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本纪 (第2/3页)

    禁止参加祭祀。

    彗星在西方出现。

    三十四年(前213),贬谪办理讼狱不当的官员,去修筑长城或戍守南方越地。

    始皇在咸阳宫设酒宴,七十个博士向前祝寿。

    仆射周青臣上前颂扬道“:从前秦国的领土不超过千里,仰赖陛下神灵圣明,平定天下,驱赶蛮夷,日月所照临的地方,没有不称臣顺服的。

    把诸侯国改成郡县,人人安居乐业,没有战争的祸患,这伟大的功业可流传万代。

    自上古以来,谁也赶不上陛下的威德。”始皇非常高兴。

    博士齐人淳于越上前说“:我听说殷朝、周朝统治天下一千多年,分封子弟功臣,作为自己的辅冀。

    如今陛下拥有海内,而子弟却为匹夫,万一出现田常、六卿一类的乱臣,没有辅翼,怎么挽救局面呢?处事不效法古人而能长治久安的,我没有听说过。

    刚才青臣又当面奉承来加重陛下的过失,不是忠臣。”始皇把他们的意见交给众臣商议。

    丞相李斯说“:五帝的制度不相重复,三代的举措不相因袭,各用自己的方法治理国家,并不是有意和前代相反,而是时代变化了。

    当今陛下创造大业,建立万代功劳,本不是愚蠢的读书人所能了解的。

    况且淳于越说的是三代旧事,如何效法呢?从前诸侯纷争,用优厚的俸禄招徕游学之士。

    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由陛下一人决定,百姓理家就要努力于农工,读书人就要学习法令刑禁。

    现在这批读书人不学当今而效法古人,以此否定当今,惑乱民众听闻。

    丞相李斯我冒死上言陛下:古代天下分散混乱,没有谁能够统一,所以诸侯同时兴起,说话称道古人而妨害当今,粉饰虚言而扰乱实际,人人都赞美自己私下所学的知识,诽谤在上位者所制定的政策法令。

    现在,皇帝统一天下,分辨黑白,奠定至高无上的权威。

    但是,私人讲学又结成群党反对法令教化,一听到朝廷举措,就各以所学进行评议,入朝心不在焉,出朝街谈巷议,用大言欺君来博取声誉,以奇异行为来赢得高名,还率领臣民制造谤语。

    像这样,如果不禁止,那么君威会从上往下降,朋党会在下边形成。

    要禁止才好,我请求陛下下令,让史官把不是记载秦朝的典籍一律烧毁。

    不是博士官职务,而天下敢有收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的,全部搜出,送到官府烧毁。

