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木匠

    老少木匠 (第2/3页)

你的料不够四条腿!”

    我惊讶了。他不是我的亲友,与方老师也非亲非故,怎么可以随便当我们两户的家?我怎么向老方交代?

    “你,……”我说:“这……”

    他只是龇牙一笑:“用了就用了!”

    老木匠背着沉甸甸的工具箱来到我家门口,一看那解开的木板,火了:“你量了吗?就解板子!做多大的?你有谱儿?”他掂过一块板子:“你咋把这板子解了,糟践了,我这是要做腿子的!”

    小木匠不高兴了:“这做腿子能行?”

    “下面贴上一块嘛!”老木匠说:“要了人家的钱,又图省事,不亏心?!”

    “这么老了,还说个没完,就你成!”小木匠一屁股坐在我的马扎上,“嘣”,折了一根皮条。他跳起来,蹲在地上,瞅着老木匠。

    瞧他们的关系,很密切,准是一家人。

    老木匠又走进我屋,用盒尺量量空间,红着脸说:“对不住了,我原想做个一米七五的,高是高点,多装些书。可我那不争气的小子把板糟践了,改一米七高吧!对付分成六格,再稍宽点儿,每格装两排书,也行!”

    “我不懂,外行,全听您的。”我说。

    “越外行,越不能糊弄。”老木匠说。

    开工了。我的门前响起锛凿斧锯的音乐。这些年来,我们这所大院里,经常有这种音乐奏响。每当我听见这声音,就飘起一股酸溜溜的醋意,同时也升起懊恼与内疚之情。我不知道别人怎么会有那些珍贵的木料,我恼恨自己没有姐夫与叔伯可以供给我作家具的木材,恼恨自己连钉个板凳的手艺也没有,连累妻儿老小还把一把硬板椅当饭桌。如今,我的门口居然有了斧锯之声,居然撒满了刨花和木屑,居然也有了碎木的芳香,而且居然也引动了左邻右舍围在我的门前高声谈笑与议论,这是一种怎样的幸福与畅快!这幸福是老少木匠所赐予的,虽然那血气方刚的小匠人,还有少干活多挣钱的微疵,但他毕竟是带给我快慰的人,我得感谢他。我特地为他买了香烟,心怀敬意递到他手上,他接过去看看,笑着扔回来:“我不抽这个。”他说。

    “真是不要烟酒,太好了。”我想。

    “这劲儿小,我抽雪茄!”他补充说。

    我不能怠慢他,又赶紧跑到街上,为他搜购雪茄。

    雪茄在他嘴角冒着袅袅轻烟,我希望这烟雾可以化作他多快好省地建设书柜的动力。谁知这烟雾没完没了地总是环绕着他的头顶,像一朵不散的祥云。我的心沉下来。要是一天供他两盒动力雪茄,那书柜的成本准会增加。

    “你别老是嘬烟儿了!”老木匠真能体贴我的心,大声呵斥着儿子:“烟卷不要钱,身子骨儿可是你自个儿的。烟熏着眼也没法儿干活儿啊!”

    “你咋那么多话,不怕他给你写一篇儿?”儿子说。不知道他怎么探听到我还写点儿文章。

    “要说呢,你这差事儿不赖,”小木匠对我说:“又轻省,又舒坦。当记者还能到处开眼!”

    “我不是记者。”我说。

    “那你总是写文章吧?手一划拉就来钱儿。”

    “那么好划拉?”又是老木匠说:“上回没见西单的那个?手指头。钢笔上全缠着胶布。手都写胖(读阳平音)了,脸儿煞白。”

    住在西单附近的哪一位同行也请他们赐福过,我不知道。我单从老木匠的口中听出了他对“耍笔杆儿的”的尊敬与同情,我但愿那位脸儿煞白的同行,也为这老木匠写一篇颂歌。

    “别看你挺胖,”老木匠对我说:“可虚,净是娘们儿肉。你得活动。瞧我,小二十年啦,没闹过病!”

    “这也值当吹?!”儿子又顶他一句。

    “您高寿了?”我问老木匠。

    “小呢,六十四!”

    “嚯,真不像!”我说:“您从早到晚不闲着,不累?!”

    “这累啥?”老木匠笑了,脸上每条皱纹都漾出自得与满足:“三九天,我五六点就起来,地里还看不见人,黑着呢。肩上扛个耙,走出20里地去,背回一大垛柴禾,回家吃饭不香?空气又好,身子没法不好。回头,你上我们那村儿去,运河边上,可好哩。”

    “又吹!”儿子说:“那破农村有啥去头!你还老当它是蓬莱国。”儿子也满有学问,懂得神仙世界的正式国名。他斜睨我一眼:“人家啥地方没去过?到广州、上海,跟串街坊似的,就是到外国,还不是抬脚就走。”

    我赶忙声明,我虽然天天抬脚,还没有跨越过国门,而且广州、上海也并不能串街坊一样地随意来去。

    “你就是稀罕那!”老爷子又说儿子:“我十七岁进京学徒……”

    “又是这,”儿子把老子的话噎回去:“有几个像你?北京城不呆,偏偏回农村!可倒好,你舒服了,我们跟着背累!”

    老木匠不火不恼,一边儿刨著书柜框框的木槽,一边慢悠悠地回嘴:“你背啥累?没有我教的这点手艺,你们哥儿四个能娶上媳妇儿?大屋子大炕大庭院,净米净面时鲜菜。小子,你还图个啥?”

    “连个电影儿都看不上!”

    “那有啥好看的,不是亲嘴儿就是抱腰!”老木匠对电影十的评语使我吃惊,我希望他不要问我在哪儿工作。

    “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