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 门派论

    正文 第二十二章 门派论 (第2/3页)

,且增长仍然在加快,单纯用PE可能也有失偏颇,典型的如新能源成长行业,静态PE可能50倍,但动态PE可能只有20倍,因为每年业绩增速很快。”

    田哲希眉头微微一锁,显然也在思考谭广平的分析。谭广平继续缓缓说道:“一家企业如果处于成熟期,那或许PE和PB等静态的估值方法就是可行的,银行业就是如此。而一家企业日落西山,用量化的方法就很难测量,因为有些企业进入衰退期就彻底走向灭亡,而有些企业却会在政府干预、资本扶持和团队努力等多重因素的干预下,通过切除有毒资产、实施行业并购和注入国有资产等方式,实现脱胎换骨、起死回生。这种现象也屡见不鲜。”

    王思仪薄唇一扬,顾盼生辉地接道:“那你的意思就是,在传统各种价值投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加上被研究企业所处的周期,再得出是否有价值的判断?”

    “差不多吧,不过这里面还要考虑到资本市场的周期性,因为牛熊的不同阶段,市场给予企业的估值也存在高低之差。如何综合考虑市场因素,这点我还没有想透。”谭广平略有困惑地答道。

    “这就是我当初放弃价值投资的原因。你越是研究,就越是发现有不确定性的干扰因子冒出来,就像进入一个无边无际的黑洞。哪些因子有效?何时有效?都是值得长篇大论的问题。”田哲希感叹道,“反倒不如技术分析来的潇洒自如。”

    “你这些年赚了不少钱,已经说明你的方法有独到之处了。你就给我们分享分享。”慕成雪对着田哲希说道。

    “其实道理大家都懂。”田哲希摊着双手说道,“查尔斯道--也就是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创始人,他算是技术分析的鼻祖之一了。自从这种图表分析方法渐渐风靡后,大家把技术分析的精髓归纳为三条:市场价格包容一切、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以及历史终究会重演。在我看来,精髓就一句话:跟着市场先生走!”

    “怎么走?”令胡问道。

    “怎么走?趋势跟随!当然了,实战中还是要有方法的。”田哲希的神态有点指点江山的意味,“短期趋势用‘道氏理论’,我们机构可以利用利好消息或走势形态好的标的造势,连续挂大额买单、涨停封板、开盘高开都可以,主要就是让大量的散户跟随进来抬轿子;长期趋势用‘波浪理论’,配合斐波那契数列等周期性指标,做中间三浪的井喷行情。也是顺势而为的理念。”

    “但是,这种单纯从市场本身出发的技术方法,难道散户就不会吗?”王思仪显然有点不太认同,“况且有大把的人坐庄还亏惨了呢!”

    “呵呵,思仪你说的没错。”田哲希对王思仪的质疑显然有所准备,不急不忙地说道,“技术投资的方法并不难,难得是另外两点!”

    说到这里,田哲希有点卖弄地停顿了下来,喝了口水,才慢慢又续上:“一是要有极强的克制力。熊市杀跌阶段绝不能参与。君子不立于围墙之下!很多人高手都是死在过早抄底的路上的。二是要有绝对的执行力。既定的交易纪律和风控制度绝不能违背。没有铁的纪律,操盘的结果肯定不好。这可是我曾经用几百万白花花的银子买来的血泪教训啊!”

    “有道理,你说完了吧?”听完了令胡、谭广平和田哲希的高谈阔论,王思仪自己也仍不住想分享一二。

    “姑娘家的,急什么急。还有崇拜的大师没说呢。”田哲希噙着一丝坏坏的笑容,故意打断王思仪,“我的大爱就是金融界人尽皆知的‘股票大作手’利弗莫尔,虽然他最终自杀了!但他的一生无疑是跌宕而伟大的。现在轮到你啦!”

    “看你那陶醉的贱样。”令胡白了一眼田哲希。

    王思仪接着说道:“我没有你们那么啰嗦,很简单,我个人的风格应该属于成长型或趋势性,比较注重企业的未来趋势和成长潜力。要说崇拜的大师,费雪和欧奈尔算是吧。”

    “完了?”慕成雪问道。

    “完了,本宫就这么高效率!”王思仪有点傲娇地回答。

    大家知道她说话做事都干脆,但这也的确太简短了。大家纷纷要求再说一分钟。

    “好吧,那我就再给你们上一分钟的成长投资课。”王思仪有点得意,悠悠地答道,“股票投资投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