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

    史记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 (第3/3页)

    【注释】〔1〕“齐威王”,田因齐,公元前三五六年至前三二○年在位。他任用邹忌为相,田忌、孙膑为将和军师,改革政治,国力渐强。齐威王十六年(公元前三四一年),大败魏军于马陵,迫使魏惠王朝齐,互尊为王。他还继其父桓公在国都临淄稷门外广置学宫,招揽学者,任其讲学议论。

    太史公曰:吾适齐,自泰山属之琅邪,〔1〕北被于海,〔2〕膏壤二千里,〔3〕其民阔达多匿知,〔4〕其天性也。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5〕固大国之风也!〔6〕【注释】〔1〕“琅邪”,山名。为泰山的枝属余脉,在今山东胶县南。〔2〕“被”,及、到。〔3〕“膏壤”,肥沃的土地。〔4〕“阔达”,胸怀豁达。“匿知”,“知”通“智”。智慧而深沉不外露。〔5〕“洋洋”,广远无涯的赞词。〔6〕“风”,风度、风采。

    译文 太公望吕尚,是东海边上的人。他的先祖曾经做过四方部落的首领,辅佐夏禹治理水土很有功劳。虞舜、夏禹时期后裔被封在吕,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两代,申、吕或者被封给旁支子孙,或者沦为平民,吕尚是他们的后代。本来姓姜,用他的封邑作姓氏,所以叫吕尚。

    吕尚曾经很贫穷困苦,年老了,利用钓鱼的机会进见周西伯。西伯准备出去打猎,占了一卦,卦辞说:“得到的不是龙不是螭,不是虎不是熊,得到的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佐人才。”于是周西伯去打猎,果然在渭水北岸遇到太公,和他交谈,大为高兴,说:“听我的祖父说‘一定有圣人到周国来,周国将因之而兴盛’。您正是这个人吧?我祖父想望您很久啦。”所以称他为“太公望”,周西伯和他坐车一同回去,立他为师辅之臣。

    有人说,太公博学多闻,曾经服事过商纣王。纣王暴虐无道,太公就离他而去。周游列国劝说诸侯,没有遇到赏识他的人,最终才西去归附周西伯。有人说,吕尚原是平民百姓,隐居在海滨。周西伯被纣王拘禁在羑里,散宜生和闳夭一向了解吕尚而请他出山。吕尚也说:“我听说西伯贤明,又能很好地赡养老人,何不到他那儿去呢。”他们三人替西伯物色美女和宝物,献给纣王,用来赎回西伯,西伯因此被释放,回到周国。传说吕尚臣事周国的经过虽然人各异词,但都说他作了周文王、武王的师辅之臣。

    周西伯姬昌从羑里脱身回来,跟吕尚默默谋划施行德政去推翻商朝的政权,这些谋划大都是用兵的权谋和奇妙的计策,所以后世研究用兵之道以及周王朝使用的权术都推崇太公是主要策划者。周西伯为政公正持平,所以裁决了虞芮两国的争端之后,诗人称道西伯承受上天之命称为文王。他征讨崇国、密须、犬夷,大规模建设丰邑。当时天下之所以有三分之二归附王周,大多是出于太公的谋划。

    文王去世,武王继位。九年,武王想完成文王的大业,进行东征,试探诸侯是不是前来会合。军队出发时,师尚父左手拿着黄金为饰的大斧,右手握着白牦牛尾为饰的军旗誓师,说:“苍兕哪苍兕,统领你们的部队,和你们的船只,迟到的就要斩首!”于是到了盟津。诸侯事先没有约定而来会合的就有八百。诸侯都说:“纣王可以征伐了。”武王说:“还不到时机。”带领军队回来,与太公一道写了这篇《泰誓》。

    过了两年,纣王杀死王子比干,囚禁箕子。武王将要征伐纣王,用龟甲占卜,卜兆不吉利,暴风雨降临。大臣们都很恐惧,只有太公坚决劝说武王出兵,武王于是率兵出征。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在牧野誓师,讨伐商纣。纣王的军队大败。纣王往回逃,登上鹿台,于是武王追来杀了纣王。第二天,武王站在土地神坛前,大臣们捧着净水,卫康叔姬封铺设彩席,师尚父牵着致祭的牲畜,史佚诵读告天文,报告天神声讨纣王的罪行。又散发鹿台的金钱,打开巨桥的粮仓,用来救济贫穷百姓。封高比干的坟墓,释放被囚禁的箕子。迁移九只宝鼎至周,修明周王朝的政治,与天下人民一起除旧布新。这些举措,师尚父的谋略居多。

    这时武王已经平定商纣,称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地营丘。师尚父向东赴自己的封国,在路上住宿,动身很迟。旅舍的主人说:“我听说时机难以得到而容易丧失。客人睡得很安稳,大概不是去封国就位的人吧。”太公听到这话,连夜就穿上衣服赶路,天亮到了自己的封国。莱侯来攻,与太公争夺营丘。营丘靠近莱国边界,莱人是夷族,遇到纣王的乱政而周王朝刚刚建立,还没有来得及安抚远方各国,因此和太公争夺国土。

