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七十五 经籍考二

    卷一百七十五 经籍考二 (第2/3页)

咎""悔亡",惟费氏《经》与古文同,然则古经何尝亡哉!

    陈氏曰:自汉以来,言《易》者多溺於象占之学。至弼始一切扫去,畅以义理,於是天下宗之,馀家尽废。然王弼好老氏,魏、晋谈元,自弼辈倡之。《易》有圣人之道四焉,去三存一,於道阙矣,况其所谓辞者,又杂异端之说乎。范甯谓其罪深於桀、纣,诚有以也。

    ※《连山》十卷

    北史 刘炫传:时牛弘奏购求天下遗逸之书,炫遂伪造书百馀卷,题为《连山易》、《鲁史记》等,录上送官,取赏而去。後人有讼之,经赦免死,坐除名。

    夹漈郑氏曰:夏后氏《易》,至唐始出,今亡。

    ※《归藏》三卷

    《崇文总目》:晋太尉参军薛正注。《隋志》有十三篇,今但存《初经》、《齐母》、《本著》三篇。文多阙乱,不可详解。

    夹漈郑氏曰:《连山》,亡矣。《归藏》,唐有司马膺注十三卷。今亦亡。隋有薛正注十三卷,今所存者,《初经》、《齐母》、《本著》三篇而已。言占筮事,其辞质、其义古,後学以其不文,则疑而弃之往往。《连山》所以亡者,复过於此矣。独不知後之人能为此文乎!子曰:"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以《周易》校《商易》,则周、商之文质可知也;以《商易》校《夏易》,则商、夏之文质又可知也。三《易》皆始乎八,而成六十四;有八卦,即有六十四卦;六十四卦非至周而备也。但法之所立,数之所起,皆不相为用。《连山》用三十六策,《归藏》四十五策,《周易》四十九策。诚以人事代谢,星纪推移,一代一谢,渐繁渐文。又何必近耳目而信诸,远耳目而疑诸?

    按:《连山》、《归藏》,乃夏、商之《易》,本在《周易》之前。然《归藏》,《汉志》无之;《连山》,《隋志》无之。盖二书至晋、隋间始出,而《连山》出於刘炫之伪作,《北史》明言之;度《归藏》之为书,亦此类耳。夹漈好奇,独尊信此二书与古《三坟》书,且咎世人以其晚出而疑之。然殊不知《毛氏诗》、《左氏春秋》、《小戴氏礼》与《古文尚书》、《周官六典》,比之当时,皆晚出者也;然其义理,其文辞,一无可疑,非《二易》、《三坟》之比,不谓之《六经》,可乎?故今叙《二易》,不敢遽指为夏、商之书,姑随其所出之时,置之汉之後唐之前云。

    ※孔颖达《正义》十四卷

    晁氏曰:唐国子祭酒孔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马嘉运、赵乾叶、王谈、于志宁等同撰,苏德融、赵弘智覆审。序称江南义疏有十馀家,辞尚虚诞,皆所不取,唯王弼之学独冠古今,以弼为本,采诸说附益之。

    《崇文总目》:唐太尉长孙无忌与诸儒刊定,宋朝端拱初,国子司业孔维等奉诏是正。其言主申王学云。

    陈氏曰:序云十四卷,《馆阁书目》亦云,今本止十三卷。按《五经正义》本唐贞观中,颖达与颜师古等受诏撰《五经义赞》,後改不《正义》,博士马嘉运驳正其失。永徽二年,中书门下于志宁等考正增损,书始布下,其实非一手一足之力,世但称《孔疏》耳。其说专释一家注文为正。

