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本紀第二

    卷二 本紀第二 (第3/3页)

辰,如襄城宮。

    四月辛卯,詔以來歲二月有事于泰山。乙未,免洛州今歲租,遷戶故給復者加給一年,賜民八十以上物,惸獨鰥寡疾病不能自存者米二斛。慮囚。

    六月己酉,有星孛于太微。丙辰,停封泰山,避正殿,減膳。

    七月丙寅,宥周、隋名臣及忠烈子孫貞觀以後流配者。

    十月辛卯,獵于伊闕。壬辰,如洛陽宮。

    十一月癸酉,薛延陀寇邊,兵部尚書李世勣為朔州道行軍總管,右衛大將軍李大亮為靈州道行軍總管,涼州都督李襲譽為涼州道行軍總管,以伐之。

    十二月戊子,至自洛陽宮。庚子,命三品以上嫡子事東宮。辛丑,慮囚。甲辰,李世勣及薛延陀戰于諾真水,敗之。乙巳,贈戰亡將士官三轉。

    十六年正月乙丑,遣使安撫西州。戊辰,募戍西州者,前犯流死亡匿,聽自首以應募。辛未,徙天下死罪囚實西州。中書舍人岑文本為中書侍郎,專典機密。

    六月戊戌,太白晝見。

    七月戊午,長孫无忌為司徒,房玄齡為司空。

    十一月丙辰,獵于武功。壬戌,獵于岐山之陽。甲子,賜所過六縣高年孤疾氊衾粟帛,遂幸慶善宮。庚午,至自慶善宮。

    十二月癸卯,幸溫湯。甲辰,獵于驪山。乙巳,至自溫湯。

    十七年正月戊辰,魏徵薨。代州都督劉蘭謀反,伏誅。

    二月己亥,慮囚。戊申,圖功臣于凌煙閣。

    三月壬子,禁送終違令式者。丙辰,齊王祐反,李世勣討之。甲子,以旱遣使覆囚決獄。乙丑,齊王祐伏誅,給復齊州一年。

    四月乙酉,廢皇太子為庶人,漢王元昌、侯君集等伏誅。丙戌,立晉王治為皇太子,大赦,賜文武官及五品以上子為父後者爵一級,民八十以上粟帛,酺三日。丁亥,楊師道罷。己丑,特進蕭瑀為太子太保,李世勣為太子詹事:同中書門下三品。庚寅,謝承乾之過于太廟。癸巳,降封魏王泰為東萊郡王。

    六月己卯朔,日有食之。壬辰,葬隋恭帝。甲午,以旱避正殿,減膳,詔京官五品以上言事。丁酉,高士廉同中書門下三品,平章政事。

    閏月丁巳,詔皇太子典左右屯營兵。丙子,徙封泰為順陽郡王。

    七月丁酉,房玄齡罷。

    八月庚戌,工部尚書張亮為刑部尚書,參豫朝政。

    十月丁未,建諸州邸于京城。丁巳,房玄齡起復。

    十一月己卯,有事于南郊。壬午,賜酺三日,以涼州獲瑞石,赦涼州。

    十二月庚申,幸溫湯。庚午,至自溫湯。

    十八年正月乙未,如鍾官城。庚子,如鄠。壬寅,幸溫湯。

    二月己酉,如零口。乙卯,至自零口。丁巳,給復突厥、高昌部人隸諸州者二年。

    四月辛亥,如九成宮。

    七月甲午,營州都督張儉率幽、營兵及契丹、奚以伐高麗。

    八月壬子,安西都護郭孝恪為西州道行軍總管,以伐焉耆。甲子,至自九成宮。丁卯,劉洎為侍中,岑文本為中書令,中書侍郎馬周守中書令。

    九月,黃門侍郎褚遂良參豫朝政。辛卯,郭孝恪及焉耆戰,敗之。

    十月辛丑朔,日有食之。癸卯,宴雍州父老于上林苑,賜粟帛。甲寅,如洛陽宮。己巳,獵于天池。

    十一月戊寅,慮囚。庚辰,遣使巡問鄭、汝、懷、澤四州高年,宴賜之。甲午,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李世勣、馬周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十六總管兵以伐高麗。

    十二月壬寅,庶人承乾卒。戊午,李思摩部落叛。

    十九年二月庚戌,如洛陽宮,以伐高麗。癸丑,射虎于武德北山。乙卯,皇太子監國于定州。丁巳,賜所過高年鰥寡粟帛,贈比干太師,謚忠烈。

    三月壬辰,長孫无忌攝侍中,吏部尚書楊師道攝中書令。

    四月癸卯,誓師于幽州,大饗軍。丁未,岑文本薨。癸亥,李世勣克蓋牟城。

    五月己巳,平壤道行軍總管程名振克沙卑城。庚午,次遼澤,瘞隋人戰亡者。乙亥,遼東道行軍總管張君乂有罪,伏誅。丁丑,軍于馬首山。甲申,克遼東城。

    六月丁酉,克白巖城。己未,大敗高麗于安市城東南山,左武衛將軍王君愕死之。辛酉,賜酺三日。

    七月壬申,葬死事官,加爵四級,以一子襲。

    九月癸未,班師。

    十月丙午,次營州,以太牢祭死事者。丙辰,皇太子迎謁于臨渝關。戊午,次漢武臺,刻石紀功。

    十一月癸酉,大饗軍于幽州。庚辰,次易州。癸未,平壤道行軍總管張文幹有罪,伏誅。丙戌,次定州。丁亥,貶楊師道為工部尚書。

    十二月戊申,次并州。己未,薛延陀寇夏州,左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敗之。庚申,殺劉洎。

