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史记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第3/3页)

叔铎之祀”,指对曹国始封君叔铎的祭祀,这是曹国领主权存在的表征,这一祭祀权的被剥夺,标志着曹国的灭亡。“忽”,快速。“诸”,之乎。

    译文 管叔鲜和蔡叔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与武王同母的兄弟有十人。母亲叫太姒,是文王的正妻。她的大儿子叫伯邑考,老二叫武王发,老三叫管叔鲜,老四叫周公旦,老五叫蔡叔度,老六叫曹叔振铎,老七叫成叔武,老八叫霍叔处,老九叫康叔封,老十叫冉季载。冉季载最小。同母兄弟十人,只有姬发、姬旦最贤能,佐佑辅助文王,所以文王舍弃伯邑考而选择姬发作太子。及至文王逝世,姬发继了位,这就是武王。伯邑考在此之前早已去世了。

    武王灭亡殷纣之后,平定了天下,便分封有功的大臣和自己的兄弟。在此期间把叔鲜封于管,叔度封于蔡,他们作为殷纣王儿子武庚禄父的辅佐,治理殷朝遗留的民众。把叔旦封于鲁而作周王朝的国相,这就是周公。把叔振铎封于曹,叔武封于成,叔处封于霍。康叔封、冉季载都还年幼,未能受封。

    武王逝世时,成王尚年幼,周公旦独掌王政。管叔、蔡叔猜疑周公的行为将不利于成王,于是便挟持武庚叛乱。周公旦秉承成王的命令讨伐诛灭了武庚,杀死了管叔,放逐了蔡叔,把他迁离原封地,给了十辆车,七十名随从。将殷遗民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给微子启,封建宋国,由他延续殷人的祭祀;另一部分给康叔,封为卫君,这就是卫康叔。把季载封在冉。冉季和康叔都有良好的品行,于是周公便推举康叔担任周王朝的司寇,冉季为周王朝的司空,以佑助成王治理国家,他们在全国都有很好的名声。

    蔡叔度在流放后便死去。他的儿子叫姬胡,姬胡更改了他父亲的所为,尊守法纪。周公听到这些情况,便推举姬胡作鲁国的卿士。而且周公还禀告成王,把姬胡重新封于蔡,来供奉蔡叔的祭祀,这就是蔡仲。成王其余的五个叔父都各就自己的封国,没有担任天子官吏的。

    蔡仲去世,儿子蔡伯荒继位。蔡伯荒去世,儿子宫侯继位。宫侯去世,儿子厉侯继位。厉侯去世,儿子武侯继位。在武侯时,周厉王失掉国政,逃跑到彘地,王室由周公、召公共同执政,很多诸侯背叛了周王朝。

    武侯去世,儿子夷侯继位。夷侯十一年时,周宣王即位。在位二十八年,夷侯去世,儿子厘侯所事继位。

    釐侯三十九年时,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周王室的地位卑微,不得不向东迁都。秦国开始列入诸侯国。

    在位四十八年,厘侯去世,儿子共侯兴继位。共侯在位二年去世,儿子戴侯继位。戴侯在位十年去世,儿子宣侯措父继位。

    宣侯二十八年时,鲁隐公开始继位。在位三十五年,宣侯去世,儿子桓侯封人继位。桓侯三年时,鲁国人杀死了他们的国君鲁隐公。在位二十年,桓侯去世,弟弟哀侯献舞继位。

    哀侯十一年。早先,哀侯娶陈国女为妻,息侯也娶陈国女为妻。息夫人将回陈国省亲,路过蔡国,蔡侯对她不尊敬。息侯很生气,请求楚文王说:“楚国来讨伐我,我向蔡国求救,蔡国必定派军队前来,楚军可趁机袭击它,能够取胜。”楚文王听了这个建议。俘虏了蔡哀侯并把他带回楚国。蔡哀侯留在楚国九年,死在那里。蔡哀侯一共在位二十年去世。蔡国人拥立他的儿子肸为国君,这就是缪侯。

    缪侯把他的妹妹嫁给齐桓公作夫人。十八年,齐桓公与蔡女在船中嬉戏,夫人用力把船摇得晃动起来,桓公阻止她,她仍不停止,桓公很生气,把蔡女送回国但并未断绝夫妻关系。蔡侯也很生气,把妹妹另嫁他人。齐桓公大为光火,兴兵伐蔡。蔡军溃败,于是俘虏了缪侯,并乘势向南进军到达楚国的邵陵。不久诸侯替蔡国向齐国赔罪,齐侯让蔡侯归国。在位二十九年,缪侯去世,儿子庄侯甲午继位。

    齐侯归还了蔡侯。在位二十九年,缪侯去世,儿子庄侯甲午继位。

    庄侯三年,齐桓公去世,十四年,晋文公在城濮打败楚国的军队。二十年,楚国太子商臣杀死了他的父亲成王接替了王位。二十五年,秦穆公去世。三十三年,楚庄王继位。在位三十四年,庄侯去世,儿子文侯申继位。