    ※《甘棠正义》三十卷

    《崇文总目》:梁陕州大都督府左司马任正一撰。以孔颖达《正义》为本,申演其说。

    ※李鼎祚《周易集解》十卷

    晁氏曰:鼎祚,唐人。《集解》经皆避唐讳,又取《序卦》,各冠逐卦之首。所集有子夏、孟喜、京房、马融、荀爽、郑康成、刘表、何晏、宋衷、虞翻、陆绩、干宝、王肃、王辅嗣、姚信、王廙、张璠、向秀、王凯冲、侯果、蜀才、翟元、韩康伯、刘瓛、何妥、崔憬、沈麟士、卢氏、崔觐、孔颖达三十馀家,又引《九家易》、《乾凿度》义。所谓蜀才者,人多不知,按颜之推云,范长生也。其序云:"自卜商之後,传注百家,唯王、郑相沿,颇行於代。郑则多参天象,王乃全释人事,《易》之道,岂偏滞於天人哉!而天象难寻,人事易习,折杨黄华,学徒多从之。今集诸家,刊辅嗣之野文,辅康成之逸象,以贻同好。"盖宗郑学者也。《隋书 经籍志》所录《易》类六十九部,公武今所有,五部而已。关朗《易》不载於目,《乾凿度》自是纬书,焦赣《易林》又属卜筮,子夏书或云张弧伪;为然则《隋志》所录,舍王弼书皆未得见也。独鼎祚所集诸家之说,时可见其大旨。《唐录》称鼎祚书十七卷,今所有止十卷,而始末皆全,无所亡失,岂後人并之邪?

    陈氏曰:隋、唐以前,《易》家诸书逸不传者,赖此书犹见其一二,而所取於荀、虞者尤多。九家者,汉淮南王所聘明《易》者九人,荀爽尝为之集解,陆氏《释文》。所载《说卦》逸象,本於《九家易》。

    《中兴艺文志》:李鼎祚《易》,宗郑康成,排王弼。

    ※《易举正》三卷

    《崇文总目》:唐苏州司户参军郭京撰。京世授《五经》,得王辅嗣、韩康伯手写《易经》,比世所行,或颇差駁,故举正其讹而著於篇。

    晁氏曰:京自称家藏王、韩手札《周易》及石经,校正一百三十五处,二百七十三字。盖以爻彖相正,有阙漏处可推而知,託云得王、韩手札与石经耳。

    容斋洪氏《随笔》曰:《易举正》三卷,云:曾得王辅嗣、韩康伯手写注定传授真本,比校今世流行本,及国学、乡贡、举人等本,或将经入注,用注作经。《小象》中,间以下句反居其上,《爻辞》注内,移後义却处於前,兼有脱遗、两字颠倒、谬误者,并依定本举正其讹,凡一百三节。今略取其明白者二十处载於此:《坤》,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今本於《象》文"霜"字下误增"坚冰"二字。《屯》,六三,《象》曰:"即鹿无虞,何以从禽也。"今本脱"何"字。《师》,六五,"田有禽,利执之,无咎。"元本"之"字误作"言",观注义亦全不作"言"字释也。《比》,九五,《象》曰:"失前禽,舍逆取顺也。"今本误倒其句。《贲》,"亨不利有攸往。"今本"不"字误作"小"字。"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注云:"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今本脱"刚柔交错"一句。《坎》卦"习坎"上脱"坎"字。《姤》,九四,"包失渔",注"二有其渔,故失之也。"今本作"无鱼"。《蹇》,九三,"往蹇来正。"今本作"来反"。《困》,初六,《象》曰:"入於幽谷,不明也。"今本"谷"字下多"幽"字。《鼎》,《彖》:"圣人亨以享上帝,以养圣贤。"今本正文多"而大亨"三字,故注文亦误增"大亨"二字。《震》,《彖》曰:"不丧七鬯,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今本脱"不丧七鬯"一句。《渐》,《象》曰:"君子以居贤德,善风俗。"今本正文脱"风"字。《丰》,九四,《象》:"遇其夷主,吉,志行也。"今文脱"志"字。《中孚》,《彖》:"豚鱼吉,信及也。"今本"及"字下多"豚鱼"二字。《小过》、《彖》:"柔得中,是以可小事也。"今本脱"可"字,而"事"字下误增"吉"字。六五,《象》曰:"密雲不雨,已止也。"注:"阳已止下故也。"今本正文作"已上",故注亦误作"阳已上故止也。"《既济》、《彖》曰:"既济,亨小,小者亨也。"今本脱一"小"字。《系辞》:"二多誉,四多惧。"注云:"惧,近也。"今本误以"近也"字为正文,而注中又脱"惧"字。《杂卦》:"蒙稚而著。"今本"稚"误作"杂"字。予顷於福州《道藏》中见此书而传之,及在後省见晁公武所进《易解》多引用之,世罕有其书也。

