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认识来源于实践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二、认识来源于实践 (第1/3页)

    为了战争的需要,并总结战争的经验,孙膑在如何认识客观事物的问题上,继承了孙武关于认识论的许多观点,更加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和指导作用。现分别就下列几个主要观点进行评述。

    (一) 注重了解客观情况

    战争要取得胜利,首先必须了解各方面的情况。这是当时的许多军事家和思想家都懂得的道理。孙武曾经提出,在战争时要调查了解敌我双方的"五事"、"七计",必须"索其情",作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光辉论断。《吴子》中专有《料敌》一篇,记载吴起"论六国之俗"的情况,提出:"凡料敌有不卜而与之战者八","有不占而避之者六",强调要根据观察所得的敌情而确定作战方针。战国时代在齐国讲学的一些兵家,也深知战争时了解敌情和地理环境的重要。他们说"不明于敌人之政,不能加也;不明于敌人之情,不可约也;不明于敌人之将,不先军也;不明于敌人之士,不先阵也。"(《管子·七法》)"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渭荒瘠与可耕)之地,必尽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之,然后可以行军袭邑。"(《管子·地日》)上述这些战时必须详细了解各种情况的理论,必然会给孙膑以深刻的启示。孙膑要求战争的指挥者了解的情况也相当多。他指出:一个优秀的将帅,必须"上知天","下知地","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八阵》)。对于上下内外的情况都了解清楚,才能制定合宜的战争计划,有效地打击敌人。在上述诸多的情况中,孙膑尤其着重要了解地理环境。他说:"险易必知生地。死地,居生击死"(同上);"料敌计险,必察远近"(《威王问》);"故善者制险量阻,敦(督促)三军,利屈伸"(《善者》)。他并用简洁的语言总结道:"量敌计险,胜。"(《篡卒》)显然,熟悉地形和了解情况,就能顺利地打击敌人。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孙膑所指挥的马陵之战,正是由于他熟知当地环境,把敌人引到"隘塞死地之中",因而"尽破其军"的。调查、观察周围外界的情况,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再用这个认识去制定行动的计划,指导战争的实践,以达到制胜敌人的目的。这是孙膑关于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

    (二) 必须掌握事物规律

    通过调查和观察,了解到一些客观情况,这个认识还是很肤浅的;用肤浅的认识去指导实践,就容易出偏差。因此,孙膑认为要提高实践的成功率,必须懂得和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他把事物的规律称为"道"。

    在《孙膑兵法》中,谈到"道"的地方有数十处之多。它们的意义也各不相同:一是作道路解。如说"行止道","行起道"(《兵失》);"进者有道出,退者有道人。"(《奇正》)二是作办法解。如说:"张军毋战有道?"(《威王问》)"击圆之道","击方之道"(《十问》)。三作引导解。如"其德在于道"(《篡卒》),就是说军队有良好的德行在于正确的引导。四作道义解。如说"夫兵者,??此先王之傅(辅)道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