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释一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道释一 (第1/3页)

    封号真人

    灵应真人灵应真人:原无,据本书下文体例补。

    【宋会要】

    邛州灵应真人:白鹤山卢舍那院神仙张四郎,干道元年八月封灵应真人。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封号真人 冲应真人

    冲应真人

    婺州金华县赤松山宝积观初、平二仙,淳熙十六年五月封冲应真人、养素真人。明州象山县陶正白真人,淳熙十六年十一月封冲应真人。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封号真人 冲妙真人

    冲妙真人

    合州赤水县龙多山至道观冯盖罗,淳熙元年九月封冲妙真人;绍熙四年七月,加封冲妙灵应真人。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定应大师

    大师

    定应大师

    【宋会要】

    神宗熙宁八年六月,诏南安岩均庆禅院开山和尚特加封号曰定应大师。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胜力大师

    胜力大师

    【宋会要】

    神宗熙宁九年九月,诏通惠示相大师特加赐今号。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明妙应大师

    明妙应大师

    【宋会要】

    含山县天宁慧宗禅寺慈济定明妙应大师,光尧皇帝绍兴元年十月,加「法护」二字。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应感慈忍灵济大师

    应感慈忍灵济大师

    【宋会要】

    大洪山崇宁保寿禅院应感慈忍灵济大师真足,光尧皇帝绍兴三年二月,特封圆通应感慈忍灵济大师,以知州李道言灵迹同大洪山神故也。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普慈妙应大师

    普慈妙应大师

    【宋会要】

    宁国府宣城县寿昌寺妙应大师,光尧皇帝绍兴六年,加普慈妙应大师。以祈祷灵应,本路诸司请也。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应感灵悟惠济慈勇大师

    应感灵悟惠济慈勇大师

    【宋会要】

    灵泉县长松山嘉福寺应感灵悟惠济大师,绍兴七年八月加封。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妙应神济大师

    妙应神济大师

    【宋会要】

    邵武县神济大师,绍兴二十四年八月,加「妙应」二字。以祈祷有应,从郡人请也。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佛应普济大师

    佛应普济大师

    【宋会要】

    同安县鹿苑寺佛应大师,绍兴二十四年八月,加「普济」二字。以祈祷有应,从郡人请也。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法威慈济妙应大师

    法威慈济妙应大师

    【宋会要】

    建宁府崇安县瑞岩禅院法威大师,绍兴二十五年八月,加「慈济」二字。以祈祷有应,从郡中请也。孝宗干道元年八月,加封法威慈济妙应大师。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普惠大师

    普惠大师

    【宋会要】

    抚州府宜黄县白土院饶氏菩萨,孝宗隆兴二年二月,封普惠大师。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灵感通济广惠大师

    灵感通济广惠大师

    【宋会要】

    临桂县真教寺灵感通济大师,干道二年六月,加封灵感通济广惠大师。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慈济大师

    慈济大师

    【宋会要】

    临桂县阳宠山寿圣寺白鹿大师,干道三年四月,赐额号慈济大师。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灵感静应慈济大师

    灵感静应慈济大师

    【宋会要】

    西和州长道县骨谷镇广福院静应慈济大师,孝宗干道三年八月,加赐灵感静应慈济大师。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灵应威济大师

    灵应威济大师

    【宋会要】

    汀州南安岩寿圣院威济大师,孝宗干道三年八月,加灵应威济大师。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感慈灵济大师

    感慈灵济大师

    【宋会要】

    城北广教院感慈大师,孝宗干道三年十月,加封感慈灵济大师。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慈应大师

    慈应大师

    【宋会要】

    资教禅院僧令珪,寿皇圣帝干道八年三月,(对)[封]慈应大师。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慈应大师

    慈应大师

    【宋会要】

    简州东安护国天王禅院头陀圣师施智通,干道九年十一月,赐号慧大师。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圆觉慧应慈感普救大师

