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1654年李定国广东新会之战

    第二节 1654年李定国广东新会之战 (第2/3页)

,李定国从广西柳州领兵数万(其中有??兵数千),配备了大象和铳炮,南下横州(今广西横县),经广东灵山(今属广西)攻廉州府(今广西合浦),清总兵郭虎逃走。定国军至高州(今广东茂名市),清高州守将张月和平南王藩下副将陈武、李之珍督兵至石城青头营扼守,被明军击败,李之珍逃往电白县,张月遣使者迎降,陈武被砍死,高州遂为明军占领①。接着,清雷州总兵先启玉也以城归降。高、雷既定,李定国在三月初三日亲至高州,广东各处义师群起响应;清平、靖二藩和督抚标兵不敢迎战,集中兵力防守广州地区,向清廷紧急呼救。李定国一面派使者前往厦门再次督促郑成功率主力来粤,他考虑到郑军在水上的优势,从海道来助可以不受潮州、惠州清军的阻击,因此确定两军会师地点为广州南面的新会。同时他派自己的军队会合广东义师王兴等部向新会进发。定国未能亲统大军东征,是因为他在四月间患病,直到八月间才治愈②。主帅没有亲临前线,缺乏坚强的指挥核心;郑成功又未能按期出兵,新会战役的前一阶段自然难以奏捷。据清方报告,定国部署的新会战役从六月二十九日开始,“老本贼(即定国所遣本部兵马)约有一千余,皆有盔甲,马约二百余匹,象二只。余贼皆系绣花针(王兴绰号)及各处土寇”①。定国在养病期间仍积极作大战准备,一方面在高州地区筹集粮饷和作战物资,《高州府志》云:“定国入高州,改旧府署僭营王殿,重征叠派,每米一石纳扉、履及铅、铁等物,民甚苦之”②。定国以高州府署为住所当系事实,但说他“营”建王殿,似乎在大兴土木,则显为诬蔑之词,因为定国志在复广再图进取,不可能有久居高州之意。从征派的物资看,门扇为盾牌之用、鞋为军士所需,铅、铁乃制造兵器必备之物。另一方面,定国在四月间和大约八月间一再派使者赴厦门催促郑成功出兵,要求成功告知准确师期,以便发起决战。杨英书中收录的定国致成功信是一分极其重要的文件,书曰:

    孟夏(四月)遣使帆海,诣钤阁,悉机务,并候兴居,拟阅月可得旋。不图至今尚栖迟贵壁。今差员李景至,始知前此籧使林祚者,固不知所下落也。不谷驻师高、凉,秣励养锐,惟候贵爵芳信,即会辔长驱,以成合击;盖不欲俾虏有只蹄□遁耳。乃七月中旬又接皇上敕书,切切以恢东为计。君命不俟驾,宁敢迟迟吾行哉!爰遣水陆二师,齐发新(兴)、肇(庆),托祉有初,两见成绩。盖殄虏于长洋,败李酋(指清两广总督李率泰)于端水(即肇庆)。而会城两虏(指清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恃海撄城,尚稽戎索。兹不谷已驻兴邑(指广东新兴县),刻日直捣五羊。然逆虏以新会为锁钥枢牖,储糗攸资,是用悉所精神,援饷不绝。不谷之意,欲就其地以芟除,庶省城可不劳而下,故亦合力于斯。在彼望风屏息,遵陆知难,遂恃长舸舰,堵我舟师。非藉贵爵星言发夕,其谁收此一捷也。企慕甚殷,宜有关切。至于粤东水师官兵抗虏、降虏者,莫不密遣告劳。然详所举止,多伦观望。不思羊城底定后,虽频年抗节,而不千里勤王,亦何夙绩之足道哉!惟贵爵为宣此意,以怂恿各部,则五等上下,庶知国恩祗报在兹,而不谓不谷之功罪可混也。至援虏之来,向亦各闻其概,然通盘策虏,再无敬谨(指被李军击毙的清敬谨亲王尼堪)之强且精者,今安在哉!诚来,当尽缚以报知己。其楚、豫之间,侦使频繁,大略粤事谐而闽、浙、直争传一檄。所谓张侯爵(指明定西侯张名振)鼓楫而前,要知亦缓于今日发粤之举。时乘其所急,名高于易收,执事宁忍置之?差员称:贵爵从潮、惠脂车,则当以初冬为的,其水部必以速临新邑(指新会)为限。均希相要旦旦,足仞至诚,云台虚左,不谷实厚冀于公也。暂复,不备。①

    这封信说明,李定国三月间挥师入粤,占领高州府属之后,没有得到郑成功出兵夹攻的消息,故在四月再派使者致书成功,商谈会兵“机务”,由于军事紧急,李定国原定一月之内回报。使者到达厦门时,由于郑成功正同清方“和议”,惟恐定国使者返回后洩漏消息,将来使稽留于厦门,拖了一段时间才派李景携来书信复命。郑成功的回信未见,但从定国的信中可以推知其主要内容:一为声称已派部将随张名振北上江、浙;①二是应允遣水、陆师入广攻潮、惠,似乎连出师日期也未坦诚相告。②郑成功的态度模棱,说明他无意于同定国会师。李定国对此深表不满,正如他在信中所说:“惟侯贵爵芳信,即会辔长驱,以成合击”,不啻望眼欲穿。从四月等到八月,郑成功的使者才姗姗迟来,带来的意见又含糊其辞。所以,定国在信中透彻地分析了战局态势,指出攻克广东全局皆活,福建、浙江、南直隶(指江苏、安徽)可势如破竹,从此中兴有望,这是就战略而言。从战役而言,恢复广东关键在于攻克新会,即所说“逆虏以新会为锁钥枢牖”,“不谷之意,欲就其地以芟除,庶省城可不劳而下,故亦合力于斯”。但新会地区水道纵横,是广州南面重镇,定国虽有广东义师水军接应,却没有把握在该地击溃广东清军,乘势攻克广州,只要成功率主力相助,即可大功告成。定国信中有时婉转、有时直接地批评了郑成功,如说自己接永历帝敕书后,“君命不俟驾,宁敢迟迟吾行哉!”暗示成功不应虚戴永历名号,不以君命为意;说粤东义军水师“多伦观望”,并不是事实,而是隐喻成功。至于“所谓张侯爵鼓楫而前,要知亦缓于今日发粤之举”;“不思羊城底定后,虽频年抗节而不千里勤王,亦何夙绩之足道哉!”直截了当地指责郑成功自诩之功绩对复明大业无足轻重。以当时二人的关系和习惯用语而言,定国的急于会师,解除成功的犹豫和借口,可说是情见于词了。在这封信发出后,定国仍不放心,又以极其恳切的言语写了一篇短笺:“圣跸艰危,不可言喻。敕中怆怛之语,不谷读之痛心。五月至今,所待贵爵相应耳。倘确不能来,即示以的。不谷便另议舟师,以图进取。甚(慎)勿然诺浮沉,致贻耽阁。要知十月望后,恐无济于机宜矣。”①应该承认,李定国在信中把会师的战略意义、会师地点和日期都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同时也可看出他对郑成功虽寄于厚望,但已经估计到对方缺乏诚意,准备孤注一掷了。

    新会战役从六月开始一直打到十二月中旬,长达半年之久。清平南王尚可喜也看出新会的得失直接关系着省会广州的安全,在五月间先后派参将由云龙、右翼总兵吴进忠率部入城协助防守②。六月至九月的攻城,是李定国派部将吴子圣等会合广东义师进行的。八月间,陈奇策带领所部水师入西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