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十一 经籍考三十八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卷二百十一 经籍考三十八 (第1/3页)

    ○子(道家)

    《汉 艺文志》曰:道者,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於尧之克让,《易》之谦谦,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法。

    《隋 经籍志》曰:自黄帝而下,圣哲之士,所言道者,传之其人,世无师说。汉时,曹参始荐盖公能言黄、老,文帝宗之。自是相传,道学众矣。下士为之,不推其本,苟以异俗为高,狂狷为尚,迂诞谲怪,而失其真。

    《汉志》: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

    《隋志》:七十八部,合五百二十五卷。

    《唐志》:七十七家,八十四部,一千有四卷。

    《宋三朝志》:四十三部,二百五十卷。

    《宋两朝志》:八部,十五卷。

    《宋四朝志》:九部,三十二卷。

    《宋中兴志》:四十七家,五十二部,一百八十七卷。

    ※《鬻子》一卷

    晁氏曰:楚鬻熊撰。按《汉志》云:"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周封为楚祖。"凡二十二篇。今存者十四篇。唐逢行珪注,永徽中上於朝。叙称见文王时行年九十,而书载周公封康叔事,盖著书时百馀岁矣。

    石林叶氏曰:世传《鬻子》一卷,出祖无择家。《汉艺文志》本二十二篇,载之道家。鬻熊,文王所师,不知何以名道家。而小说家亦别出十九卷,亦莫知孰是,又何以名小说。今一卷,止十四篇,本唐永徽中逢行珪所献。其文大略,古人著书不应尔。廖仲容《子钞》云六篇,马总《意林》亦然。其所载辞略,与行珪先後差不伦,恐行珪书或有附益云。

    巽岩李氏曰:《艺文志》二十六篇,今十四篇,《崇文总目》以为其八篇亡,特存此十四篇耳。某谓刘向父子及班固所著录者,或有他本,此盖後世所依託也。熊既年九十始遇文王,胡乃尚说三监曲阜时何邪?又文多残阙,卷第与目篇皆错乱,甚者几不可晓,而注尤谬误。然不敢以意删定,姑存之以俟考。

    高氏《子略》曰:魏相《奏记》载霍光曰:"文王见鬻子,年九十馀,文王曰:'噫!老矣。'鬻子曰:'君若使臣捕虎逐麛,臣已老矣,若使坐策国事,臣年尚少。'文王善之,遂以为师。"今观其书,则曰:"发政施仁谓之道,上下相亲谓之和,不求而得谓之信,除天下之害谓之仁。"其所以启文王者决矣。其与太公之遇文王有相合者。太公之言曰:"君有六守:仁、义、忠、信、勇、谋。"又曰:"鸷鸟将击,卑飞翩翼;虎狼将击,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尤决於启文王者矣。非二公之言殊相经纬,然其书辞意大略淆杂,若《大诰》、《洛诰》之所以为书者,是亦汉儒之所缀辑者乎?太公又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奇矣!《艺文志》叙鬻子名熊,著书二十二篇。今一卷六篇。唐贞元间,柳伯存尝言,子书起於鬻熊,此语亦佳,因录之。永徽中,逢行珪为之序曰:"《汉志》所载六篇,此本凡十四篇,予家所传乃十有二篇。"

    陈氏曰:《汉志》云二十二篇,今书十五篇,陆佃农师所校。唐郑县尉逢行珪注,止十四篇,盖中间以二章合而为一,故视陆本又少一篇。此书甲乙篇次,皆不可晓,二本前後亦不同。姑两存之。

    ※《老子道德经》二卷

    晁氏曰:李耳撰。以周平王四十二年授关尹喜,凡五千七百四十有八言,八十一章,言道德之旨。予尝学焉,通其大旨而悲之。盖不幸居乱世忧惧者所为之书乎?不然,何其求全之甚也!古之君子应世也,或知或愚,或勇或怯,惟其当之为贵,初不滞於一曲也。至於成败生死,则以为有命,非人力所能及,不用智於其间以求全,特随其所遇而处之以道耳。是以临祸福得丧,而未尝有忧惧之心焉。今耳之书则不然,畏明之易暗,故守以昏;畏宠之必失,故不辞辱;畏刚之折,则致柔;畏直之挫,则致曲;畏厚亡也,则不敢多藏;畏盈溢也,则不如其已;既贵矣,畏其咎,故退;功成矣,畏其去,故不居。凡所以知雄守雌,知白守黑,以懦弱谦下为道者,其意盖曰:不如是,则将不免於咎矣。由此观之,岂非所谓求全也哉?嗟夫!人惟有意於求全,故中怀忧惧,先事以谋,而有所不敢为;有所不敢为,则其蔽大矣。此老子之学,所以虽深约博大,不免卒列於百家,而不为天下达道欤?以诸家本参校,其不同者近二百字,互有得失,乙者五字,注者五十五字,涂者三十八字。其间徽宗御注最异。诸本云:"天下柔弱莫过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能易之。"而御注作:"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诸本云:"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以丧礼处之。"御注作:"恬淡为上,故不美也。若美,必乐之。乐之者,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也不可得志於天下者,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居上则以丧礼处之。"其不同如此。

