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燃微火甘宁袭重寨 擎密令毛苟窃大粮

    第十回 燃微火甘宁袭重寨 擎密令毛苟窃大粮 (第3/3页)

人放他们进来。船和木排驶进口子。马忠对毛仁、苟璋把手拱拱:“二位将军辛苦了。马忠有礼。”

    不实毛、苟见他施礼,把小胡子一捋,头一别,睬都不睬他。

    马忠倒一气。心想,你们不过是小小的严州解粮官,理应先向我行礼,我也是江东数得上的大将,先向你们打招呼,那是特别客气,格外抬举你们了,你们倒反而不屑一顾,对我摆起架子来了!可仔细一想,哦!明白了。他们本来把货物解到三江口,就可以回去了,现在都督捉他们的差,这是外加出来的事,所以他们一肚子的不乐意。在都督面前不敢回绝,到我这儿来出气了。哼!你们这两个家伙好不知羞耻,竟敢迁怒到我头上来了!你们有气,我可没有气。多做一点事情就副样子!你们越是懒惰,我越要惩罚惩罚你们,回去还要告诉都督,整治一下。本来这些粮食大家平摊着装装,现在偏偏全部叫你们运,我们宁可空着船回去。他跟毛仁、苟璋怄气了。孔明就希望你这样做。

    毛、苟按照军师的吩咐行事。孔明在锦囊上写道:见了吴将不可施礼、还礼。一行礼,接着必定要请教尊姓大名,你们如何回答?如果乱造一个假名,万一吴兵中有个把严州人,觉得这个名字很陌生,就容易起疑。所以,不理不睬,把对方一下子打闷。

    马忠饱受一肚子的冤枉气,不高兴同他们多讲了。吩咐手下,叫他们拿都督的将令来看。

    吴兵问道:“你们可有都督将令哪?”

    毛、苟想,没有令箭怎么可以来偷米呢?人是假的,令是真的;以假乱真,虚虚实实。

    苟璋跳到岸上,把令箭往吴兵手里一杵,“请看。”

    吴兵接过令箭,交给马忠。马将军一看,哎哟,还是条密令呢!十二条密令中的第一条:“子”令。心想,都督知道粮米重要,故而特地给一支密令,以示紧要。马忠把令箭往靴统里一插,对吴兵命令道:“把大粮装上他的舟船、木筏。”

    诸葛亮的偷东西派头真大,要人家自学自愿送到船上去。不但吴兵帮助,受降的曹兵也出力。

    四千吴兵、曹兵把米包往一百零八只船和三里木筏上丢上去。三千汉兵把它们叠起来。

    苟将军手搭宝剑,在岸上走来蹁去,表面上装得所派很大嘴上还一个劲地催促他们快装,显露出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可是眼睛老是瞟着山上,要是甘宁下山,马上要递暗号给毛仁,立即逃命。

    毛仁在船上、木排上跳来蹦去,指挥着自己的弟兄装米,装米也有个讲究,一定要秩序好,方法正,才能装得又多又快。毛将军指手划脚地要弟兄们先把一百零八只船装满。租来的船没有战船那么大,最多只能装三、四十万石。所以很快就装满了米先驶出口子。接着就往木排上装。木排这个东西的胃口可大了,不管装多装少,份量压上去好象没有感觉的,直到米包成了堆,才往下沉一点。堆到最后,人够不上了,就搁了梯上往上装。须臾工夫,三里长的木排已成一垛高高的米墙。

    马忠见他们把米包装得那么满,堆得那么高,还在不断地装。心中暗暗高兴,压死你们这帮王八蛋!

