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年在贫贱中成长

    二、幼年在贫贱中成长 (第2/3页)

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到"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可见孔子从小好学,一定和母爱、母教有关。在叔梁纥去世后,孔丘这个三岁孤儿,如果没有一位贤母的抚养和教导,他能否生存下来,能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巨人,都是很难说的。这位贤母就是一向不被重视的默默无闻的颜徵在。谈孔子生平而不谈孔子的母亲,不谈颜徵在,不能说是很公平的。实事求是的。但由于文献不足,我们也只能把问题提出来,至于进一步阐明,则有待于更多的新资料(包括地下发掘材料)的发现。关于孔子幼少年时代情况,有几件事是可以征信的:第一件是《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他不是像一般儿童那样好玩耍,而是经常把祭祀时存放供品用的方形和圆形俎豆等祭器摆列出来,练习磕头行礼。这在现在是不可思议的,但在当时贵族社会十分重视祭祀礼仪的情况下是很自然的。这除了社会的耳濡目染的影响外,和颜徵在的家庭教育也是分不开的①。颜徵在当然希望孔丘能学好这些东西,作为将来回到贵族行列中去的阶梯。第二件是孔母之死。颜徵在二十岁左右正当青春年华之时,就死了丈夫,带着三岁的孤儿,离开了复杂矛盾的叔梁纥家(陬邑),来到鲁都曲阜定居,既要操心维持母子生活,教育孤儿,又不可避免地带着年轻寡妇凄凉的沉重心情,终于在三十多岁就与世长辞了。这对孔丘当然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那时只有十六七岁②。由于他自幼受到严格母教,因而"十五而志于学",大概十六七岁时已懂得一些"礼"和"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在含悲处理母亲丧事中,并不慌乱,比

    ①崔述就是代表。他说:"余按,孔子之母名,见于《礼记·檀弓》篇,其称为颜氏女,则本之于《史记·孔子世家》。然他经传初未有言者也。??故今不录。虽名氏亦缺之,以昭慎重。"(《洙泗考信录》卷之一)《檀弓》。《史记》,离孔子尚不远,本之传闻,而肯定颜徵在其人,事实上是合情的,逻辑上是合理的,因为如无颜徵在其人,则孔丘将从何而生?而《檀弓》。《史记》据传闻而记之,正好填补历史空白,是有益无害的。认为凡不见经传者一概不可信,一概不承认,这种迷信经传、作茧自缚的态度,于历史何补?故不从。①郑环《孔子世家考》:"圣母(指颜徵在--作者)豫市礼器,以供嬉戏,其隐合太任胎教之道者与?"可见徵在在孔子幼小时就常买礼器给他作玩具。相传文王母太任性端诚庄,及有孕,能以胎教而生文王。将徵在比太任不是没有道理的。②《阙里志·年谱》、胡仔《孔子编年》等认为孔子二十四岁母死。崔述认为"年谱以为二十四岁,亦臆断也"(《洙泗考信录》卷之一),故不取。此从《史记·孔子世家》。《世家》将"孔子母死"系于"孔子年十七"之前。

    较沉着。那时儿女办理父母丧事,要符合一定习俗的礼仪,而孔父叔梁纥既然生前是网邑大夫,在治理孔母丧事时,当然更要合于一定礼仪。这里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父母要合葬而孔丘却不知父亲墓穴确址。父亲去世时孔丘只三岁,不知父墓,情有可原,而颜徵在一直没有把墓地告诉孔丘,这是后人议论不一的。司马迁也认为是"母讳之也",即母亲对儿于讳避了父墓所在。为什么要讳避呢?也有许多猜测。对此,还是唐司马贞说得比较合情理。他说,徵在以十六七岁的妙龄少女嫁给叔梁纥,不久梁纥老死,作为少年寡妇的徵在,按当时社会习俗要避嫌,不能相从送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