    有敢二人谈论《诗》、《书》的处死。

    推崇古代,诽谤当今史记的灭族。

    官吏知情而不举报的同罪。

    命令下达三十天不烧书的,处以墨刑,发配边关,夜筑长城,昼侦敌情,所不烧的,只有医药、卜筮、种植一类的书。

    如果有想学法令的,以官吏为老师。”始皇下令说:“可以,就这么办。”三十五年(前212),开辟道路,从九原到云阳,挖山洞,填河谷,笔直通达。

    这时,始皇认为咸阳人太多,先王的宫廷太小。

    又听说周文王建都丰,周武王建都镐,丰镐之间,才是帝王都会所在。

    于是在渭水南面上林苑中营造朝宫。

    先建前殿阿房,东西宽五百步,南北长五十丈,上面可以坐一万人,下面可以竖立五丈高的大旗。

    四周驰走有架空通道,从前殿下直抵南山。

    在南山的山巅建造牌楼作为标志。

    修建天桥,从阿房渡渭水,直达咸阳,用来象征从北极星经过阁道星横渡天河抵达营室星的样子。

    阿房宫没有建成,计划建成以后,始皇想另择一个更好的名字称呼它。

    宫室营建在阿房,所以天下人称它为阿房宫。

    受过宫刑、徒刑的有七十多万人,都被分派去修建阿房宫,或营建骊山。

    挖掘北山的石料,运输蜀、楚的木材都送到。

    关中共建造宫殿三百栋,关外有四百多栋。

    于是在东海海滨的朐县边界上,树立石碑,作为大秦国的东门。

    同时迁移三万户到骊邑居住,迁移五万户到云阳安家,都免去十年的赋税徭役。

    卢生游说始皇说“:我们寻找灵芝奇药和仙人,老是碰不到,好像有什么东西妨害它们。

    我们有一种想法,就是要君主经常隐秘出行,以便避开恶鬼,恶鬼避开,真人来到。

    君主所居住的地方,而臣子知道,这样就妨害神灵,所谓真人,入水不沾湿,入火不烫伤,能腾云驾雾,与天地共久长。

    现在皇上治理天下,不能恬静清淡世事。

    希望皇上居住的宫室不要让人知道,这样,大概可以得到不死之药。”于是始皇说“:我羡慕真人。

    就自号‘真人’,再不称‘朕’了。”因此,下令咸阳附近二百里内的二百七十所宫观,用天桥、甬道相互连接,帷帐、乐器、美人充满宫观,各自登记所处地,不准迁移。

    皇帝所临幸的地方,有说出处所的,处死刑。

    有一次,始皇驾临梁山宫,从山上望见丞相外出,车骑随从众多,不高兴。

    宫中有人告诉丞相,以后丞相减少车骑。

    始皇恼怒地说“:这是宫里人泄露了我的话。”提案审问,无人服罪。

    这时候,始皇下令逮捕当时随侍在旁的人,全都杀掉。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知道始皇的行踪了。

    皇帝听政议事,群臣接受使命,都在咸阳宫。

    侯生、卢生相互商议说:“始皇为人,天性暴戾,刚愎自用,从诸侯出身到兼并天下,志得意满,为所欲为,以为从古到今没有人能胜过自己。

    专门任用治狱官吏,狱吏得到亲近、宠幸。

    博士虽有七十个,不过凑数而已,不曾重用。

    丞相以及大臣都只能接受成命,依靠皇上办事。

    皇上乐于用刑罚杀戮建立威严,天下人怕触犯法网,小心谨慎地保持俸禄,而不敢尽忠直言。

    皇上听不到自己的过失,而一天比一天骄狂,臣下担惊受怕,谎言欺骗,以求有地容身。

    秦朝法律规定,一人不能兼有二种方术,如果方术不灵验,立即处死。

    候望星象云气的达三百人之多,都是好人才,却畏惧皇上的忌讳,不敢直说他的过失。

    天下的事无论大小都由皇上决定,以至皇上每天阅读的文书要用秤称出一百二十斤,昼夜有限额,不达到限额不能休息。

    贪婪权势到这种地步,不可以替他寻找成仙之药。”于是都逃走了。

    始皇听说他们逃走,非常愤怒,说“:前些时,我收缴天下不中用的书籍,全部烧毁。

    招致许多文学、方术之士,想振兴太平事业,这些方士企图炼丹,寻求奇药。

    如今听说韩众一去不返,徐芾等人费用数额庞大,终于找不到奇药,每天只是徒然地听他们互相告发营求奸利。

    卢生等人我对他们很尊重,赏赐优厚,如今竟然诽谤我,以至加重我的不仁。

    居住在咸阳的一些儒生,我派人去侦察过,有些人竟制造妖言,迷惑民众。”于是派御史审讯全部儒生,儒生互相告发,始皇亲自判决违法犯禁的四百六十多人的死罪,全部活埋在咸阳,昭示天下,惩戒后人,又增派更多的人员戍守边界。

    始皇的大儿子扶苏劝谏道:“天下刚刚安定,边远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儒生们都颂读诗书,效法孔子,现在陛下用严厉的刑法处置他们,我担心天下将不安定。

    希望陛下明察。”始皇大怒,命令扶苏北上,到上郡蒙恬处作监军。

    三十六年(前211),火星接近心宿三星。

    一颗流星从东郡上空落下,到地面变成石头,百姓中有人在石头上刻字道“:始皇死亡,土地分割。”始皇听到这事,派御史逐个审问,无人服罪,于是把居住在石头旁的人通通捉拿,杀掉,然后用火烧毁那块石头。

