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后传

    元后传 (第2/3页)

配给至尊,他却借口她适宜于生育,把她送进了后宫,如此随便迎合陛下,想让他的妻妹获宠。

    听说张美人从未怀孕分娩,而且,羌胡尚且杀掉第一个孩子,以便妻子的身体得到澄清,丈夫的世系能确保纯正,何况身为天子,却要亲近已经出嫁过的女子!这三件事都是大事,是陛下亲眼所见,至于陛下没有亲眼见到的其他事,更是可想而知的了。

    不能让王凤长期执政,应该将他辞退回家,选择忠诚善良的人取代他。”自从王凤提议罢免王商、又遣走了定陶王以后,成帝无法平静。

    听了王章的一番话,天子醒悟过来,同意了他的主张,对他说:“如果不是京兆尹的直言,我简直听不到国家大计!况且只有贤人才能了解贤人,君试着替朕找一找可以辅佐朕的人。”王章便呈上密封奏章,推荐中山孝王的舅父、琅笽郡太守冯野王,说“:冯野王在先帝时期担任过二卿,忠诚可靠,本质正直,富于谋略。

    冯野王因为是亲王的舅父而离开朝廷,又凭借贤良而进入朝廷,这正可以表明陛下乐意引进贤人。”成帝早在还是太子时,就多次听说冯野王是先帝的名臣,声望远在王凤之上,打算倚重他,用他去取代王凤。

    起初,王章每次被召见时,成帝就摒退身边的人。

    当时,太后的堂弟、长乐宫卫尉王弘的儿子、侍中王音暗中偷听,完全知道了王章的话,将它告诉了王凤。

    王凤听到后,借口生病,离开朝廷,回到家里,上疏请求退休,向成帝请罪,声称:“臣才力驽钝,生性愚笨,由于是外戚,兄弟七人封为列侯,全族蒙承恩泽,得到无数赏赐。

    辅政前后七年来,国家对臣委以重任,凡是臣的话,都一一采纳,凡是臣所推荐的士人,往往被任用,臣没有做过一件好事,致阴阳不调,灾异多次出现,责任在于臣凤任职毫无政绩,这是臣应当引退的第一个原因。

    《五经》上的话,是大师们所熟读精通的,书中都认为出现日食是由于大臣用非其人,《周易》说‘折断其右臂’,这是臣应当引退的第二个原因。

    自河平年间以来,臣一直连年患病,多次离朝在外,空着职位,白白吃饭,这是臣应当引退的第三个原因。

    陛下由于皇太后的缘故,不忍心将臣铲除,臣自己明白应当远远流放,可是,转念一想,臣的兄弟和全族承蒙圣上无限的恩惠,本应不惜粉身碎骨,效忠陛下,不应当由于自己无功便产生离开朝廷的念头,实在是因为,这一年多以来,臣不断受到疾病的折磨,病势一天天加重,无法实现报效国家的志愿;恳请能让贱体离开公务,回家自己治疗闲养,但愿仰赖陛下神灵,使臣得到保全,一个月之内,能有幸痊愈,重新为陛下献力;否则,臣必定会尸骨填入沟壑中。

    臣本不是执政之材,却得到厚爱,天下知道臣获得的恩泽深重;臣因病得以保全躯体,回到家里,天下知道臣承受恩泽,得到怜悯,声望不减于从前。

    这样,臣地位的进退,对国家都有好处,绝不会出现丝毫的非议。

    望陛下能哀怜臣啊!”他语气很悲哀,太后听到后,为之垂泪,不能进食。

    成帝自幼喜爱并倚重王凤,不忍心废弃他,便答复王凤道:“朕办事不清,政事有很多缺失,因此来自上天的灾异多次发生,责任全在朕本人,将军却完全把过失的原因归到自己身上,想离开公务而退休,那么,朕还能靠谁呢?《尚书》不是说过吗?‘公不要让我陷于困境。’请务必保重自己,心情平静,保持节操,力求尽快痊愈,使朕能心满意足。”于是王凤又出来执政。

    成帝派尚书弹劾王章:“明知冯野王已经因亲王舅父的身份而离开了朝廷,出任了外职,却私自推荐他,想让他在朝中作诸侯的内应;此外,明知张美人已经侍奉了至尊,却狂妄地引用羌胡杀子洗肠的例子,这不是应该说的话。”便免除了王章的职务。

