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四十四 经籍考七十一

    卷二百四十四 经籍考七十一 (第3/3页)

"之诮。苏、梅二子,稍变以平淡豪俊,而和之者尚寡。至六一、坡公巍然为大家数,学者宗焉。然二公,亦各极其天才笔力之所至而巳,非必鍜炼勤苦而成也。豫章稍後出,会粹百家句律之长,究极历代体制之变,蒐猎奇书,穿穴异闻,作为古律,自成一家,虽只字半句不轻出,遂为本朝诗家宗祖,在禅学中,比得达磨不易之论也。其《内集》诗尤善,信乎其自编者。顷见赵履常极宗师之,近时诗人,惟赵得豫章之意,有绝似之者。

    又曰:後山树立甚高,其议论不以一字假借人,然自言其诗师豫章公。或曰黄、陈齐名,何师之有?余曰:射较一镞,弈角一著,惟诗亦然。後山地位去豫章不远,故能师之,若问秦、晁诸人,则不能为此言矣。此惟深於诗者知之。文师南丰,诗师豫章,二师皆极天下之本色,故後山诗文高妙一世。然《题太白画像》云:"江西胜士与长吟,後来不忧身陆沉。"胜士谓饶德操也。按德操此诗去"手污吾足"之作,大争地位,太白非德操,遂陆沉邪?似非笃论。

    ※《卢载杂歌诗》一卷

    陈氏曰:卢载厚元撰。集中有与胡则、钱惟演往来诗。

    ※《琴轩集》一卷

    陈氏曰:题南荣浪翁李有庆撰。与石昌言、任师中同时。卷末《赠答十二绝》,阙其六。其曰癸已岁者,殆皇祐中邪?

    ※《元章简诗集》十卷

    陈氏曰:参政元绛厚之撰。

    ※《刘景文集》十卷

    陈氏曰:左藏库使知隰州刘季孙景文撰。环庆死事将平之子也。东坡尝荐之。坡在杭,季孙寄诗,有"四海共知霜鬓满,重阳曾插菊花无"之句,其诗慷慨有气,如其为人。

    ※《广讽味集》五卷

    陈氏曰:吏部侍郎南京王钦臣仲至撰。

    ※《海门集》八卷

    陈氏曰:渤海张重撰。有《上苏子瞻内翰》诗,又有《张伯玉游鉴湖晚归》诗。伯玉知越州当嘉祐末,而东坡为翰苑在元祐间,重皆与同时,特未详其人。

    ※《王岐公宫词》一卷

    陈氏曰:王珪禹玉撰。

    ※《逸民鸣》一卷

    陈氏曰:盱江李樵撰。泰伯之侄孙。

    ※《湛推官集》一卷

    陈氏曰:长乐湛鸿季潜撰。绍圣初,韩昌国序。

    ※《青山集》三十卷

    陈氏曰:朝奉郎当涂郭祥正功父撰。初见赏於梅圣俞,後见知於王介甫,仕不达而卒。李端叔晚寓其乡,祥正与之争名,未尝同堂,至为俚语以讥诮之,则其为人不足道也。

    张浮休评郭祥正诗如大排筵席二十四味,终日揖让,而適口者少。

    ※《方秘校集》十卷

    陈氏曰:莆田方惟深子通撰。其父屯田龟年葬吴,遂为吴人。与朱伯原善,以女嫁伯原之子。尝举进士,冠其乡,不第。晚得兴化军助教,年八十三以卒。王荆公最爱其诗精诣警绝。始,余得其诗二卷,乃其侄孙萧山宰翱所编。後乃知莆中尝刊板,为十卷,且载程俱致道所作《墓志》於末。曾慥《诗选》,直以为姑苏人者,误也。《诗选》又言荆公爱其"春江渺渺"一绝,手书之,遂载《临川集》。曾纡《南游记旧》亦云,而其诗则"客帆收浦"者也。二诗皆不在今集中,岂以《临川集》巳收故邪?二本大略同,亦微有出入。

    ※《庆湖遗老集》九卷《拾遗》二卷

    陈氏曰:朝奉郎共城贺铸方回撰。自序言外监知章之後,且推本其初,出王子庆忌,以庆为姓,居越之湖泽,今所谓镜湖者,本庆湖也,避汉安帝父清河王讳,改为贺氏,庆湖亦转为镜。未知其说何所据也。其《东山乐府》,张文潜序之。铸後居吴下,叶少蕴为作传,详其出处,且言与米芾齐名。然铸生皇祐壬辰,视米芾犹为前辈也。