    太公到了封国,修明政治,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简化礼仪,沟通商工之业,发展鱼盐生产,因而人民多来归附于齐,齐国发展成大国。后来周成王幼年登位,管叔蔡叔作乱,淮夷反叛周朝,于是朝廷派召康公授命太公道:“东边到海滨,西边到黄河,南边到穆陵,北面到无棣。五等诸侯,九州长官,你都有权征讨他们。”齐国从此得到征伐大权,成为大国,建都营丘。

    太公死时大约一百多岁,儿子丁公吕伋继位。丁公去世,儿子乙公得继位。乙公去世,儿子癸公慈母继位。癸公去世,儿子哀公不辰继位。

    哀公在位的时候,纪侯在周王面前诋毁他,周王烹死了哀公,立哀公的弟弟静为侯,这就是胡公。后来胡公迁都薄姑,正当周夷王的时候。

    哀公的同母小弟弟姜山怨恨胡公,就和他的私党率领营丘人袭杀胡公而自己登位,这就是献公。献公元年,尽行驱逐胡公的儿子们,便从薄姑迁都,定都临淄。

    九年,献公去世,儿子武公寿继位。武公九年,周厉王出逃,住在彘地。十年,周室发生动乱,大臣行使政权,号称“共和”。二十四年,周宣王继位。

    二十六年,武公去世,儿子厉公无忌继位。厉公残酷暴虐,已去世的胡公的儿子又进入齐都,齐国人想拥立他,于是和他一起杀死厉公。胡公的儿子也战死了。齐国人就拥立厉公的儿子赤为国君,这就是文公,他处死了攻杀厉公的七十个人。

    文公在位十二年去世,儿子成公脱继位。成公在位九年去世,儿子庄公购继位。

    庄公二十四年,犬戎杀死周幽王,周王室向东迁都到洛邑。秦国开始列为诸侯。五十六年,晋国人杀害了他们的国君昭侯。

    六十四年,庄公去世,儿子僖公禄甫继位。

    僖公九年,鲁隐公初即位。十九年,鲁桓公杀害了他的哥哥隐公自立为国君。

    二十五年,北戎攻打齐国。郑侯派遣太子忽来救援齐国,齐侯想把女儿嫁给他。太子忽说:“郑国小齐国大,不是我能匹配上的。”就辞谢了。

    三十二年,僖公的同母弟弟夷仲年去世。夷仲年的儿子叫公孙无知,僖公喜欢他,让他享用的俸禄、器物服饰、饮食跟太子同一规格。

    三十二年,僖公去世,太子诸儿继位,这就是襄公。

    襄公元年,他当初做太子时,曾经和无知斗殴,这时即位,降低了无知的待遇规格,无知由此产生怨恨。

    四年,鲁桓公和夫人来到齐国。齐襄公过去曾经与鲁夫人通奸。鲁夫人是襄公的妹妹,在僖公时出嫁做了鲁桓公夫人,这时鲁桓公来齐国,襄公又与鲁夫人通奸。鲁桓公知道了这件事,就怒责夫人,夫人把这事告诉了齐襄公。齐襄公跟鲁桓公喝酒,灌醉了桓公,派大力士彭生抱着鲁桓公上车,趁机折断了鲁桓公的肋骨,桓公下车就死了。鲁国人以此责备齐国,于是齐襄公杀了彭生向鲁国谢罪。

    八年,征讨纪国,纪国从它的都城迁移而去。

    十二年,当初,齐襄公派遣连称、管至父驻守葵丘,约好瓜熟的时候去,到第二年瓜熟的时候派人代替。他们前去驻守了一年,到第二年收瓜完毕,襄公却不派遣代替者。有人替他们请求派人接替,襄公不允许。因此这两个人怒火中烧,就利用公孙无知阴谋发动叛乱。连称有个堂妹在襄公宫中做姬妾,不受宠爱,让她暗中窥探襄公的行动,说道:“事情成功了,把你嫁给无知做国君夫人。”冬季十二月,襄公游览姑棼,于是在沛丘射猎。他看见一只野猪,随从的人说是“彭生”。襄公恼怒,用箭射它,那只野猪像人一样站起来嚎叫。襄公十分恐惧,从车上摔下,跌伤了脚,丢失了鞋子。回来后他打了侍候穿鞋的人茀三百鞭,茀走出公宫。而无知、连称、管至父等听到襄公受了伤,于是率领他们的党徒袭击公宫。遇到侍候穿鞋的茀,茀说:“先不要进去惊动了宫里人,惊动了宫里人就不容易进去了。”无知不相信,茀给他看被打的创伤,才相信了。他们等候在宫外,让茀先进去。茀先进去,就把襄公隐藏在门后面。隔了很久,无知等人恐慌起来,就进入宫中。茀回身与宫中卫士和襄公的宠幸内臣攻打无知等,没能取胜,都被杀死。无知进入宫中,找不到襄公。有人发现门下面露出人脚,拉开门一看,果然是襄公,就把他杀害了,无知便自立为齐君。

    桓公元年春天,齐君无知到雍林游览。雍林人曾经对无知有所怨恨,这时他来游览,雍林人乘机袭杀了无知,并且告诉齐国的大夫们说:“无知杀害襄公自立,我等把他处死了。希望大夫们另行拥立公子中应当继位的人,我们一定听从他的命令。”

