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子的政治品格和才略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三、孔子的政治品格和才略 (第1/2页)

    孔子一生从政的时间不长(详见《生平概略》章),但是他的言论、行动都突出地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大政治家所特有的品格和才略。在政治上,孔子最杰出的品格即是坚定的原则性。他自己的政治目标、政治原则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形成之后,从来没有动摇过。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①,可以作为孔子的写照。孔子一度得到过鲁国执政季桓子的信任,做过鲁国大司寇,但他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初衷去为"三桓"谋利,而是坚决贯彻弱私门、张公室的原则,发动了震动鲁国的削弱"三桓"势力的"堕三都"的政治斗争。"堕三都"受挫之后,季桓子不仅迷于声色,生活上更加腐化,而且开始疑忌和怠慢孔子。当时孔子有两条路可走:是贪恋高官厚禄,放弃原则,与季氏沆瀣一气;一是坚持原则,丢掉荣华富贵。"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②。他坚定地选择了后者,弃大司寇之位如弃敝屣,开始了漫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去留问题上,孔子的气节为后世树立了楷模。孔子在奔走于列国之间的年代里,曾多次受到暴力威胁,每次他都以坚定的信心克服了困难。他经过匡,被匡人甲士包围,弟子们很害怕。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①孔子到宋国去,与弟子在大树下习礼,宋司马桓想杀孔子,拔了那棵树以便给他颜色看。弟子们都劝孔子快走,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其如予何!"②在生死关头不惊恐,在武力面前不低头,对自己的德行能力以及政治使命充满信心,加上得当的措施,终于化险为夷。孔子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③他自己是实践了这十道德信条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在多次碰壁之后己知自己的主张、抱负不能实现,仍然坚定地为之奋斗,被称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有不少隐者,也都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对别人的不理解,孔子感到悲凉,但绝不动摇。当他与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