    诸葛亮答应保毛、苟两个时辰的险,两个时辰内可以牵制住甘宁不下山。如果不是明安排得周密细致,兴霸早就下山来了。甘宁倒不是知道有人要来偷粮,而是因为夺下粮队实非容易,完全靠自己同四十余员曹将拚死而取得的,所以特别关心这批战利品,要亲自来欣赏欣赏自己的成果,可以在奋战之余得到一点安慰。他在隘口上守了半个多时辰,见下面并无动静,就准备到前山江边去看看。如果那时下去,毛、苟的一百零八条船都还没有装满,要想逃都来不及。

    此刻,甘宁正要想走,忽然后山山脚下响起了杀声:“杀噢--复夺粮寨啊!”甘宁一吓,不敢贸然走开。

    不出吕范所料,夏侯惇逃到了山下之后,想想不对:阿叔把粮队交给我,实实足足有半份家当呢!刚才曹洪说赤壁方向半天红光,他又一去不返,看来赤壁也遇到火攻了。而且九十里外能见火光,可想而知已烧到什么程度。如果水、陆两营烧光,丞相必然退往此地。现在粮队一丢掉,我们在长江边上非但无寸土可夺,就是立足之地也没有了。不行,聚铁山不能从我的手中丧失,得去把它夺回来。方才前山的火攻肯定是虚张声势,吓唬吓唬我。难道他们为了夺取聚铁山,连一颗粮食也不要,而付之于一炬?这显然是不可信的。那末杀回去!一只眼对四下一看,从山上逃出来的败兵不少,一时都未走远,但部将却一个都不见了。心想,我对付甘宁一个人已经相当勉强,倘然他们还有增援那怎么办?所以夏侯惇进退两难,犹豫不决,在那里转来转去,想找个把部将帮帮手,杀上山去也可以胆壮些。

    “帮忙”的

    在那里等候已久了,就在前面树林之中,许褚、张辽带了三千人也来支援你了。不过这许褚、张辽是刘备手下刘辟、龚都必扮的,三千曹兵都是皇叔的人马,身上也都穿着里外两套不同的号衣。刘、龚二将自己并不抛头露面,而是躲在背后命令手下在要林口观察。汉兵见山上有一批批的曹兵曹将溃逃下来,最后见夏侯惇也下来了,便立即报告刘、龚二将。二将一声令下,汉兵们齐声高喊:“夏侯都督住马喽,都督慢走哎!”

    独眼龙正从山上策也夺路而逃,恍惚中见树林口有一批小兵,身着“曹”家号衣,以为是自己的弟兄。便问:“喊叫本督何事?”

    “夏侯都督,咱们从赤壁大营赶来。今晚周郎大举进兵,丞相料定他们必来偷袭粮寨,因此派咱们来给你送个信,叫你早作提防,无论如何要守住粮队。张文远、许仲康二位大将军随后便到。夏侯都督,粮队千万不能丢啊!”

    夏侯惇想,的确,丞相向来最关心军粮。现在他自己那里也十分吃紧,还要抽出两名最得力的心腹大将来支援我。我本来就准备复夺粮寨,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有这么两位老朋友来帮忙,那笃定了。许褚一个人就足以抵敌甘宁,再有张辽和我,夺回粮队那就勿庸置疑了。眼下他俩还没有赶到,那末我一个人先冲上去,纵然不能杀败甘宁,也要搅得他们无法把粮食抢走。否则我在丞相面前无法交代的。一只眼顿时好象打足了气的皮球,鼓足了劲,圈转马头,一声召唤:“军士们,跟随本督杀回山头,复夺粮寨!”说罢,一马当冼冲上山去。

    曹兵们听说许褚、张辽奉了丞相之命来求援,也勇气百倍,跟着夏侯惇杀回山头。

    树林里的当兵见自己的喊声果真应了验,更加起功了,拚命为曹兵呐喊助威:“复夺粮寨噢!复夺粮寨啊!杀噢!”老太婆吃海蜇--嘴里热闹,身体一动都不动。有的爬在树上,闭着眼睛,“复夺粮寨噢!”当山歌唱;有的在黑暗中撒尿拉屎,一边也在叫“复夺粮寨噢!”因为这是军师在锦囊上这么交代的。别看光这么叫叫,也着实也能壮胆、鼓劲呢。

    甘宁见夏侯惇果然心不死,带着喽罗重新冲上来了,只得留在隘口。等曹兵靠遑,兴霸一声命令:“放箭!”