    当初,齐襄公灌醉杀死了鲁桓公,与鲁桓公的夫人通奸,多次误杀罪不当死的人,奸淫妇女,屡次欺辱大臣,他的几个弟弟唯恐祸及本身,因此次弟纠逃到鲁国,他的母亲是鲁君的女儿,管仲、召忽辅佐他。次弟小白逃到莒国,鲍叔辅佐他。小白的母亲是卫君的女儿,受到齐釐公的宠爱。小白从小跟大夫高傒要好。在雍林人杀死公孙无知之后,商议拥立新君,高、国两家先秘密到莒国召请小白。鲁国听到无知死了,也派兵送公子纠回国,而派遣管仲另外率领士兵在莒国通往齐国的大路上拦截,射中了小白腰上的带钩。小白趁机装死,管仲派人飞快报告鲁国小白已死。鲁国护送公子纠的行动更加缓慢,走了六天才到达齐国,这时公子小白已经进入齐都,高傒拥立了他,这就是桓公。

    桓公被射中带钩,装死欺骗管仲,随即乘丧车飞快前进,又有高氏、国氏作内应,所以能够先进入齐都登位,发兵抵御鲁军。秋天,与鲁军在乾时交战,鲁军败走,齐军切断了鲁军的归路。齐侯写信给鲁侯说:“子纠是我的兄弟,我不忍心杀他,请鲁国自己杀掉他。召忽和管仲是我的仇人,我要抓到他们剁成肉酱才解我心头之恨。不然,就要围攻鲁国。”鲁国为此而忧虑,就杀公子纠于笙渎。召忽自杀,管仲请求囚禁。桓公登位,派军队攻打鲁国,定要杀死管仲,鲍叔牙说:“我有幸能够随从您,您终于登上君主之位。您已尊贵,我无法再提高您的地位。您若只是治理齐国,那么高傒和我就足够了。您如果想称霸天下,非得管夷吾不可。夷吾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地位重要,不可失去他啊。”于是桓公听从了他的意见。便声称逮回管仲杀掉他才甘心,实际是要任用他。管仲知道这事,所以请求前去。鲍叔牙迎接管仲,到达堂阜就为他卸下镣铐,让他沐浴更衣后去见桓公。桓公厚礼相待并叫他做大夫,委任他处理政事。

    桓公既得到了管仲,与鲍叔牙、隰朋、高傒一起整顿齐国的政治。实行以五家为基层单位的军制,确立铸造货币、捕鱼煮盐等税收制度,收入用来救济贫穷,起用、优待贤能之士,齐国人都很高兴。

    二年,征讨灭亡了郯国,郯君逃到莒国。当初,桓公逃亡的时候,经过郯国,郯君对他无礼,所以讨伐它。

    五年,征讨鲁国,鲁国的主力部队吃了败仗。鲁庄公请求献出遂邑求和,桓公答应了,与鲁侯在柯地会盟。鲁侯将要向上天宣誓,曹■手持匕首劫持桓公于坛上说:“归还侵占的鲁国土地!”齐桓公答应了。然后曹■放下匕首,面朝北站在臣子的位置上。桓公后悔,想不归还鲁国的土地并杀死曹■。管仲说:“被迫答应了他又失信杀掉他,满足一时小小的快意,而在诸侯面前背弃信用,会失去天下的支持,不能这么干。”于是就把曹■三次吃败仗所丢掉的土地还给了鲁国。诸侯听到这件事,都信服齐国而想归附它。七年,桓公在甄地会见诸侯,桓公这时开始称霸。

    十四年,陈厉公的儿子陈完,号敬仲,来投奔齐国。齐桓公要任他为卿,他推辞了;于是用他作工正。他就是田成子——田常——的祖先。

    二十三年,山戎征讨燕国,燕国向齐国告急。齐桓公为了救燕国,就征讨山戎,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师。燕庄公送桓公一直到齐国境内。桓公说:“除非天子,诸侯之间相送不出国境,我不能对燕国没有礼节。”于是挖沟为界把燕君所到的地方割让给燕国,要求燕君再行召公的德政,向周王室交纳贡品,如同周成王、康王的时候一样。诸侯听到这事,都服从齐国。

    二十七年,鲁湣公的母亲叫哀姜,是齐桓公的妹妹。哀姜与鲁公子庆父淫乱;庆父杀害了湣公,哀姜想让庆父登位,鲁国人却另拥立僖公。桓公召回哀姜,把她杀了。

    二十八年,卫文公遭到狄人侵扰,向齐国告急。齐国率领诸侯在楚丘筑城,在此拥立卫君。

    二十九年,桓公与夫人蔡姬在船中戏耍,蔡姬熟悉水性,摇晃游船,桓公很害怕,制止她,她仍不停地摇晃,桓公下了船,很恼火,把蔡姬送回娘家,但不断绝婚姻关系。蔡侯一气之下,改嫁了蔡姬。桓公听了大怒,发兵去征讨蔡国。

    三十年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征讨蔡国,蔡国被击溃。于是征讨楚国。楚成王出兵问道:“为什么到我的国土上来?”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授命我先君太公说:‘五侯九伯,你有权征讨他们,来辅佐周王室。’赐给我先君势力范围,东到海滨,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楚国的贡品包茅没有交纳,使天子的祭祀不完备,因此特来责问。还有从前周昭王南征没有回去,因此特来查究。”楚王说:“没有进贡包茅,有这件事,这是我的罪过,哪敢不供应!周昭王出来巡狩没有回去,您应当到汉江边上去查问。”齐军进驻陉地。夏天,楚王派遣屈完领兵抵抗齐军,齐军退驻召陵。桓公向屈完夸耀齐军的众多,屈完说:“您以道义服人才行;假若不是这样,那么楚国以方城作为城防,以长江、汉江作为壕沟,您怎么能够前进呢?”桓公就与屈完订立盟约而离去。经过陈国,陈国大夫袁涛涂欺骗齐军,使齐军绕道向东,被察觉了。秋天,齐国征讨陈国。这年,晋国杀了太子申生。

