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十六 食治论(一)

    卷第九十六 食治论(一) (第2/3页)

生绢袋摆。如造米粉法。曝干。热渴时。冷水调下一钱服之。大

    治三。小便数。宜吃羊肺羹方。

    羊肺(一具治如食法)精羊肉(五两切)粳米(半合)葱白(五茎切)生姜(少许)盐醋等

    治渴口干。小便数。宜吃黄雌鸡粥方。

    黄雌鸡(一只治如食法。)上以烂煮取肉。随意食之。其汁和豉作粥食之。亦妙。

    又方。

    上取牛乳。微温饮之。生饮令人利。熟饮令人渴。故宜微温。与马乳功同。

    治渴口干。心神烦躁。宜吃栝蒌根羹方。

    栝蒌根(半斤)冬瓜(半斤)上切作小片子。以豉汁中。煮作羹食之。

    又方。

    上单煎豉汁停冷。渴即饮之。亦佳。

    治渴。神效煮兔方。

    兔(一枚)新桑根白皮(半斤细锉)上剥兔去皮及肠胃。与桑根白皮同煮。烂熟为度。尽力食肉。并饮其汁。即效。

    治渴。口干渴方。

    鹿头(一枚治如食法)上蒸令熟。细切。入酱醋。任便食之。

    治渴饮水。日夜不止。口干。小便数方。

    田中螺(五升)上以水一斗。浸经宿。每取一大盏。入米一合。煮作粥食之。如渴即饮其水。甚效。

    治渴。发动无时。饮水不足方。

    生萝卜(五枚)上捣捩取汁一大盏。搅粥作饮。频吃甚效。

    治渴。舌焦口干。小便数方。

    野鸡(治如食法)上以水五大盏。煮取三大盏。渴即汁饮之。肉亦任性食之。

    [卷第九十六] 食治水肿诸方

    夫肾主于水。脾胃俱主于土。土性克水。脾与胃合。胃为水谷之海。若胃脘不能传化。使水脉闭

    治水气。腹大脐肿腰痛。不能转动方。

    赤小豆(五合)桑根白皮(三两锉)白术(二两)鲤鱼(一头三斤者净洗如常)上以水一斗。都一处煮。候鱼熟。取出鱼。尽意食之。其豆亦宜吃。勿着盐味。其汁入葱白

    治水肿利小便。鲤鱼粥方。

    鲤鱼(一头可重一斤去肠净洗)商陆(二两锉)赤小豆(三合)紫苏茎叶(二两)上于净锅中。着水五大盏。都候鱼烂熟。空腹食之。其汁入葱白生姜橘皮。及少醋。调和作

    治水气洪肿。宜服羊肉方。

    精羊肉(五两切)商陆(四两切)葱白(七茎并须)豉(一合)上以水三大盏。煮商陆取二盏半。去滓。下肉及葱等。煮作。空腹食之。并汁取尽。

    治水气。面目及四肢虚肿。大便不通。宜服牵牛子粥方。

    牵牛子(一两一半生一半炒并为细末)粳米(二合)生姜(一分细切)上将米煮粥。候熟。抄牵牛子末三钱。散于粥上。并入生姜搅转。空腹食之。须臾通转。即

    又方。

    冬麻子(二合以水研取汁一大盏半)糯米(二合)上以麻子汁和米。煮作粥。着少葱姜豉食之。

    又方。

    郁李仁(一两半汤浸去皮水研取汁)薏苡仁(二两研碎如粟米)上以郁李仁汁。煮薏苡仁。作粥。空腹食之。

    又方。

