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教育思想的要点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三 教育思想的要点 (第1/3页)

    贾谊长期任太傅,他所讲的教育,大多是指太子教育,因此其内容难免有其局限性;但是太子毕竟也是人,因此即使是论太子教育,其中也必然包括教育的一般内容。在这一节,我力图从贾谊论太子教育这个特殊之中,探讨其关于教育的一般思想。我认为,其教育思想之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教育重要性的论述,

    贾谊既然认为人性不甚相远,而习染之作用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又是那么厉害,因此必然承认教育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他说: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夫开于道术,知义之指,则教之功也。若其服习积贯,则左右而已矣。夫胡越之人,生而同声,嗜欲不异,及其长而成俗也,累数译而不能相通,行有虽死而不相为者,则教习然也。臣故曰"选左右、早谕教最急"。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时务也。(《保傅》)所谓"教之功"、"教习然也",正是说的教育的重要性。至于贾谊说"太子正而天下定",则更是认为太子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对于贾谊的这些说法,王夫之曾加以肯定,说"贾生之论教太子,本论也。"(《读通鉴论》卷二)但是,工夫之认为贾谊在教育问题上没有注意环境与教育的关系。他说:"士庶之于,杯酒之耽,博奕之好,夺其欲而教之,且反唇曰'夫子未出于正'矣。况天于之子,淫声曼色交于前,妇人宦寺罗于侧,欲有与导,淫有与宣,为君父者,忘志虑之劳,惮身体之苦,逐钟鼓驰驱之乐,徒设严师以闲之于步履拜揖之间,使其听也,一偶人之威仪耳。"(同上)在王夫之看来,如果社会环境不好,教育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特别是象皇太子所处的环境,"淫声曼色交于前,妇人宦寺罗于侧,欲有与导,淫有与宣",要他认真接受严师的教育,实在是难得很。所以王夫之说:"贾生之论,非立教之本论也。"(同上)我觉得,王夫之这一批评有失之片面之处。因为,其一,王夫之所不满意于贾谊者,不在于他强调太子教育的重要性,而在于他认为贾谊教育的内容不符合懦家正统,即所谓"以逸乐为德,以法术为治,以虚文饰貌为道,以师保傅之谆谆为教,此俗儒之徒以苦人"(同上)。这种批评显然难以令人信服。其二,贾谊也并非不重视社会环境的作用。贾谊主张以礼治天下,强调伦理的社会作用,固然是讲的整个社会的大环境,而他讲的"慎选左右","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则是讲的要注意宫廷内部的小环境。正是由于贾谊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太子教育,所以他的著作《保傅》、《胎教》等篇,被后人戴德以《保傅》之名,汇人他所编纂的《大戴礼记》之中,成为整个封建社会中太子教育的指南。

    贾谊虽然较多地强调太子教育,但对一般人的教育,也并非忽略不顾。

    在《劝学》篇中,他就曾以舜和西施等为例,说明人们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必要性。他认为舜之所以有"贤圣之名",并非其性有异,而是他" 俯而加志",即努力学习的结果。而一般人之所以"无邻里之闻",则是由于自己"擅慢而弗省",即放纵自己,不努力学习。接受教育的结果。贾谊又说:"夫以西施之美而蒙不洁,则过之者莫不脱而掩鼻。??今以二三子材,而蒙愚惑之智,予恐过之有掩鼻之容也。"(《劝学》)这是说,一个人即使先天素质很好,如果在后天不注重学习和教育,仍会"蒙愚惑之智",人们同样会看不起他。所以贾谊的结论是:"时难得而易失也。学者勉之乎!天禄不重。"(同上)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很难得的啊!人们要抓紧这个机会,努力学习,否则,失去了的机会是不会再来的。

    (二)论不同时期的教育

    贾谊对于太子教育的时机十分重视,他大体上将这个教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胎教、早期(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下面,我们拟就这四个阶段分别加以论述。

    胎教:从现存文献来看,贾谊是在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出胎教的人,在《新书》中有一篇著作的标题即是《胎教》。《大戴礼记》中有关胎教的内容,不过是贾谊此文之移植,刘向《列女传·母仪》中论胎教亦是承袭了贾谊的思想。贾谊的胎教思想,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养子必须首先择父母。贾谊说:《易》曰:"正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君子慎始。《春秋》之元,《诗》之《关难》,《礼》之冠婚,《易》之乾坤,皆慎始敬终云尔。素成,谨为子孙婚妻嫁女,必择孝悌世世有行义者。如是,刚其子孙慈孝,不敢淫暴,党无不善,三族辅之。故风凰生而有仁义之意,虎狼生而有贪戾之心,两者不等,各以其母。呜呼!戒之哉!(《胎教》)

    贾谊这里讲的择父,特别是择母,主要是从社会影响的角度而言,所谓"党无不善,三族辅之",就是说要注意太子母亲的社会关系。其社会关系好,"世世有行义者","则其子孙慈孝"。这个观点与贾谊重后天习惯。环境熏染是一致的,应该说有其合理因素。特别是当我们注意到历代王朝外戚干政之事例颇多时,便会知道,贾谊的这些说法是有感而发的。但是,对于贾谊说的"凤凰生而有仁义之意,虎狼生而有贪戾之心,两者不等,各以其母",我们又认为不能苟同。因为除了这个比喻本身不伦不类以外,最重要的还在于它背离了贾谊关于人性"不甚相远"的基本观点,把人性说成是先天的、由父母遗传的,因而是一种血统论。

    其二,是指胎儿在母腹之中即应注意调教。贾谊说:青史氏之《记》曰:"古者胎教之道,王后有身,七月而就萎室。大师持铜而御户左,大宰持斗而御户右,太卜持着龟而御堂下,诸官皆以其职御于门内。比三月者,王后所求声音非礼乐,则大师抚乐而称不习;所求滋味者非正味,则大宰荷斗而不敢煎调,而日不敢以侍玉太子。"(《胎教》)

    贾谊的胎教思想虽然具有浓厚的礼教色彩,但却有其合理因素。现代生理学研究成果表明,由于人的感情变化,会分泌出一种化学物质作用于大脑。由此可以设想,母亲血液中分泌出的化学物质,会通过脐带对胎儿产生重大影响。而过去许多学者一直把胎几当作一个心理上未分化的有机体来对待,认为胎儿没有意识。知觉和感觉,没有心理功能。但超声波仪器告诉人们,胎儿不仅对外界的声音等产生反映,而且母亲的喜怒哀乐等感情变化也直接对胎儿产生影响。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近二十年来日本发明协会会长井深大认为,幼儿的早期教育应从零岁,即胎儿期开始。国外一些研究资料还表明,胎儿还具有某种记忆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