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回 张洛行因伤离营,杜金婵夜察敌情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一百一十五回 张洛行因伤离营,杜金婵夜察敌情 (第1/3页)

    捻军阵营中一阵慌乱,有的向后撤退,有的向街道旁边躲避,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上千只竹筒同时喷出刺眼的火光,就像一条条火龙,只向这边喷来。没有来的躲避的人,还真就被火箭筒给射中了。被射中的捻军士兵,哭喊着,嚎叫着,又是扑打,又是在地上翻滚,其痛苦残忍之状,真是不可言状!

    在刘多义的指挥下,受到攻击的捻军士兵们,好不容易才渐渐稳定下来。躲在墙角处的龚德问刘多义道:“刘守备,你的士兵手中不是也有火箭筒吗,我们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

    刘多义懊恼的说道:“都怪我一时大意,没想到德寿会使出这么狠毒的一招。好,我马上就命令咱们的士兵,来他一个以其人道,还治其人身!刘顺听令!”

    刘顺大声应答道:“百夫长刘顺在,请刘守备吩咐!”

    刘多义立即对刘顺发布命令:“我命令你,马上集中你所有士兵,带上全部竹筒火箭,从两面包抄,务求将德寿和他的喽啰兵击退或者全歼!”

    不管怎么说,刘顺的部众也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各人都有一技之长。接到刘顺的命令后,立即调动队伍,组织反击。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了战斗力。只见刘顺将手一挥,大声命令道:“弟兄们,为死去弟兄们报仇的机会到了,对准面的前清妖,放!”

    无数只竹筒火箭同时点燃,条条火龙,漫天飞舞,一同喷向了德寿的军阵中,由于刘顺的竹筒火箭发射的太突然,又十分集中和猛烈,一下子便把德寿的气焰给打了下去!

    徳寿做梦也没有想到,对面捻军的反击来得如此迅速与猛烈,他的气焰刹那之间便被压了下去。德寿歇斯底里的问讷勒布说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捻军的火力如此集中,如此猛烈,又如此准确?难道他们在火箭筒上安装了千里眼不成?”

    讷勒布懵懵懂懂的回答说:“都司你问我,我去问谁?我也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按常理来说,捻贼从城外初到城内,他们对临涣城内的地理环境都很陌生,对攻击的目标也不明确,这突然发生的变故,的确也出乎我的意外!”

    卫千总德昌自作聪明的回答:“听说从北门首先攻进城来的,是捻贼的军师龚瞎子。据卑职了解,这龚瞎子名为瞎子,其实他并不瞎,此贼身高八尺,明目皓齿,在他的额头两边长了两只犄角,在每只犄角上,又各按有一支千里眼。此眼有一个特点,越是到昏黑的夜晚,它就看得越清楚,就是一只蚊子从他的面前飞过,他也能马上分辨的出是公还母来!”

    尽管德昌是时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在那个迷信思想盛行的年代,还是给清军营垒造成了不小的震撼。许多士兵听完德昌的此一番话后,竟然被吓得全身瑟瑟发抖,甚至连手中的竹筒也掉落到了地上。

    恰在此时,一枚榴弹突然掉落在德寿的马屁股后面,轰然一声爆炸了,更加奇巧的是,炸雷的爆炸,竟然引燃了清军身边的火药桶,这一下可就热闹了,随着几声轰隆轰隆的爆炸声响过之后,再看德寿,早已被巨大的爆炸气浪把他从马背上掀到了地上,甚至连他身上的战袍也被点燃了!

    没有被炸死的清军,包括讷勒布和德昌在内,赶忙扶起德寿,带领残兵败将,呼啦一声,全都扯回到东门方向去了。

    龚德连连对刘多义夸赞道:“到底是训练有素!这得要感谢伊兴额为我们培养出了了一支劲旅,他可谓功不可没焉。你们不但打得好,而且打得精准。这一下可把德寿的气焰给压下去了。战后,我定要在总旗主面前为尔等请功!”

    这时,一阵紧似一阵的火枪声,接连不断的火炮爆炸声,又一阵紧似一阵的地从东门方向传了过来。

    刘多义提醒众人说:“临涣城乃是清廷长期经营的老巢,伊兴额来到临涣城后,又刻意在东门城头上增建了许多堡垒,他的精兵强将都集中在东门城头上,武器精良,弹药充足,可谓守城有备,易守难攻。我估计城东门久攻不下,一定是总旗主遇到了麻烦。”

    龚德颔首认同,说道:“多义弟不愧是我捻军心腹,知己知彼,目光明锐,分析透彻。虽然话语不多,却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为今之计,我等有两件事情必须马上做。一件是,为防止其他城市的清军增援,抄了我等后路,张五孩将军必须马上兵分两路,每路各不少于一千人,一支去西门,一支去北门,占据城头,严加防守,防止其他清军来袭。第二件事是,由刘多义、刘顺各带一千人,顺着大街直扑东门,去抄伊兴额的后路,对仍然在城门外的总旗主实行支援。还要抽出一千人,沿着大街小巷进行巡视,防止暗藏的敌人进行捣乱偷袭,一经发现,立即格杀勿论!”