    鲤鱼(一头可重一斤去鳞肠肚净洗)冬麻子(半斤水研滤取汁一升)赤小豆(半升淘令净)上先以水四大盏。煮鱼豆欲熟。入麻子汁。更煮十余沸。出鱼。空腹食之。其豆及汁并宜食

    又方。

    商陆汁(三合)生姜汁(一合)生地黄汁(二合)上相和。煎三五沸。每服二合。搅粥半盏。空心食之。

    治水气。利小便。除浮肿。黑豆粥方。

    黑豆(半升)桑枝(锉半升)构皮(枝)(锉半升)上以水五大盏。煮取二大盏。去滓。每取汁一盏。入米一合。煮作粥。空心食之。

    又方。

    鲤鱼(一头重一斤治如食法)上煮令熟。取汁并鱼。入冬瓜葱白。作羹食之。如未效。再作食之。

    治脚肿满转入腹。垂死方。

    赤小豆(一升淘令净)上以水三斗。煮熟。去豆取汁。浸脚。冷即重暖用之。其豆食之亦妙。

    治十种水病不瘥。垂命方。

    猪肉(半斤细切)上用粳米三合。水三升。入葱豉椒姜作粥。每日空腹食之。

    又方。

    青头鸭(一只剥去毛足头及肠)上修事和粳米煮。令熟。着五味姜葱豉。任意食之。切勿入盐。

    [卷第九十六] 食治咳嗽诸方

    夫五脏六腑皆有嗽。而肺最多。然肺居四脏之上。外合皮毛。皮毛喜受风冷。故肺独易为嗽肝肿引

    治上气咳嗽。胸膈伤痛。气喘。粳米桃仁粥方。

    粳米(二合)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上以桃仁和米煮粥。空腹食之。

    又方。

    猪喉(一具去脂细切)生地黄(六两取汁)稀饧(四合)上抄猪喉。即下地黄汁。及姜葱盐豉各少许。候熟。去滓。取汁。即下饧搅匀。以瓷器中盛

    治伤中筋脉。急上气。咳嗽。鹿髓煎方。

    鹿髓(半斤)蜜(三合)生地黄汁(四合)酥(三合)桃仁(三两二味各汤浸去皮尖双仁研上煎地黄杏仁桃仁等。汁减半。纳鹿髓酥蜜。煎如稀饧。收瓷盒中。每取一匙。搅粥半盏。

    又方。

    枣(二十枚去核)酥(四两)上以酥微火煎。令入枣肉中。煎尽酥。常含一枚。微微嚼。咽下极效。

    又方。

    稀饧(三合)杏仁(二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熬研成膏)上相和得所。每取一匙。搅粥半盏。不计时候食之。

    又方。

    生姜(五合)沙糖(五两)上煎令相和。每服一匙。搅粥半盏。不计时候食之。

    益心润肺。作胸膈烦躁。除咳嗽。灌藕方。

    生藕(五挺大者)生百合(二两)生薯药(三两)白茯苓(二两末)枣(三七枚去皮核)生上将百合薯药天门冬烂研。入蜜更研取细。次入枣瓤。次入茯苓。次入面。溲和。干则更入少食之。

    治肺气疗虚羸。喘息促急。咳嗽等。宜服杏仁粥方。

    杏仁(二十一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研以三合黄牛乳投绞取汁)枣(七枚去核)粳米(二合)桑上以水三大盏。先煎桑根白皮枣姜等。取汁二盏。将米煮粥。候临熟。入杏仁汁。更煮五七

