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史记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第1/3页)

    史记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施丁 注译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1〕北正黎以司地。〔2〕唐虞之际,〔3〕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4〕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5〕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6〕而司马氏入少梁。〔7〕 【注释】〔1〕“南正”,传说中的官名。掌管天事。〔2〕“北正”,一作“火正”,传说中的官名。《国语》有“黎为火正”之说。掌管民事。〔3〕“唐”,即陶唐氏,传说中远古部落之名,居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其首领是尧。“虞”,即有虞氏,传说中远古部落之名。居于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州镇),其首领是舜。〔4〕“程伯休甫”,程,国名。伯,爵名。休甫,人名,传说是黎的后裔,封为程伯。〔5〕“司马氏世典周史”,此说不可信。司马氏祖先当是掌军事,而不可能典史职。这是司马谈迁父子为太史令后,美化祖先的说法。〔6〕“中军”,春秋时大国军队分为上、中、下三军,其中以中军的地位较高。“随会”,人名。也称士会。他由晋奔秦。〔7〕“少梁”,古邑名。故地在今陕西韩城南。本西周梁国,春秋时为秦所灭,称少梁邑。后属晋,继又属魏,后入于秦。秦惠文王十一年(公元前三二七年)改名夏阳。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1〕在赵者,以传剑论显,蒯聩其后也。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2〕遂拔,因而守之。〔3〕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阳。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4〕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5〕葬于华池。〔6〕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7〕当始皇之时。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8〕诸侯之相王,〔9〕王卬于殷。〔10〕汉之伐楚,卬归汉,〔11〕以其地为河内郡。〔12〕昌生无泽,〔13〕无泽为汉市长。〔14〕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15〕卒,皆葬高门。〔16〕喜生谈,谈为太史公。〔17〕 【注释】〔1〕“中山”,古国名,春秋末年鲜虞人所建,都于顾(今河北定县)。公元前二九六年为赵所灭。〔2〕“蜀”,古国名。建都于成都(今四川成都)。公元前三一六年被秦将司马错所灭。〔3〕“守”,郡守。〔4〕“坑赵长平军”,公元前二六二年,秦军包围韩的上党,上党郡守冯亭以地献于赵,引起秦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战。公元前二六○年赵王以不晓军事的赵括代老将廉颇为将,赵括盲目出击。秦将白起在正面诈败后退,另设两支奇兵袭击赵军后方。结果赵军被围困四十六日,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赵括被射死,赵军四十万人被俘坑死。事见本书《白起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5〕“杜邮”,古地名,故地在今陕西咸阳市东。〔6〕“华池”,故地在今陕西韩城西南。〔7〕“铁官”,官名。秦代始置,汉代沿置。掌铸造和买卖铁器。〔8〕“蒯聩玄孙卬”,据《索隐》引《司马氏系本》云:“蒯聩生昭豫,昭豫生宪,宪生卬。”“卬”,音áng。“武信君”,指武臣,秦末起义军首领之一。自号武信君,称王于赵,都邯郸,后被叛将李良所杀。事见本书《张耳陈余列传》。“朝歌”,古卫国都城,汉置县。故地在今河南淇县。〔9〕“诸侯之相王”,指项羽分封诸侯。〔10〕“王卬于殷”,公元前二○六年项羽分封诸侯,因司马卬定河内有功,封其为殷王,王河内,都于朝歌。事见本书《项羽本纪》。〔11〕“卬归汉”,本书《高祖本纪》记载,汉二年(公元前二○五年)三月汉军攻下河内,“虏殷王”,与此所谓“卬归汉”者略异。〔12〕“河内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13〕“无泽”,《汉书·司马迁传》作“毋怿”。〔14〕“市长”,官名。汉代长安四市有四长,左冯翊的属官。参见《汉书·百官公卿表》。〔15〕“五大夫”,秦汉爵名。为二十爵中的第九爵。〔16〕“高门”,高门原。故地在今陕西韩城西南。〔17〕“太史公”,汉有太史令,秩六百石,太常的属官。汉称太史令其人为太史公。

    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1〕受《易》于杨何,〔2〕习道论于黄子。〔3〕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4〕愍学者之不达其意而师悖,〔5〕乃论六家之要指曰:〔6〕 【注释】〔1〕“天官”,古时天文学。“唐都”,人名。汉代天文学家,曾参加制订《太初历》。〔2〕“杨何”,人名。字叔元,汉菑川(故城在今山东寿光县)人。武帝时以《易》被征,官至中大夫。〔3〕“道论”,道家学说。“黄子”,汉人。亦称黄生,史失其名。曾与辕固生辩论汤武受命问题。事见本书《儒林列传》。〔4〕“建元、元封”,皆是汉武帝年号。建元共六年(公元前一四○年至前一三五年),元封亦六年(公元前一一○年至前一○五年)。〔5〕“愍”,音mǐn,忧虑。“师悖”,谓以悖为师。固执谬论之意。〔6〕“六家”,指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