    “呔!贼兵贼将招箭呐!”箭似飞蝗。虽然吴兵带来的箭并不多,但粮营上有的是,就用他们的箭射他们的人。许多曹兵都死在自己的箭上。前面的曹兵一排排地倒下去,后面的曹兵还在一批批地拥上来……。大将是不怕乱箭的,夏侯惇播动长枪,乱箭便四下弹开。虽然箭伤不着他,但他要冲上去也不行。双方僵持了一段时间,夏侯惇想,许褚、张辽怎么还不来?再这样我吃不消了。他舞长枪舞得吃力了,只好退下来。

    你往下退,树林里的杀声就高起来:“张大将军、许大将军来啦!冲啊!”

    夏侯惇听说许褚、张辽来了,心想,再杀回去。便圈马重又冲向山头。

    你一冲上去,树林里的杀声马上又缓和了些。因为老是真着喉咙叫太辛苦,嗓子吃不消,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

    挡了一阵乱箭,还是不见许褚、张辽的影子,又有点泄气。心想,大概他们在路上碰到了周瑜的伏兵拦截,一下子冲不过来;也可能是丞相那边情况严重,他们抽不出身。那靠我一个蛮冲是不行的,看到地上的弟兄死伤很惨重,冲又冲不上去,只好再次退下去。

    树林里的刘、龚二将早就点好了一支时辰香,现在一看已经拖住甘宁一个半时辰多了,便命令小兵把大旗亮出来,摆起战鼓,再卖力点喊几声,作为临别纪念。汉兵立即把两面大旗打开,在树林口使劲挥动,战鼓擂响,杀声震天:“张大将军、许大将军来啦!复夺粮寨啊!杀噢!”“咚……”,大旗“啪……”。

    夏侯惇一听这声间与前两次不同。又见飘出两面大旗:“大汉丞相帐前左护卫、二虎将:张”、“大汉丞相帐前右护卫、痴虎将:许”。心想,好,这一下真的来了,再拚他一下。“军士们,复夺粮寨!”

    第三次冲锋又开始了。

    甘宁比夏侯惇聪明,听得山下树林里杀声很高,却不见人马杀到。当夏侯惇冲上山时,喊声就低,一退下去,杀声就急,此起彼落,此落彼起,很有规律。甘宁寻思道:几次叫喊张辽、许褚来了,结果都是空炮,“光打雷,不下雨”,“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经夏侯惇上上下下两次折腾,还不见张辽、许褚来,甘宁已猜到了八、九层:一定是曹操生怕夏侯惇拆烂污,粮营不保,但又自顾不暇,抽不出勇猛的大将来增援,所以派一批小兵来骗骗他,用张辽、许褚的威名来给独眼龙打气壮胆,希望他能尽力保住粮队,等待曹操大队退到这里。对,肯定是这样的。甘宁对夏侯惇看看:你这个匹夫啊,上了自己叔父的当还兀自蒙在鼓里呢!--可是你自己也上了当了呀!孔明这一条计策既调动了夏侯惇复夺粮寨的信心,又牵制了你甘宁,不让你离开后山去巡视聚铁江,你可知道吗?甘宁看别人一目了然,十分清楚,看到自己身上就模糊不清了。

    刘辟、龚都见两个时辰已到,吩咐整顿队伍,准备回去。你们何不再多叫一会儿呢?多拖住甘宁一分钟,毛仁、苟璋就多一分安全呀!刘、龚二人也都有他们的想法:军师的用兵十分精确、周密,他关照什么时候撤兵,你不能自作聪明瞎卖力,在这种风云变幻的大战中是有性命出入的。有时候自以为是好心,结果适得其反,破坏了军师的计策。所以,他叫我们拖住甘宁两个时辰,我们就一点不要多,一点也不要少,不折不扣最好。

