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烈传(附于祚传)

    于烈传(附于祚传) (第2/3页)

校尉。”又授予于烈散骑常侍之职,封为聊城县开国子,食邑二百户。

    等到穆泰、陆睿在旧都谋反,高祖亲临代都,穆泰等人伏法。皇帝赐给于烈和李冲以玺书,表述金策之意。此事在《陆睿传》中已有记载。这些叛逆之人,是代地的旧族,共同作恶的人很多,只有于烈这个宗族,没有参与。高祖赞赏他忠诚的节操,对他越发器重。高祖叹惜道:“元俨能够在关键时刻决断威恩,自己不与叛逆之人同流,然而作为朝臣为君尽忠而刚猛果断,他不如于烈。那时如果于烈在代都,必定会当即斩下逆贼三五个首级。于烈的节操气概,不亚于金日碑。”

    高祖授予于烈领军将军之职。于烈以这个职位跟随皇帝征讨荆、沔,并被赐予鼓吹一部。高祖对彭城王元勰说:“于烈是先朝元老,智勇双全,军中的大计,应当让他参与共同议决。”宛、邓已经平定,皇帝回到洛阳,论功行赏授予于烈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太和二十三年(499),萧宝卷派遣他的太尉陈显达侵犯马圈,高祖带病亲往征讨,他抓着于烈的双手说:“京都空虚,应当严加保卫。你可以镇守二宫,以收笼远近各地的人心。”陈显达败走,高祖在行宫里驾崩,彭城王元勰总领六军,秘密地返回京城,声称高祖下诏召世宗与他在鲁阳会合。因为于烈身负留守京师的重任,元勰就秘密告诉他高祖驾崩的凶讯。于烈处置各种事务,毫不动神色。

    世宗即位,于烈受到的宠任一如既往。咸阳王元禧为宰辅,权势重于一时,他曾派一名家僮向于烈传话说:“我须配备旧羽林勇士执仪仗随我出入,领军应给我派遣。”于烈说道:“天子正在居丧,朝中一切事情都归你宰辅处置,我当领军只知道掌管宫中宿卫,皇帝有诏不敢违反,而从道理上说不能私下里派给。”那家奴惘然而返,把于烈的话传报给元禧。元禧又派人对于烈说:“我原是天子的儿子,当今天子的叔父,我的命令与皇帝诏令有什么不同?”于烈脸色严肃的回答说:“我一向就不曾说咸阳王不是天子的儿、叔。假若是皇帝诏令,就应派遣官家的人前来,为什么派私家奴仆前来索要官家的羽林军,我于烈的头颅你可以拿去,但羽林你是得不到的!”元禧厌恶于烈的刚直,就计划要贬谪他,于是授任于烈为使持节、散骑常侍、征北将军、恒州刺史。于烈不愿接受地方官的职务,频频上表请求辞职,世宗都宽厚地予以拒绝。于烈就对彭城王元勰说:“难道殿下忘记了先帝在南阳时的诏命吗?竟然逼迫老夫到这种地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