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蜀道悲歌:崎岖的道路与伟丽的山川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四、蜀道悲歌:崎岖的道路与伟丽的山川 (第1/3页)

    乾元二年(759)七月,社甫抛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微职,携家前往秦州(今甘肃天水)。诗人弃官西去的原因是什么,《旧唐书》本传说是"关畿乱离,谷食踊贵",这当然是事实。但是也还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仕甫对于朝廷政治越来越失望了。诗人就是怀着"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二十)的满腹牢骚,永远离开了疮痍满目的关辅地区,也永远离开了漩涡险恶的政治中心。

    杜甫带着一家人翻越了高峻的陇山,在秋风萧瑟时来到秦州。他本以为在秦州可以得到一处避难之所,因为那一年秦州秋收较好,而且他的侄儿杜佐和他在陷贼长安时结识的和尚赞上人都在秦州居住,有希望得到他们的接济。可是当他到达秦州后,发现那里也并不太平,日益强大的吐著正威胁着这座边城,黄昏时满城是鼓角之声,还常常有报警的烽火自远方传来。而且杜佐和赞上人都没能给他很多帮助,他想在城外建一个草堂的计划也随之落空。他被迫重操卖药的旧业,以维持衣食。在露白月明之夜,杜甫惦记着死生未卜的弟弟。凉风阵阵,他分外思念远在天边的李白,以至于一连几夜梦见这位才高命赛的好友。他也想念贬滴在海畔孤城的郑虔,想象着这位老人在蛮荒之地悲辛度日的情景。对高适、岑参、薛据、毕耀、贾至、严武等故人,杜甫都曾寄诗以表思念。显然,诗人在此时频频作诗怀远,说明他在秦州的心境甚为寂寞。然而他的诗兴未尝稍减,短短的三个多月中,他作诗八十多首,其中《秦州杂诗二十首》、《天河》、《初月》等一组咏物诗以及题曰《遣兴》的十多首咏怀诗都堪称佳作。杜甫对诗歌创作的献身精神真可谓之"贫贱不能移"!

    正当杜甫在秦州走投无路时,同谷县(今甘肃成县)的县宰来信欢迎他到同谷去。同谷在秦州南二百六十多里,气候较温暖,物产也丰富,这对于缺衣少食的杜甫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在十月的一天,杜甫带着家人离开秦州向南出发了。他们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到达了同谷。可是,杜甫没有得到希冀中的帮助,全家几濒绝境。此时已是十一月了,白发蓬乱的诗人只好在山间捡一些橡栗来充饥。他又手执木柄长镵到山间去挖掘黄独的块茎,可是黄独的苗早已枯萎,又复盖着厚厚的一层雪,哪里还能挖到多少呢?他空着双手回来,一家男女饿得倚壁呻吟。在同谷停留了一月左右,诗人被迫带着家人再次踏上征程,又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在年底到达成都。年近半百的诗人带着弱妻幼子在深山穷谷中跋涉了两个多月,那真是一段伤心惨目的艰难历程。可是那段经历使诗人留下了"发秦州"、"发同谷"两组纪行诗,以狮子搏免之全力描绘陇蜀山川,而且打并入身世之感、生事之艰,成为古代纪行诗中的空前绝后之作。

    严格他说,纪行诗与山水诗是两种不同的题材。但是诗人们在纪行时往往会涉及所经历的山水,在描摹山水时也往往会写到行役之情,所以早在谢灵运和谢眺的笔下这两种题材已有融合的趋势。而到了杜甫,则更是合纪行诗与山水诗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发秦州"、"发同谷"这两组诗。正因为它们是以组诗的形式来记叙行役和描绘山水的,所以它们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很强的连续性。

    山水诗的第一位大师谢灵运,由于在政治上不得意,"遂肆意游邀,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所至辄为诗咏"。(《宋书·谢灵运传》)他所游历和描写的山水都在浙东一带,时间也比较集中,所以那些诗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例如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谢灵运出为永嘉太守,一路上有诗纪行,从《初往新安至桐庐口》、《富春诸》、《七里獭》、《夜发石关亭》等诗可以大致上看出他此行的路线。但是这样的诗在谢灵运集中为数不多。他在永嘉期间虽然写了不少山水诗,所咏及的绿蟑山、岭门山、石鼓山、白石山和匝江孤屿都在永嘉境内,地理上相当集中。但是诗人究竟是一次还是数次出游,所游的地点孰先孰后,都已不可考知。也就是说,谢灵运山水诗中体现出来的连续性是不够清晰的。大谢之后,用组诗的形式对一个地区内的山水风景分别予以描写的诗人虽然不少,但是一路写去,次序井然的山水组诗则罕有所闻。可以说,谢灵运诗中偶一现之的这个特点在杜甫之前并未得到发展。

