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是谁

    ○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是谁 (第2/3页)

很多。王世贞死时,他已十二岁。少壮时寓北京,丙午年为万历三十四年(1606 年)沈氏已二十八岁,后三年三十一岁时,从袁中郎弟袁小修手抄到全书(缺五回)带回苏州。

    这段材料说明很多问题:

    (1)《金瓶梅》作者是嘉靖间大名士。

    (2)《金瓶梅》是指斥时事、主要是指斥嘉靖朝的奸相严蒿父子。

    (3)最初刻于吴中,可见原稿就在近旁。时代是明万历庚戌年。鲁迅先生据丙午年"后三年",再加"未儿时"数语考定为庚戌年,极有见地。

    (4)袁宏道(中郎)抄有数回,后来其弟袁中道(小修)抄到全书、但缺五回。沈德符借抄后带回苏州。

    (5)袁小修是从湖北麻城大收藏家刘承禧家抄来。刘承禧是从其妻家徐文贞公处抄来。而徐文贞公就是嘉靖时宰相徐阶,是江苏松江人,与王世贞同乡,也是反严蒿的。严蒿失败后,他出力给王忬平反。王世贞上书徐阶乞求援助,为父昭雪的信,还保存在王世贞《四部稿》中。因此再追问徐阶家的一部全稿又从何处抄来就不言而喻了。

    (6)根本未提作者是兰陵笑笑生,也未提及欣欣子序、廿公跋、东吴弄珠客序。书名是《金瓶梅》,而非喊金瓶梅词话》。

    (7)只说"坏人心术",并未说秽语满纸不堪入目(《野获编· 金瓶梅》一段后还有一段评《玉娇李》,即说"秽巷百端,背伦灭理,几不忍读")。

    (8)吴中初刻本必非沈德符抄本。沈怕人学西门庆谋财娶妇、鸦夫夺妻,… 等邪恶行为,坏人心术,不敢应书坊重价购刻。但已知"此书必遂有人版行",他知此书不止他一人有抄本。他的抄本原缺五回,但初刻本不缺,他就说是书坊请陋儒补写的。陋儒即文理不通的穷秀才。但也可能是书坊店主果然找到太仓王家子孙处重价买到不缺的一百回本。因为明人屠本峻《山林经济籍跋》曾说:"相传嘉靖时人为陆都督炳诬奏,朝廷籍其家,其人沉冤,托之《金瓶梅》。王大司寇凤洲先生家藏全书.,今已散失… … 如石公而存是书,不为托之空言也。,' (石公即袁中郎。)这个消息很重要。王凤洲(世贞)家藏全书一语,正透露出《金瓶梅》本是王世贞所作的事实。王世贞不敢说是自己所作,恐怕是因为严蒿徐党遍布全国,不能不有所避忌。所谓"今已散失",应是已被书坊购去的托词。从历史材料上,《金瓶梅》书稿只能追查到王世贞。而王世贞家又从何处抄来,就无法追查了,只能迫到妄托的"其人沉冤托之《金瓶梅》"这句空话了。其实"其人"就是王世贞。

