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刚正不阿品自高

    第21节:刚正不阿品自高 (第3/3页)

不是贫穷的窘迫,而是心灵上的无法遏制的折磨,痛入骨髓。

    有时候,人为了生存不得已做了不道德的事情,事后后悔不迭,内心常常隐隐作痛,这种痛苦如果得不到宽宥很难根除。忏悔是很有效的一种疏导方式,但为了不受悔恨的折磨,何必做一些忏悔的补救之举呢?越是不容易越要保持道德的操守,古语云人穷志不穷,越是贫贱越应该磨炼人格,安贫乐道。

    唯有道德能治愈各种心灵疾病。无论在什么样的遭遇中,首先要端正自己的道德操守,让道德律令在心头闪烁光芒;其次要在道德律的指引下,走正当的谋生求财的道路。君子于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指正当的手段。只要握住了正当的尺度,就不会走入歧路做迷失的羔羊。

    公私分明

    古人讲铁肩担道义,今人讲主持正义,古往今来正义都是维持社会公正的必要法则。历史烟云变幻,人世沧桑莫测,惟正义正气长留人间,正义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正义的心在善良的土壤中生长,向来公私分明,不因公废私,也不因私废公。

    公私义利是人们社会经济生活中两个重要的方面,也是传统道德、理想、人格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公私关系上,要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公私分明。在义利关系上,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为了道德修养而牺牲物质利益。朱熹认为,人们如何摆正公私义利的位置是儒家修身养性的第一要义。

    要做到公私分明,首先须具备独立的人格意识。一个人如果不具备独立的人格意识,就不会按照理想状态下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纵使要求也很难做到。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着重强调了集体主义的人格意识,教育人要把全局的、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样一来形成了中华文化典型的天下为公的传统氛围,抹杀和遏制了个人对于自己私利的追求。

    随着社会科学和哲学的进步,人们渐渐意识到对于私利的追求也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不应该受到遏制,而是应该正当地发展。没有私利,哪有公义?私利是公义的根本,但这并不是强调人应该先满足私利后满足公义,正确的途径是在保障公义的前提下,正当而有限度地满足私利。

    大公无私是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也是人们普遍憧憬的大同盛世的基准。但要清楚,几个人的大公无私不是好事,相反是一种不好的兆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不是掌握在几个人的大公无私上,而在于整个民族的公私分明。

    包拯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大清官,古往今来得到人们不衰的传唱。包拯主张国法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私情而纵容罪犯。徇私枉法是包拯最痛恨的,也是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社会的弊病。做人要做正义之人,做官要做包拯那样的官。如果人人公私分明,官官执法如山,世间哪还会有不公道的事情,哪还有黑暗的角落?

    主持正义是人应负的社会责任。社会是大家的,而不是某个当权者一个人的,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与每一个体息息相关,因而纯化社会也是人人有责。只有一个人主持正义,说明正义已经被埋没了;大家都主持正义,黑暗的势力就不敢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社会上之所以有丑恶的现象出现,就是因为大家都在采取姑息的态度,正义得不到弘扬,邪恶才占据了上风。如果人人负起责任,公私分明地主持社会的正义,那样的社会是光明而前途无量的。

    文化局局长张某,坐镇文化局多年,根系庞大。教育局李某,刚刚上任,新官上任三把火。

    张某的儿子今年考高中,但分数差几分没达到省重点高中的分数线,张某就去找李某说情,还带了不少的礼物。

    李某一看,心中不住地鄙夷,张某人做这么多年的文化局局长了,有事情还不是求我?于是李某沾沾自喜。

    不久,李某的女儿中专毕业没找到工作,想让李某托人找进文化局工作。文化局清闲,工资还高。李某一思量,得,前些日子还笑话张某,今天轮到自己了。李

    某就去找张某说情,还带了不少礼物。

    张某一看,心中不住地鄙夷,李某人做了教育局局长多威风啊,有事情还不是求我?于是张某沾沾自喜。

    后来,组织上来了新领导,以"利用职务之便,徇私废公"的罪名分别免去了他们文化局和教育局局长的职务。

    张某和李某纷纷自嘲:私公私公,因私废公;公私不明,法不容情。

    笑后思量,如果当官就徇私,有权就舞弊,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一个清水潭,几个泥鳅翻来扭去搅乱了清净,别的鱼虾还能安定地生活吗?局里用人就要公开招聘选贤举能,而不应该收受贿赂,安排那些不是正大光明地参与竞争而是依靠特殊关系的"裙带人员"。

    公私分明,让你远离灾祸,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人一旦徇私,就会昧着良心做事,一定会受到良心的谴责,问心有愧。即使你铁石心肠不在乎,那么等待你的终将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公道自在人心,旁观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徇私者不在意自己的良心的疚责,难道也无惧大众的谴责吗?岂不知多行不义必自毙,公私不明,自种恶果。

    借力而行--三言两语的人生忠告

    权威有时候是纸老虎,要敢于摸它的屁股。

    正正当当做人,凡事做到问心无愧,便是圣人。

    当公则公,当私则私,切莫假公济私,公报私仇。

    如果觉得《一个字的力量》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