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后传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元后传 (第1/3页)

    元皇后是王莽的姑母。

    王莽自称是黄帝的后裔,他的《自本》说:黄帝姓姚氏,下传八代而生了虞舜。

    舜兴起于妫水河曲,因此把妫作为姓。

    到周武王时,将舜的后代妫满封在陈国,他就是胡公,下传十三代,生了妫完。

    妫完字敬仲,逃亡到了齐国,齐桓公以他为卿大夫,姓田氏。

    传到十一代,田和得到了齐国政权,到第二代时称王,直至齐王田建时,被秦国消灭。

    项羽起兵后,封田建之孙田安为济北王。

    汉朝建立后,田安失去了封国,齐地的人称他为“王家”,他便把“王”作为自己的姓氏。

    文帝、景帝时,王安之孙王遂字伯纪,住在东平陵县,生了王贺,字翁孺。

    翁孺在武帝时出任绣衣御史,前去追捕魏郡的坚卢等一伙盗贼,以及那些惧怕盗贼、按兵不动而应当受到惩治的官吏。

    他将这些人全都释放了,没有杀掉。

    派往其他郡的御史暴胜之等人,对二千石级的犯罪官员,在奏报朝廷后,处死了他们;对一千石级以下的犯罪官员,以及因为向盗贼提供饮食等而受到牵连的人,则直接处死;在大郡里,处死的达一万多人,有关情况见《酷吏传》。

    翁孺由于执行此事不称职,被罢了官。

    他感叹道:“我听说救活一千人的人,有的连子孙都得到封赏;被我救活的有一万多人,我的后代定能兴旺!”翁孺罢官后,与东平陵县的终氏结下仇怨,便迁徙到魏郡元城县委粟里,担任三老,魏郡人很感激他。

    元城县的建公说:“过去,春秋时期,沙麓山坍塌了,晋国史官为此进行了占卜,说:‘阴气压倒了阳气,土德超过了火德,因此出现沙麓山的坍塌。

    六百四十五年后,可能有圣女兴起。

    兴起的可能是齐田啊!’现在翁孺迁居后,正好住在这一地带,日月映照此处。

    元城城东有五鹿的废墟,那就是沙鹿山旧址。

    八十年后,您的家族中将有尊贵女子兴盛于天下。”翁孺生了王禁,字雅君,王禁年轻时在长安学习法律,担任廷尉史。

    本始三年(前71),他生了女儿王政君,她就是孝元皇后。

    王禁胸有大志,不刻意追求声誉,好酒色,娶了很多妾,共有四个女儿和八个儿子:长女王君侠,第二个女儿就是元后王政君,次为王君力,以下为王君弟;长子王凤(字孝卿),以下诸子为王曼(字子元)、王崇(字少子)、王商(字子夏)、王立(字子叔)、王根(字稚卿)和王逢时(字季卿)。

    仅有王凤、王崇与元后王政君同出于一母。

    王政君之母是正妻,是魏郡李家的女儿。

    后来,她因为妒嫉诸妾,与王禁离异了,改嫁给河内郡的苟宾为妻。

    起初,李母怀着王政君时,梦见月光照射到自己胸前。

    王政君长大后,性情温顺,学会了妇人之道。

    她曾许嫁了夫家,还没有成婚时,所许嫁的男子却死去了。

    后来,东平王用聘礼与王政君订婚,以她为妾,王政君还没到东平王家里,他却去世了。

    王禁心中觉得诧异,让占卜术数的人为王政君看相,占卜者说:“她将有大贵,现在我不能说。”王禁内心里认为是这样的,便教她读书,学习弹琴。

    五凤年间,他将王政君献到了宫中,她年已十八岁,进入掖庭,成了宫女。

    一年多以后,适逢皇太子所宠幸的的司马良娣患重病,临终时,她对太子说“:妾的死,并不是由于天命,是因为那些幼妾和良人轮番使用咒术来谋害妾。”太子很哀怜她,便认为是这样的。

