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史记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第3/3页)

不使知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4〕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注释】〔1〕“轵”,汉县名,在今河南济源县南。〔2〕“慨”,原指叹息,此处指心绪不佳。“不快意”,不痛快。“慨”、“不快意”连用,加重语气。〔3〕“睚眦”,音yázì,怒目而指,引申指小忿小怒。〔4〕“嚼”,饮酒干杯。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倨视之,〔1〕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2〕“是人,吾所急也,〔3〕至践更时脱之。”〔4〕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5〕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注释】〔1〕“箕倨”,古代无椅子之类的坐具,所以席地而坐,坐时两腿向后(在现代日本电影中仍能看到这种姿式)。如果两腿向前,左右分开,同时两手据膝,就认为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因为这种姿式像簸箕,所以叫“箕倨”。“倨”,通“踞”。〔2〕“尉”,指县尉,汉代负责一县治安的官吏。“史”,通“吏”。“尉史”,县尉的属吏。〔3〕“急”,急需。〔4〕“至践更时脱之”,汉代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的男子要轮番到边境上去服兵役,叫做更。不能服兵役的人出钱给官府,由官府雇人去服兵役,叫做更赋。贫苦居民受雇代人服兵役叫做践更。从《史记》的这段记载看,汉代穷人受雇践更系由尉吏分派,有一定的强迫性。〔5〕“肉袒”,裸露上体,古代谢罪或祭祀时要袒露上体,以表示悔过或虔敬。

    雒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吾闻雒阳诸公在此问,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去,令雒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车,请得解客舍养之。

    及徙豪富茂陵也,〔1〕解家贫,不中訾,〔2〕吏恐,不敢不徙。卫将军为言:〔3〕“郭解家贫不中徙。”上曰:“布衣权至使将军为言,此其家不贫。”解家遂徙。诸公送者出千余万。轵人杨季主子为县掾,〔4〕举徙解。解兄子断杨掾头。由此杨氏与郭氏为仇。

    【注释】〔1〕“及徙豪富茂陵也”,汉武帝在建元二年(公元前一三九年)在槐里县茂乡设茂陵县,给自己营造陵园,其地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元朔二年(公元前一二七年),他接受主父偃的建议,把各地有势力的人物及家产在三百万钱以上的富民强行迁往茂陵附近居住,以打击地方上的豪强势力。〔2〕“中”,符合。“訾”,同“资”,此处引申为资产标准。〔3〕“卫将军”,即卫青,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同母弟,曾率兵七次出击匈奴,屡立战功,元朔五年(公元前一二四年)封大将军。〔4〕“县掾”,汉代县令(或长)的助手,人选由令(长)自选,不由朝廷任命。

    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1〕闻其声,争交欢解。解为人短小,不饮酒,出未尝有骑。已又杀杨季主。杨季主家上书,人又杀之阙下。〔2〕上闻,乃下吏捕解。解亡,置其母家室夏阳,〔3〕身至临晋。〔4〕临晋籍少公素不知解,解冒,因求出关。籍少公已出解,解转入太原。〔5〕所过辄告主人家。吏逐之,迹至籍少公。少公自杀,口绝。久之,乃得解。穷治所犯,为解所杀,皆在赦前。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吏以此责解,解实不知杀者。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吏奏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当大逆无道。”〔6〕遂族郭解翁伯。〔7〕 【注释】〔1〕“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约当今陕西中部。〔2〕“阙下”,汉代宫、庙、陵墓门前左右各有一方形高大砖石建筑,上有飞檐斗拱,叫做阙。此处用“阙下”指宫门。〔3〕“夏阳”,汉县名,在今陕西韩城县南。〔4〕“临晋”,汉县名,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旧县东南。〔5〕“太原”,汉郡名,约当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治所在晋阳(今太原市西南)。〔6〕“大逆无道”,又称“大逆不道”,多指犯上谋反。〔7〕“族”,诛杀犯罪者的父母、兄弟、妻子。

    自是之后,为侠者极众,敖而无足数者。然关中长安樊仲子、槐里赵王孙、〔1〕长陵高公子、〔2〕西河郭公仲、〔3〕太原卤公孺、临淮兒长卿、〔4〕东阳田君孺,〔5〕虽为侠而逡逡有退让君子之风。至若北道姚氏,西道诸杜,南道仇景,东道赵他、羽公子,南阳赵调之徒,〔6〕此盗跖居民间者耳,曷足道哉!此乃乡者朱家之羞也。

    【注释】〔1〕“槐里”,汉县名,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南。〔2〕“长陵”,汉县名,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汉高祖刘邦墓在此。〔3〕“西河”,汉郡名,辖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山西吕梁山、芦茅山以西、石楼县以北以及陕西宜川县以北黄河沿岸一带。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县境)。〔4〕“临淮”,汉郡名,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一二二年)分沛郡、东郡阳置,辖今江苏中南部及安徽东北部一带。治所在徐县(今江苏泗洪县东南)。〔5〕“东阳”,汉县名,在今山东武城县东北。〔6〕“南阳”,汉郡名,辖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县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县、郧县间地。治所在宛县(在今河南南阳市)。

    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1〕於戏,惜哉!

    【注释】〔1〕“岂”,通“其”,此处与选择连词“或”,意近。“既”,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