    文侯十四年,楚庄王出兵伐陈国,杀了夏征舒。十五年,楚国军队包围了郑国的都城,郑国君主向楚军投降,楚军释放了郑君。二十年,文侯去世,儿子景侯固继位。

    景侯元年,楚庄王去世。四十九年,景侯从楚国为太子般娶妻,而后景侯又与她通奸。太子杀了景侯而自立为国君,这就是灵侯。

    灵侯二年,楚国的公子围杀了他的父王郏敖而自立为王,即灵王。九年,陈国司徒招杀死了他的国君哀公。楚国派遣公子弃疾灭亡了陈国并占领了它。十二年,楚灵王因灵侯杀其父王,诱骗蔡灵侯到申地,埋伏下武士,给灵侯饮酒,待灌醉后便把他杀掉,随从士兵七十人也都杀死。命令公子弃疾包围了蔡国都城。十一月,灭亡了蔡国,任命弃疾作蔡公。

    楚国灭亡蔡国后三年,楚国的公子弃疾杀死了他的君父灵王替代而立,即平王。平王于是便找到蔡景侯的幼子庐,立他为君,这就是平侯。这一年,楚国也恢复了陈国,重立了陈侯。楚平王刚刚继位,想讨好诸侯,因而又让陈国、蔡国的后人继位。

    平侯在位九年去世,灵侯般的孙儿东国打败了平侯的儿子自立为君,这就是悼侯。悼侯的父亲叫隐太子友。隐太子友是灵侯的太子,平侯继位而杀隐太子,所以平侯去世后,隐太子的儿子东国攻打平侯的儿子取代他而继位,这就是悼侯。悼侯在位三年去世,他的弟弟昭侯申继位。

    昭侯十年时,去朝见楚昭王,携带了两件贵重漂亮的裘皮衣,把其中一件献给了昭王,另一件自己穿戴着。楚国的国相子常想要那件裘皮衣,昭侯不肯给他。子常在楚王面前说了不少蔡侯的坏话,于是蔡侯被扣留在楚国三年之久。蔡侯知道自己被扣留的原由后,便把那件皮衣献给了子常,子常收下皮衣后,才进言楚王送蔡侯回国。蔡侯回国后便去到晋国,请求随同晋国一道讨伐楚国。

    十三年春,昭侯与卫灵公在邵陵会盟。蔡侯私下请求周大夫苌弘在会盟中位列卫侯之前;卫侯派史䲡申言卫国始封君康叔的功德,于是仍列卫侯在蔡侯之前。夏天,替晋国灭了沈国,楚王恼怒,攻打蔡国。蔡昭侯遣送自己的儿子到吴国作人质,以求共同讨伐楚国。冬天,与吴王阖闾一道终于打败了楚军,进入郢都。蔡昭侯怨恨子常,子常惧怕受害,逃奔郑国。十四年,吴军离去后楚昭王重回郢都。十六年,楚国的令尹为本国人民遭受吴国、蔡国的蹂躏而难过,于是便谋划向蔡国报复。蔡昭侯感到十分恐惧。二十六年,孔子来到蔡国。楚昭王进军讨伐蔡国,蔡昭侯恐慌,向吴王告急。吴王认为蔡都太远,与蔡侯约定把都城迁到靠近吴国的地方,以便救援。蔡昭侯私自许诺,未与大夫们商议。吴国军队前来援救蔡国,趁机把蔡国的都城迁到州来。二十八年,蔡昭侯将要去朝见吴王,大夫们害怕他再迁都,便派了一个名叫利的刺客把昭侯暗杀了,过后不久又把这个刺客利杀死以此推卸罪责,并拥立昭侯的儿子朔,这就是成侯。

    成侯四年,宋国灭亡了曹国。十年,齐国田常杀死了他的国君简公。十三年,楚国灭亡了陈国。在位十九年,成侯去世,儿子声侯产继位。声侯在位十五年去世,儿子元侯继位。元侯在位六年去世,儿子齐继位。

    蔡侯齐四年,楚惠王灭亡了蔡国,蔡侯齐亡命国外,蔡国从此断绝了祭祀。此时是陈国灭亡后的三十三年。

    关于伯邑考,他的子孙后代不知封在哪里。至于武王发,他的后代是周王,详细情况在《周本纪》中已有记述。管叔鲜发动叛乱被处死,没有后代。周公旦,他的后代世为鲁国国君,有《鲁周公世家》记述。蔡叔度,他的后代世为蔡国国君,有《管蔡世家》记述。曹叔振铎,他的后代世为曹国国君,有《管蔡世家》记述。成叔武,他的后代不见记载。霍叔处,他的后代在晋献公时被灭了封地。康叔封,他的后代世为卫国国君,有《卫康叔世家》记述。冉季载,他的后代也不见记载。