    司马良娣死后,太子悲愤致病,神志恍惚,郁郁寡欢,怒斥他的幼妾们,她们谁也不准进见太子。

    过了很久,宣帝听说太子对幼妾们不满意,还斥责了她们,想迎合他的心意,便叫皇后从后宫的宫女中挑选可以侍奉太子、得其欢心的人,王政君被列为其中之一。

    到了太子宫,皇后便将王政君等五人引见太子,悄悄地指示身旁的长御询问太子想要的是谁。

    太子其实对这五人都无兴趣,在皇后面前迫不得已,勉强答道:“其中一人可以。”这时,王政君所坐的地方靠近太子,并且,惟独她穿着绛红边的宽大上衣,长御便以为太子指的是她。

    皇后派侍中杜辅和掖庭令浊贤一起将王政君护送到太子宫,在丙殿朝见了太子。

    她得到太子的欢爱,有了身孕。

    在此之前,太子后宫的姬妾有十来个,获太子宠幸较长的有七、八年,却都没有生儿子,王妃却是一得宠幸便怀孕。

    甘露三年(前51),王妃在甲馆画堂生下了成帝,是嫡皇孙。

    宣帝很喜欢她,亲自取名刘骜,字太孙,经常把他放在自己左右。

    三年后,宣帝驾崩,太子即位,他就是孝元皇帝。

    他立太孙为太子,以其母亲王妃为婕妤,封她的父亲王禁为阳平侯。

    三天后,王婕妤立为皇后,王禁官居特进,王禁之弟王弘当上了长乐宫卫尉。

    永光二年(前42),王禁去世,谥号为顷侯。

    他的长子王凤承袭了侯爵,任卫尉、侍中。

    皇后自从生子后,很少再能见到皇帝。

    太子长大后,宽厚而稳重,有关情况见《成帝纪》。

    后来,他嗜酒成性,喜爱闲适的音乐,元帝认为他没有才能;而傅昭仪深得元帝宠幸,生了定陶共王。

    定陶共王多才多艺,元帝很喜爱他,坐着时,让他坐在御席旁;外出时,让他同车,时常流露出想废掉太子、改立共王的意向。

    当时,王凤身居显位,和皇后、太子忧心忡忡,幸亏侍中史丹维护太子,有关情况见《史丹传》。

    元帝也因为皇后一向谨慎,太子又是先帝一直关心的,这才没有废掉他。

    元帝驾崩,太子即位,他就是孝成皇帝。

    他尊皇后为皇太后,以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总领尚书事务,将封户增加五千户。

    王氏的兴旺,从王凤开始。

    又封太后的同母弟王崇为安成侯,食邑一万户。

    王凤的异母弟王谭等,都赐予关内侯的爵位,封给食邑。

    这年夏天,黄雾整天遍布四方,天子为此询问谏大夫杨兴和博士驷胜等人,他们回答时都认为:“这是由于阴气旺盛,侵扰阳气。

    高祖曾规定,不是功臣的,不能封侯,如今太后的弟弟们都是无功而封侯,不合乎高祖的规定,即使在外戚中,这也是前所未有的。

    上天因此特意显示了灾异。”多数关注朝政的人都有同样的意见。

    王凤感到畏惧,上书提出辞职,说:“陛下即位后,希望守孝三年,因而诏令臣王凤掌领尚书事务。

    臣对上没能光大圣德,对下没能推动政局的安定,现在出现了彗星和黄雾弥漫的灾异,责任在于臣王凤,臣应当心甘情愿地接受死罪,以此向天下人道歉。

    如今陛下守孝满期,已经尽了孝道,应亲自处理万事,以便顺承天意。”于是请求辞职。

    成帝答道“:朕继承先帝基业以来,处理政事还不多,不明晓事理,以致阴阳错乱,日月无光,黄雾满天,过错出在朕本人,现在大将军却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想不再管理尚书事务,归还大将军印绶,辞去大司马职务,这说明联的恩惠还不够。

