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宠物龙,拉车龙和肉龙

    152、宠物龙,拉车龙和肉龙 (第2/3页)

  蔡墨接着说:"来董父那里吃饭的龙越来越多,董父常跟它们玩,慢慢地就把他们驯服了。"

    魏献子心想:"这就是有意识地以小群体归属感来培养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嗯,很重要。"

    蔡墨接着说:"这正是舜统治天下的时代,董父就把驯服过的龙带到舜的那里,让龙来服侍舜。舜很高兴,就赐给董父一个姓,让他姓董--对了,他现在才姓了董,前边我说董父是为了称呼方便,那时候他还没姓呢。舜还赐给他一个氏,就是豢龙氏。"

    --解释一下:男人通常重视"氏",这个"氏"大致相当于后来的"姓",前两本书里都讲过古人姓氏的一些问题。古人以官为氏,以职业为氏的很多,这就像闽粤一带的习俗:黄飞鸿的弟子里不是有个猪肉荣么,职业是杀猪,"猪肉"就相当于他的"氏",称呼的时候在"氏"的后边加上"名",所以叫"猪肉荣"。

    魏献子心想:"要让忠诚度强的那些客户为我所用,利用他们获得正常经营餐厅之外的更大的利益!"

    要说龙拉车这回事,倒也不是全无现实依据,郑康成注释《礼记》,说:"马八尺以上为龙。"何休注《公羊传》,也持这个说法,不过把八尺变成了七尺。这种说法也不知是否可靠,我倒想起《三侠五义》里白玉堂说过什么"鲤鱼不够一尺叫尾子,够了一尺才叫鲤鱼。"--大概是这样的话,记不很清了。如果当真如此,那我们现在的龙也有不少啊。

    蔡墨接着说:"于是,豢龙氏从舜的时代开始,子子孙孙都从事养龙的职业。后来,到了夏朝孔甲统治的时代,孔甲很听上帝的话,上帝一高兴,就送了四条龙给他拉车。这四条龙里,有两条是黄河龙,一公一母;有两条是汉水龙,也是一公一母。可孔甲不会养,想找豢龙氏的后来又找不到,养龙到底不比养猪,会的人不多,这可真抓瞎了!"

    魏献子心想:"这都是因为出版业不发达,当时要是出版一本《家庭养龙一百问》就好了,或者由政府请豢龙氏的人去各地农村推广一下养龙致富的经验也好。"

    蔡墨吸了口烟,不紧不慢地说:"天无绝人之路,有个叫刘累的,曾经跟豢龙氏的人学过养龙技术,于是到孔甲这里来应聘做养龙师傅,专门养这四条拉车的龙。孔甲很高兴,给了他一项很高的荣誉:赐他一个'氏',这就是'御龙氏'。可这位御龙氏的技术可能到底不是嫡传,结果把四条龙给养死了一条。哎,你猜猜,御龙氏会把这条死龙怎么样?"

    魏献子想了想:"如果是我,我就偷偷把死龙埋了,然后报告孔甲说:上帝又发了话,说'四'这个数字不吉利,让您以后改用三条龙拉车,所以收走了一条龙。"

    蔡墨点了点头:"不愧是官场中人,出了事很会推卸责任,还能把事故变成故事。"

    魏献子又说:"还有一招,可以对孔甲说:国家在您的治理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不但老百姓都很感动,就连动物也受了感动,一条龙飞上天空,化成一道绚丽的彩虹。这真是天大的祥瑞啊,昭示着我们伟大的孔甲王朝千秋万代,一统江湖!"

    蔡墨斜了他一眼:"星宿派的开山祖师不会就是你吧?真高,能这么轻易地就把坏事变成好事,旁人即便知道是假的,也不好反驳你。嗯,你很有政治前途,我以后可得多巴结着你。"

    魏献子不好意思地笑笑:"过奖啦,其实没什么啦,你去问十个当官的,有九个半都能随口说出我这个主意,不算什么的,嘿嘿。对了,那御龙氏到底是怎么做的啊?"

    蔡墨说:"我也不知道这位御龙氏到底是怎么想的,他这个做法恐怕旁人谁也想不到,他居然把死龙给下了厨房,做成龙肉酱了!"

    "啊--?!"

    "御龙氏可能是想拍马屁想昏了头,把龙肉酱献给孔甲吃。孔甲从没吃过龙肉,这一吃,马上赞不绝口。但是,孔甲可不知道他吃的这肉酱就是拿拉车的龙来做的啊。"

    蔡墨接着说:"孔甲越吃越爱吃,吃完还想吃,可一条龙很快就被吃完了。那怎么办呢?难道还能再杀一条?御龙氏可没那么大的胆子,知道自己这回把事闹大了,一个不小心就得吃不了兜着走,咬咬牙,走为上吧!御龙氏就这么溜走了,逃到了河南省鲁山县一带。"

    --这在古代是个很著名的故事,可能不少人都读过唐朝陆龟蒙的一篇名文,叫做《招野龙对》,就是对这个故事的再演绎。

    魏献子问:"看来以前的龙虽然矜贵,却一直都有啊,还一直都和人类生活在一起。可现在怎么不大见得着龙了呢?"

    --这个问题恐怕谁都想问吧?

    蔡墨的回答是:"万事万物都有管理它们的官吏,官吏们尽职尽责,管养猪的就得想办法让猪长得更肥,管种田的就得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如果失了职,不是丢了俸禄就是丢了性命。就拿养猪来说吧,相关的官吏们世世代代做好工作,猪才能越来越多。如果官吏们不认真负责,或者全都失职丢官了,养猪场全都荒废了,谁要是想吃猪肉,再找一头猪可就难了。"

    魏献子搭话:"那可以来找我啊。"

    "嗯--?!"

    魏献子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解释:"我是说,谁要是想吃猪肉了,可以来我家,我家不缺猪肉。"

    "哦,"蔡墨点点头,接着说,"养猪场都荒废了,残存的猪没人管,都流落到偏僻的野地里去了,人就不容易见到它们了。而龙是水生的动物,水官玩忽职守,最后官职没有了,水里的事情没人管了,龙也就散了,没人捉得到了。"

    魏献子有点儿不信:"你说的都是真的么?"

    蔡墨说:"不信你就看看《周易》,爻辞里不是有什么'潜龙勿用','见龙再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龙战于野,其血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