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本紀第二

    卷二 本紀第二 (第2/3页)

   是歲,中國人歸自塞外及開四夷為州縣者百二十餘萬人。

    四年正月丁卯朔,日有食之。癸巳,武德殿北院火。

    二月己亥,幸溫湯。甲辰,李靖及突厥戰于陰山,敗之。丙午,至自溫湯。甲寅,大赦,賜酺五日。御史大夫溫彥博為中書令,王珪為侍中;民部尚書戴冑檢校吏部尚書,參豫朝政;太常卿蕭瑀為御史大夫,與宰臣參議朝政。丁巳,以旱詔公卿言事。

    三月甲午,李靖俘突厥頡利可汗以獻。

    四月戊戌,西北君長請上號為「天可汗」。

    六月乙卯,發卒治洛陽宮。

    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癸酉,蕭瑀罷。甲戌,太上皇不豫,廢朝。辛卯,疾愈,賜都督刺史文武官及民年八十以上、孝子表門閭者有差。

    八月甲寅,李靖為尚書右僕射。

    九月庚午,瘞長城南隋人暴骨。己卯,如隴州。壬午,禁芻牧于古明君、賢臣、烈士之墓者。

    十月壬辰,赦岐、隴二州,免今歲租賦,降咸陽、始平、武功死罪以下。辛丑,獵于貴泉谷。甲辰,獵于魚龍川,獻獲于大安宮。乙卯,免武功今歲租賦。

    十一月壬戌,右衛大將軍侯君集為兵部尚書,參議朝政。甲子,至自隴州。戊寅,除鞭背刑。

    十二月甲辰,獵于鹿苑。乙巳,至自鹿苑。

    是歲,天下斷死罪者二十九人。

    五年正月癸酉,獵于昆明池。丙子,至自昆明池,獻獲于大安宮。

    二月己酉,封弟元裕為鄶王,元名譙王,靈夔魏王,元祥許王,元曉密王。庚戌,封子愔為梁王,貞漢王,惲郯王,治晉王,慎申王,囂江王,簡代王。

    四月壬辰,代王簡薨。

    五月乙丑,以金帛購隋人沒于突厥者,以還其家。

    八月甲辰,遣使高麗,祭隋人戰亡者。戊申,殺大理丞張蘊古。

    十一月丙子,有事于南郊。

    十二月丁亥,詔:「決死刑,京師五覆奏,諸州三覆奏,其日尚食毋進酒肉。」壬寅,幸溫湯。癸卯,獵于驪山,賜新豐高年帛。戊申,至自溫湯。癸丑,赦關內。

    六年正月乙卯朔,日有食之。癸酉,靜州山獠反,右武衛將軍李子和敗之。

    三月,侯君集罷。戊辰,如九成宮。丁丑,降雍、岐、豳三州死罪以下,賜民八十以上粟帛。

    五月,魏徵檢校侍中。

    六月己亥,酆王元亨薨。辛亥,江王囂薨。

    七月己巳,詔天下行鄉飲酒。

    九月己酉,幸慶善宮。

    十月,侯君集起復。乙卯,至自慶善宮。

    十二月辛未,慮囚,縱死罪者歸其家。

    是歲,諸羌內屬者三十萬人。

    七年正月戊子,斥宇文化及黨人之子孫勿齒。辛丑,賜京城酺三日。

    二月丁卯,雨土。

    三月戊子,王珪罷。庚寅,魏徵為侍中。

    五月癸未,如九成宮。

    六月辛亥,戴冑薨。

    八月辛未,東西洞獠寇邊,右屯衛大將軍張士貴為龔州道行軍總管以討之。

    九月,縱囚來歸,皆赦之。

    十月庚申,至自九成宮。乙丑,京師地震。

    十一月壬辰,開府儀同三司長孫无忌為司空。

    十二月甲寅,幸芙蓉園。丙辰,獵于少陵原。戊午,至自少陵原。

    八年正月辛丑,張士貴及獠戰,敗之。壬寅,遣使循省天下。

    二月乙巳,皇太子加元服。丙午,降死罪以下,賜五品以上子為父後者爵一級,民酺三日。

    三月庚辰,如九成宮。

    五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是夏,吐谷渾寇涼州,左驍衛大將軍段志玄為西海道行軍總管,左驍衛將軍樊興為赤水道行軍總管,以伐之。

    七月,隴右山崩。

    八月甲子,有星孛于虛、危。

    十月,作永安宮。甲子,至自九成宮。

    十一月辛未,李靖罷。己丑,吐谷渾寇涼州,執行人鴻臚丞趙德楷。

    十二月辛丑,特進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為積石道行軍總管,任城郡王道宗為鄯善道行軍總管,膠東郡公道彥為赤水道行軍總管,涼州都督李大亮為且末道行軍總管,利州刺史高甑生為鹽澤道行軍總管,以伐吐谷渾。丁卯,從太上皇閱武于城西。

    九年正月,党項羌叛。

    二月,長孫无忌罷。

    三月庚辰,洮州羌殺刺史孔長秀,附于吐谷渾。壬午,大赦。乙酉,高甑生及羌人戰,敗之。

    閏四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五月,長孫无忌起復。庚子,太上皇崩,皇太子聽政。壬子,李靖及吐谷渾戰,敗之。