    三十五年夏天,在葵丘会盟诸侯。周襄王派宰孔将祭过文王武王的祭肉、朱红色的弓箭、大车赏赐给桓公,还命令不必行跪拜大礼。桓公想照办,管仲说:“不可。”齐桓公就下堂跪拜接受天子的赏赐。秋天,又在葵丘会合诸侯,桓公更加有骄傲的神色。周王室派宰孔参加了盟会。这时诸侯中已经有人叛离。晋侯因病晚到,路遇宰孔,宰孔说:“齐侯骄傲了,可不要去了。”晋侯听从了他的话。这年,晋献公去世,里克杀死了奚齐、卓子,秦穆公因为夫人的关系把公子夷吾送回晋国做了国君。桓公于是讨伐晋国发生的变乱,到达高梁,派隰朋立了晋君夷吾,才回国。

    这时周王室衰弱,只有齐国、楚国、秦国、晋国是强大的。晋国刚参加盟会,献公死后,国内混乱。秦穆公处在偏僻边远地区,不参加中原各国的会盟。楚成王刚刚收服占有荆蛮地区,自以为夷狄置身会盟之外。只有齐国主持中原各国的会盟,而桓公能够宣扬周王室的威德,所以诸侯服从。当时齐桓公声称说:“我向南征讨到了召陵,瞭望熊山;向北征讨山戎、离枝、孤竹;向西征讨大夏,经过流沙;裹了马脚,钩挂牢车子,登上太行山,到达卑耳山才回来。诸侯没人敢违抗我。我先后召集军事盟会三次,和平盟会六次,九次会合诸侯,一次安定周王室。从前夏、商、周三朝承受天命,和我有什么不同呢?我想到泰山祭天,到梁父山祭地。”管仲坚决劝阻,不听;就劝说桓公要等得到远方的奇珍异宝才能去泰山祭天地,桓公才作罢。

    三十八年,周襄王的弟弟姬带与戎人、狄人合谋攻打周王,齐国派遣管仲去调解周王室和戎人的争端。周王要用接待上卿的礼仪接待管仲,管仲叩头说:“我只是诸侯的臣子,怎么敢呢!”多次谦让,才接受了下卿的礼仪去朝见。三十九年,周襄王的弟弟姬带来投奔齐国。齐侯派仲孙去请求周王,替姬带请罪。襄王发怒,没有允许。

    四十一年,秦穆公俘虏了晋惠公,又放回了他。这年,管仲、隰朋都去世。管仲病时,桓公问道:“众臣中谁可以辅佐我?”管仲说:“了解臣下的没有人比得上君主。”桓公说:“易牙怎么样?”回答说:“他杀了自己的儿子来迎合君主,不近人情,不可任用。”桓公说:“开方怎么样?”回答说:“他丢弃自己的父母来迎合君主,不近人情,难以亲近。”桓公说:“竖刀怎么样?”回答说:“他自行阉割来迎合君主,不近人情,难以亲信。”管仲死后,桓公不采纳管仲的意见,终于亲近、任用三人,于是三人便专擅齐国大权。

    四十二年,戎人攻打周王室,周王向齐国告急。齐国命令诸侯各自派兵驻守在周王室的京畿。这年,晋国公子重耳流亡来齐,齐桓公把本族之女嫁给他。

    四十三年,当初,齐桓公的夫人有三位:即王姬、徐姬、蔡姬,都没有儿子。桓公好女色,有许多宠爱的姬妾,位同夫人的有六个:长卫姬,生了无诡;少卫姬,生了惠公元;郑姬,生了孝公昭;葛嬴,生了昭公潘;密姬,生了懿公商人;宋华子,生了公子雍。桓公和管仲把孝公托付给宋襄公,立为太子。雍巫受到卫共姬的宠幸,又通过宦官竖刀献厚礼给桓公,又受到桓公的宠幸,桓公就答应他们立无诡为太子。管仲去世,五位公子都要求继位。冬季十月乙亥日,齐桓公去世。易牙进入宫中,与竖刀一起借助宫中有权势的近臣杀死了许多大夫,拥立公子无诡为国君。太子昭逃奔宋国。

    齐桓公生病时,五位公子各自拉帮结党争夺君位。等到桓公去世,就相互攻打,因此宫中无人,没有人敢装殓。桓公的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体上的蛆虫爬出了门外。十二月乙亥日,无诡继位,才运棺入宫,发出报丧的讣告。辛巳日夜间,才装殓入棺。