    《易·大传》:〔1〕“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2〕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3〕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4〕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5〕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6〕绌聪明,〔7〕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注释】〔1〕“《易·大传》”,即《易·系辞》。〔2〕“省”,明白。〔3〕“大祥”,夸大灾祥。〔4〕“俭”,当作“检”,拘束。〔5〕“无形”,指道,客观规律。〔6〕“去健羡”,意谓去掉刚强与贪欲,而以柔弱与知足自守。〔7〕“绌聪明”,意谓不耍花招、不滑头滑脑。

    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1〕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2〕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注释】〔1〕“四时”,春、夏、秋、冬。“八位”,八卦位,即八方。“十二度”,星宿所居的十二躔次(即日月星辰运行的轨迹)。“二十四节”,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二十四节气、“教令”、指带有迷信色彩的条规禁忌。〔2〕“大经”,重要法则。

    夫儒者以《六艺》为法。〔1〕《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2〕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注释】〔1〕“《六艺》”,指《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六种儒家典籍。〔2〕“当年”,犹言毕生。或谓壮年。

    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剪,〔1〕采椽不刮。食土簋,〔2〕啜土刑,〔3〕粝粱之食,〔4〕藜藿之羹。〔5〕夏日葛衣,冬日鹿裘。”〔6〕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要曰彊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

    【注释】〔1〕“茨”,用茅草苫屋。〔2〕“土簋”,古时盛食物的圆口陶器。“簋”,音guǐ。〔3〕“啜”,音chuò,喝。“土刑”,古时盛羹的陶器。〔4〕“粝粱”,当作“粝粢”。粗劣的食物。“粝”,音lì粗米;粱,细粮,故粝、梁二字不当连用。“粢”,音zī,粗粮。〔5〕“藜藿”,泛指野菜。“藜”,一年生草本植物。俗称灰菜,嫩叶可食。“藿”,豆叶。〔6〕以上引自《韩非子·五蠹篇》。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踰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名家苛察缴绕,〔1〕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责实,〔2〕参伍不失,〔3〕此不可不察也。

    【注释】〔1〕“苛察”,苛细考察。“缴绕”,纠缠,烦琐。谓不识大体。〔2〕“控名责实”,由名以求实,使名与实相符。〔3〕“参”,三。“伍”,五。“参伍”,谓错综比较,以为验证。

    道家无为,〔1〕又曰无不为,〔2〕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3〕无成埶,〔4〕无常形,〔5〕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6〕时变是守。〔7〕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8〕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9〕实不中其声者谓之窾。〔10〕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11〕光燿天下,复反无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12〕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注释】〔1〕“无为”,道家言不先物为。〔2〕“无不为”,道家言因物之所为。旨在顺应自然。〔3〕“因循”,顺应自然。〔4〕“成埶”,一成不变之势。“埶”,音shì,通“势”。〔5〕“常形”,固定不变之形。〔6〕“不朽”,《汉书》为”不巧”,谓无机巧之心。〔7〕“时变”,顺时变化。〔8〕《索隐》言“圣人不朽”等四句,出于《鬼谷子》;今本无此文。〔9〕“声”,名声,名。“端”,正。〔10〕“窾”,音kuǎn,空。〔11〕“混混冥冥”,混沌状态。〔12〕“具”,物质。

    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迁。

    迁生龙门,〔1〕耕牧河山之阳。〔2〕年十岁则诵古文。〔3〕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4〕探禹穴,〔5〕窥九疑,〔6〕浮于沅、湘;〔7〕北涉汶、泗,〔8〕讲业齐、鲁之都,〔9〕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10〕厄困鄱、薛、彭城,〔11〕过梁、楚以归。〔12〕于是迁仕为郎中,〔13〕奉使西征巴、蜀以南,〔14〕南略邛、筰、昆明,〔15〕还报命。