    始皇闷闷不乐,命令博士作《仙真人诗》,到巡游天下时,传令乐师谱曲弹奏。

    秋天,有使者从关东来,夜里经过华阴平舒道,有一个人手拿璧玉拦住他,说:“替我把这送给氵高池君。”接着又说“:今年祖龙死。”使者问他为什么,那人忽然不见,留下璧玉走了,使者捧着璧玉,把以上的事一一上报始皇。

    始皇沉默许久,说:“山鬼本来不过预知一年的事情罢了。”退朝时说“:祖龙是人的祖先。”让御史审视玉璧,竟然是二十八年巡视天下时渡过长江所沉的玉璧。

    于是始皇占卜,卜得游徙吉利一卦。

    便迁移三万户到北河、榆中定居,每户授爵位一级。

    三十七年(前210)十月癸丑日,始皇巡游天下。

    左丞相李斯随行,右丞相冯去疾留守京城。

    幼子胡亥爱慕出游,请求随从,皇上应允。

    十一月,到达云梦,在九嶷山祭祀虞舜,坐船沿长江顺流而下,观览籍柯,渡过海渚,经过丹阳,达钱塘。

    到浙江边,水势凶险,便向西行一百二十里,从江面狭窄余杭渡过。

    登上会稽山,祭祀大禹,眺望南海,并且立石刻碑,歌颂大秦功德,碑文写道:皇帝伟业,统一天下,德惠悠长。

    三十七年,亲巡全国,观览远方。

    会稽山上,省察习俗,百姓恭敬。

    群臣颂功,登录事迹,追溯高明。

    圣临君位,制定刑名,明布旧章。

    分明法式,慎别职责,以树久常。

    六王专权,贪心乖张,傲慢凶猛,率众逞强。

    暴虐百姓,任所欲为,依靠武力,自逞骄狂,屡动甲兵。

    暗通谍使,图谋合纵,行为卑鄙。

    内掩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

    申张正义,诛杀暴逆,乱贼灭亡。

    圣德广博,六合之内,受福无疆。

    秦始皇帝,统一四方,兼听万事,远近清平。

    运筹万物,考察事实,各载其名。

    贵贱不分,自通其情,好坏陈述,没有隐情。

    文过饰非,混淆黑白,有子而嫁,背弃丈夫,是为不贞。

    分别内外,禁止淫乱,男女洁诚。

    夫如施暴,杀史记之无罪;男子遵守,正确原则。

    妻如逃嫁,子不认母,蒙受教化,廉洁清明。

    大治大理,旧俗洗涤,普天之下,沐浴新风,蒙被美政。

    遵守规矩,和详安泰,互相敦勉,无不听命。

    百姓纯洁,乐于守法,永保太平。

    后世敬奉,不变法度,长治无穷,舟车不倾。

    随从臣子,颂扬功德,请刻此石,光照千古,永记在心。

    回程经过吴地,从江乘渡江,沿海向北行,抵达琅笽。

    方士徐芾等人到海中寻找仙药,好几年都未找到,花费又多,害怕遭到谴责,于是欺骗始皇说:“蓬莱仙岛的神药可以得到,常被大鲛鱼所困扰,所以无法到达,请陛下派高明射手与我们一道去,大鲛鱼出现就用弓箭射杀它。”始皇梦见自己与海神交战,海神形状像人。

    询问占梦的人,博士说:“水神不能见到,用大鱼蛟龙作替身。

    现在皇上祷告祭祀完善恭谨,却有这种恶神出现,应当除去它,而后善神就会到来。”于是命令下海的人携带大型渔具,并亲自拿着连弩等候大鱼出来射它。

    从琅笽向北一直到荣成山,没有见到。

    到了之罘,见到了大鱼,射杀了一条。

    于是沿海西行。

    始皇到平原津就染上疾病。

    他讨厌说死,群臣没有谁敢说死的事。

    皇上的病愈来愈严重,于是写了一封盖有玉玺的诏书给公子扶苏,说:“回来参加丧礼,在咸阳安葬。”诏书已封,放在兼管印信玉玺的中车府令赵高的手中,没有交给使者。

    七月丙寅日,始皇在沙丘平台逝世。

    丞相李斯考虑到皇帝在外地逝世,恐怕皇子们和天下乘机发生变故,便隐藏消息,不发丧告。

    把棺木放置在鍂凉车中,让皇帝生前宠幸的宦官驾车、陪乘,每到一处,称皇上进餐照常。

    百官们仍然如往常一样上奏国事,宦官就在鍂凉车中批准公文,只有始皇的儿子胡亥、赵高和所宠幸的宦官五六个人知道皇上死了。

    赵高曾经教授胡亥书法和治理讼狱的法律制度,胡亥私下宠爱他。

    赵高与公子胡亥、丞相李斯暗中商量,打开皇上赐给公子扶苏的诏书,另外伪称丞相李斯在沙丘受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