    桓公有十多个儿子,总计后来登位的有五人:公子无诡在位三个月死去,没有谥号;其次是孝公;其次是昭公;其次是懿公;其次是惠公。孝公元年三月,宋襄公率领诸侯军队送齐国太子昭回国并攻打齐国。齐国人惊恐,杀死了他们的国君无诡,准备拥立太子昭。四位公子的党徒攻打太子,太子逃往宋国,宋军就跟齐国四公子的军队交战。五月,宋军打败齐国四公子的军队,立太子昭为君,这就是齐孝公。宋君因为桓公和管仲把太子托付给他,所以来讨伐四公子。由于政局混乱的缘故,八月才安葬了齐桓公。六年春天,齐国攻打宋国,因为他拒不参加在齐国举行的盟会。夏季,宋襄公去世。七年,晋文公登位。十年,齐孝公去世,孝公的弟弟潘假手卫公子开方杀死孝公的儿子而自立,这就是昭公。昭公是桓公的儿子,他的母亲叫葛嬴。昭公元年,晋文公在城濮打败楚军,又在践土会合诸侯,朝见周天子,周天子让晋文公做霸主。六年,狄人侵犯齐国。晋文公去世。秦军在崤山被晋军击败。十二年,秦穆公去世。十九年五月,昭公去世,儿子舍继位作了齐君。舍的母亲不受昭公宠爱,齐国没人怕他。昭公的弟弟商人因为桓公去世争夺君位未成,暗中结交贤能之士,抚爱老百姓,百姓们很高兴。等到昭公去世,儿子舍继位,势孤力单,商人就跟众人一起在十月间在昭公的墓地杀害了齐君舍,自己登位,这就是懿公。懿公是桓公的儿子,他的母亲叫密姬。懿公四年春,当初,懿公做公子的时候,和丙戎的父亲一起打猎,争猎物不胜,等到登上君位,砍断了丙戎父尸的脚,却让丙戎为他驾车。庸职的妻子很漂亮,懿公把他纳入宫中,让庸职陪同乘车。五月间,懿公到申池游览,丙戎和庸职一同边洗澡,边开玩笑。庸职说:“断脚人的儿子!”丙戎说:“被夺妻的人!”两人都对这话感到耻辱,都怨恨懿公。便策划和懿公到竹林中游玩,两人在车上杀害了懿公,把尸体丢在竹林里逃走了。懿公登位后,骄气十足,百姓不归附。齐国人废黜了他的儿子,到卫国迎接公子元回来,拥立为君,这就是惠公。惠公是桓公的儿子,他的母亲是卫国女子,称作少卫姬,因为她躲避齐国的内乱,所以住在卫国。

    惠公二年,长狄人来侵,大夫王子城父杀了其头领荣如,把他埋在北门附近。晋国赵穿杀害了他的国君灵公。

    十年,惠公去世,儿子顷公无野继位。当初,崔杼受到惠公的宠爱,惠公去世,高氏、国氏怕受到他的胁逼,就赶走了他,崔杼逃奔卫国。

    顷公元年,楚庄王强大,征讨陈国;二年,楚又围攻郑国,郑伯投降,不久又让郑伯复国。

    六年春天,晋国派遣郤克出使齐国,齐侯让母夫人在帐幕中偷看,郤郤克上殿,母夫人一见他是个驼子,就哈哈大笑。郤克说:“不洗雪这耻辱,我誓不再过黄河!”回国后,请求攻打齐国,晋君没有答应。齐国使者来到晋国,郤克在河内捉住齐国使者四人,杀了他们。八年晋国攻打齐国,齐君送公子强到晋国作人质,晋军撤去。十年春天,齐国征讨鲁国、卫国。鲁国、卫国的大夫到晋国请求援兵,都是通过郤克。晋国派遣郤克率领战车八百辆担任中军主将,士燮率领上军,栾书率领下军,去援救鲁国、卫国,攻打齐国。六月壬申日,晋军与齐军在靡笄山下交战。癸酉日,两军在鞍地摆开阵势。逄丑父站在车右边担任齐顷公的警卫。顷公说:“快马加鞭前进,打败晋军会餐。”齐军射伤郤克,血淌到鞋上。郤克想回身退入营垒,驾车的人说:“我刚进入阵地,两次受伤,也不敢说自己受了伤,恐怕惊吓了士兵。希望您忍耐些。”于是又投入战斗。战斗继续进行,齐军危急,逄丑父担心齐侯被晋军俘虏,两人交换了位置,顷公站在右边,战车被树木绊住而停下。晋国小将韩厥伏在齐侯车子的前面,说:“敝国国君派遣我援救鲁国、卫国。”以戏弄齐侯。逄丑父让顷公下车取水喝,顷公才得以逃走,脱身离去,回到齐军中。晋国郤克要杀掉逄丑父,逄丑父说:“我代替国君去死却被杀,以后做臣子的就没有忠于国君的人了。”郤克放了他,逄丑父于是得以逃回齐国。当时晋军追赶齐军到了马陵。齐侯请求献上宝器来谢罪,晋军不答应,一定要得到讪笑郤克的萧桐叔子,要求齐国把田垄和干道都改成东西向。齐人回答说:“叔子是齐国国君的母亲。齐君的母亲犹如晋君的母亲,您怎么样处置她?况且您是打着正义的旗号前来征伐,最后却施以暴行,难道可以这样做吗?”于是就答应了,让齐国退还鲁国、卫国被侵占的土地。

    十一年,晋国开始设置六卿,奖赏鞍地战役有功人员。齐顷公访问晋国,要用王者之礼晋见晋景公,晋景公不敢接受,就回来了。回国后,顷公就开放园林,减轻赋税,救济孤寡,慰问伤病者,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救济百姓,百姓也就大为高兴。他又厚礼对待诸侯。直到顷公去世,百姓亲附,诸侯不敢侵犯。