    ※《操缦集》五卷

    陈氏曰:周邦彦撰。亦有全集中所无者。

    ◎司马才仲《夏阳集》两卷

    晁氏曰:司马槱字才仲。温公之侄孙。元祐初,与王当辈同中贤良科,调官钱塘。喜赋宫体诗,故世传其为鬼物所祟而卒。

    ◎司马才叔《逸堂集》十卷

    晁氏曰:司马棫字才叔。才仲之弟也。登进士第。亦尝应贤良,以党锢不召。诗虽纤艳,比其兄稍庄雅。

    ※《得全居士集》三卷

    陈氏曰:赵鼎元镇撰。全集号《忠正德文》,其曾孙壁别刊其诗,附以乐府。陆游曰:"忠简谪朱崖,临终自书铭旌曰:'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呜呼!可不谓伟人乎?"

    ※《高隐集》七卷

    陈氏曰:高隐处士蕲春林敏功子仁撰。尝以《春秋》乡荐,不第。以诗文百卷,号《蒙山集》,兵火後不存。

    ※《无思集》四卷

    陈氏曰:休敏修子来撰。敏功之第。

    後村刘氏曰:三林诗极少,曾端伯作《高隐小传》,云有诗文百二十卷,今所存十无一二。兄弟皆隐君子,不独以诗重。

    ※《柯山集》二卷

    陈氏曰:齐安潘大临邠老撰。所谓"满城风雨近重阳"者也。

    後村刘氏曰:东坡、文潜先後谪黄州,皆与邠老游。其诗自云师老杜,然有空意无实力。余旧读之,病其深芜,後见夏均父读邠老师,亦有深芜之评。

    ※《溪堂集》五卷《补遗》二卷

    陈氏曰:临川谢逸无逸撰。

    《漫叟诗话》:谢无逸学古高杰,文词煆炼,篇篇有古意,尤工於诗。

    《冷斋夜话》:无逸工诗能文,黄鲁直读其诗曰:"晁、张流也,恨未识之耳。"无逸诗曰:"老凤垂头噤不语,枯木槎牙噪春鸟。"又曰:"贪夫蚁旋磨,冷官鱼上竿"。又曰:"山寒石髪瘦,水落溪毛彫"。皆为鲁直所称赏。

    ※《竹友集》七卷

    陈氏曰:谢迈幼槃撰。逸之弟。

    後村刘氏曰:吕紫微评无逸诗似康乐,幼槃诗似元晖。按康乐一字百炼乃出冶,元晖尤丽密;无逸轻快有馀而欠工緻,幼槃差苦思,其合元晖者亦少。然弟兄在政、宣间,科举之外,有岐路可进身,韩子苍诸人或自鬻其技至贵显,二谢乃老死布衣,其高节亦不可及。

    ※《日涉园集》十卷

    陈氏曰:卢山李彭商老撰。公祥之从孙。

    後村刘氏曰:商老,公择尚书家子弟也。东坡、山谷、文潜诸公皆与往还,颇博览强记,然诗体拘狭少变化。

    ※《清非集》二卷

    陈氏曰:豫章洪朋龟父撰。

    ※《老圃集》一卷

    陈氏曰:谏议大大洪刍驹父撰。

    ※《西渡集》一卷

    陈氏曰:中书舍人洪炎玉父撰。洪氏弟兄四人,其母黄鲁直之妹,不淑早世,所为赋"毁壁"者也。龟父举进士不第,其季羽鸿父坐上书元符入籍终其身,刍、炎皆贵,而刍靖康失节,贬废。羽诗不传。

    後村刘氏曰:三洪与徐师川皆豫章之甥。龟父警句,往往前人所未道,然早卒,惜不多见。驹父诗尤工,初与龟父游梅仙观,龟父有诗,卒章云:"愿为龙鳞婴,勿学蝉骨蜕"。是以直节期乃弟矣。驹父後居上坡,晚节不终,不特有愧於舅氏,亦有愧於长君也。玉父南渡後为少蓬,闻师川召,有《怀驹父》诗云:"欣逢白鹤归华表,更想黄龙出羽渊。"然师川卒不能返驹父於鲸波之外,玉父爱兄之道至矣!余读而悲之。

    ※《岷山百境诗》二卷

    晁氏曰:王偒字道辅。少有能诗名,世谓其诗初若不经意,然遣辞属意,清丽绝人。自号南陔居士。宣和中以狂谲被谮,伏诛。

    ※《杨天隐诗》十卷

    晁氏曰:皇朝杨恬字天隐。潼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