    圆觉慧应慈感普救大师

    【宋会要】

    遂宁府小溪广利禅寺圆觉慧应慈感大师,淳熙十六年九月,加封圆觉慧应慈感普救大师。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真慧妙应慈济大师

    真慧妙应慈济大师

    【宋会要】

    汉州什邡县慧剑禅寺真慧妙应大师,绍熙四年六月,加封真慧妙应慈济大师。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通林真觉慈应慧感大师

    通林真觉慈应慧感大师

    【宋会要】

    建康府蒋山太平兴国禅寺通林真觉慈应大师,绍熙四年八月,加封通林真觉慈应慧感大师。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

    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

    【宋会要】

    安溪县清水岩昭应广惠慈济大师,嘉定三年四月加封。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灵悟大师

    灵悟大师

    【宋会要】

    临安府富阳县灵岩山灵岩大师,嘉定四年十一月,封灵悟大师。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慈润大师

    慈润大师

    【宋会要】

    犍为县华严山宝乘禅院戈头陀尊者,嘉定五年八月,封慈润大师。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济妙应圆照大师

    济妙应圆照大师

    【宋会要】

    邵武县道人山瑞云庵神济妙应大师,嘉定六年闰七月加封。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 妙德慈慧通应大师

    妙德慈慧通应大师

    【宋会要】

    临邛县胜因院妙德慈慧大师,嘉定七年九月加封。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禅师 正觉慈应普济禅师

    禅师

    正觉慈应普济禅师

    【宋会要】

    太平禅师院唐僧正觉慈应禅师,隆兴元年八月,加赐正觉慈应普济禅师。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大师禅师杂录

    大师禅师杂录

    【宋会要】

    仁宗嘉佑七年十二月,杭州灵隐沙门契嵩上《传法正宗记》,诏入《藏教》,仍赐号明教大师。

    大观元年闰十月二十六日,诏明州育王寺掌管仁宗御容僧行可,赐师号、度牒各二道,用为酬奖。或愿(师将)[将师]号换紫衣,亦听。

    宣和元年二月四日,诏:「天下见住持长老,可委逐州军守臣取索姓名,并赐师号,如有师号者,添两字。」

    三年二月二十七日,诏解州防御使郑明之特与剃度为僧,充僧职,与师号,管干教门公事,法名善因。

    建炎四年十月二十八日,福建路转运司言:「建州崇安县管下新丰乡昊屯里瑞严禅院有开山扣水和尚,俗姓翁,名藻,凡遇水旱,祈求辄应,乞赐塔额、师号。」诏以慧应塔为额。六年,加法威大师,从转运司请也。

    绍兴元年六月二十四日,诏以昭慈献烈皇太后歹赞宫修奉香火,泰宁寺更与度僧一名,本寺知事僧并赐紫衣,内住持人仍赐二字师号。

    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神武后军统制、充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岳飞言:「臣驻军江州,请到禅僧惠海住持江州庐山东林禅寺。本僧禅学精通,戒行孤洁,欲望特与一佛心禅师师号。」从之。

    隆兴元年八

    月二十八日,诏临安府径山能仁禅院大慧禅师宗杲赐号普觉禅师,塔以「宝光」为额。先是,上尝赐宗杲御书「妙喜庵」以及御制赞诵杲:原作「果」,据上文改。下同。,宗杲死,其徒了贤等请以宗杲所居妙喜庵奉御书于阁上,臣乞赐师号、塔额,故有是命。

    二年三月十三日,诏平江府吴江县洞庭包山显庆禅院慈受普照大师怀深追号慈受禅师,赐塔以「普明」为额。以其徒法骏等言:「师住持名山三十余载,行业显著,道路推重。」故有是命。

    干道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召径山住持僧蕴闻对选德殿。上问佛法,蕴闻以所学对。上曰:「三教,一也,但门户不同。」又一岁再造,宣问合旨,赐钱三千缗,号慧日禅师。