    七月庚子,鹽澤道行軍副總管劉德敏及羌人戰,敗之。

    十月庚寅,葬太武皇帝于獻陵。

    十一月壬戌,特進蕭瑀參豫朝政。

    十年正月甲午,復聽政。癸丑,徙封元景為荊王,元昌漢王,元禮徐王,元嘉韓王,元則彭王,元懿鄭王,元軌霍王,元鳳虢王,元慶道王,靈夔燕王,恪吳王,泰魏王,祐齊王,愔蜀王,惲蔣王,貞越王,慎紀王。

    三月癸丑,出諸王為都督。

    六月壬申,溫彥博為尚書右僕射,太常卿楊師道為侍中。魏徵罷為特進,知門下省事,參議朝章國典。己卯,皇后崩。

    十一月庚寅,葬文德皇后于昭陵。

    十二月,蕭瑀罷。庚辰,慮囚。

    十一年正月丁亥,徙封元裕為鄧王,元名舒王。庚子,作飛山宮。乙卯,免雍州今歲租賦。

    二月丁巳,營九嵕山為陵,賜功臣、密戚陪塋地及祕器。甲子,如洛陽宮。乙丑,給民百歲以上侍五人。壬午,獵于鹿臺嶺。

    三月丙戌朔,日有食之。癸卯,降洛州囚見徒,免一歲租、調。辛亥,獵于廣成澤。癸丑,如洛陽宮。

    六月甲寅,溫彥博薨。丁巳,幸明德宮。己未,以諸王為世封刺史。戊辰,以功臣為世封刺史。己巳,徙封元祥為江王。

    七月癸未,大雨,水,穀、洛溢。乙未,詔百官言事。壬寅,廢明德宮之玄圃院,賜遭水家。丙午,給亳州老子廟、兗州孔子廟戶各二十以奉享,復涼武昭王近墓戶二十以守衛。

    九月丁亥,河溢,壞陝州河北縣,毀河陽中潬,幸白司馬阪觀之,賜瀕河遭水家粟帛。

    十月癸丑,賜先朝謀臣武將及親戚亡者塋陪獻陵。

    十一月辛卯,如懷州。乙未,獵于濟源麥山。丙午,如洛陽宮。

    十二年正月乙未,叢州地震。癸卯,松州地震。

    二月癸亥,如河北縣,觀厎柱。甲子,巫州獠反,夔州都督齊善行敗之。乙丑,如陝州。丁卯,觀鹽池。庚午,如蒲州。甲戌,如長春宮。免朝邑今歲租賦,降囚罪。乙亥,獵于河濱。

    閏月庚辰朔,日有食之。丙戌,至自長春宮。

    七月癸酉,吏部尚書高士廉為尚書右僕射。

    八月壬寅,吐蕃寇松州,侯君集為當彌道行軍大總管,率三總管兵以伐之。

    九月辛亥,闊水道行軍總管牛進達及吐蕃戰于松州,敗之。

    十月己卯,獵于始平,賜高年粟帛。乙未,至自始平。鈞州山獠反,桂州都督張寶德敗之。

    十一月己巳,明州山獠反,交州都督李道彥敗之。

    十二月辛巳,壁州山獠反,右武候將軍上官懷仁討之。

    是歲,滁、豪二州野蠶成繭。

    十三年正月乙巳,拜獻陵,赦三原及行從,免縣人今歲租賦,賜宿衛陵邑郎將、三原令爵一級。丁未,至自獻陵。

    二月庚子,停世封刺史。

    三月乙丑,有星孛于畢、昴。

    四月戊寅,如九成宮。甲申,中郎將阿史那結社率反,伏誅。壬寅,雲陽石然。

    五月甲寅,以旱避正殿,詔五品以上言事,減膳,罷役,理囚,賑乏,乃雨。

    六月丙申,封弟元嬰為滕王。

    八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十月甲申,至自九成宮。

    十一月辛亥,楊師道為中書令。戊辰,尚書左丞劉洎為黃門侍郎,參知政事。

    十二月壬申,侯君集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以伐高昌。乙亥,封子福為趙王。壬辰,獵于咸陽。癸巳,至自咸陽。

    是歲,滁州野蠶成繭。

    十四年正月庚子,有司讀時令。甲寅,幸魏王泰第,赦雍州長安縣,免延康里今歲租賦。

    二月丁丑,觀釋奠于國學,赦大理、萬年縣,賜學官高第生帛。壬午,幸溫湯。辛卯,至自溫湯。乙未,求梁皇侃褚仲都、周熊安生沈重、陳沈文阿周弘正張譏、隋何妥劉焯劉炫之後。

    三月,羅、竇二州獠反,廣州總管党仁弘敗之。

    五月壬寅,徙封靈夔為魯王。

    六月,滁州野蠶成繭。乙酉,大風拔木。

    八月庚午,作襄城宮。癸酉,侯君集克高昌。

    九月癸卯,赦高昌部及士卒父子犯死、期犯流、大功犯徒、小功緦麻犯杖,皆原之。

    閏十月乙未,如同州。甲辰,獵于堯山。庚戌,至自同州。

    十一月甲子,有事于南郊。

    十二月丁酉,侯君集俘高昌王以獻,賜酺三日。癸卯,獵于樊川。乙巳,至自樊川。

    十五年正月辛巳,如洛陽宮,次溫湯。衛士崔卿、刁文懿謀反,伏誅。

    三月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