    廷尉给王章加上大逆之罪,认为他将天子比喻为夷狄,想断绝天子得到后嗣的渠道;背叛天子,私自为定陶共王策谋。

    王章死在狱中,妻子儿女被流放到合浦郡。

    从此,公卿见到王凤,都侧目而视,各郡和各王国的守、相、刺史,都出自他的私门。

    又以侍中、太仆王音为御史大夫,跻身于三公之中。

    而五侯兄弟们争相奢侈,四面八方的人纷纷前去向他们奉送珍宝,予以贿赂,他们家中的姬妾分别有数十人,奴仆成百上千,钟、磬罗列,美女起舞,倡优表演,狗、马奔跑;他们大规模修建宅院,建起土山、渐台,放眼望去,只见深门、高廊和阁道一个连着一个。

    百姓们传唱到:“五侯初起,曲阳侯最骄怒,决开了高都水,又延及外杜,土山、渐台、西白虎。”他们竟是如此骄奢犯上。

    但是,他们都晓人事,喜好士人,接养贤人,向这些人慷慨地供应钱财,以标榜高尚。

    王凤辅政共十一年。

    阳朔三年(前22)秋,王凤病重,天子多次亲临看望,握着他的手,挥泪说道:“将军病成这样,假使出现不测,平阿侯王谭可以接替将军。”王凤叩头参拜天子,含泪说道:“王谭等人虽然与臣最亲,但是奢侈放肆,不能作为表率来引导百姓,不如御史大夫王音严谨持重,臣愿以性命保荐他。”王凤临死时,上疏感谢成帝,又执意推荐王音接替自己,说王谭等五人一定不能重用。

    天子同意了。

    起初,王谭很傲慢,不肯侍奉王凤,而王音很尊敬王凤,像儿子一样卑顺和恭敬,因此,王凤推荐了王音,王凤去世后,天子亲临哀悼,赠送自己的宠爱之物,派出轻车和身着铠甲的士兵护送灵柩,军队从长安排列到渭陵,他的谥号定为敬成侯。

    其子王襄袭侯爵,担任了卫尉。

    御史大夫王音终于接替王凤,担任了大司马、车骑将军,平阿侯王谭封为特进,掌管城门卫兵。

    谷永劝说王谭,叫他予以推辞,不接受城门卫兵的领导职务,因而与王音结下怨仇,有关情况见《谷永传》。

    王音意识到自己是以堂舅身分,超越近亲而执政的,小心谨慎,勤于职守。

    一年多以后,成帝下诏说:“车骑将军王音恭谨地守卫朝廷,忠诚正直,对国家勤劳,原任御史大夫,由于外戚身分,适宜于掌管兵马,担任将军,但是没有获得宰相的封号,朕觉得很不满足!现封王音为安阳侯,食邑和五侯同等,都是三千户。”起初,成都侯王商曾经患病,想去避暑,向成帝借用了明光宫。

    后来,他又掘开长安城,引进沣水,注入私宅中的大池塘,以便行船,他竖起羽盖,张开帷帐,叫划浆的人唱起越地的歌曲。

    成帝到王商家里,见他掘城引水,感到怨愤,怀恨在心,没有明说。

    后来,成帝秘密步出皇宫,经过曲阳侯家时,又见他园中的土山渐台看起来像白虎殿一样。

    成帝十分气恼,便斥责了车骑将军王音。

    王商和王根兄弟想自行在脸上刺字、割鼻,以此向太后请罪。

    成帝闻讯大怒,便派尚书责问司隶校尉和京兆尹“:明知成都侯王商擅自掘穿帝都,决开沣水,引出河水,曲阳侯王根骄奢,冒犯皇帝,竟使用了赤墀和青琐,红阳侯王立父子隐藏奸猾和亡命之徒,他们的宾客们是盗贼,司隶校尉和京兆尹却一味阿顺,加以纵容,竟没有举报和奏请将他们正法!”这两人在官署外叩头请罪。

    成帝又赐给车骑将军王音策书说“:外戚一家,竟然做出招致死罪的事,并且还试图自己刺脸割鼻,在太后面前动刀自我侮辱,使慈母伤悲,以危险的事情扰乱国家!外戚家族强盛,皇帝孑然一身,积弱很久了,今天将对你们一并进行惩处。

