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的改革

    嘉庆的改革 (第3/3页)

大消耗的节约开支活动。嘉庆帝终止了豪华的南方巡游的传统,而这正是他父亲的统治的一个标志。他想通过官方政策和以身作则来放慢中央国库资财流出的速度,来改变贵族和官场成员中泛滥的懒散生活方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停止了边疆省份省级官员的每年贡奉,皇袍也被人颂扬地说上面打了补钉。可是,这些改变不论在京师地区的满洲贵族身上或在各省的官员中都没有取得持久的效果;在给乾隆皇帝服满国丧之后这些变革便遭到了顽强而成功的抵制。[10] 例如,对日益繁衍而贫困的北京旗人人口和内务府的供应,就仍然是财政上的大问题。[11]

    [1] 《大清仁宗实录》,卷37第27页。

    [2] 梁章钜编:《枢垣记略》,卷14第9—10页。

    [3] 清史编纂委员会编:《清史》,卷193第2934—2935页。

    [4] 关于这些变化的引人入胜的讨论见于昭梿的《啸亭杂录》,卷10第33—36页。

    [5] 《大清仁宗实录》,卷37第22页。

    [6] 昭梿:《啸亭杂录》,卷1第23页。

    [7] 凯斯勒:《清代省一级领导班子的种族成份》,载《亚洲研究杂志》,卷28第3期(1969年5月),第499页。

    [8] 昭梿:《啸亭杂录》,卷10第36—39页。

    [9] 这一研究是哥伦比亚大学波拉切克的博士论文的题目。波拉切克先生的著作可能根本地改变时下对于十九世纪初期政治的观点。

    [10] 停止各省进贡的上谕,见于《大清仁宗实录》,卷37第45—46页。一位御史对于紧缩开支措施的持久效果的关心,见于罗振玉编:《皇清奏议》,补贵,卷3第16—17页。

    [11] 见曹宗儒:《总管内务府考略》,载《文献论丛》,第112—114页;裘匡庐编:《清代轶闻》,卷7第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