    巽岩李氏曰:京此书使经传不相混乱,残阙复为真全,颇有益於学者。然"能研诸侯之虑",衍"侯之"字;"成言乎艮",当作"诚"。若此等,京盖未知,岂王、韩旧本固不免讹舛邪?京,开元後人,故所为书不得著录,本末亦未详,要可惜云。

    ※陆希声《易传》

    《崇文总目》:唐右拾遗陆希声撰。希声作《易传》十篇,《易图》、《指说》、《释变》、《微旨》四篇。初,陇西李阮学其说,以为《上》、《下经》传二篇,思属近妙,故希声自为之解;馀篇差显,不复为注。盖近世之名家欤?今二篇外,馀篇逸。

    晁氏曰:《微旨》三卷,皆设问答。

    陈氏曰:按《唐志》有《易传》二卷,《中兴书目》作六卷,别出《微旨》三卷。今所谓《解说》者,上、下经共一册,不分卷。有序言著《易传》十篇。七篇以上,解《易》义之渊微;八篇以下,广《易》道之旁行,第为六卷。又撰《易图》、《指说》、《释变》、《微旨》各一卷,通为十卷。其《上》、《下经》,盖第一、第二篇。经文一句,传亦一句。门人以为难晓,故复为之解。然则其全书十卷,不尽传矣。家旧惟有《微旨》,续得《解说》一编,始知其详。

    ※卫元嵩《元包》十卷

    《崇文总目》:元嵩,唐人。撰武功苏源明传,赵郡李江注。《包》以《坤》为首,因八纯之宫以生变,极於六十四,自系其辞,言外卦体,不列爻位,以谓《易》首《乾》尚文,《包》首《坤》尚质。夏《连山》、商《归藏》、周《易》、唐《包》,其实一也,虽欲驰骋而放言,趋理近止,《易》家之区鄙云。

    陈氏曰:其书以八卦为八篇,首而"一世"至"归魂",各附其下。先《坤》,次《乾》、《兑》、《艮》、《离》、《坎》、《巽》、《震》。《坤》曰太阴,《乾》曰太阳,馀六子有孟、仲、少之目。每卦之下,各为数语,意僻怪,文险涩,不可深晓也。

    张氏曰:卫元嵩作《元包》,义取於《归藏》。《元包》粗赞卦名之大指,未极人事之精义,辞略数隐,世多不传。乃作《元包数义》二卷,以明卫元嵩之《易》(详见《七易序》)

    ※子夏《易》十卷

    《崇文总目》:此书篇第,略依王式,决非卜子夏之文。又其言近而不笃,然学者尚异,颇传习之。

    晁氏曰:旧题卜子夏传。《唐艺文志》子夏书已亡,今此书约王弼《注》为之者,止《杂卦》。景迂云:"张弧伪作。"陈氏曰:按《隋》、《唐志》有《卜夏传》二卷,残阙。陆德明、李鼎祚亦时称引。考《汉志》初无此书。有孙坦者,为《周易析蕴》,此汉杜子夏也,未知何据。使其果然,何为不见於《汉志》?其为依託明矣。隋、唐时止二卷,已残缺,今安得有十卷?且其经文、《彖》、《象》、《爻辞》相错,正用王弼本,决非汉世书。以陆德明所引,求之今传,则皆无之,岂惟非汉世书,亦非隋、唐所传书矣。其文辞浅俚,非古人语,姑存之以备一家。按晁以道《传易堂记》曰:"古今咸谓子夏受於孔子而为之传,然太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