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福传

    梅福传 (第2/3页)

石,高祖用来磨砺社会、改造社会。

    孔子说:“工匠想把事情做好,必定先使工具锋利。”到秦朝却不是这样,设置诽谤的法网,已被汉朝革除;倒握太阿宝剑,把剑柄递给楚,最后招致灭亡。

    所以真能不丧失权柄,天下即使有不驯服的人,也没有谁敢触犯朝廷。

    这就是孝武皇帝开拓疆土建立功业成为汉朝世宗的原因。

    现在不实行霸道,竟想用夏商周三代选举人才的方法选取当代士人,就像查看伯乐的骏马图,到街上寻找千里马一样,很显然,这是不可能找到的。

    所以高祖撇开陈平的过失而获得他的谋略,晋文公能召令天王,齐桓公任用他的仇人管仲,只要对时代有贡献,不管他是否反对过自己。

    这就是所谓的霸道。

    纯粹不杂叫做醇,黑白混杂叫做驳。

    想用相继平安的方法治理暴秦遗留下来的国家,就像用乡学饮酒的礼仪治理军队一样荒谬。

    现在陛下既不采纳天下士人的意见,又加以杀害。

    鹞鹰喜鹊遇害,那么鸾鸟凤凰就会远离;愚蠢的人被杀,那么智谋之士就会远远退避。

    近来愚民上疏,大多因陈述的不是当务之急而得罪,有的被交给廷尉审讯,死的人很多。

    自从阳朔以来,天下把言论作为忌讳,朝中尤其厉害,群臣都听从皇上旨意,没有人秉公直言。

    怎么知道会这样呢?把皇上认为好的平民上书拿来,试着交给廷尉审理,廷尉一定会说:“不是应该谈论的,特别不敬。”用这一试,就知道了。

    所以京兆尹王章资质忠直,敢于当面引证,在朝廷上争论,孝元皇帝提拔他,来激励那些只占着官职对国家毫无用处的臣子,矫正朝廷风气。

    到了陛下,王章被杀,还牵连妻子、儿女都被杀。

    况且厌恶恶人也只限于他本人,王章并无反叛之罪,却殃及全家。

    令正直之士改变一贯行为,诤谏之士不敢进谏,群臣都知道杀王章是错的,但是不敢谏阻,天下忌讳言论,这是国家的最大祸患。

    希望陛下遵循高祖法规,避免像秦朝那样走上灭亡之路,多听听《十月》这首歌,留意《亡逸》篇的训戒,废除因上书内容不是当务之急而犯法的规定,下达没有忌讳的诏令,广泛地听取意见,让疏远的地位低下的人都能出谋划策,让深藏的人不隐居,关系疏远的人有门路,就是所谓“打开四方门,放眼看四方”。

    再说触犯不是当务之急的法规,是诽谤罪中最轻微的。

    “过去的事不可追回,未来的事还可防范。”当今君主的命令被侵犯,权威被侵夺,外戚的权势一天比一天膨大,陛下不看清这种情形,但恳请您考察各种征兆。

    建始年间以来,日食地震,从概率来讲,是春秋时代的三倍,水灾多得数不清,阴盛阳衰,金铁飞走,这是什么景象啊!汉朝建立以来,国家经历了三次危险。

    吕、霍、上官都是母后的家族,按照亲近亲属的教义,保全他们是上策,应当给他们安排贤良的老师,教给他们忠孝之道。

    现在却使他们地位尊宠,授予权势,使他们骄横叛逆,以至于灭亡,这是最严重地违背了亲近亲人这一教义。

    像霍光这样贤德,还不能替子孙考虑,所以掌握大权的臣子,朝代一变就有危险。

    《书》说:“不要像火,开始微小。”不早扑灭就会酿成大祸。

    外戚的权势凌驾在君主之上,然后才防范它,也就来不及了。

    皇上终于没有采纳。

    成帝久无子嗣,梅福认为应该建立夏商周三代正朔,封孔子的后代作为殷商的后代,又上书说:我听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政就是职责,职位低微而谈论国家大政的人就是犯罪。

    超越职权,触犯法律,用直言谈论社会祸患,即使是身首分离,也是我的心愿。

    保住官位不说直话,牙齿落了仍自身保全,死的那天,尸体未腐名声就消失了,即使有齐景公的地位,马圈里有四千匹马,我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