    淳熙二年五月二十日,诏前住潭州大沩山密印禅寺传祖沙门守惠塔院可特赐,「妙明」为额。

    八月九日,诏邛州南津胜因院杨乐和尚特封妙德大法法:疑当作「师」。。十年九月二十二日,加妙德慈慧大师。皆以祈求有感,从本路漕臣奏请故也。

    淳熙五年二月四日,诏崇报功德院住持僧崇粹赐号圆悟禅师。以安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充万寿观使赵伯圭言:「见住持、先臣秀王崇报功德院僧崇粹道行清高,衲子归乡,住本院已一十年,山门整肃,香火精虔,院去先王坟茔不远,乞特赐一禅号。」从之。

    淳熙十三年五月八日,诏雅州名山县蒙顶山智炬院甘露大师特赐普惠大师。以祈祷感应,从本州岛请也。

    十七日,诏建宁府崇安县瑞岩禅院慧应塔妙应法威慈济大师赐妙应法

    威慈济普照大师。以两旸祈祷感应,从本府请也。

    十四年十二月,诏怀安军云顶山惠应塔妙慧大师加封妙慧慈应大师。以雨旸祈祷感应,从本军请也。

    绍熙二年五月二十一日,诏住持景德灵隐禅寺僧蕴衷特与赐佛慧禅师。

    九月二十七日,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僧宝印赐号慈辩大师,塔名「智光」。

    【宋会要】

    绍熙五年正月一日,庆寿赦:「僧尼、道士、女冠年八十以上,并与紫衣;已紫衣者,与师号。」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僧道官

    僧道官

    【宋会要】

    景德二年,御便殿引对诸寺院主首,询行业优长者次补左右街僧官。先是,道官上令功德使选定迁补,所置或非其人,多致谤议,故帝亲阅试焉。

    大中祥符二年十一月,诏:「诸州僧、道依资转至僧道正者,每年承天节前,具所管僧、道及寺观,分析为僧、道正已来年月岁数、名行、有无过犯,开坐以闻。」

    三年闰二月,命知制诰利瓦伊、直史馆路振、直集贤院祁暐宿于中书,出经论题考试左右街僧官而迁序焉。

    八年七月,诏:「今后诸州、军、监僧道正有阙,委知州、通判于见管僧道内从上选择。若是上名人不任勾当,即以次拣选有名行经业及无过犯、为众所推、堪任勾当者,申转运司体量诣实,令本州岛军差补勾当讫奏,候及五周年,依先降指挥施行。」

    天圣八年正月,以僧道官阙,诏开封府选试僧,具名以闻。

    五月,开府封言:「勘会左右街僧正、僧录管干教门公事,其副僧录、讲经论首座、鉴义,并不管干教门公事。」诏今后左右街副僧录,并同管干教门公事。

    僧官每年遇圣节,许令进功德疏,自僧录至鉴义十人,各蒙赐特敕,祠部度一名系帐行者。缘道、释二教遭圣辰,祗应修崇,事体相类,唯道门人数最少,乞依僧官体例。"」从 嘉佑七年二月二十四日,开封府言:「左街道录陈惟几等状:"窃

    之。

    崇宁元年五月四日,诏:「僧道官免试超越职名补额外守阙鉴义之类,自今虽奉特旨冲改旧条等指挥,令省子细契勘,具有碍是何条法闻奏,更不施行。」

    绍兴元年六月二十一日,诏:「前右街额外守阙鉴义宝月大法师训,系考试敕补僧官,昨缘与慈孝寺整会常住地主,勒令还俗,已于宣和元年八月内复宝月大师,依旧为僧,自差充主管昭慈献烈皇太后梓宫前道场,并无遗阙,可特与依旧充右街额外守阙鉴义。」