    又伪造赐公子扶苏和蒙恬的诏书,列举他们的罪过,命令他们自杀。

    这些事都记载在《李斯传》中。

    继续前行,从井陉抵达九原。

    碰上天气热,皇上的鍂凉车发出臭味,就命令随从官员的车上装载一担咸鱼,用来混淆尸臭。

    车行从捷径直抵咸阳,发布治丧公告。

    太子胡亥继位,称为二世皇帝。

    九月,始皇在郦山安葬。

    始皇即位不久时,挖掘修治郦山,等到他统一天下,全国各地送来刑徒七十多万人,挖三重泉,然后铸铜把它塞住,放置外棺,又在坑冢内仿制宫观、百官以及奇器、珍宝异物搬来藏满。

    命令工匠制作机关弓箭,有人穿入靠近就自动射杀。

    用水银作成百川、江河、大海,用机器互相灌注、输送,上有天文图象、下有地理模型。

    取人、鱼脂肪作蜡烛,估计燃烧很久不会熄灭。

    二世说“:先帝后宫姬妾,没有子女的,不宜放出去。”都命令随葬,死去的很多。

    下葬以后,有人说,工匠制作机关,奴隶们都知道,奴隶众多,必定泄露机密。

    大事完毕,宝物藏好,便封闭墓中的隧道,又放下外层墓道的门,工匠、奴隶全部被封闭在里面,没有一个逃出去的。

    墓上种满草木,好像山一样。

    二世皇帝元年(前209),胡亥二十一岁。

    赵高官居郎中令,掌理国家要事。

    二世下诏书,增加始皇陵庙的祭牲和山川祭祀的礼数。

    命令群臣讨论尊崇始皇庙号的事。

    群臣都叩头劝说道“:从前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就是万世以后也不能废除。

    现在始皇庙至高无上,四海之内都进献贡品,增加祭牲,礼数完备,不让有人超过。

    先王陵庙有的在西雍,有的在咸阳。

    依照礼仪,天子应当亲自捧酒祭祀始皇庙。

    从襄公以下的庙依次废除。

    现在所设置的祖庙共七座。

    群臣依礼前去祭拜。

    推尊始皇庙为皇帝始祖庙。

    皇帝还是自称为‘朕’。”二世和赵高商量说:“我年纪轻,刚即位不久,老百姓尚未归附。

    先皇帝巡视各郡县,以显示强大,神威震服海内。

    现在我安然不动,不外出巡视,就是示弱,这样,将无法统治天下。”春天,二世皇帝到东方巡视各郡县,李斯随从。

    抵达碣石,沿着海,往南行,到会稽,将从前始皇所竖立的石碑全部刻上字,石旁附刻了随从大臣的名字,以显示始皇的功业盛德。

    皇帝说“:金石镌刻全是当年始皇帝所做。

    如今袭用皇帝年号,而金石镌刻的文字却不称始皇帝,以后年岁久了,好像这些事是后代继位皇帝做的,不能显示始皇帝的丰功美德。”丞相李斯、冯去疾,御史大夫德冒死进言:“我们请求把这道诏书完整地刻在刻石上,这就明白了。

