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实践出真知的认识论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二、从实践出真知的认识论 (第1/3页)

    孙武的军事哲学,不但形成了朴素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而且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关于如何认识事物的理论。孙武的认识论遵循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理,与唯心主义的先验论相对立。由于密切结合战争实践,使孙武的认识论具有十分丰富而生动的内容,在古代认识论的园地上大放异彩。兹择其主要论点,阐述于下。

    (一) 战争胜负可以预知

    春秋时代战争频繁,对战争胜负的推测成为当时的热门课题。一切唯心主义者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于天神鬼怪,他们或者占蓍卜龟、祭祀祈祷,或者以天象星辰、风向云状、声律歌谣来预言战争的吉凶胜败,大搞迷信活动。唯物主义者则与此相反,他们认为,战争的谁胜谁负,只要根据双方的客观物质条件和主观人事因素,就可以预知。孙武依据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论证了这个问题。

    在《计篇》中,孙子论述战争胜负的预测,要"经(度量、分析、研究)

    之以五事,校(通"较",比较)之以计"。所谓"五事",即"一曰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曰将,五曰法"。孙武解释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所谓"计"有以下七项:"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上述"五事七计",都是客观物质条件和主观人事因素。孙武满有把握地说:依据这五事七计的分析比较,"吾以此知胜负矣"。显然,君民上下同心,将帅智勇双全,善用天时地利,军队众多强壮,士卒训练有素,法制赏罚严明,武器装备精良,这样就一定能够取胜。孙子还强调,在战争之前要在庙堂会议上进行"庙算"。他指出:"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战争的胜负可以用计算得知:计算周密,胜利条件多的,则能胜敌;计算疏略,胜利条件少的,则不能取胜。这里,孙武以一种科学的、根据客观条件而严密计算的方法来推断战争的胜负。

    《孙子·形篇》关于"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的论断,则是把土地幅员大小的"度".农工各业物产多少的"量",人口、军队众寡的"数",国家整体实力强弱的"称",作为判断战争胜负的依据。

    在孙子看来,战争的胜负是由"度"、"量"、"数"、"称"这些物质条件产生的,决定的。他甚至这样认为:"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铢和镒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镒为二十两(或说二十四两)。一两为二十四铢,可见铢和镒相差之悬殊。胜兵和败兵,因为各自的实际条件就有天壤之别.故双方交战就像镒和铢之相称,其胜负十分明显。

    在客观物质条件的基础上,主观的人为因素对于战争的胜负也至关重要。孙武列举了五种对战争胜负有重要作用的人为因素,指出:"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篇》)以上述五个人为因素预知战争胜负,这是孙子总结历史经验而得出来的。如公元前597年晋楚之战,楚伍参看出晋军之弊,曰:"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此行也,晋师必败。"(《左传·宣公十二年》)果然,在战争中晋军因指挥无方,大败而归。这就是楚国看出晋军弱点,"知可以战"而取胜的例子。公元前701 年,郧联合随、绞、州、蓼诸小国将伐楚。楚莫敖屈瑕因患兵之寡而"请济师于王"。斗廉曰:"师克在和,不在众。"结果,楚以不多的军队"败郧师于蒲骚"(《左传·桓公十一年》)。这是"识众寡之用"而取胜的例子。《尚书·大誓》载武王代纣时的誓词曰:"纣有亿兆夷人,亦有离德;余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在牧野之战中,周武王以少胜多,很快击溃了商纣的几十万大军。这是"上下同欲者胜"的著名战例。公元前718 年,郑与燕(南燕)战,"郑祭足、原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又使曼伯与子元率制人偷偷地绕到燕人之后。"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于是,郑二公子(曼伯与子元)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左传·隐公五年》)。这一次,郑军"以虞待不虞",因而获胜。战国时代,各国许多能干的将领,如齐的田忌、田单,赵的赵奢、廉颇,秦的白起、王翦等,作战时独立指挥,不受君主的干预,打了许多漂亮的胜仗。历史事实一再证明。"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孙武的论断是言之凿凿的。

    对于战争胜负的预测,孙武不求之于天神鬼怪和迷信活动,也不求之千内心的修身养性,而是遵循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条件和人事因素中去寻找规律,总结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军事家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无论就其客观性质来看,还是就其主观性质来看,都近似赌博。"(《战争论》第一卷第41 页)他认为,战争的胜负和"赌博"差不多,而赌博是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的。孙子根据主客观条件可以预知战争胜负的理论,显然要比克劳塞维茨高明得多,深刻得多。

    (二) 从现象探索本质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凭感官的直觉所得到的认识,不过是一些片面的、表面的现象。这些零星的现象,不能反映事物的全貌和真实情况。仅凭感官的直觉得到一些现象的材料,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选集》合订本第268 页)这样,认识就深化了,由只知事物的表面现象逐渐深入到事物真正的本质。

    孙武认识到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区别,也懂得认识有待于深化的道理。他在《行军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