    五年正月十五日,诏左鉴义德信特补右街副僧录,主管教门公事,令承替思彦住持(图)[圆]觉院,依旧崇奉太上本命香火。

    三十年七月六日,中书诏中书诏:疑有脱误。:皇后功德院住持天竺时思荐福寺慈授法灯大师子琳,特与补右街鉴义。

    干道元年七月二十五日,诏:凡以雨旸,祈祷观音必获感应,上天竺住持僧若讷特补右街僧录。

    十月六日,诏:天竺时思荐福寺系寿皇太上皇后功德寺,住僧右街鉴义子琳特补右街僧录,监寺僧利宗特补右街鉴义。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披度普度度牒附

    披度普度度牒附

    【宋会要】

    凡僧道童行,每三年一造帐上祠部,以五月三十日至京师,童行念经百经或读五百纸,长发念七十纸或读三百纸合格,每诞圣节,州府差本州岛判官、录事参军于长吏厅试验之。国初,两京、诸州僧尼六万七千四百三人,岁度千人,平诸国后,籍数弥广,江、浙、福建尤多。至天禧五年,道士万九千六百六人,女冠七百三十一人:东京道士、女冠共九百五十九人,京东五百六十人,京西三百九十七人,河北三百六十四人,河东二百二十九人,陕西四百六十七人,淮南六百九十一人,江南三千五百五十七人,两浙二千五百四十七人,荆湖千七百一十六人,福建五百六十九人,川峡四千六百五十三人川峡:原作「州陕」,按《宋史 地理志》是时益、梓、利、夔称「川峡四路」,据改。,广南三千七十九人;僧三十九万七千六百一十五人,尼六万一千二百三十九人:东京僧尼共二万二千九百四十一人,京东万八千一百五十九人,京西万八千二百一十九人,河北三万九千三十七人,河东万六千八百三十二人,陕西万六千一百三十四人,淮南万五千八百五十九人,江南五万四千三百一十六人,两浙二千二百二十人,荆湖二万二千五百三十九人,福建七万一千八十人,川峡五万六千二百二十一人峡:原作「陕」,据前校记改。,广南二万四千八百九十九人。《山堂考索》:天禧二年八月,诏普度道士、女冠、僧尼,凡度二十六万二千九百余人。「山堂索」至「九百余人」一段文字,原在后文「淳化二年」条后,今据原眉批移入于此。

    景佑元年,道士万九千五百三十八人,女冠五百八十八人,僧三十八

    万五千五百二十人,尼四万八千七百四十二人。

    庆历二年,道士万九千六百八十人,女冠五百二人,僧三十四万八千一百八人,尼四万八千四百一十七人。

    熙宁元年,道士万八千七百四十六人,女冠六百三十八人,僧二十二万七百六十一人,尼三万四千三十七人。

    十年,道士万八千五百一十三人,女冠七百八人,僧二十万二千八百七十二人,尼二万九千六百九十二人。

    太祖开宝六年四月,诏:「自今诸路据僧帐见管数目,七十人至百三十人,每年放一人,至百七八十人放两人;如六十已下,据见在数积累年岁,候及前件分数,依例放一人。」

    太宗太平兴国元年二月太平兴国元年二月:疑误。,户部郎中侯陟言:「沙弥童行剃度文牒,每道纳钱百缗,自今望令罢纳,委〔逐〕处据名申奏,于祠部给牒送逐处。」诏祠部实封下本州岛,令长吏与本州岛判官给付。

    七年九月,诏曰:「朕方隆教法,用福邦家。眷言求度之人,颇限有司之制。俾申素欲,式表殊恩。应先系帐沙弥长发未剃度者,并特许剃度许:原作「于」,据《长编》卷二三改。,祠部即给牒。今后不得为例,不得将不系帐人夹带充数,犯者当行决配。」

    雍熙二年十月,诏:「天下应系读经二年、所供帐有名者,并许剃度。僧、尼自今须读经及三百纸,差官考试,所业精熟,方许系籍。」

    淳化二年十月,诏:「五台诸寺院今后每至承天节,依例更不试经,特许剃度行者五十人,内二十人与真容院,余依等第轮次

    均分诸寺院。」《山堂考索》:二年,诏自今经业精熟者,方许系籍。

    熙宁八年,在京僧九千七百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