    三、

    《金瓶梅》是指斥时事之作,而且蔡太师是指严蒿这一点,是无人否认的。尽管我们不同意索隐派的作法,但不能不承认是在借古诽今。作为一部社会(世情)小说,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决不会毫无所为、无所指斥,只是为写前人小说《水浒传》中的西门庆故事而写西门庆。像这样的自然主义小说也是不可能有的。但是我们更要注意的问题还不在是否指斥严氏父子和其一党的罪恶丑史,而是在小说作者与书中被指斥者有何关系?如果与严氏父子是同党或亲友那就决不会写出这部小说来,而应是有仇怨,是被害者,又是很清楚了解这些仇人的阴私奸情的。这个人正非王世贞莫属。严蒿是明代嘉靖朝的一个大奸相。《明史》卷三百0八有《严蒿传》。他是江西分宜县人,字惟中,初在家乡铃山读书,后中进士。因为善作青词,受到崇信道教的嘉靖皇帝的信任,做了大学士宰相。柄政二十年,误国殃民,陷害许多忠良。王世贞父亲王忬字思质,做蓟辽总督,防边有功,也被他进谗杀害了。大恶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猖狂跋息,凶焰毕露,噬人如虎狼;一种是貌为谦虚朴厚,但心中阴险狠毒,两面三刀,结党营私,排斥异己。严蒿就属后者,所以是最可怕的大恶人。他往往伺机逢迎皇帝温怒,进行陷害,并以固宠。儿子世蕃伏诛,抄了家,贪污的财宝和文物,比皇帝所有的还多,但他却未受处分,活到八十六岁,病死在家乡墓舍中。《明史· 严蒿传》记严世蕃"短项肥体,眇一目… … 剿悍阴贼。席父宠,招权利无厌。… … 蒿耄昏,且旦夕直西内,诸司白事,辄曰以质东楼。东楼,世蕃别号也… … 不肖者奔走其门,筐筐相望于道。… … 其治第京师连三四坊,堰水为塘数十亩,罗珍禽奇树其中,日拥宾客纵倡乐,虽大僚或父执,虐之酒,不困不已。… … 好古尊彝奇器书画。', "蒿窃政二十年,溺信恶子,流毒天下。"可知当时人都痛恨严世蕃,因其号东楼,正与西门相对,又小名庆(据清人《寒花盘随笔》),很自然地就用当时己流行的小说《水浒传》中的恶霸西门庆呼之。《水浒传》背景是宋代,蔡京正可指严蒿,西门庆是蔡太师义子,正可影射严世蕃。蔡京子蔡枚也是伏诛的,正与严世蕃同。《金瓶梅》中的西门庆也正日拥宾客纵倡乐,也买宅三四处,也有一个花园和池塘,·……

    王世贞家本与严氏父子因同僚关系常来往。严蒿是宰相,王世贞父王忬是蓟辽总督,一文一武,权势相当。但后来因王忬不满严蒿发生矛盾,经过激烈的斗争,王忬终于被严蒿谗杀了。除政治矛盾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嫌怨。一是两家抢购古画《清明上河图》,一是王世贞兄弟常在严家喝酒,嘲弄严世蕃。这在《野获编》卷二"伪画致祸"、卷八"恶谑致祸",记的极具体。《明史·王忬传》上也记"蒿雅不悦仔",而仔子世贞复用口语积失欢于蒿子世蕃。"王世贞与严蒿是杀父之仇。到世蕃伏诛抄家,严蒿辞病回江西老家,其羽党仅处分了一些,名单见《明史· 严蒿传》。但大部分还散在全国各地,逍遥法外,权势如故。在上书讼冤时,提到严蒿,王世贞还是称"相蒿"。写《先考思质府君行状》一文中.详叙严氏父子及其死党邸愚卿如何陷害他父亲,咬牙切齿,但仍称"相蒿",可见他有顾虑。直到严高病死后,王世贞才敢写传奇《鸣凤记》四十一出,明骂"严蒿专政误国更欺君,父子盗权济恶,招朋党,浊乱朝廷。… … "(第一出)这个剧本是明末三大传奇之一,到处演唱,人人笑骂严氏父子。王世贞应该痛快了,但是作为杀父之仇的王世贞,并不满足。因为还有许多严世蕃丑事在剧本中不能尽情写,于是他再由四十一出的传奇剧本,进一步写成一百回的长篇小说。但为牵涉太多,又怕太露骨,于是托古讽今,就借《水浒传》中的西门庆加以演化,倒可毫无顾虑地口诛笔伐了。既可在第三十回"蔡太师擅恩锡爵"中大骂"那时徽宗天下失政,奸臣当道,谗馁盈朝。高、杨、童、蔡四个奸党,在朝中卖官胃爵,贿赂公行。悬秤升官,指方补价。黄缘钻营者骤升美任,贤能廉直者经岁不除,以致风俗颓败,赃官污吏,遍满天下。役烦赋兴,民穷盗起,天下骚然。不是奸俊居台捕,合是中原血染人。"比《鸣凤记》骂得痛快多了。到第六十四回中,居然明骂蔡太师为"老贼"。如:"昨日大金遣使臣进表,要求割内地三镇,依着蔡京老贼就要许他。"这是明指严蒿。事在嘉靖三十六年冬十一月,俺答子辛爱入寇,严蒿隐瞒敌情,要放弃山西右卫,遭到人民反对。最后,连嘉靖皇帝也骂到了。第七十一回"提刑官引奏朝仪",描写西门庆依仗干爹蔡京的援引,居然上京朝见了徽宗皇帝,只见皇帝"尧眉舜目,禹背汤肩,… … 爱色贪花,仿佛如金陵陈后主。… "把这个末代好色皇帝挖苦了一番。这在封建时代,除了莱封之外,都不敢椰榆嘲弄,以免触犯大不敬之罪。这也可见王世贞对嘉靖皇帝的怨恨了。