    我们冒死恳请。”皇帝批复道:“可以。”于是到辽东就返回了。

    这时二世遵照赵高的计谋,申张法令。

    便背后与赵高商议说:“大臣不服从,官吏还强硬,再加上那些公子必然与我争权,怎么办呢?”赵高说:“我本来愿意讲但不敢开口。

    先帝的大臣,都是国内经历几代有名望的贵人,积累功劳,世代相传,时间持久。

    现在我一向微小卑贱,侥幸得到陛下抬举,使我官居上位,管理宫廷事务。

    大臣们怏怏不乐,只不过表面顺从我,其实内心不服气。

    如今皇上外出巡视,何不趁这机会把郡县守尉中犯罪的杀掉,这样,就大处说,可以威震天下,从小处讲,可以除去皇上生平所不满意的人。

    现今时势不效法文治而取决于武力,希望陛下立即顺时依势,不要犹豫,趁群臣来不及谋划。

    英明的君主收罗提拔被遗弃的人,卑贱的尊贵他,贫穷的富裕他,疏远的亲近他,那么,就可以上下归附,国家安泰了。”二世说:“很好。”于是诛杀大臣和皇子们,用种种罪名接二连三地逮捕近侍小臣,中郎、外郎、散郎,没有一个能幸免,在杜地杀戮六个皇子。

    皇子将闾兄弟三人,被囚禁在内宫,判罪放在最后。

    二世派遣使者命令将闾说:“你们臣子不像臣子,论罪当死,官吏要执行判决了。”将闾说:“宫廷的礼仪,我从来不敢不服从宾赞,朝廷的位次,我从来不敢失掉礼节,奉命对答,我从来不敢乱用措辞,怎么说臣子不像臣子呢?我请求知道自己的罪名再死。”使者说:“我不能参与其议,只是奉诏书办事!”于是,将闾仰天大叫三声,说“:苍天啊,我没有罪!”兄弟三人都痛哭流涕,尔后拔剑自刎。

    从此,皇室震惊恐慌,群臣劝谏的被认为是诽谤,大臣们为保持禄位,只能谄媚奉承,百姓震惊万状,诚惶诚恐。

    四月,二世回到咸阳,说“:先帝因为咸阳朝廷小,所以营建阿房宫。

    宫室还未做成,遇上皇上逝世,只得停止工程,到郦山填土。

    郦山工程已结束,现在放史记下阿房宫不完成,就表明先帝做事有过错。”于是恢复营建阿房宫。

    对外安抚四方民族,一切按始皇的计策行事。

    全部征发身强力壮的五万人到咸阳驻防保卫,命令教习射箭、训养狗马禽兽。

    每天吃的多,估计存粮不够,下令向郡县征调粮食和饲料,转运人员都要自带粮食,咸阳三百里内,百姓不能吃自己种的稻谷。

    执行更加严厉苛刻。

    七月,戍卒陈胜等在楚地起兵谋反,号称“张大楚国”。

    陈胜自立为楚王,居守在陈,派遣部将攻掠各地。

    山东郡县青年苦于秦朝官吏的迫害,不能忍受,都杀死当地的郡守、郡尉、县令、县丞,起来造反,响应陈涉,相互立为诸侯王,联合兵力,向西进军,号称讨伐秦朝的,多到无法计算。

    谒者出使东方回来,把造反的事报告二世。

    二世恼怒,把使者下交法官处置。

    以后使者到了,皇上问,使者回答说“:一群盗贼而已,郡县守尉正在捕捉,现今全部抓到,不必忧虑。”二世非常高兴。

    这时,武臣自立为赵王,魏咎立为魏王,田儋立为齐王。

    沛公在沛县起义。

    项梁在会稽郡起兵。

    二年(前208)冬,陈涉所派遣的周章等部将西进到戏水,有几十万兵。

    二世大惊失色,与群臣商议说:“怎么办?”少府章邯说:“盗贼已到,人数多,实力强,现在征发附近各县兵力已来不及。

    郦山刑徒多,请赦免他们,发给兵器击退盗贼。”于是,二世大赦天下,命令章邯率兵,把周章军队打得大败,到处逃窜,在曹阳杀掉周章。

    二世增派长史司马欣,董翳辅助章邯反击盗贼,在城父杀了陈胜,在定陶攻破项梁,在临济消灭魏咎。

    楚地盗贼都已死去,章邯于是北渡黄河,到巨鹿攻打赵王歇等人。

    赵高游说二世说“:先帝登位统治天下时间长,所以群臣不敢做坏事,进谗言。

    现在陛下正值年少,又刚即位,怎么能与公卿在朝廷上决定大事呢?事情要是有错,是向群臣暴露短处。

    天子称朕,本来就不听别人的声音。”于是二世常居深宫,与赵高决定各种大事,以后公卿很少能够朝见皇上。

    盗贼日益增多,而关中兵卒征发到东方抗击盗贼就无法停止。

    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劝谏二世说“:关东成群的盗贼同时兴起,我秦朝发兵诛杀,杀死很多,然而还是不能停止。