    太史公说:管叔、蔡叔发动叛乱,没有什么值得记述的。然而周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幼,全国已有人在怀疑,全靠同母兄弟成叔、冉季等十人作为辅佐,因此诸侯终于尊奉周王室,故此把他们附在《世家》中记述。

    曹叔振铎,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在灭亡了殷纣王后,把叔振铎封在曹。

    叔振铎去世后,儿子太伯脾继位。太伯去世后,儿子仲君平继位。仲君平去世后,儿子宫伯侯继位。宫伯侯去世后,儿子孝伯云继位。孝伯云去世后,儿子夷伯喜继位。

    夷伯二十三年,周厉王逃奔到彘地。

    夷伯在位三十年去世,弟弟幽伯强继位。幽伯在位九年,弟弟苏杀幽伯替代他的君位,这就是戴伯。戴伯元年时,周宣王已在王位三年了。在位三十年,戴伯去世,儿子惠伯兕继位。

    惠伯二十五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周王室因此东迁,王室的地位也更加卑微,诸侯们也背叛他。秦国开始进入诸侯行列。

    在位三十六年,惠伯去世,儿子石甫继位,他的弟弟武杀了他而取代了君位,这就是缪公。缪公在位三年去世,儿子桓公终生继位。

    桓公三十五年,鲁隐公登位。四十五年,鲁国人杀死了他们的国君隐公。四十六年,宋国华父督杀死了他的国君宋殇公及孔父。在位五十五年,桓公去世,儿子庄公夕姑继位。

    庄公二十三年,齐桓公开始称霸。

    在位三十一年,庄公去世,儿子厘公夷继位。厘公在位九年去世,儿子昭公班继位。昭公六年,齐桓公打败蔡国,趁势到达楚国的召陵。在位九年,昭公去世,儿子共公襄继位。

    共公十六年。早先,晋国的公子重耳出亡时路过曹国,曹国君主对他无礼,要看他长成连片的肋骨。厘负羁劝阻共公,共公不听,厘负羁私下与重耳相好。二十一年,晋文公重耳出兵讨伐曹国,俘虏了共公并把他带回国去,同时命令军队不得进入厘负羁宗族的大门。有人劝告晋文公说:“从前齐桓公会合诸侯,恢复异姓诸侯的国家,现在您却囚禁曹国的君主,灭亡同姓诸侯,用什么来向诸侯发号施令呢?”晋国于是又送共公返国。

    二十五年,晋文公去世。在位三十五年,共公去世,儿子文公寿继位。文公在位二十三年去世,儿子宣公强继位。宣公在位十七年去世,弟弟成公负刍继位。

    成公三年,晋厉公出兵征伐曹国,俘虏了成公并把他带回国,不久又释放了他。五年,晋国的栾书、中行偃指使程滑杀死了他们的国君。在位二十三年,成公去世,儿子武公胜继位。武公二十六年,楚国的公子弃疾杀死了他的君主灵王取代了君位。在位二十七年,武公去世,儿子平公须继位。平公在位四年去世,儿子悼公午继位。这一年,宋国、卫国、陈国、郑国皆遭受了火灾。

    悼公八年,宋景公登位。九年,悼公往宋国朝拜,宋国把他囚禁起来。曹国人拥立他的弟弟野,这就是声公。悼公死在了宋国,事后又送回曹国安葬。

    声公五年,平公的弟弟通杀死声公取代了他的君位,这就是隐公。隐公四年,声公弟弟露杀死了隐公取代了他的君位,这就是靖公。靖公在位四年去世,儿子伯阳继位。

    伯阳三年,国中有人梦见许多上层人士聚集在土神庙里,策划灭亡曹国,曹叔振铎阻止他们,请求等待公孙强的到来再举动,上层人士们答应了。天亮后,找遍了曹国,没有公孙强这个人。做梦的人告诫他的儿子说:“我死后,你听到公孙强执政时,一定要离开曹国,不要遭受曹国灭亡的灾害。”待到伯阳继位时,爱好在野外打猎。六年,曹国有个叫公孙强的乡下人也喜好打猎,他擒获到一只白雁把它献给了伯阳,并大谈打猎的门道,伯阳因而向他请教施政的事情。伯阳非常赏识他,宠信他,任命他为司城,参预国事的决策。做梦人的儿子于是逃亡离去。

    公孙强向伯阳陈说称霸之道。十四年,曹伯信从他,便背叛了晋国,进犯宋国。宋景公讨伐他,晋国不派军队来救援。十五年,宋国灭亡了曹国,捉拿了曹伯阳和公孙强并把他们带回国去杀了。曹国从此断绝了祭祀。

    太史公说:我探求曹共公不任用僖负羁的原因,原来是他乘坐华贵的高级马车的就有三百人,唯独不建立德政。待到振铎阻止梦中亡曹的企图,难道不是想延续曹国的祭祀吗?如果公孙强不推行他的霸政,曹叔振铎的祭祀能这么快就断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