    希望君务必召集王氏各侯,叫他们在君的府宅听候诏命。”这天,诏令尚书将文帝时铲除将军薄昭的经过呈报上来。

    车骑将军王音坐在枯草木上请罪,王商、王立和王根都背负斧砧认罪。

    成帝不忍心杀掉他们,事情便到此为止了。

    过了很久,平阿侯王谭去世,谥号为安侯,其子王仁承袭了侯爵。

    太后怜惜弟弟王曼早死,惟独他一人没有封侯,王曼的遗孀渠供奉着太后,其子王莽自幼为孤儿,没有轮到与王氏族兄弟享有同样待遇。

    太后经常述说这些事。

    平阿侯王谭、成都侯王商和朝中要员中的很多人都称赞王莽。

    很久以后,成帝又下诏追封王曼为新都哀侯,其子王莽承袭爵位,称为新都侯。

    后来,又封太后姐姐的儿子淳于长为定陵侯。

    王氏亲属中,共有十人拥有了侯爵。

    成帝悔恨废弃了平阿侯王谭,他没能辅政便去世了,便将成都侯王商提升为特进,统领城门卫兵,设置幕府,可以和将军一样自设属官。

    杜邺劝说车骑将军王音,叫他亲近并依附王商,有关情况见《杜邺传》。

    王氏家族官爵越来越隆盛,只有王音举止稳沉,多次进谏纠正过失,有着忠义和节操。

    辅政八年后,他去世了。

    成帝对他的哀悼和赠物,与大将军等同,他的谥号为敬侯。

    其子王舜承袭了侯爵,担任太仆、侍中。

    特进、成都侯王商接替王音,任大司马、卫将军,红阳侯王立任特进,统领城门卫兵。

    王商辅政四年后,因病请求退休,天子怜惜他,将他改任为大将军,将他的封户增加了二千户,赐钱一百万。

    王商去世后,成帝对他的哀悼和赠物,也是按照对待大将军的惯例,他的谥号为景成侯,其子王况承袭了侯爵。

    红阳侯王立按秩序应当辅政,却犯了罪,有关情况见《孙宝传》。

    成帝便废掉王立,任用光禄勋、曲阳侯王根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一年多以后,将他的封户增加了一千七百户。

    高平侯王逢时没有才能和声誉,这年去世了,谥号为戴侯,其子王买之承袭了侯爵。

    绥和元年(前8),成帝即位二十多年了,没有子嗣,定陶共王已经去世,他的儿子继承王位。

    新定陶王的祖母定陶傅太后以重金贿赂骠骑将军王根,为定陶王谋取汉朝储君的地位,王根便向成帝举荐了定陶王,成帝也打算立他,便征召定陶王来朝,立为太子。

    这时,王根辅政有五年了,请求退闲,成帝于是为他加封五千户,赐给四匹马的坐车,黄金五百斤,免职回家。

    在此之前,定陵侯淳于长凭借外戚身分,加上擅长于谋议,担任了卫尉、侍中,按顺序可以由他辅政。

    这年,新都侯王莽告发淳于长曾经犯有与红阳侯王立相勾结的罪行,淳于长下狱而死,王立被遣送回封地,有关情况见《淳于长传》。

    因此曲阳侯王根推荐王莽接替自己,成帝也认为王莽具有忠诚正直的名节,便将王莽由侍中、骑都尉、光禄大夫提升为大司马。

    这年,成帝驾崩,哀帝即位,太后诏令王莽回家,表示回避外戚。

    哀帝开始时对王莽很优厚,王莽予以谢绝。

    他上书坚决要求辞职。

    哀帝使下诏说“:曲阳侯王根过去执政时,提出了安定国家的大计。

    侍中、太仆、安阳侯王舜过去曾佑护太子一家,辅佐过朕,忠诚专一,有旧恩。

    新都侯王莽为国操劳,坚持大义,本来希望他参与大政的,太皇太后却诏令他退职回了家,朕深感惋惜。

    现在王根加封二千户,王舜加封五百户,王莽加封三百五十户。

    以王莽为特进,每逢初一日和十五日上朝。”又命令红阳侯王立回到京城。

    哀帝自幼就得知王氏骄横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