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年在贫贱中成长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二、幼年在贫贱中成长 (第1/3页)

    古鲁国是西周初年周公(姬旦)的封地,其长子伯禽赴鲁就国时,带去很多典章文物。到了春秋末年,人们认为周朝的典章文物都保存在鲁国③。颜徵在母子住在这样富有古文化传统的环境里,对孔子未来的教养和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由于缺乏史料,具体情况很难了

    ③胡仔《孔子编年》。

    ①叔梁纥突围救臧纥之战是鲁襄公十六年,五年后即鲁襄公二十二年,生孔子。孔子三岁(襄公二十四年),叔梁纥去世。《礼记·檀弓》和《孔子家语》记载,叔梁纥去世时年约七十岁左右,则襄公十七年应为六十三岁左右。②司马贞《史记索隐》:"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徵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故《论语》云:'野哉由也',又:'先进于礼乐,野人也。'皆言野者是不合礼耳。"还有一种解释,认为"野合"就是在野外交配。如依此说,则孔子为私生子。历来儒家都讳避此说,好像有失"圣人"体面。其实即使是私生子,对孔子亦无所损,根本无须讳避。但前种说法比较合情合理,故从前说。①据传,颜徵在有好时,夫妇因望儿心切,按当时迷信习惯,于襄公二十二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同去曲阜城东南的尼山亦名尼丘山(在叔梁纥家乡昌平乡陬邑境内)"祈祷山神"。"祈祷"后即到附近一个山洞中休息。不料即在洞中分娩,产下一于即孔丘。后人为了纪念颜徵在母子,名此洞为"坤灵洞",又名"夫子洞",此洞至今还在。大概司马迁说的"祷于尼丘得孔子",即根据这个传说。或此传说是根据司马迁说的那句话衍生出来,亦未可知。特将当地调查所得录供参考。②现山东曲阜城内,孔庙东侧仍有一条阙里街,街的北尽头即孔子故居。据传,颜姓是曲阜大族,孔子弟子中有不少是姓颜的曲阜人。林春溥《开卷偶得》(卷六)说:"《仲尼弟子传》颜氏居其八:颜路、颜由、颜幸。颜高、颜祖、颜之仆、颜哙、颜何,皆鲁人。颜之推曰:'仲尼母族"。"颜之推认为以上八人,都是颜徵在本家("仲尼母族"),可见颜氏娘家确是曲阜大族。若果如此,颜徵在带着三岁孤儿(孔丘)回到曲阜,找个存身之处也就不很困难了。③《左传·昭公二年》:"晋侯使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解。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出下面几个问题:

    (一)颜徵在为什么要迁居曲阜?

    (二)她凭什么条件能在曲阜城内安家?

    (三)她如何维持母子生活?

    (四)她怎样培养和教育孔丘?

    提出这些问题是很自然的。探讨这些问题是历史的要求,也是逻辑的要求,但文献典籍在这方面缺乏足够的资料。有些考据家甚至对颜徵在这个人的存在也采取怀疑和不承认的态度①,这是未必恰当的。根据已有的即使是片断的文献资料,对以上四个问题作一些探索,还是可能的、必要的。例如对第一个问题,显然颜徵在为了避免妻、妾、子、女间复杂的家庭矛盾,确以离开叔梁纥家为较好的选择。对第二个问题,根据叔梁纥没落贵族的身份,陬邑大夫的地位,"以勇力闻于诸侯"的声誉,加上徵在的娘家(颜姓)是曲阜大族,这些条件大概给徵在在曲阜城安家提供了方便。对第三个问题,孔子自己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可见主要靠母子勤劳俭朴维持清贫生活。对第四个问题,司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