    二十年正月辛未,夏州都督喬師望及薛延陀戰,敗之。丁丑,遣使二十二人,以六條黜陟于天下。庚辰,赦并州,起義時編戶給復三年,後附者一年。

    二月甲午,從伐高麗無功者,皆賜勳一轉。庚申,賜所過高年鰥寡粟。

    三月己巳,至自高麗。庚午,不豫,皇太子聽政。己丑,張亮謀反,伏誅。

    閏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六月乙亥,江夏郡王道宗、李世勣伐薛延陀。

    七月辛亥,疾愈。李世勣及薛延陀戰,敗之。

    八月甲子,封孫忠為陳王。己巳,如靈州。庚辰,次涇州,賜高年鰥寡粟帛。丙戌,踰隴山關,次瓦亭,觀馬牧。丁亥,許陪陵者子孫從葬。

    九月辛卯,遣使巡察嶺南。甲辰,鐵勒諸部請上號為「可汗」。辛亥,靈州地震。

    十月,貶蕭瑀為商州刺史。丙戌,至自靈州。

    十一月己丑,詔:「祭祀、表疏,藩客、兵馬、宿衛行魚契給驛,授五品以上官及除解,決死罪,皆以聞,餘委皇太子。」

    二十一年正月壬辰,高士廉薨。丁酉,詔以來歲二月有事于泰山。甲寅,以鐵勒諸部為州縣,賜京師酺三日。慮囚,降死罪以下。

    二月丁丑,皇太子釋菜于太學。

    三月戊子,左武衛大將軍牛進達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李世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三總管兵以伐高麗。

    四月乙丑,作翠微宮。

    五月戊子,幸翠微宮。壬辰,命百司決事于皇太子。庚戌,李世勣克南蘇、木底城。

    六月丁丑,遣使鐵勒諸部購中國人陷沒者。

    七月乙未,牛進達克石城。丙申,作玉華宮。庚戌,至自翠微宮。

    八月,泉州海溢。壬戌,停封泰山。

    九月丁酉,封子明為曹王。

    十月癸丑,褚遂良罷。

    十一月癸卯,進封泰為濮王。

    十二月戊寅,左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崑丘道行軍大總管,率三總管兵以伐龜茲。

    二十二年正月庚寅,馬周薨。戊戌,幸溫湯。己亥,中書舍人崔仁師為中書侍郎,參知機務。丙午,左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以伐高麗。長孫无忌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省事。戊申,至自溫湯。

    二月,褚遂良起復。乙卯,見京城父老,勞之,蠲今歲半租,畿縣三之一。丁卯,詔度遼水有功未酬勳而犯罪者與成官同。乙亥,幸玉華宮。己卯,獵于華原。流崔仁師于連州。

    三月丁亥,赦宜君,給復縣人自玉華宮苑中遷者三年。

    四月丁巳,松州蠻叛,右武候將軍梁建方敗之。

    六月丙寅,張行成存問河北從軍者家,令州縣為營農。丙子,薛萬徹及高麗戰于泊灼城,敗之。

    七月甲申,太白晝見。壬辰,殺華州刺史李君羨。癸卯,房玄齡薨。

    八月己酉朔,日有食之。辛未,執失思力伐薛延陀餘部于金山。

    九月庚辰,崑丘道行軍總管阿史那社爾及薛延陀餘部處月、處蜜戰,敗之。己亥,褚遂良為中書令。壬寅,眉、邛、雅三州獠反,茂州都督張士貴討之。

    十月癸丑,至自玉華宮。己巳,阿史那社爾及龜茲戰,敗之。

    十二月辛未,降長安、萬年徒罪以下。

    閏月癸巳,慮囚。

    二十三年正月辛亥,阿史那社爾俘龜茲王以獻。

    三月己未,自冬旱,至是雨。辛酉,大赦。丁卯,不豫,命皇太子聽政于金液門。

    四月己亥,幸翠微宮。

    五月戊午,貶李世勣為疊州都督。己巳,皇帝崩于含風殿,年五十三。庚午,奉大行御馬輿還京師。禮部尚書于志寧為侍中,太子少詹事張行成兼侍中,高季輔兼中書令。壬申,發喪,謚曰文。上元元年,改謚文武聖皇帝;天寶八載,謚文武大聖皇帝;十三載,增謚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贊曰: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禹有天下,傳十有六王,而少康有中興之業。湯有天下,傳二十八王,而其甚盛者,號稱三宗。武王有天下,傳三十六王,而成、康之治與宣之功,其餘無所稱焉。雖詩、書所載,時有闕略,然三代千有七百餘年,傳七十餘君,其卓然著見於後世者,此六七君而已。嗚呼,可謂難得也!唐有天下,傳世二十,其可稱者三君,玄宗、憲宗皆不克其終,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亂,比跡湯、武;致治之美,庶幾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漢以來未之有也。至其牽於多愛,復立浮圖,好大喜功,勤兵於遠,此中材庸主之所常為。然春秋之法,常責備於賢者,是以後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莫不歎息於斯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