    杜甫的"发秦州"、"发同谷"是两组结构严整的山水、纪行诗。第一组作于秦州至同谷途中,共十二首:《发秦州》、《赤谷》、《铁堂峡》、《盐井》、《寒峡》、《法镜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凤凰台》。首章《发秦州》开宗明义,说明南行的原因:"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接下来的十一首皆以所历地名为诗题。第二组作于同谷至成都途中,也是十二首:《发同谷县》、《木皮岭》、《白沙渡》、《水会渡》、《飞仙阁》、《五盘》、《龙门阁》、《石柜阁》、《桔柏渡》、《剑门》、《鹿头山》、《成都府》。首章《发同谷县》说明"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之原因,接下来的十一首亦皆以所历地名为诗题。最后以《成都府》作结,表明此次行役之结束。①时间是从十月到岁末,地点是从秦州到成都,井然有序,历历可考。来人说"杜陵诗卷是图经",②诚非虚语。

    然而,这两组诗的长处并非仅仅在于它们所叙述的行役过程在客观上具有时间的连续性,也不仅仅在于它们清晰地勾勒了一条没有间断的行役路线,而在于它们采取了化整为零又合零为整的艺术手法,形象地展现了空间跨度极大的陇蜀山水和历时三月的行役过程。正如苏拭所云:"老杜自秦州越成都,所历辄作一诗,数千里山川在人目中,古今诗人殆无可拟者。"(朱卉《风月堂诗话》卷上引)

    蜀道山川,自古闻名遐迩。从张载的《剑阁铭》到李白的《蜀道难》,无数骚人墨客咏叹过它的险峻雄壮。但是那些作品往往未能展示它的全貌,因为它确实不是一篇诗文的篇幅所能包涵的。只有当杜甫找到了组诗这种方式,极大地扩展了诗的容量之后,才有可能对蜀道山川的全貌进行描绘。我们读这两组诗时,无异展开了一幅山水长卷,赤谷、铁堂峡、盐井??一一接踵而至,进入眼帘。我们仿佛跟随着诗人登绝顶、穿峡谷、经栈道、渡急流,最后来到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很难想象,除了这种组诗的方式之外,还有什么别的诗歌形式能够描摹出千里蜀道的全部雄姿。这是杜甫在谢灵运① 《万丈潭》一诗作于杜甫逗留于同谷时,注家或以为非纪行诗,如宋人崔鷃曰:"诗题两纪行:《发秦州》至《凤凰台》,《发同谷县》至《成都》。二十四首皆以纪行为先后,无复差舛。"(《杜诗详注》卷八引)我们也认为它不属于"发秦州"、"发同谷"两组组诗,但它所描写的对象也是蜀道山川,故本节中仍论及之。

    ② 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八二《诗话新集》中引网山《送蕲帅》诗句。按:来人林亦之号网山先生。

    的基础上对山水诗表现形式之发展作出的一大贡献。

    如果我们打开一轴山水长卷而发现所画的峰峦溪壑都呈现着大同小异、甚至彼此雷同的面貌,那么,不管画家勾勒点染的技法有多么高明,也难免使人产生厌怠之感。同时,如果杜甫的这二十多首诗以同样的角度或用同样的手法来摹写陇蜀山川,那么也是无法引人入胜的。可是杜甫毕竟是"巨笔屠龙手"(《苏拭《次韵张安道读杜诗》,《东坡集》卷二),他没有用同一的模式来写这些诗。从而使这些诗与其所反映的对象一样地气象万千。首先,这两组诗在题材的安排上是颇见匠心的。虽然山川之险壮与道路之艰难是贯穿整个组诗的主要内容,但是具体到每一首诗上,却各有侧重,而且还融入了许多其他内容,诸如国步之艰危、民生之凋弊等,这就使这些诗不仅在内容上无一雷同,而且十分充实。

    泥功山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功。不畏道途远,乃将泪没同。白马为铁骊,小儿成老翁。哀猿透却坠,死鹿力所穷。寄语北来人,后来莫匆匆。

    龙门阁清江下龙门,绝壁无尺土。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危途中萦盘,仰望垂线缕。滑石欹谁凿,浮梁袅相拄。目眩陨杂花,头风吹过雨。百年不敢料,一坠那得取?饱闻经瞿塘,足见度大庾。终身历艰险,恐惧从此数。

    这两首诗都是描摹山川道路之艰险的,但显然前者侧重于艰,而后者侧重于险。先看前者:泥功山在同谷西北,浦起龙以为即青泥岭(见《读杜心解》卷一),方位不合,恐非。但此山的地貌颇同青泥岭,山既高峻,路又泥泞。杜甫一家人清晨上山,黄昏仍未下山,虽然不怕道路遥远,但惟恐陷入泥淖之中。"白马为铁骊"几句极其生动地写出了泥泞深积、路滑难行的情景:白马身上沾满了泥污,变成了黑马。小孩本喜蹦跳,现在陷于泥泞中,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活象是老翁。甚至连善攀缘奔跑的猿与鹿也在泥淖上挣扎、死亡。多么艰难的山路啊!后者则不同:龙门阁即利州绵谷县(今四川广元)龙门山上的栈道。石壁陡立,下临嘉陵江的急流,栈道就架在石壁上凿出的石窍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