    四

    现在我把问题集中到王世贞身上,看他具备多少条件以断定他是《金瓶梅》的作者。

    我查看了有关他的大量材料与《金瓶梅》全书对勘。如果"文如其人"这句话是可信的话,那么王世贞的影子完全摄在"金瓶中"、旁人决做不了。由于篇幅所限,不能细述,只能略提梗概。

    1、首先王世贞确是嘉靖间大名士,这不用多说了。

    2、他不单是大名士,还能写小说。著作数量之多,明代文人无出其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这样说)。他的一百七十四卷的《四部稿》,其中一部稿就是说部(其馀三部是赋、文、诗词,传奇不在内)。别集中收小说,是由他创始。

    3、他有这样的大魄力能够一个人写下来为个人创作之首的大创作。除《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外,还有《弇山堂别集》一百卷,《奔州史料》七十卷。在《四库全书总目》收有十六种,另有北京图书馆收藏十三种,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又收藏九种,共三十九种(加上《明诗纪事》中的《奕旨》)。

    4、他是否有时间写?从严世蕃伏诛(1566 年)开始动笔,到他死去(1590 年),正有二十四年的长时间。《金瓶梅》究竟哪一年完成?用多少年?这就不能妄断了。

    5、他不单是大名士,还是大官僚,所以能写出许多官场大场面。如蔡太师做寿,西门庆朝见皇帝,六黄太尉到西门庆家接见大小官员,西门庆接待蔡状元、宋巡按等的一套礼节。随从、陈设等等,非大官僚不可能有此阅历、见识和经验。西门庆给李瓶儿大出丧那一套仪仗、路祭,名目之多,非小官僚所知,可能是他妻死了(他在诗集中有悼亡诗)或者母亲死了,有执事人记下详细丧事节目底本可作参考。

    6、王世贞因为多次升调,到过不少地方。《金瓶梅》中所见地名也与王世贞生平经历相合,他做过山东青州兵备副使三年,所以山东地面最熟。清河县、临清码头、泰山等地,都写得很具体。此外还有南京、杭州、扬州、松江、苏州、湖州、严州、湖广… … 第九十二回"陈经济被陷严州府",严州是浙江的一个小县,一般作者不会想到它。只因王世贞做过浙江右参政,曾驻过严州一个时期。在他的诗集中有诗《严州有感》等。北宋时都城在开封,但到明代,开封已很荒凉,所以写西门庆两次到开封拜寿,实际是写的北京景色(吴晗先生说的)。而北京是王世贞熟地,从小就随父王忬做京官,寓北京的。·

    7、王世贞最信佛道,《金瓶梅分中所记佛、道二教的活动,摘录出来可成一本《明末佛道二教小史》。明代嘉靖时代盛行道教,到隆庆、万历时代佛教才兴起。王世贞是两教都信,但反映时代,所以《金瓶梅》中描述道教较多。《野获编》卷二十三"娄江四王"一题中,记"弇州信道,住昙阳观中与家庭绝。其弟麟州亦在家修炼。"《金瓶梅》中记李瓶儿病重时,请潘道士来设坛拜醛、念符驱鬼一套仪式和术语,非熟悉道教者不能道一语。王世贞还编有《列仙传》二册,《四部稿· 说部》中有《宛委馀编》卷十七、十八、十九全是论神仙之事。

    8、王世贞是大官僚子弟,自己又十九岁中进士,也是大官僚,生活浪漫,好色酗酒。在他的诗文中自己并不隐讳。《四部稿》卷一百十七"与李于麟书"明说:"足下骂我恶少年,不知慕许解元悼亡者果何人耶?"这说明他妻亡后,决不学许解元悼亡不娶。又说:"某产小解意,秉烛侍笔研间,奇思哗哗,不无助耳。"某产是指扬州买来的小妾,是当时官场的劣风。《金瓶梅》中也有人给西门庆到扬州去买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