    治上气喘急咳嗽。宜服此方。

    猪kt(三具去脂细切)上以枣三十枚。去皮核。好酒三升同浸。秋冬七日。春夏三日。布捩去滓。随性暖服之。

    [卷第九十六] 食治烦热诸方

    夫心烦者。由阴阳更虚。阴气偏少。阳气暴胜故也。亦有风热相搏。风毒攻心。烦躁昏愦。

    治烦热去渴。补中。养神益气。除百疾。令人心神悦畅。藕实羹方。

    藕实(三两新嫩者)甜瓜皮(四两切)菜(四两切)上以豉汁中。相和作羹。调和食之。

    治心下烦热。止渴。鸡子羹方。

    鸡子(三枚)叶(一斤切)淡竹笋(四两去皮切)上以豉汁中煮作羹。临熟。破鸡子投入羹中食之。

    治壅毒攻心。烦热恍惚。黑豆羹方。

    黑豆(三合)淡竹叶(五十片)枸杞茎叶(五两切)上以水二大盏。煮二味。取一大盏。去滓。下枸杞叶。煮熟。入五味。作羹。放温食之。

    治气壅烦热或渴。藿叶羹方。

    藿叶(一斤切)葱白(一握切)上以豉汁中煮。调和作羹食之。

    治膈上烦热多渴。导利九窍。滑石粥方。

    滑石(二两碎)粳米(二合)上以水三大盏。煎滑石至二盏。去滓。下米煮粥。温温食之。

    治心下烦热多渴。恍惚。寒水石粥方。

    寒水石(二两捣碎)粳米(二合)牛蒡根(四两切)上二味。以水四大盏。煎至二盏半。去滓。下米煮粥食之。

    治心膈虚躁。口干烦渴。不多饮食。小便赤涩。生地黄粥方。

    生地黄汁(一合)生姜汁(半合)蜜(一合)粳米(二合)淡竹沥(二合)上件药。先将米煮粥。临熟。下地黄姜汁煮令熟。次下蜜并竹沥。搅转。食后良久。或临卧

    治胸中烦热。或渴心躁。葛粉粥方。

    葛粉(四两)粟米(半斤)上以水浸粟米经宿。来日漉出。与葛粉同拌令匀。煮粥食之。

    治风壅。心膈烦热。口舌干渴。木通散方。

    木通(三两锉)生地黄(五两切)粳米(三合)上以水三大盏。煎取二盏。去滓。入米煮粥食之。

    治心胸结气。烦热。或渴。狂言惊悸。茯神粥方。

    茯神(一两)羚羊角(半两)粳米(三合)上二味。捣罗为末。与米同煮为粥。食之。

    治心中烦热。狂言目眩。宜吃藕羹方。

    藕(半斤去皮薄切)薄荷(一握)菜(半斤)豉(二合)上以水浓煎。豉汁中作羹。入五味。饱食之。饥即再作食之。

    治心脏烦热。止渴除口干。散积血。极效方。

    藕(半斤去皮绞取汁)上以蜜一合相和。服之。

    治烦热少睡多渴。小麦饭方。

    上用小麦作饭。水淘食之。

    通利肠胃。除胸中烦热。解酒毒。菘菜羹方。

    菘菜(二斤)上煮作羹。淡食之。作齑食之亦好。

    治心脏烦热。躁渴不得睡卧。酸枣仁粥方。

    酸枣仁(一两捣为末)粳米(二合)上煮米作粥。临熟。下酸枣仁末半两。搅匀食之。

    治胸中伏热。心烦躁闷。口干气逆。宜吃玉屑饭方。

    粱米饭(一盏)绿豆粉(四两锉)上将饭散于粉内。拌令匀。入汤内煮令熟。用豉汁和食之。

    [卷第九十六] 食治霍乱诸方

    夫阴阳不顺。清浊相干。气射中焦。名为霍乱也。皆由饱食豚脍。复啖乳酪。海陆百品。无壅冷

    治霍乱不止。心胸烦闷。宜吃诃黎勒粥方。

    诃黎勒皮(半两)生姜(一两切)粳米(二合)上以水三大盏。煎诃黎勒等。取汁二盏。去滓。下米煮粥。不计时候食之。

    治霍乱吐利腹痛等疾。高良姜粥方。

    高良姜(一两锉)粳米(二合)上以水三大盏。煎良姜取二盏半。去滓。下米煮粥食之。

    治霍乱后气脱虚羸。或渴不止。宜服蜡粥方。

    黄蜡(半两)粳米(三合细研)上先以水煮粳米作粥。临熟。次下蜡。更煮。候蜡消。温温服之。

    [卷第九十六] 食治五噎诸方

    夫五噎者。一曰气噎。二曰忧噎。三曰食噎。四曰劳噎。五曰思噎。由阴阳不和。三焦隔绝宜

    治五噎。胸膈妨塞。饮食不下。瘦弱无力。羊肉索饼方。

    羊肉(四两炒作)白面(半斤)陈橘皮(一分汤浸去白瓤焙)生姜汁(一合)上以橘皮末及生姜汁和面。作索饼。于豉汁中煮熟。入食之。

    治五噎食饮不下。胸膈妨塞。瘦弱无力。宜吃黄雌鸡索饼方。

    黄雌鸡(一只去毛肠炒作)面(半斤)桂心末(一分)赤茯苓(一分末)上以桂心等末和面。溲作索饼。于豉汁中煮。入食之。

    治五噎饮食不下。胸中结塞。瘦弱无力。宜吃乌雌鸡切面羹方。

    乌雌鸡(半只治如食法)白面(四两)桑根白皮(三分锉)赤茯苓(三分末)桂心末(一分)上件二味末。入面中。先以水煮桑根白皮汤。溲面。切。入豉汁和煮熟。与鸡肉调和。一如

    治气噎方。

    蜜(半斤)酥(三两)生姜汁(一合)上三味相和。以微火煎如稀饧。每于酒中调一匙服之。空食之亦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