    十七年,顷公去世,儿子灵公环继位。

    灵公九年,晋国栾书杀害了他的国君厉公。十年,晋悼公征讨齐国,齐侯派公子光到晋国作人质。十九年,立公子光作太子,高厚辅佐他,让他到钟离跟诸侯会盟。二十七年,晋国派中行献子征讨齐国。齐军被打败,灵公逃进临淄。晏婴阻止灵公逃跑,灵公不听。晏婴说:“您也太没有勇气了!”于是晋军围攻临淄,临淄军民据城防守不敢出战,晋军烧毁外城后离去。

    二十八年,当初,灵公娶了鲁国的女子,生了公子光,把他立为太子。又有仲姬、戎姬。戎姬得宠,仲姬生了公子牙,把他托付给戎姬。戎姬请求把公子牙作太子,灵公答应了。仲姬说:“不行。公子光立为太子,已厕身诸侯之列了,现在无缘无故废黜他,您一定会后悔的。”灵公说:“有我来决定。”就把太子光迁到齐国东部,让高厚辅佐公子牙作太子。灵公病重,崔杼接回原太子光,拥立他为君,这就是庄公。庄公杀了戎姬。五月壬辰日,灵公去世,庄公继位,在句窦丘上抓获太子牙,把他杀了。八月,崔杼杀高厚。晋国听到齐国发生内乱,征讨齐国,到达高唐。

    庄公三年,晋国大夫栾盈逃到齐国,庄公用隆重的客礼接待他。晏婴和田文子劝阻,庄公不听。四年,齐庄公让栾盈秘密地进入晋邑曲沃作内应,派军队尾随其后,上太行山,进入孟门关。栾盈败露,齐军回师,夺取了晋邑朝歌。

    六年,当初,棠公的妻子漂亮,棠公死去,崔杼娶了她。庄公跟她通奸,多次到崔家,拿崔杼的帽子送给别人。侍者说:“不能这么干。”崔杼发怒,趁着庄公攻打晋国之机,想与晋国合谋袭击齐国而没有机会。庄公曾经鞭打过宦官贾举,贾举仍然侍候他,替崔杼暗中窥伺庄公的行动找机会来报复怨恨。五月,莒君朝见齐侯,齐侯在甲戌日设宴款待他。崔杼声言有病不理政事。乙亥日,庄公来探望崔杼的病情,乘机追求崔杼的妻子。崔杼的妻子进入内室,和崔杼竟自闭门不出,庄公倚着屋柱唱起歌来。宦官贾举拦住庄公随从官员自己进来,关上大门,崔杼的党徒拿着武器从里面冲出来。庄公登上高台请求和解,他们不允许;请求盟誓订约,他们不允许;请求在祖庙里自杀,他们不允许。都说:“您的臣子崔杼病重,不能亲自来听候你的命令。这里靠近公宫,(可能有人诈称主上以行淫。)我们这些陪臣只知奋勇捉拿淫乱者,不听从其他命令。”庄公爬上墙头,他们射中庄公的大腿,庄公翻身掉下来,就杀害了他。晏婴站在崔杼的大门外,说道:“君主为国家而死,臣子应当随他死,为国家逃亡,臣子也应跟随他逃亡。假若君主为私事而死或为私事而逃亡,除非是他的亲信,谁肯承担这种责任呢!”大门开了,他走进去,头枕在庄公的尸体上痛哭,连连顿足以示悲痛,后走了出来。有人对崔杼说:“一定要杀掉他。”崔杼说:“他是众望所归的人,放了他可以赢得民心。”

    丁丑日,崔杼拥立庄公的异母弟弟杵臼,这就是景公。景公的母亲是鲁国叔孙宣伯的女儿。景公登位,用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两位相国恐怕引起内乱,就跟京都人士盟誓,说:“不和崔杼、庆封合作的处死!”晏子抬头向天说:“我所以对此持否定态度,就在于只有忠于君主利于国家的人我才肯服从!”他不肯盟誓。庆封要杀死晏子,崔杼说:“是忠臣啊,放了他吧。”齐国太史写道:“崔杼杀害了庄公。”崔杼杀了他。他的弟弟也如此写,崔杼又杀了他。他的小弟弟又如此写,崔杼才放过他。

    景公元年,当初,崔杼生了儿子崔成和崔强,他们的母亲死后,崔杼娶了东郭家的女儿,生了崔明。东郭女让她前夫的儿子棠无咎和她的弟弟东郭偃作崔杼的相。崔成犯了罪,无咎与东郭偃二相严加惩治,立崔明作太子。崔成请求终老于崔邑,崔杼答应了他,二位家相不听从,说:“崔邑,是宗庙所在之地,不行。”崔成、崔强大为恼怒,告诉庆封。庆封与崔杼有矛盾,正希望崔家毁败。崔成、崔强在崔杼家杀死棠无咎和东郭偃,家中人都逃跑了。崔杼发怒,没人在身边,就派一个宦官驾车,自己去见庆封。庆封说:“请允许我替你杀掉他们。”派崔杼的仇人卢蒲攻打崔家,杀死了崔成、崔强,杀尽了崔家满门,崔杼的妻子自杀。崔杼无家可归,也自杀了。庆封做了相国,专揽大权。