    还真不出龚德军师所料,捻军进攻临涣城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便惊动清廷的各级地方政府。于是,先后就有两路清军来援救临涣城内的伊兴额。一路由时任漕运总督的郭佳•穆彰阿率领,一路由大将崇安统帅,不日间便到达临涣城外。

    穆彰阿与崇安皆是世袭铁帽子王的后裔,思想极端腐朽僵化,但是为人处事却是极端的奸猾老道,伊皆精通巧言令色、阿谀逢迎之道,亦善看皇帝的脸色出招下菜。据说,穆彰阿就善于揣摩道光皇帝的心理,“终道光朝,恩眷不衰”,世人对他的评论是“在位二十年,亦爱才,亦不大贪,惟性巧佞,以欺罔蒙蔽为务”。在鸦片战争爆发时,穆彰阿与琦善结成死党,屡上奏折,攻讦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因“保位贪荣,妨贤病国”为咸丰皇帝革职查办,永不叙用。于咸丰六年亦即1856年病死在北京。

    崇安属满洲爱新觉罗氏,礼烈亲王代善的后裔。其父椿泰病逝后,崇安便得以世袭而成为康亲王。此时统兵前来救援伊兴额的,实际上是崇安之子永恩袭爵后被咸丰皇帝谕封的康亲王继承者。

    当晚,刘多义、刘顺领兵由西向东攻打,一路受到伊兴额主力部队的强烈抵抗,清军凭借坚固工事作掩护,不断从各处堡垒中发射火炮,抬枪,以及喷筒火箭,以猛烈强大的火力,妄图阻挡城西捻军的进攻。刘多义、刘顺等人,也指挥自己的部队不断用竹筒火箭、抬枪、火药枪与敌人展开对射,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

    这时,突然听见城头上的清军呼叫道:“捻匪攻上城头来了,快跑哇!”

    此时,刘多义远远望去,在炮火光亮的映照下,就看见有无数捻军战士手执长矛大刀,纷纷夺城而上,与城头上的清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刘多义又看见,一位身穿黄色捻军服装,红怕裹头的捻军将领,双手举着一杆黄色大旗,也一跃而上,登上了城头。但是,就在这位捻军将领脚跟还未站稳的时候,一位清军将领举起手中的钢刀,拦腰向这位捻军将领砍了过去!由于这位捻军将领面前竖着一根旗杆,所以清军将领的钢刀先砍断了旗杆,而后才又砍到了捻军将领的腿胯处。好险啊!要不是受到了旗杆的阻挡,这位捻军将领的整个身体,可能就被砍为两段了!

    那位清军将领见手举大旗的捻军将领被他砍中倒地,便趁机一个箭步跳上前去,举起手中的钢刀,就欲结果这位捻军将领的命。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然又从城下跳上来一位捻军青年将领,只见他端起手中的长枪,猛地一下朝那位清军将领刺了过去,然后双手一用力,将那位清军将领挑到城墙下面去了。

    接连不断有捻军士兵蜂拥登上城头,清军犹如秋后的树叶,纷纷跳下城头,只顾各自逃命去了。城东的捻军控制了城头。这时已有被胁迫来为伊兴额守护城门的城内百姓,见清军大势已去,便主动打开城门,放城外的的捻军进入城内。从此,临涣城重获新生,千年古城又回到了人民自己的怀抱中。

    书中交代,原来那位手执大旗登上城头,后被清朝军官砍伤的人,正是捻军总旗主张洛行,而砍伤他的人,则是清军将领伊兴额。将伊兴额用枪挑下城头去的,则是张洛行的族侄张宗禹。

    张洛行在登上城头的那一刻,被守候在城头上的清军将领伊兴额突然发现,还在张洛行脚跟未站稳的时候,便被有备而来的伊兴额一刀砍倒在地。伊兴额用力之猛,本欲将张洛行一刀拦腰斩断,但是由于旗杆为张洛行阻挡了一下,所以张洛行只是在左臀上部受了刀伤,并没有致命危险。

    而后来用枪头将伊兴额挑下城墙去的,则是张洛行的族侄、少旗主张宗禹。伊兴额只是肩头受了枪伤,掉下城头后,恰又掉落在一间草房上面,所以,伊兴额只是受了点轻伤,并没有生命危险。两人的负伤都有其巧合性,在纷繁的世间事物中,巧合的事情天天都会发生,这也并无什么奇怪,咱也用不着过分的去渲染。

    由于伊兴额受伤并不算太严重,在经过随军医生为他包扎敷药之后,仍然可以指挥战斗。此时,天已经渐渐明亮,伊兴额调动指挥他的残余势力,以城中十几处坚固堡垒为掩护,仍然在进行负隅顽抗。因为伊兴额知道,临涣城距离东南西北各城市都不太远,而且每个城市中都有清军驻扎,一旦那里的领兵大员得知了他的危险处境后,是不会袖手旁观的,他们肯定会领兵来救救的。

    伊兴额也知道,看起来只依靠自己的兵力来守护临涣城,已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了,为今之计,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时候,来它一个金蝉脱壳之计,悄悄溜出临涣城,趁捻军刚刚进城、立足未稳的时机,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经过这样深思熟虑之后,伊兴额立即召集尚有一定实力的卫千总讷勒布、东门败将兴庆等人,以无可争辩的强硬口吻命他们道:“经过一夜苦战,捻匪初进临涣城,城内仍在激战,我们必须趁捻匪立足未稳之时,来他一个猛力反扑,力求再把捻匪赶出城去。现在本将军命令:卫千总讷勒布统领你自己的部众,直扑西门,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突出城去;外委千总兴庆,也要统带自己的军兵,向北门攻击,不获全胜,你们都不要回来见我!”

    分派布置已定,伊兴额即督促讷勒布和兴庆各自进兵。待二人呐喊着带领军兵走过之后,狡猾的伊兴额则带领五百余人,悄悄打开一向不被人注意的南门,顺着城墙根悄悄的溜走了。伊兴额犹如失魂落魄的丧家之犬,一路马不停蹄,人未喘息,直奔亳州城而去。就这样,伊兴额总算又逃过了一劫。

    再说讷勒布,这个憨种,还真把伊兴额的命令当做了圣旨一般。他身先士卒,统领他的军兵沿着大街一路扑向临涣城西门,他哪里知道,守护西门的捻军战将,正是素有拼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