    朱子语录曰:老子之术,须自家占得十分稳便,方肯做;才有一毫於已不便,便不肯做。老子术冲啬,不肯役精神。问:"先儒论老子,多为之出脱,云老子乃矫时之说。以某观之,不是矫时,只是不见实理,故不知礼乐刑政之所出,而欲去之。"曰:"使渠识得'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自不应如此。他本不知下一节,欲占一简径言之,然上节无实见,故亦不脱洒。""老子之学,只要退步柔伏,不与你争。才有一毫主张计较思虑之心,这气便粗了。故曰'致虚极,守静笃';又曰:'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又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谷。'所谓谿,所谓谷,只是低下处。让尔在高处,他只要在卑下处,全不与尔争。他这工夫极难。常见画本老子便是这般气象,笑嘻嘻地,便是个退步占便宜底人。虽未必肖他,然亦是他气象也。只是他放出无状来,便不可当。如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他取天下便是用此道。如子房之术,全是如此。嶢关之战,啗秦将以利,与之连和了,即回兵杀之;与项羽约和,已讲解了,即劝高祖追之。汉家始终治天下全是得此术。至武帝尽发出来。便郎当子房闲时不做声气,莫教他说一话,更不可当。少年也任侠杀人,後来因黄石公教得来较细,只是都使人不疑他,此其所以乖也。""老子说话,只是欲退步占奸,不要与事物接。如'治人事天莫若啬',迫而後动,不得已而後起,皆是这意思。故为其学者多流於术数,如申、韩之徒是也。其後则兵家亦祖其说,如《阴符经》之类是也。"

    陈氏曰:昔人言谥曰"聃",故世称老聃。然"聃"之为训,耳漫无轮也,似不得为谥。

    ※《河上公注老子》二卷

    晁氏曰:太史公言河上丈人通《老子》,再传而至盖公。盖公即齐相曹参师也。而晋葛洪曰:"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汉孝文时居河之滨,侍郎裴楷言其通《老子》。孝文诣问之,即授《素书》、《道经章句》。"两说不同,当从太史公也。其书颇言吐故纳新、按摩导引之术,近神仙家。刘子元称其非真,殆以此欤?傅奕谓"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四句,古本无有,独得於公耳。

    ※《老子指归》十三卷

    晁氏曰:汉严遵君平撰,谷神子注。其章句颇与诸本不同,如以"曲则全"章末十七字,为後章首之类。按《唐志》有严遵《指归》四十卷,冯廓注《指归》十三卷。此本卷数与廓注同,题谷神子而不显名姓,疑即廓也。

    ※《老子略论》一卷

    晁氏曰:魏王弼撰。凡十有八章。景迂云,弼有得於《老子》,而无得於《易》,注《易》资於《老子》,而《老子论》无资於《易》,则其浅深之效可见矣。

    陈氏曰:魏、晋之世,元学盛行,弼之谈元,冠於流辈,故其注《易》亦多元义。晁以道言弼注《易》亦假《老子》之旨。世所行《老子》,分《道德经》为上、下卷。此本《道德经》且无章目,当是古本。

    ※明皇《老子注》二卷《疏》一卷

    晁氏曰:唐元宗撰。天宝中,加号《元迈道德经》,世不称焉。又颇增其词,如"而贵食母"作"儿贵求合於母"之类。"贵食母"者,婴儿未孩之义。诸侯之子,以大夫妻为食母增之赘矣。

    ※《三十家注老子》八卷

    晁氏曰:唐蜀郡岷山道士张君相集河上公、严遵、王弼、河晏、郭象、锺会、孙登、羊祜、罗什、卢袼、刘仁会、顾欢、陶隐居、松灵仙人、裴处思、杜弼《节解》、张凭、张嗣、臧元静、大孟、小孟、窦略、宋文明、褚糅、刘进喜、蔡子晃、成元英、车惠弼等注。君相称三十家,而列其名止二十有九,盖君相自以为一家言并数之耳。君相,不知何时人,而谓成元英为皇朝道士,则唐天宝後人也。以"绝学无忧"一句,附"绝圣弃知"章末,以"唯之与阿"别为一章,与诸本不同。

    ※《道德经传》四卷

    《崇文总目》:唐陆希声撰。传疏道德二经义。

    ※《道德经广圣义》三十卷

    《崇文总目》:唐杜光庭撰。以明皇《注疏》演其义。

    ※《道德经疏》二卷

    《崇文总目》:不著撰人名氏,集河上公、葛仙翁、郑思远、唐睿宗明皇诸家注,序其自疏。

    ※《道德经疏节解》上、下各二卷

    《崇文总目》:伪蜀乔讽撰。讽仕伪蜀为谏议大夫、知制诰。奉诏以唐明皇《注疏》、杜光庭《义》缀其要,附以已意解释之。

    ※《道德经小解》二卷

    《崇文总目》:不著撰人名氏。注解《道德经》义。

    ※《道德经谱》二卷

    《崇文总目》:道士扶小明撰。不详何代人。以《道德经章句》略为义训。

    ※《老子道德经论著》二卷

    晁氏曰:皇朝司马光撰。光意谓"太史公曰'老子著书,言道德之意',後人以其篇首之文,名上篇曰《道》,下篇曰《德》。夫道德连体,不可偏举,故废《道经》、《德经》之名,而曰《道德论》。"《墓志》载其目。"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皆於"无"与"有"下断句,不与先儒同。

    ※王介甫注《老子》二卷,《王雱注》二卷,《吕惠卿注》二卷《陆佃注》二卷《刘仲平注》二卷

    晁氏曰:王介甫平生最喜《老子》,故解释最所致意。首章皆断"有"、"无"作一读,与温公同。後其子雱及其徒吕惠卿、陆佃、刘仲平皆有《老子注》。

    ※《吕氏老子注》二卷

    晁氏曰:皇朝吕大临撰。其意以老氏之学,合"有""无"谓之元,以为道之所由出,盖至於命矣。其言道体,非独智之见,孰能臻此?求之终篇,胶於圣人者盖寡,但不当以圣智仁义为可绝弃耳。

    ※《苏子由注老子》二卷

    晁氏曰:皇朝苏辙子由注。子由谪官筠州,颇与学浮屠者游,而有所得焉,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