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避乱奔吴

    三、避乱奔吴 (第2/3页)

    左右,当孙武正值18 岁的青春年华,他毅然从老家古称"乐安"之地出发,长途跋涉,投奔吴国而来。①在吴都(今江苏省苏州市)郊外,孙武结识了从楚国投奔而来的伍员(即伍子胥)。伍员的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在楚国因受谗被害。伍员来到吴国,立志兴吴兵伐楚,为父兄报仇。当他知道吴公子光要杀吴王僚而自立时,便物色了一位勇敢的刺客专诸进献给公子光,让他去为公子光完成刺僚夺位的大事。伍员自己则退居在野,过着自耕农式的生活,以等待局势的变化。据宋谈钥《嘉泰吴兴志》记载,在乌程县(今浙江吴兴县南)伍林村有伍子胥宅,"昔子胥逃难筑室于此,旧基尚存"(卷十八《事物杂志》)。然则伍子胥逃奔至吴的暂居之地,应在吴都西南的百余里处。孙武认识伍员以后,因两人都是为避乱从邻国投奔到此,大家都血气方刚,年轻力壮,有理想、志向,双方又都学过军事。懂得兵略,故谈话十分投机,立刻成了亲密的知友。孙武知道吴国的局势在动荡不安之中,他和伍员一样,也"辟(避)隐深居"(《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据冯梦龙编《东周列国志》记,孙武初来吴国,"隐于罗浮山之东"。冯梦龙系明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他对江南的地理环境、世俗民情应是比较熟悉的。所谓"隐于罗浮山之东",当根据可靠的民间传说写人。查《嘉泰吴兴志》,"罗浮山在(长兴)县东二十五里"(卷四《山》)。宋吴兴郡长兴县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北,可知孙武在吴隐居之地与伍子胥至吴暂住之宅甚近。这是由他们两人的志趣相投决定的。

    吴王僚十二年(前515 年)四月,孙武投奔吴国不久,吴公子光果然利用吴国大军伐楚、国内空虚的机会,以专诸为刺客,袭杀吴王僚而自立,号为吴王阖庐(或作"阖闾")。阖庐即位后,就举用伍员为"行人",参与谋划兴国的大计。伍员主张要振兴吴国,"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记会注考证》引顾炎武、俞樾说。至于陈氏改田氏之由, 一则因古陈、田二字音义俱近。《说文》云:"田,陈也。"段玉裁注曰: "田??音陈";"陈敬仲之后为田氏,田即陈氏,假田为陈也。"再则至 齐平公时,陈氏完全操纵了齐国的政权,大有取代姜氏而篡位之势。如 果此时还称陈氏,给人一个陈国逃亡之臣的感觉,甚为不利。《史记正义》 云:陈氏"不欲称本国故号,故改陈氏为田氏"。这个说法,是符合情理 的。

    ① 有的著作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记, 孙武"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奔吴",认为四族为乱是指《左传·昭公十年》 所记之事,因而考定孙武避乱奔吴的时间在公元前532 年。这是欠妥的。 因为到公元前523 年,孙武的祖父孙书因伐莒有功,才得到新的采邑而 被赐姓孙,与田氏另立门户。如果在公元前532 年,孙武一家尚姓田氏, 何能置田族之乱于不顾而奔吴?有的学者已经指出:"孙书伐莒时,孙 武早在九年前已随父奔吴,先奔吴,后得孙姓,在情理上似难讲通。" (见陈秋祥《孙武世系论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 年第4 期)。实际上, 孙武在奔吴时,田、鲍和高、国四族尚在"谋为乱"的阶段。他们之间的 矛盾愈演愈烈,正在酝酿着一场大骚动、大搏斗。这场搏斗经过长期准 备,终于在公元前489 年爆发,事见《左传·哀公六年》。

    治兵库"。他协助阖庐发展生产,积蓄粮食;建筑城垣,制造武器;训练军队,熟习作战本领。恰逢楚国又诛其大臣伯州犁,伯州犁之孙伯亡奔吴国,阖庐也任用他为大夫,与伍员一起共谋朝政。当时的阖庐,"任贤使能,施恩行惠,以仁义闻于诸侯"(《吴越春秋·阖闾年传》)。他"口不贪嘉味,耳不乐逸声,目不淫于色,身不怀于安,朝夕勤志,恤民不赢,闻一善若惊,得一土若赏,有过必悛,有不善必惧"(《国语·楚语下》),因而大得民心,使吴国在各方面出现欣欣向荣的气象。

    面对阖庐即位后生机勃勃的景象,孙武心中十分兴奋,他以为施展才能和实现理想的时刻已经到来。因此,他在隐居之地,根据自己学习、积累的军事知识和作战经验,潜心整理并写定他的兵法著作。《孙子·九地篇》云:"投之无所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