    【注释】〔1〕“龙门”,山名,在今陕西韩城市东北。相传为禹所凿之龙门。〔2〕“河山之阳”,河之北,山之南。〔3〕“古文”,指用先秦篆文传抄的古书,如《尚书》、《左传》、《国语》等。〔4〕“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省中部绍兴、嵊县、诸暨、东阳间。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与曹娥江的分水岭。相传夏禹至此大会诸侯,计功封爵,始命会稽。〔5〕“禹穴”,相传会稽山上有孔,名曰禹穴。〔6〕“九疑”,山名。在今湖南宁远县南。相传虞舜葬于此。〔7〕“沅、湘”,二水名。都在今湖南省境内,流入洞庭湖。〔8〕“汶、泗”,二水名。古汶水在今山东省境内,流入济水。古泗水源出山东泗水县东蒙山南麓,东南流至今江苏清江市西南,注入淮河。〔9〕“齐、鲁之都”,齐都临淄,故地在今山东临淄北。鲁都曲阜,故地在今山东曲阜。〔10〕“乡射”,古代的射礼。乡射有两种:一指州长于春、秋两季会集士大夫,习射于州序(州的学校);一指乡老和乡大夫贡士之后举行的乡射之礼。“邹”,汉县名,治所在今山东邹县东南。“峄”,峄山,在今山东邹县东南。〔11〕“鄱”,同“蕃”,汉县名,治所在今山东滕县。“薛”,汉县名,治所在今山东滕县南。“彭城”,西汉楚王国的都城,故地在今江苏徐州市。〔12〕“梁”,汉诸侯王国之一。都于睢阳(在今河南省商丘南)。“楚”,汉诸侯王国之一。都于彭城(在今江苏涂州市)。〔13〕“郎中”,皇帝的侍从官,隶属于郎中令(光禄勋)。〔14〕“巴”,汉郡名。治所在江州(在今四川重庆市北)。辖境相当今四川旺苍、西充、永川、綦江以东地区。“蜀”,汉郡名。治所在成都(今属四川)。辖境相当今松潘以南,北川、彭县、洪雅以西,峨边、石棉以北,邛崃山、大渡河以东。以及大渡河与雅砻江之间康定以南、冕宁以北之地。〔15〕“邛”邛都,汉越巂郡治所在地,在今四川西昌东。“筰”,筰都,汉沈黎郡治所在地,在今四川汉源东北。“昆明”,古地区名。故地在今云南下关市地区。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1〕而太史公留滞周南,〔2〕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3〕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4〕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5〕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脩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6〕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7〕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8〕弗敢阙。”

    【注释】〔1〕“是岁”,指元封元年(公元前一一○年)。“封”,封禅。帝王祭天地的典礼。在泰山上祭天称封;在泰山下梁父山上祭地称禅。〔2〕“周南”,指今洛阳一带。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而治,陕以西称召南,陕以东称周南。〔3〕“河、洛”,二水名。河,河水,今黄河;洛,洛水。〔4〕“太史”,太史令。〔5〕“接千岁之统”,指汉武帝继周成王绪业而封禅。据本书《封禅书》云,西周成王曾登封泰山,秦始皇也到泰山封禅。汉朝统治者囿于对秦朝的偏见,不承认汉继于秦,而以为汉继于周。自周成王至汉武帝封禅约九百余年,故称汉武帝封禅“接干岁之统”。〔6〕“获麟”,指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四八一年)西狩获麟。“四百有余岁”,自获麟至元封元年(公元前一一○年),凡三百七十二年;言“四百有余岁”,计算有误。〔7〕“史记”,泛指历史记载。〔8〕“论”,引述和编撰之意。“次”,顺序记事之意。“旧闻”,指历史材料。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1〕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2〕五年而当太初元年,〔3〕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历始改,〔4〕建于明堂,〔5〕诸神受纪。〔6〕 【注释】〔1〕“卒三岁”,指司马谈死了三年。司马谈死于元封元年,“卒三岁”则为元封三年(公元前一○八年)。司马迁于是年为太史令。《索隐》引《博物志》云:“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迁〕,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据此推算,司马迁当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一三五年)。〔2〕“紬”,音chōu,抽引;引申为研究。“史记”,历史记载,并包括档案文件。“石室、金匮”,都是国家藏书的地方。〔3〕“太初元年”,公元前一○四年。《正义》云:“案:迁年四十二岁。”据此推算,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五年(公元前一四五年)。按:《正义》和《索隐》所说司马迁年龄,相差十岁。这是近代学者考证司马迁生年,产生不同说法之两个不同材料来源。〔4〕“天历始改”,谓汉朝不再用《秦历》,而改用《太初历》(即《夏历》,以一月为正月)。〔5〕“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关于古代明堂之说,历来学者所言不一,其实难以推究明白。〔6〕“诸神”,指诸侯。“受纪”,谓遵照新历法。

    太史公曰:〔1〕“先人有言:〔2〕‘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3〕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4〕 【注释】〔1〕“太史公”,司马迁自称。下同。〔2〕“先人”,指司马谈。〔3〕“五百岁”,自周公卒至孔子,约五百余岁;自孔子卒(公元前四七九年)至太初元年(公元前一○四年),只有三百七十五年。所言“五百岁”,非确指年数,而是引为祖述之意。〔4〕“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此是司马迁自称。

    上大夫壶遂曰:〔1〕“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2〕‘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3〕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4〕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5〕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6〕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7〕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辩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8〕《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9〕其指数千。〔10〕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11〕《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12〕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里’。〔13〕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14〕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15〕遭变事而不知其权。〔16〕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17〕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18〕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注释】〔1〕“上大夫”,官名。《索隐》云:“遂为詹事,秩二千石,故为上大夫也。”此言“上大夫”是指官秩。案:汉人多有上大夫之称,或官至上大夫之说,如“上大夫董仲舒”(见本书《十二诸侯年表》),“邓通官至上大夫”,“韩嫣官至上大夫”(见本书《佞幸列传》)等,可见上大夫有可能是官名。“壶遂”,人名。曾和司马迁一同参与制订《太初历》。〔2〕“董生”,指董仲舒。〔3〕“二百四十二年”,指《春秋》。《春秋》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七二二年),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四八一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