    汉兵们一面在排队,一面仍在喊“复夺粮队噢!”队伍开始向樊口山徐徐撤退,嘴里还是一个劲地叫着“复夺粮队噢!”否则一下子声音刹住,夏侯惇要疑心的。队伍越走越远,声音越来越轻。

    夏侯惇又挡了半天的流矢,非但不见张辽、许褚赶到,反而杀声越为越弱了,甚至没有了。他觉得苗头不对,连忙退回去,朝树林深处一看,咦,怎么这些家伙竟然偃旗息鼓不辞而别了呢?当然罗,他们来时没和你打招呼,回去也不必向你说明了。

    汉兵们一齐回过头来对他招招手,辛苦你了,后会有期!“复夺粮队噢!”

    夏侯惇想,复夺个屁!害得我上蹿下跳,拚命奔波,原来让我上当。但他弄不明白这批究竟是什么人,到这时来寻我的开心算什么意思。

    别说你这个匹夫弄不明白,即使比你聪明的甘宁也没有弄清楚呢。他只知道是曹操派来给夏侯惇鼓气助威的。现在这批人见夏侯惇冲了三次冲不上,援军也不来,知道复夺粮寨没有指望了,所以只好复命曹操去了。甘宁见夏侯惇不再往上冲了,心想,害你白冲了三趟,料你也不想再冲,也冲不上来了,前山的粮食大概也都运到江边了。现在你不冲,我也不陪你了,要到江边去验看我的战利品了。便吩咐手下继续守住隘口,不能让夏侯惇靠近,自己圈马打算到前山去。

    刚刚要走,吕范来了。子衡说,粮米早已全部运下山了,我把军队都已整顿好,我们一起到江边去吧。甘宁想,粮食一运走,这座聚铁山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这里也不用守了。便和吕范带了一千兵朝前山而去。

    在甘宁的想象之中,江边一带必定米包堆积如山。可是到山脚一看,清清爽爽,干干净净,颗料全无。心里觉得奇怪:怎么装船装得这么快?就算八十条大船装满运足,也最多装掉四分之一呀!而且这八十条大船还静静地躺在江面上,悠悠然自得地摇晃着,上面空空如也。米到哪里去了?生翅膀飞回去了?的确不翼而飞了。甘宁见马忠捧了一支令箭在江边轻松自如地走来踱去,便招呼道:“马将军!”

    马忠见他们都下山来了,连忙迎上前去。“甘将军!”

    “粮米哪里去了?”

    “运往三江口了。”

    “八十号舟船上粒米全无,怎说运回对江?”

    “甘将军,你还不知晓么?”

    “知晓什么?”

    马忠就把两个严州解粮官来运米的前因后果给他道道地地讲了一遍。

    甘宁听罢,将信将疑: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有点突然。又问:“马将军,这两位解粮官姓甚名谁?”

    “这个……”

    马忠想,因为一开头就被他们触了个霉头,所以就此赌气,没有问姓名。不过姓名不知道没关系,都督的将令在此,可以说明总是,战场上认令不认人是一向的规矩。便道:“他们有都督的将令,何必记其姓名?”

    “将令何在?”

    “在此。喏,甘将军请看。”

    甘宁接过这支令箭一看,是一支密令。啊,面熟得很哪!“马将军,他们的舟船从何而来,又往哪边而去?”

    马忠想,我在这里怎么会知道他们的来龙去脉呢?应付道:“想必从对江而来,往对江而去。”

    甘宁想,怎么能凭自己的想当然呢?这么些粮食丢失了关系重大,恐怕早已落入他人之手了!紧问道:“他们去了几时了?”

    “才去不久。”

    甘宁把令箭一丢,飞身上马,跳上江边的一条小船。一队吴兵立即“啪……”跟了上去,操起板桨。兴霸抽出腰间的两柄短戟,手中一执,急令道:“速速与我追赶上前,夺回粮米。”

    “是。”

    十二枝板桨迅速划动,小船飞也似地冲出口子……

    正是:千秋功业归吴孙,万贯钱财属汉刘。

    欲知下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如果觉得《评书三国》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