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零

    我是一个零 (第2/3页)

…”一类的台词儿。每天黎明即起,步行五十分钟到地坛公园的没人处,小声哼两段“点絳唇”或“南梆子”。回家来,抄起那红缨枪(这是唯一受到尊崇的革命武器)比试两下。这么一个除了京剧就不懂其它,舍上命也要维护他那点儿艺术的人,会去当杀人放火的特务?反正我不信,说出大天来我也不信。人的外表可以伪装,心灵却不能化装。人的真伪、价值只要看看他的眼睛你就会清楚。他的那双眼呐,平常老是那么混浊,眼光散着神,只有京剧的锣鼓点儿能让分散的目光聚敛,仿佛射出一束光亮,照透他的生命。

    他踽踽独行。老是低着头,嘴里磨叨着,街坊们说他“走道儿都打着家伙点儿”,这是我可以完全相信的。

    他痛恨一切时新的艺术。交响乐自不必说,连“样板戏”他也不能忍受。除了家伙点儿他听听以外,只要那中西合璧的乐队一奏响那辉煌的旋律,他立即像牙疼似地咧着嘴关上他那求街坊小二子给组装的半导体收音机。

    有一回,礼拜天,北屋的二妞学唱方海珍的核心唱段,全院都洗耳恭听这革命文艺战士的慷慨高歌。他呢,哆嗦着嘴唇,捂着耳朵,走到二妞跟前,眼含着泪说:

    “二妞,姑奶奶,您烧了我,饶了我呗,这不是京戏呀,这是糟踏咱们,损咱们呐!京戏要是这个味儿,能到了今儿还不绝种吗?您行行好儿,别唱了,别唱了!”

    他差点儿没单膝跪倒,再来个抡背、蹿毛儿。真怪,二妞这位横扫牛鬼蛇神的造反姑奶奶,真的不唱了。倒不是她相信沈大爷的话,是怕他背过气去,街坊们不依。

    这么一位视旧戏如珍宝的沈大爷,竟然到我屋里来听听当今最新发明的洋玩艺儿里放出来的洋音儿的“意思”,还不透着干百倍的新鲜吗!

    我给他另沏了一碗“高末儿”。(我这儿除了“末儿”,见不着整庄茶叶)他合上眼睛,品着茶,听着音乐。忽然,他睁开眼睛,轻声问我:“老三,这玩艺儿真能把自个儿的声音收进去,存起来吗?”

    “能,真的。”

    “您试试,我瞧瞧。”

    我赶紧找出个空录音磁带装上,掀动录音按钮,照说明书上的日本式中文说,叫做“本机现在处于工作状态”。

    他不说话,直勾勾瞧着。

    像这个是什么也录不上的。我得让他说话:“沈大爷,您说话!”

    “说什么呀?”他有点发憷,好像面对着逼供的专案组成员。

    “说什么都行,就是咳嗽两声也行!”

    “那不好,不好!”他沉吟着,“这么着吧,我吊两句!”

    “太好了!”

    他咳嗽了两下,小声唱起来:“一马离了西凉界呀……!”

    我赶紧停下录音机。他慌了:“怎么,震坏了?”

    “不,不是,您呐!您听听!”

    我倒带,放音。录音机里传出他和我的谈话,他的咳嗽,他的导板。他兴奋地睁大了眼睛,看看录音机,看看我,不住点头。

    他的手指头哆嗦着,指著录音机:“这,这宝贝得多少钱?”

    “看您买什么样的了,最便宜的,二百块左右!”

    “多少?!”他紧咬着槽牙,“二百块?”

    “您要是想听,见天儿来,”我赶紧为他平息怒火,“回头我借点儿京剧录音带,您想听什么?”

    他站起来,瞅瞅我:“二百多块,二百多块!”冲我咧咧嘴,走了。

    他是什么意思?我和妻子全不明白。是说我这玩艺儿不值那么大价钱?这可是戳我心窝子,是凡买了心爱之物的人,客人们都应该说好,值的,以免去购物者的忐忑。花几百块钱买个不值当的东西,这在今天的生活水准线上,足以使购物者终生遗憾。气量狭小的人,说不定会因此而中风。我虽然不至于如此,可也总盼着大家伙儿说我买便宜了。没想到沈大爷却咬起槽牙,他的这个动作,使我别扭得连晚饭也没吃。

    可是,晚上他又悄没声儿地来了。还是要求吊两句,还是那两句,只是稍长了点儿:“一马离了西凉界,不由人一阵阵泪洒胸怀。……”唱完了,细细品味了一阵自己的歌唱,神秘地点点头,走了。

    过了两天,他买了瓶儿威斯忌送到我屋里,诚心诚意地求我:“老三,把您这玩艺儿每天晚上放到我屋里一小会儿,就一小会儿,半拉钟头,怎么样?您教给我摆弄,绝不给您鼓捣坏了,大爷说话算话。”

    我看他实在是心诚,诚实到了超过限度,近乎于迂:他以为我喜欢洋音乐,也必定连带到喜欢洋酒,特地送瓶闻着香、喝着没劲的威斯忌来。我还有什么说的?

    “酒我不要,这机子您尽管听,我这就给您送过去。”

    “别,别,你,我自个儿来,自个儿来!”他立即抱起录音机,像抱着小月孩儿似地边看边走出门去。

    打那儿以后,见天儿晚上钟敲八点,他把录音机抱走,“听听那意思”。九时整,他又把它抱回来。结果呢,他成了我的钟表;他一抱回录音机我就趴在桌子上写稿子。

    如此过了小一年子。沈大爷的身子骨儿日见其坏。先是颧骨上泛出青灰色,接着腮帮子向里凹陷,身架上眼瞅着往下掉肉。住在门洞里的王奶奶是沈大爷艺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