    三年十月,庆封出外打猎。当初,庆封已经杀了崔杼,更加骄傲,爱喝酒好打猎,不处理政事,由他儿子庆舍当政,不久父子间发生矛盾。田文子告诉田桓子说:“乱子将要发生。”田氏、鲍氏、高氏、栾氏共同商讨对付庆氏。庆舍派甲兵环卫庆封官邸,四家部众合力攻破庆封家。庆封回来,进不了家,逃奔鲁国。齐国人谴责鲁国,庆封又逃奔吴国。吴国把朱方之地给了庆封,他聚集他的族人居住在那里,比在齐国的时候还富裕。那年秋天,齐国人迁葬庄公,把崔杼戮尸街头,以博取百姓的欢心。

    九年,景公派晏婴前往晋国,晏婴与叔向私下说:“齐国政权最后将归田氏。田氏虽然没有盛德可言,但是假公权行私惠,对百姓有恩,百姓喜欢他。”十二年,景公前往晋国,会见平公,想跟晋国一起征讨燕国。十八年,景公再次往晋国,会见昭公。二十六年,景公到鲁国都城的郊外打猎,就便进入鲁都,和晏婴一起询问鲁国的礼制。三十一年,鲁昭公躲避季氏的迫害,逃到齐国。齐侯想把二万五千民户封给他,子家劝止昭公,昭公就请齐国征讨鲁国,夺取了郓邑给昭公居住。

    三十二年,彗星出现。景公坐在柏寝台上,叹着气说:“多么富丽堂皇!会被谁占有它呢?”大臣们都流泪,晏婴却发笑,景公发怒。晏婴说:“我笑大臣们太阿谀奉承了。”景公说:“彗星在东北出现,正当齐国的分野,我为此而忧虑。”晏婴说:“您修筑高台深池,赋税唯恐不能到手,刑罚唯恐不重,这样下去,妖星将要出现,彗星有什么可怕的呢?”景公说:“可以祈祷消除灾害吗?”晏婴说:“如果神灵可以祈祷而来,当然也可以祈祷而去。可是百姓愁苦怨恨的数以万计,而您让一个人去祈祷消灾,怎么能胜过众人的诅咒呢?”这时景公喜欢修建宫室,聚集狗马,生活奢侈,多收赋税,重施刑罚,所以晏婴拿这些后来劝谏他。

    四十二年,吴王阖闾攻打楚国,进入郢都。

    四十七年,鲁国阳虎攻打他的国君,没有获胜,逃到齐国,请求齐国攻打鲁国。鲍子劝谏景公,于是囚禁了阳虎。阳虎得机会逃出,投奔晋国。

    四十八年,跟鲁定公在夹谷举行和平友好的会晤。齐臣犂鉏说:“孔丘懂得礼仪,但是胆子小,让莱人奏乐,趁机逮住鲁君,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景公深忌孔丘辅佐鲁国,害怕它称霸,所以听从了犂鉏的计谋。正在会晤时,进献莱夷音乐,孔子就一脚一个台阶奔上坛台,派有关官吏捉住莱人杀了,并根据礼仪责备景公。景公感到惭愧,就归还侵占的鲁国土地表示道歉,就离开了。这年,晏婴去世。

    五十五年,范氏、中行氏在晋国反叛他们的国君,晋国急攻他们,他们派人到齐国请求借贷粮食。田乞想作乱,结交叛臣以树立私党,他就劝说景公道:“范氏、中行氏几次对齐国有恩德,不可以不援救。”于是派田乞去援救并运送粮食给他们。

    五十八年夏,景公夫人燕姬生的嫡子死了。景公的爱妾芮姬主了儿子荼,荼年幼,他的母亲出身卑贱,又品行不好,大夫们恐怕他当继承人,就上言希望选择众子中年长而又贤能的做太子。景公年老,讨厌谈论继承人的事,又喜欢荼的母亲,想立荼,但难于启齿,就对大夫们说:“作乐吧,国家还怕没有君主吗?”秋天,景公生病,命令国惠子、高昭子立小儿荼作太子,赶走众公子,把他们迁到莱邑。景公去世,太子荼继位,这就是晏孺子。冬天,景公还没有安葬,众公子怕被杀,都外出逃亡。荼的异母哥哥公子寿、公子驹、公子黔逃奔卫国,公子驵、公子阳生逃奔鲁国。莱邑人歌唱道:“景公死了不得参与埋葬,三军大事不得参与商量,公子们的追随者啊,到哪里去安身呢?”