    盗贼多,都是由于兵役、运输、建筑劳苦,赋税太重。

    请求暂且停建阿房宫,减少劳役,同时让戍守边疆的人能回转故里。”二世说:“我听韩非子说过‘:尧、舜采木做椽子不刮削,茅屋不加修饰,吃饭用土作的碗,喝水用土作的罐,即使是看门的养卒,也不会这样简陋。

    禹凿通龙门,疏通大夏,疏导壅塞的黄河,引水流入大海,亲自拿着铲泥的锹,小腿上的毛都没有了,即使是奴隶们的劳苦,也不比这更酷烈。’凡是贵有天下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尽情享受,在上的君主重在修明法制,在下的臣民就不敢做坏事,用这个方法,就可以统治天下了。

    像那虞、夏的君主,贵为天子,自己却处于穷苦实况,为百姓作出牺牲,那还有什么值得效法呢?我尊称为万乘之主,却没有万乘之实,我想要组建千辆兵车的卫队,万辆兵车的军队,充实我的名号。

    况且先帝出身于诸侯,兼并了天下。

    天下已经平定,对外抵制四方外族,使边境安宁,对内修建宫室以显示他深得民心,而你们又看到了先帝遗留的功业大有头绪。

    而今我即位二年时间,群盗纷起,你们不能禁止,又想停止先帝所做的事业,这是上不能报答先帝,下不能为我尽忠竭力,凭什么占据高位呢?”于是,把冯去疾、李斯、冯劫下交狱吏,审讯并追究其他罪责。

    冯去疾、冯劫说:“将相不能受侮辱。”自杀了。

    李斯被囚禁,最后受五刑而死。

    三年(前207),章邯等人率兵包围巨鹿,楚国上将军项羽率领楚军去援救巨鹿。

    冬天,赵高担任丞相,竟审讯李斯案件,把他杀了。

    夏季,章邯等人屡次战败后撤,二世派人责备章邯,章邯害怕,派长史司马欣请示。

    赵高不见,也不批示。

    司马欣害怕,逃走,赵高派人追捕,没有追到。

    司马欣见章邯说“:赵高在朝中总揽大权,将军有功也杀,无功也会被杀。”这时,项羽的军队加紧进击秦军,俘虏了王离,章邯等于是带兵投降诸侯。

    八月己亥日,赵高想作乱,害怕群臣不听使唤,就先设法作试验,牵了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称鹿作马。”赵高问左右大臣,大臣有的沉默不语,有的说是马以阿谀顺从赵高。

    有的就说是鹿,赵高暗中用法严办那些说是鹿的人。

    从此以后,群臣都畏惧赵高。

    赵高以前多次说“:关东盗贼不会有什么作为”,等到项羽在巨鹿城下俘虏秦将王离等并继续前进,章邯等部多次败退,才上书请求增兵援助。

    燕、赵、齐、楚、韩、魏都自立为王,从函谷关以东,到处都有人杀死秦的官吏,响应诸侯,诸侯们都率领自己的兵众向西推进。

    沛公率领几万人已杀进武关,派人暗中会见赵高,赵高害怕二世生气,遭到杀身之祸,就推说生病,不肯朝见。

    二世梦见白虎咬了他的左骖马,他杀了它,心中不快,感到奇怪,便问占梦的人。

    卜辞说:“泾水神作怪。”二世便在望夷宫斋戒,想拜祭泾水神,沉下四匹白马。

    派遣使臣以盗贼的事责备赵高。

    赵高惧怕,就暗中与他的女婿、咸阳县令阎乐、他的弟弟赵成商议说:“皇上不听规劝,现在事情紧急,想要嫁祸于我们家族。

    我想更换天子,另立公子婴。

    子婴仁爱俭朴,百姓都拥戴他的言论。”于是让郎中令作内应,诈称有大强盗,命令阎乐召集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