斯提莱顿、菲利普斯·依克赛特学会会长尔·佩里等人。合格人选的评定是根据爱迪生所编制的和评判委员会委员们所赞同的专门调查表来进行的。初选是在各州由州长担任主席的专门委员会来进行。这样就应当从48个州和哥伦比亚地区选出49名预选胜利者来参加1929年在西奥伦治爱迪生那里进行的复选,即终选。所列问题由四部分组成,共57个问题。前三部分包括了18个物理学、化学和数学方面的问题。例如其中有几个物理学方面的问题是:“噪音和乐音的区别是什么?”“如果教堂的管风琴没有加热装置,那么在教堂很冷的时候它就不能演奏。为什么?”我们援引这些例子是为了表明,测验物理学、化学和数学方面的知识不是只检查初级小学所讲授的一些肤浅的知识。爱迪生和其他的评判委员会委员们,很重视那些可以判断被考者全面发展情况的问题。我们从这个问题集中援引几个例子。

    “您为了获得成就而牺牲什么:幸福、舒适生活、名声、自尊心、荣誉、身体、金钱、爱情?”“您率领一个考察队,而考察队在荒漠中遭到不幸。你们带的食物和饮水只能供三个人勉强走到最后的一个有人烟的地方用。而其余的人都得饿死和渴死。您的同行者有:60岁的卓越的科学家;两个混血儿向导,分别为41岁和32岁;39岁的科学家妻子,她只是社交里的一位夫人;她的6岁的儿子;一位姑娘即您的未婚妻;您的一位挚友和同岁人;您自己。您选择谁逃生,而在这样的条件下您要牺牲谁。为什么?”

    “如果您明年继承了100万美元的遗产,您怎么来利用这笔遗产?”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撒谎?”

    “扼要地描述一下,当您50多岁的时候,您认为您一生中那一天最有代表性?”“如果您在临终的时候回顾一下往事,那么您将根据什么样的事实来断定,您的一生过得是否顺利?”有一个叫乌·赫斯通的青年对这些问题回答了百分之九十二,而评判委员会认为他的回答最好。他成了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领爱迪生奖学金的学生。其他三名竞赛参加者的回答,被认为最慎重,他们也是靠爱迪生出资在其他专科大学学习。但这四个年轻人后来全部辜负了爱迪生对于他们的希望。因此靠填的调查表进行挑选的方法的适宜性没有得到证实。八

    美国人以自己的杰出的公民托·阿·爱迪生而自豪。他的创造发明已被整个人类加以卓有成效地利用。他对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许多同时代的名人都高度评价了他的创造发明。例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与托·阿·爱迪生会晤中说:“您获得了同先驱者、制作家和组织家同样的成就。您的电灯结构使大型电气工业有可能蓬勃发展。伟大的技术创造者们在100年中已创造出了一个人类本身尚且不适应的完全崭新的形势,而您是已经获得最大成就的人们中的一员。”

    1961年,在纽约大学美国伟人纪念大厅举行了爱迪生半身雕像安放典礼,借以重温爱迪生的创造发明所起的巨大作用。从发明家逝世那天起到1961年已过了30年,从技术蓬勃发展的角度来看,他的发明的作用在20世纪后半期已更为明显了。在这次纪念活动的隆重仪式中可以看出,爱迪生作为一个有民主思想的人,心地善良和谦逊的人,将永远活在人类的记忆中,因为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他献给了人类许多用以丰富生活,并大大提高人的劳动生产率的珍贵的礼品。

    如果觉得《爱迪生》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