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第3/3页)

记着对象的"历史"性质。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做的是用现代意识去理解、诠释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地位,而不应该用现代意识去指责历史人物与现代的差距,因为后者事实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我在本书中力图做到的是:以现代意识为指导,把社甫置于他所属的那个时代予以审视,且诠释社甫的文学业绩及思想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其意义。

    程千帆老师始终关心着本书的写作,在我动笔之前,他听取了我关于全书框架的构想。在全书完稿之后,他在病榻上审阅了第六章,指点我许多修改意见。更需要指出的是,我曾聆听千帆师讲授"杜诗"课,又曾在他指导下撰写过一些关于杜甫的论文(这些文章都收进了《被开拓的诗世界》一书),这对我撰写本书有极大的帮助。周勋初老师也始终关心本书的写作,并在百忙之中仔细审阅了全槁,提出了很具体的修改意见。愿两位老师接受我由衷的感谢。此外,我妻子陶友红女士利用休息时间帮我誊写了大部分初槁,使原来被我涂改得难以辨认的草稿变得整齐清晰了,我也对她表示感谢。

    莫砺锋

    1992 年7 月19 日,"安得赤脚踏层冰"之时

    [补记]

    本书交稿后,丛书主编匡亚明先生亲自审阅了全稿,责任编辑巩本栋同窗还提出了很细致的修改意见,作者理应对他们表示感谢。

    当我开始写第五章时,母亲不幸患了癌症,且日益沉重,经医治无效,终于在9 月初溘然长逝。母亲一直关心着本书的写作,在病榻上还多次问我书写成了没有。如今言犹在耳,而形神永逝,风树之感,不知所言。

    谨以此书献给父母亲在天之灵。

    莫砺锋

    1992 年10 月30 日,"秋风淅淅吹我衣"之时

    如果觉得《杜甫评传》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