    朕将政事委托给将军,其实就是希望日后建功立业,显扬先祖的功德。

    将军应当一心一意地帮助朕,不必有什么顾虑。”五年后,诸吏散骑、安成侯王崇去世,谥号为共侯。

    他的遗腹子王奉世承袭了侯爵,太后很怜悯他。

    次年,河平二年(前27),成帝一一封其舅父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

    五人同一天受封,因此人们称他们为“五侯”。

    太后的兄弟中,只有王曼早逝,其余的都获得了侯爵。

    太后的母亲李母,是苟氏的妻子,生有一个儿子名叫参,她当时已经守寡。

    顷侯王禁在世时,太后让王禁将李母请回了王家。

    太后怜爱王参,想以田虫分为参照,封给他爵位。

    成帝说:“封田氏爵位,名位是不正的。”便任命王参为侍中、水衡都尉。

    王氏子弟都成了卿大夫、侍中和各部门长官,分据要职,遍布朝廷。

    大将军王凤当权,成帝予以谦让,对政事不作什么决断。

    成帝的近臣们时常推荐光禄大夫刘向的小儿子刘歆,赞扬他学识渊博,有非凡才能。

    成帝召见了刘歆,叫他诵读诗赋,很喜爱他,想任命他为中常侍,让人去为他取来官服。

    正要任命时,成帝的近臣们不约而同地说:“还没有征询大将军啊。”成帝说:“这是小事,何必禀告大将军呢?”近臣们叩头力争。

    成帝于是告诉了王凤,王凤不同意,这件事便被搁置了。

    王凤就是如此令人畏惧。

    成帝即位多年,没有后嗣,身体一直欠安。

    定陶共王来朝见时,太后与成帝秉承先帝的旨意,款待共王,对他的赏赐十倍于其他亲王,丝毫不计前嫌。

    共王来朝之后,天子把他留了下来,没让他回到王国。

    成帝对他说:“我没有儿子,自己性命无常,我不想讳言;一旦发生不测,你我恐怕不再能相见了。

    你就一直留下来陪着我吧!”此后,天子病情逐渐好转,共王便留在国邸,日夜侍奉着成帝,成帝非常喜爱和器重他。

    大将军王凤内心里对共王逗留在京城感到不安,正逢发生了日食,王凤便说道:“日食是阴气太盛的迹象,是非同寻常的灾异。

    定陶王虽然很亲,但是,出于礼节,应当恭守本藩,留在王国,如今他留侍在京城里,违背正理,不合常情,因此上天发出了警告。

    应该让定陶王回到王国去。”成帝迫于王凤的压力,答应了他。

    共王告辞离京,成帝与他面对面哭泣着诀别了。

    京兆尹王章一向刚正敢言,认为王凤建议遣走共王是不对的,便呈上密封奏章,谈日食的原因。

    天子召见王章,将他引进去,询问日食的事,王章答道“:天道耳聪目明,保佑善良者,降灾于邪恶者,把祥瑞当作授命于天子的凭证。

    现在,陛下由于没有子嗣,将定陶王请到身边,为的是延续宗庙,重视社稷,对上顺乎天意,对下安定民心。

    这本是正当、美好的事情,应当有祥瑞,为何招致灾异呢?灾异的发生,是由于专权的大臣啊。

    现在,听说大将军胡乱将日食的出现归咎于定陶共王,建议将他送回了王国,这是想让天子在朝中陷于孤立,自己能独断朝政,便于其私欲,不是忠臣啊。

    何况日食是阴气犯阳气,大臣冒用君权所引起的,现在,政事大大小小都出自王凤,天子从未插手,王凤不从内心深处反省,反而归咎于好人,将定陶共王排挤出去。

    而且,王凤欺骗天子的情况,不只是这一件事。

    以前,丞相、乐昌侯王商,身为先帝外戚,日常表现严谨,很有威望,历任将相,是堪称国家柱石的大臣,此人操守正直,不肯放弃气节而追随王凤委曲求全,最终因为家中私事,被王凤罢免,自己忧愤至死,大家都很同情他。

    此外,王凤明知自己小妾的妹妹张美人曾经嫁过人,从礼仪上说,不应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