    晏孺子元年春,田乞假装服从高氏、国氏,每次朝会,田乞请求为高氏或国氏陪乘,说道:“您得到国君的宠信,群巨人人自危,要谋反作乱。”又对群臣说:“高昭子是一个可怕的家伙,趁他还没有发难,我们先下手为强吧。”群臣听从了他。六月,田乞、鲍牧就和群臣带着士兵进入公宫,攻打高昭子。高昭子听到这事,和国惠子去救晏孺子。晏孺子的军队被打败了,田乞的党徒追赶他们,国惠子逃往莒国,他们就返回来杀死了高昭子。晏圉逃奔鲁国。八月间,秉意兹也投奔鲁国。田乞搞掉了两个国相,就派人到鲁国召回公子阳生。阳生到了齐国,秘密藏在田乞家里。十月戊子日,田乞邀请群臣说:“我家常儿的母亲要举行祭礼,备下简单菜肴,欢迎各位来共同喝一杯。”开宴时,田乞把公子阳生装在一个袋子里,摆在座位的中央,把袋子打开,露出了公子阳生,说道:“这就是齐国的君主!”群臣都伏地参拜。田乞准备跟大夫们订盟拥立他,鲍牧喝醉了,田乞向群臣撤谎说:“我和鲍牧商量共同拥立阳生。”鲍牧发怒说:“您忘记了景公的命令吗?”众大夫面面相觑要反悔,阳生上前,叩头说:“可以的话就立我,不可以就算了。”鲍牧担心招来祸患,就又说:“都是景公的儿子,有什么不可以的!”就跟他订了盟,拥立阳生,这就是悼公。悼公进入宫中,派人把晏孺子迁到骀邑,杀死在帐幕下,并且赶走了晏孺子的母亲芮子。芮子原来出身卑贱而晏孺子年幼,所以没有权力,国中的人都轻视他们。

    悼公元年,齐国征讨鲁国,夺取了讙邑、阐邑。当初,阳生流亡在鲁国,季康子把自己的妹妹嫁了给他。回国登位后,派人去迎接她。季姬与季鲂侯通奸,道出了其中隐情,鲁国不敢把她送回齐国,所以齐侯攻打鲁国,竟接回了季姬。季姬受到宠幸,齐国又归还所侵占鲁国的地方。

    鲍子跟悼公有嫌隙,关系不好。四年,吴国、鲁国征讨齐国的南方。鲍子杀害了悼公,向吴国报丧。吴王夫差在军门外哭祭了三天,率兵从海上讨伐齐国。齐国人打败了吴军,吴军就撤回去了。晋国赵鞅征讨齐国,到达赖邑便回师而去。齐国人共同拥立悼公的儿子壬,这就是简公。

    简公四年春天,当初,简公和父亲阳生一起在鲁国,监止受到宠信。简公登位之后,让他管理国政。田成子害怕他,屡屡上朝打探情况。御者田鞅对简公说:“田、监不可同时任用,您应该作出抉择。”简公没有听从。子我(监止)晚上上朝,田逆杀了人,正好碰到,就逮住田逆进宫。当时田氏家族正和睦团结,他们让囚犯田逆假装有病,又给看守送去酒食,灌醉并杀死看守,田逆便逃走了。子我邀集田氏族人到田氏宗庙订盟。当初,田豹想作子我的家臣,派公孙去推荐自己,因为田豹有亲丧而中止。后来终于用他做了家臣,受到子我的宠信。子我对他说:“我把田氏全赶走而立你作田氏宗长,可以吗?”田豹回答说:“我是田氏的远支,况且他们中间违抗你的不过几个人,何必全部赶走呢!”田豹将此事告诉了田氏。子行(田逆)说:“他得到君主的宠信,我们不先下手,一定会害您。”于是子行住进了公宫(准备作田氏的内应)。

    夏五月壬申日,田成子(田常)兄弟共乘四车到简公处,子我在帐幕中,出外迎接,于是他们一拥而入,关上大门。宦官抵抗他们,子行杀死了宦官。简公跟女人正在檀台上饮酒,田成子逼他移到后殿去。简公拿起戈要刺他,太史子余说:“不是对您不利,是要替您除害啊。”田成子出宫住在武器库,听到简公仍怒气未息,准备逃走,说:“哪里没有国君!”子行抽出剑来说:“迟疑,是坏事的祸根。我们这些人谁不是田氏的宗人?我如果不杀死您,就不是田氏族人!”田成子决定不走。子我回去,集合他的党徒攻打王宫的侧门和正门,都没能取胜,就退出来。田氏追赶他们。丰丘人捉住了子我来报告,把他杀死在郭关。田成子将要杀大陆子方,田逆请求赦免他。子方用简公的命令在路上要了一辆车,出了雍门。田豹给他一辆车,他不接受,说:“田逆替我求情,田豹又给我车子,那就是我跟你有勾结,我服事子我,竟跟他的仇人有私交,那还有什么脸面去见鲁国、卫国的人士?”

    庚辰日,田常在嫈州捉住简公,简公说:“我若早听从御者田鞅的话,不致有今天。”甲午日,田常在嫈州把简公杀害了。田常就拥立简公的弟弟骜,这就是平公。平公登位,田常辅佐他,专揽齐国的政权,划齐国安平以东的地方作为田氏的封邑。

    平公八年,越国灭了吴国。二十五年平公去世,儿子宣公积继位。

    宣公五十一年去世,儿子康公贷继位。田会在廪丘反叛。

    康公二年,韩、魏、赵开始列为诸侯。十九年,田常的曾孙田和开始列为诸侯,把康公迁到海滨。

    二十六年,康公去世,吕氏就断绝了祭祀。田氏终于统治了齐国,至齐威王,齐国称雄于天下。

    太史公说:我到齐国,从泰山山麓直到琅邪山,北面到了海滨,肥沃的土地有二千里,这里的百姓胸怀豁达、深沉而多智,这是他们的天性。靠太公的圣明,奠定了国家的基础,桓公时达到极盛,推行善政,主持诸侯会盟,号称霸主,不也是理所当然吗?广阔远大啊,的确有大国的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